《大秦賦》以為看的是嬴政橫掃六國,結果演的大情婦之嫪毐傳

2020-12-20 大大大芋頭

開始以為我看的是大秦賦,嬴政橫掃六國一統江山。

結果演的是大情婦之嫪毐傳,趙太后與粗人後宮雜事。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難以評價,甚至是蓋棺都難定論的帝王。

論功,他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制,打下了日後兩千年華夏帝國的基本盤。沒有他,大一統未必是日後的天下大勢,中國說不定現在還跟歐洲一樣,諸國林立。

論過,他焚百家之言,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殘忍暴虐,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想想秦始皇的一生有太多的論點了。

攻六國有足夠的題材,而該劇的大部分竟然只是在講述宮鬥,40多集了,秦王還未親政。

選角

演員沒選好,張魯一40歲去演13歲,荒唐,就為省點年輕演員的片酬嗎?而且也沒王霸之氣,劇中其他配角中出彩的極少。

秦王政13歲登基,按說還是那個小演員繼續演,倒是貼切的,演到22歲親政再由張魯一演。但是這個劇本就跟奶奶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46集了才親政,張魯一作為主演男一號,怎麼可能46集才出現,所以就硬演13歲。

這是趙姬對面前這位已經長了鬍子、但是居然還沒有加冠的大叔嬴政說:「你還是個孩子!

行吧,你不說這是母子情,我還以為是父女情。

段奕宏以往的角色成功的不少,這部片不出彩,感覺他應該多看下歷史,揣摩好呂不韋,演出來就有深度了,目前來看,他演的不像是宰相,倒像是個小官員。

演員真的很重要,陳寶國的漢武大帝,陳建斌的曹操,陳道明的康熙,都是可圈可點。

趙姬,你和你兒子求情笑什麼?

人物形象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上,趙姬臺詞妝容太過於現代化,某一集出現的那指甲油讓人無限感嘆,秦王演員40多管30多歲演員叫媽,真的讓人看著很不舒服。

劇情發展

劇情發展的確過於拖泥帶水,一個嫪毐宮鬥講述了如此長時間,讓人也無法接受這劇情的發展。

起初看劇集,78集!?就想,秦始皇13歲登基,一直到統一六國時才39歲,這短短的26年的時間用得著拍78集?

而現在一看這都40多集過去了,這贏政嫪毐還沒解決,自己還沒親政呢,整部劇2/3都快過去了,這後面秦始皇那麼多可歌可泣的事一個都還沒說呢,這78集夠演的麼?

臺詞雷飛

照嫪毐這一個在秦始皇這一生中並不算什麼特別值得大書特書卻如此細緻的描述的情況下,那後面誅呂不韋,接見韓非滅韓,滅趙,荊軻刺秦,滅燕,乃至掃滅六國,更不要說滅完六國還要徵百越,立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後面還有修長城呢,戍邊,修皇陵,「焚書坑儒」,乃至秦始皇怎麼死的。

這種算得上歷史謎團等等圍繞秦始皇那麼多精彩內容,一看劇集只剩下30多集的時間來描述了,就感覺不寒而慄。

主題提現較差

主題提現較差,完全偏離了我大秦帝國系列從第一部裂變開始就講述秦孝公磨難。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到嬴駟週遊,方成一代霸主,而此類時期題材完全可大有文章,如今卻講述了個寂寞。

大秦帝國前三部的鋪墊很充足,《裂變》時期如何披荊斬棘,《縱橫》時期如何縱橫捭闔,《崛起》時期如何掃清障礙,此時一統天下的條件已經具備。

三部劇的積累,在《天下》裡應該達到最高峰,剩下的就是奮六世之餘烈,觀眾此時的期待值也達到最高,要看的就是秦王掃六合的酣暢淋漓,前三部的沉澱,在這部裡應該是一個爆發。

這部戲很明顯在討好女性觀眾,用四十集的時間在給大家講嫪毐趙姬呂不韋嬴政之間的愛恨糾葛。

就拿歷史劇和宮鬥劇裡出場比較多的雍正來說。

《甄嬛傳》就是宮鬥,劇情跟著內宮走。

《雍正王朝》就是歷史劇,宮鬥最多點綴,大篇幅就是雍正皇帝在朝堂上。

劇本問題

和前三部不同的是,這一部的投資方有了騰訊。

如果不是秦始皇,秦要想統一天下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年,甚至如果多出幾個胡亥幾代亂政,能否一

統天下都是未知之數。

《大秦賦》講了50集趙姬和嫪毐的愛情故事

我認為劇裡除了趙姬之外大多主要角色都是在線的,只是看《大秦賦》的觀眾相對質量較高,要求也就高了。

張魯一的演技自然不能跟《漢武大帝》裡的陳寶國、《雍正王朝》的焦晃比,但是也沒有很多回答上說的這麼出戲。可惜這麼多好演員,劇本的人設立不住。

所以嬴政知道了他媽和嫪毐私通,知道他倆還有倆兒子,不僅大殿上不殺嫪毐反砍掉族長嬴傒一條胳膊,而且大半夜跑去看倆人睡覺的同時順手懸上一把劍。

編劇,你都魔改成這樣了,不如直接一劍讓嬴政痛快結果了嫪毐,讓我看個爽劇

演員的表演,要建立劇本給得出的基礎上,劇本給的核心是什麼呢,是人物,劇本人物沒寫好,你讓演員演好,無異於平地起樓,無米做炊。

大家討論的歷史觀、人物、劇情,這些其實也都是劇本給的。前幾部大秦,木有平臺介入,水平一直保持著,到了最後這一部,應該是大江歸海,百川入流,製作上確實也給人達到這種效果的感覺,但偏偏平臺加入以後水平陡降,瞎了觀眾的眼睛,傷了秦粉的心。

所以

評分陡降不必大驚小怪,這是它應得的。

所謂的大秦系列收官之作,顯然已經爛尾了。

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豆瓣評分9.3

第二部《大秦帝國之縱橫》,豆瓣評分9.3

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豆瓣評分8.5

第四部《大秦賦》,目前豆瓣評分6.8

我國觀眾苦無優良影視劇久矣!這部《大秦賦》剛開始的時候評分高達9.2,足見觀眾對國產好劇的喜愛。

本來看的是秦始皇氣吞山河萬裡如虎,結果成了兒女情長宮鬥不已。

我想看的是歷史劇,不是宮鬥劇,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定位太偏了。

相關焦點

  • 無論叫《大秦賦》還是「大情婦」,都不屬於《大秦帝國》系列!
    要說年底最火的電視劇,《大秦賦》首當其衝,因為這部劇曾被認為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此前該劇名叫《大秦帝國之天下》。在宣傳階段也是以該系列完結篇做宣傳的,沒想到開播後卻改名叫做《大秦賦》,讓人有些莫名其妙。
  • 從8.9分跌至6.6分,《大秦賦》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
    剛開始《大秦賦》做宣傳的時候,觀眾們都抱有很大的期待,畢竟《大秦帝國》的前三部曲都非常的成功,每一部都堪稱佳作,而且至今網上評分依然很高,原本以為有了前三部的借鑑,《大秦賦》會拍攝出統一天下的酣暢淋漓,但沒想到是的把原本的一部歷史戰爭大劇拍成了「宮鬥劇」。
  • 大秦賦:開局即王炸,評分高達8.9後暴跌到6.6,只因3細節全面「崩盤」
    #文丨陽光達人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主演的《大秦賦》可謂是頻上熱搜。如若無他相助,嬴政也不會那麼快橫掃六國。當然在此期間,也有李斯(李乃文飾)的功勞,此二人可以說是居功至偉,但結局並不如人意。而最令小陽欣賞和讚嘆的則是辛柏青,由他所飾演的「嬴異人」十分貼切和自然。
  • 《大秦賦》可能值8.9分,但「大情婦」不值
    這麼一弄,《大秦賦》就變成了一部宮鬥劇,留給滅六國、收百越、平匈奴、修長城、......這些歷史大戲的集數,可就所剩無幾了。要知道,此前出現的任何一部大秦題材的歷史劇,從沒有容許嫪毐這個人在舞臺上活躍如此之久的。
  • 《大秦賦》三大亮點三大不足,究竟爛在何處?演成「嫪毐大情婦」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東出》是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也是大秦系列的第四部,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作為改編劇的《大秦賦》遠不及前三部好看,站在前三部基礎上拍的第四部,但前三部卻成了它無法逾越的鴻溝。
  • 槽點與尬點齊飛的《大秦賦》,把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現實是:大滿貫影后周迅,也無法在43歲的時候演好18歲的少女。更何況張魯一的演技不及周迅一半。放錯的重點觀眾想看的《大秦賦》,是秦王嬴政剷除異己,霸氣親政,而後橫掃六國,統一中原。但是《大秦賦》前12集的劇情重點,竟然放在宮鬥上?
  • 《大秦賦》展現王者之路 為早日親政嬴政大婚
    《大秦賦》展現王者之路 為早日親政嬴政大婚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騰訊視頻、愛奇藝同步熱播。
  • 《大秦賦》主角出戲,40歲張魯一演13歲嬴政,奸角氣質太不符
    《大秦賦》一開播,很多觀眾都有一種活過來了的感覺,畢竟前陣子被爛片重重包圍,真的把人折騰得苦不堪言,此時《大秦賦》的播出簡直就是如遇甘霖了。有連鎖品牌大秦系列的口碑做保證,說實話這部劇想爛可能都爛不到哪去,參考前三部大秦劇的評分,最低8.5最高達9.3,而《大秦賦》開分也有8.9,妥妥的了。場面宏大,戲骨加持,全員原聲,細節良心,真是把「考究」兩個字打在了大屏上。
  • 大秦賦嬴政親政是哪一集?大秦賦劇情介紹(1-78全集)大結局
    網易娛樂12月17日報導 日前,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愛奇藝同步熱播。播出至今,《大秦賦》熱度不斷攀升,在同檔期劇集中以黑馬之勢,佔領各大平臺榜單榜首。
  • 《大秦賦》趙姬只會傻笑太輕浮?導演為朱珠正名,本就只是個舞姬
    是啊,《大秦賦》光看演員陣容就知道是一部良心之作,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辛柏青、鄔君梅哪一個不是被盛讚的演技派。唯一名氣不及上述演員的朱珠,在《精英律師》和《鹿鼎記》裡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的,那是一個可以讓同框女演員瞬間黯然失色的絕美性感女子啊!
  • 《大秦賦》怕不是演得是寡婦與小白臉?
    滿懷期待地迎來了大秦帝國的第四部《大秦賦》,原以為會續寫前三部的輝煌,畢竟裡面的演員也都很出色,但是看了沒兩集,真的看不下去,確定這是同一個編劇和導演嗎?《大秦賦》本該是大秦帝國的第四部,主要講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故事,但是看了半天,覺得好像變成言情片了,不太像歷史,更像是宮廷野史,演了好多集了,其中嬴政的母親,與男寵醪毐的篇幅有點過多了!還有就是張魯一演的嬴政真的太讓人尷尬,跳戲了。
  • 《大秦賦》評分6.5,劇情拖沓臺詞出戲,張魯一演13歲嬴政太違和
    如果你看過基於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系列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和《大秦帝國之崛起》,你可能會對同系列的《大秦賦》很感興趣。再一瞧,這部劇的主演是張魯一、段奕宏,正兒八經的演技派,那更棒了。因此,剛開始,筆者是抱著極大的期待來看這部劇的。
  • 《大秦賦》口碑撲街,變宮鬥劇,42集不親政的嬴政忘了一統天下嗎
    嬴政跪在華陽太后面前痛哭流涕:「難道寡人就不是您的孫兒嗎?我是您現在唯一的親人啊!」華陽太后沒有理會,轉身對弟弟說:「讓嬴異人做王,是我羋姓為秦國、為天下做出最大之功勞!因為這樣才有今王。」《大秦賦》演到33集,可嬴政還沒親政,嫪毐和帝太后的孩子也沒被發現,嫪毐成為第二大政治勢力也看不出端倪!
  • 《大秦賦》結局不盡人意?回顧劇情簡介,才懂導演良苦用心
    先來說一下《大秦賦》的大結局,它的大結局就是統一六國,見證首個大一統王朝的誕生。大秦橫掃六國統一天下,也是大秦四部曲的終極目標,可以說秦國歷代君王的賢明,都在大一統的那一刻得到了意義上的升華。別看蒙恬吹噓秦國威武,嬴政有多賢明,可嬴政能夠統一天下還是要感謝一代代賢明君王的努力,沒有他們打下的堅實基礎,秦國就無法橫掃天下。
  • 嬴政即位開新篇章 《大秦賦》紮根時代吸引新觀眾
    大秦閱兵嬴政即位,開啟秦國歷史嶄新篇章  《大秦賦》劇情緊湊情緒高燃,在上周播出的劇情裡,大秦銳士集結閱兵,場面恢弘氣勢雄偉,充分展現了大秦當時雄厚的軍事實力和精神風採;在威武振奮的閱兵場上,嬴異人(辛柏青 飾)強撐身體最終虐心下線,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 《大秦賦》:張魯一版嬴政出bug了嗎?與歷史中嬴政的區別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尾篇,觀眾的口碑褒貶不一,爭議還是很大的。最主要的爭議點就是嬴政的扮演者張魯一,有的觀眾認為他演繹出了最正常的嬴政,一本正經的嚴肅模樣儼然一副帝王之相。也有觀眾認為張魯一壓根不適合演嬴政,比起大秦系列的前面幾位前輩他要差遠了,看著柔柔弱弱的,很難強行撐起帝王之氣。
  • 《大秦賦》劇情不夠,旁白來湊!這不是要爛尾的節奏?
    目前,備受矚目的歷史劇《大秦賦》評分已經降到6.2分。根據以往的表現來看,該劇的評分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其實,6.2分在國產劇中並不算很差。可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賦》的口碑相較於前作實在是慘不忍睹。
  • 《大秦賦》第62集:繼「車同軌」後,嬴政開始「書同文」
    同樣是在秦趙合盟的單元,嬴政對比趙偃所書之文字和秦國大不相同,遂萌發「書同文」的想法,下令李斯(李乃文)修正各國文字,以作統一。文字修正完成後,嬴政取名秦篆,並立即下令在全國實行,要求與秦國貿易往來的商人也必須使用秦篆。
  • 大秦賦?大秦父?震驚,嬴政如何幹掉他的那些「爹」
    《大秦賦》的畫風開始逐漸跑偏,其一就是臺詞太過現代化,明顯與前三部那種半文半白的親切「古風」味道背道而馳。上至王族宗室、下至販夫走卒,幾乎都是滿口大白話。其二就是劇情已完全偏離歷史正劇,且嚴重拖沓,後期滅六國過程基本按照一集滅一國速度開展,讓人實在惋惜電視劇前期浩大戰爭場面的鋪墊。本篇文章從另外一個視角解讀此次高開低走歷史正劇《大秦賦》,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感。
  • 《大秦賦》:大結局秦國統一六國算劇透嗎?李斯拍視頻告訴你真相
    《大秦賦》大結局我知道「秦國統一六國」,這不算劇透吧!究其原因,還是出在演員選角上面,張魯一飾演的秦王嬴政被很多人吐槽沒有帝王之氣,而且太懦弱,其實都忽略了一點,他並不掌權,你讓一個傀儡不懦弱,是嫌秦王命太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