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與博物館專業

2020-12-14 新高考最新動態

相信最近央視熱播的《國家寶藏》節目,大家基本上都看過,節目的熱播,掀起了一股熱潮。說到文物與博物館,你想到了什麼?甲骨文、《清明上河圖》、秦始皇陵兵馬俑、敦煌莫高窟、故宮、金字塔、希臘神廟、羅浮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可能還會有人想到今年申遺成功的廣西左江花山巖畫。這些文物和古蹟是人類歷史文化的見證,是人類幾千甚至上萬年智慧的結晶,是先人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貴財富。除了實物,我們還可以通過音頻、影像、觸控螢幕等多媒體手段來了解它們。

那麼,作為一個專業,文物與博物館學是什麼樣的,就業前景如何呢?

什麼是文物與博物館學蘭州大學魏文斌老師介紹:"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簡稱文博專業,它主要涵蓋了文物學和博物館學,並與考古學關係極為密切,是一門內容較複雜、內涵較豐富的人文學科。從某種程度上講,文物與博物館學是屬於文化遺產學(廣義)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的文物與博物館學(2012年以前叫博物館學),與歷史學專業、世界史專業、考古學專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特設專業)同屬歷史學類,畢業生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以蘭州大學為例,本科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的課程有:基礎課包括文物學概論、博物館學概論、考古學通論、文化遺產概論;專業課包括博物館學史、考古學史、藏品管理與編目、博物館陳列與設計、博物館社會教育學、文物保護技術、博物館實習、中國考古學、文物鑑定、文物管理與法規。(各高校開設課程可能略有不同,以高校實際設置課程為準)畢業生小郭說:"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跨學科,面很廣,有很多東西可以學。此外,我們有很多的實踐環節,比如會去參觀考古工地和博物館。我覺得這個十分有意思。"

文博專業與考古學專業的區別

有人稱考古學為"人類歷史遺存的搬運工","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一般考古學專業的學生都要參加田野調查和發掘工作,如南京大學考古專業有一整個學期的野外文物發掘實習。從課程設置看,文博專業可以說更注重室內。如北京大學同時開設了這兩個專業,除了都要學中國考古學、田野考古學概論、文物法規與行政管理外,文博專業還要學博物館陳列內容設計、博物館設計初步、博物館藏品管理、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等課程。

《全國文博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指出:我國文博人才隊伍總體狀況與建設文化遺產強國的要求尚不相適應。人才總量短缺,隊伍結構不合理,人才素質偏低,特別是高層次領軍人才、科技型專業技術人才、技能型職業技術人才、複合型管理人才嚴重匱乏。當前我國文物事業正處於高需求、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到2020年,文物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將從現有的12.5萬人增至13.0萬人,文博人才資源總量從現在的10.3萬人增至10.7萬人。

從綱要中可以看出,預計到2020年文博人才總需求量增長並不大,但2015年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生規模也僅為500人至600人。文博專業絕對算不上是熱門專業,但更凸顯了該專業自身的特點;就業對口性很強。

看似冷門,實際就業前景不錯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嚴建強教授說:"現在社會上可能還會有一部分人認為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很冷門,畢業生很難就業。實際上,相比之下,文博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很不錯,當今的文化遺產熱、博物館熱、文物收藏熱的興起已經顯示了這一專業的潛力。就拿2012年國家文物局的統計看,全國共新建了395座博物館,平均每天增加1.08座,對從業人員的需求量可想而知。作為歷史悠久的大國,我國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亟需專業人員進行發現、研究、保護與利用。尤其我國近年博物館發展速度很快,博物館的策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中的種種問題急需專業人員的擔當。此外,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國際化趨向越來越明顯,也需要專業人員的參與。"

截至2015年底,全國登記註冊的博物館已達到4692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582家,非國有博物館1110家。這是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2016年5月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作開幕致辭時介紹的。

值得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生關注的是,2015年7月29日,國家文物局正式頒布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以下簡稱《大典》),考古專業人員、文物藏品專業人員、可移動文物保護專業人員、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專業人員、講解員、考古探掘工、文物修復師、古建琉璃工、古建築工等9個文博行業職業成功列入《大典》,畢業生在就業時可以參考。

總的來說,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相對更加對口,其主要去向是: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旅遊部門,新聞出版,教育單位,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以上領域都需要能從事研究、保護、管理、策劃、宣傳、諮詢等方面工作的文博人才。除了就業,畢業生還可以到國內外一流高校的文物與博物館學、考古學、人類學等學科進一步深造,攻讀研究生。

畢業生楚色說:"學完這個專業之後,你可以選擇去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拍賣行、藝術機構工作。當然,也可以完全離開這一行,幹任何你心儀的工作。這個專業是一門小眾的學科,不是一門會讓你'賺大錢'的專業。博物館機構的特殊性也導致了行業內的工作流動性不大,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情況很常見。"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覺得今天的內容讓你有所收穫,歡迎你收藏並分享出去,讓更多的同學能夠看到,你也可以留言說出你的困惑和感想。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想具體了解某一個專業,可以關注我後私信給我專業名稱,我會儘快給您需要的信息。

相關焦點

  • 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一:專業解析
    一、專業解析  什麼是文物與博物館學  蘭州大學魏文斌老師介紹:「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簡稱文博專業,它主要涵蓋了文物學和博物館學,並與考古學關係極為密切,是一門內容較複雜、內涵較豐富的人文學科。
  •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  一、為適應我國現代文物與博物館事業發展對文物與博物館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質量,特設置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
  • 赤峰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專業介紹
    遵循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規律,培養具有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富於創新、善於實踐的高層次文博人才。   (二)辦學優勢:   我校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是目前自治區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唯一的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的能夠實現蒙、漢雙語授課的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
  • 歷史學學科(基本專業):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介紹
    歷史學學科:歷史學類   歷史學類:歷史學、世界史、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   【文物與博物館學】:   統計信息(數據統計截止日期:2012年12月30日)   1、該專業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
  • 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下設考古學、博物館學等4個領域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各專業學位類別的領域設置情況,其中,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下設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文物保護等4個領域。
  •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專業介紹
    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該系設文物與考古、博物館學、古建園林、文物保護四個方向,兼管復旦大學博物館。師資隊伍由文、理、工各學科專業人員組成,年輕化且知識結構新,具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的均佔70%。
  • 2014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專業解讀及開設課程 博物館學專業是研究涉及博物館物品的陳列等諸多問題的專業。現代的博物館學一般都和考古學專業或歷史學專業設置在一起。博物館是保藏並展出有關歷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物資料或標本的一種文化機構,可以對人們進行教育和宣傳。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包括社會調查、業務實習等,一般安排1-2個月。
  •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一、為適應我國現代文物與博物館事業發展對文物與博物館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文物與博物館人才培養質量,特設置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
  • 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匯總
    >2018-10-22 13:26:50網絡整理   高考網匯總了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專業解讀
  • 西北師大在酒泉市博物館舉行文物博物館專業實踐指導教師聘任儀式
    8月24日上午,西北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指導教師聘任儀式在酒泉市博物館舉行。西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田澍為新聘任實踐指導教師頒發聘任證書,西北師範大學河西走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再聰宣讀聘任決定,酒泉市博物館館長王傑元同志主持儀式。
  •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紀念館與革命文物工作專業委員會成立
    10月22日,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紀念館與革命文物工作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太原召開。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張元成,山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處處長王志軍、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秘書長張慧國以及來自全省11家紀念館的代表出席大會。
  • 專業院校分享:機械工藝技術/文物與博物館學、蘭州大學
    專業名稱:機械工藝技術招文科生或理科生:理科獲得學位:工學學士專業內涵:旨在培養掌握現代機械製造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全國範圍的院校排名:專業名稱:文物與博物館學招文科生或理科生:文科獲得學位:歷史學學士
  • 考古學專業方向|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簡介
    3、 高蒙河 教授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師生導師。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博士,主要從事先秦考古文物研究、擅長公共考古學。是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專家庫專家、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以及中國三峽博物館、海南大學等單位外聘研究員和兼職教授、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會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等。
  • 2020中國高校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排名,北大第一,南開大學第二!
    博物館每一件展品的背後,都是一群人的精心保護,他們願意花精力與時間,去研究陳列的每一件展品,小心翼翼的修復、擺放,不厭其煩的向來訪者講述著展品背後的故事……高校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學生們,每天都在學習這些繁瑣細緻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中國高校「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排名情況!
  • ...河南大學成考報名_成考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就業方向_中國教育在線
    重要提示:該層次專業2018年成人高考不進行招生!培養目標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培養具備文物學、博物館學的系統知識,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海關、新聞出版、教育等單位從事文物與博物館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館學高級專門人才。
  • 文物與博物館學:小眾學科「賺大錢」不易
    什麼是文物與博物館學 蘭州大學魏文斌老師介紹:「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簡稱文博專業,它主要涵蓋了文物學和博物館學,並與考古學關係極為密切,是一門內容較複雜、內涵較豐富的人文學科。從某種程度上講,文物與博物館學是屬於文化遺產學(廣義)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英語專業學生為博物館創作中英雙語文物繪本故事
    這是一次英語實踐更是一次藝術創作  18級英語專業學生吳倩倩
  • 渤海大學獲批文物與博物館等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近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2020年學位授權審核推薦名單公示,渤海大學文物與博物館、應用心理、出版、審計、國際商務等5個專業獲批碩士學位授權點。至此,該校現有3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達到12個。
  • 延安市文物博物館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一些文物保護單位安防設施、保存設備尚不完善,一些文物收藏單位文物保存環境尚待改善。人才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不夠合理,文物保護、考古專業人才匱乏,特別是規劃設計、古建築學、文物保護、文物修復專業人才以及基層文物保護力量不足。四是文物安全的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獲捐珍貴涉臺文物
    晉江安海顏氏後人捐贈明崇禎年間誥命顏氏後人向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捐贈珍貴文物泉州網6月14日訊 昨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自晉江安海的顏氏後人向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捐贈珍貴文物——「明崇禎十三年誥授顏克英為鎮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