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央視熱播的《國家寶藏》節目,大家基本上都看過,節目的熱播,掀起了一股熱潮。說到文物與博物館,你想到了什麼?甲骨文、《清明上河圖》、秦始皇陵兵馬俑、敦煌莫高窟、故宮、金字塔、希臘神廟、羅浮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可能還會有人想到今年申遺成功的廣西左江花山巖畫。這些文物和古蹟是人類歷史文化的見證,是人類幾千甚至上萬年智慧的結晶,是先人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貴財富。除了實物,我們還可以通過音頻、影像、觸控螢幕等多媒體手段來了解它們。
那麼,作為一個專業,文物與博物館學是什麼樣的,就業前景如何呢?
什麼是文物與博物館學蘭州大學魏文斌老師介紹:"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簡稱文博專業,它主要涵蓋了文物學和博物館學,並與考古學關係極為密切,是一門內容較複雜、內涵較豐富的人文學科。從某種程度上講,文物與博物館學是屬於文化遺產學(廣義)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的文物與博物館學(2012年以前叫博物館學),與歷史學專業、世界史專業、考古學專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特設專業)同屬歷史學類,畢業生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以蘭州大學為例,本科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的課程有:基礎課包括文物學概論、博物館學概論、考古學通論、文化遺產概論;專業課包括博物館學史、考古學史、藏品管理與編目、博物館陳列與設計、博物館社會教育學、文物保護技術、博物館實習、中國考古學、文物鑑定、文物管理與法規。(各高校開設課程可能略有不同,以高校實際設置課程為準)畢業生小郭說:"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跨學科,面很廣,有很多東西可以學。此外,我們有很多的實踐環節,比如會去參觀考古工地和博物館。我覺得這個十分有意思。"
文博專業與考古學專業的區別
有人稱考古學為"人類歷史遺存的搬運工","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一般考古學專業的學生都要參加田野調查和發掘工作,如南京大學考古專業有一整個學期的野外文物發掘實習。從課程設置看,文博專業可以說更注重室內。如北京大學同時開設了這兩個專業,除了都要學中國考古學、田野考古學概論、文物法規與行政管理外,文博專業還要學博物館陳列內容設計、博物館設計初步、博物館藏品管理、博物館陳列形式設計等課程。
《全國文博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指出:我國文博人才隊伍總體狀況與建設文化遺產強國的要求尚不相適應。人才總量短缺,隊伍結構不合理,人才素質偏低,特別是高層次領軍人才、科技型專業技術人才、技能型職業技術人才、複合型管理人才嚴重匱乏。當前我國文物事業正處於高需求、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到2020年,文物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將從現有的12.5萬人增至13.0萬人,文博人才資源總量從現在的10.3萬人增至10.7萬人。
從綱要中可以看出,預計到2020年文博人才總需求量增長並不大,但2015年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生規模也僅為500人至600人。文博專業絕對算不上是熱門專業,但更凸顯了該專業自身的特點;就業對口性很強。
看似冷門,實際就業前景不錯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嚴建強教授說:"現在社會上可能還會有一部分人認為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很冷門,畢業生很難就業。實際上,相比之下,文博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很不錯,當今的文化遺產熱、博物館熱、文物收藏熱的興起已經顯示了這一專業的潛力。就拿2012年國家文物局的統計看,全國共新建了395座博物館,平均每天增加1.08座,對從業人員的需求量可想而知。作為歷史悠久的大國,我國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亟需專業人員進行發現、研究、保護與利用。尤其我國近年博物館發展速度很快,博物館的策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中的種種問題急需專業人員的擔當。此外,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國際化趨向越來越明顯,也需要專業人員的參與。"
截至2015年底,全國登記註冊的博物館已達到4692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582家,非國有博物館1110家。這是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2016年5月18日在國際博物館日作開幕致辭時介紹的。
值得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生關注的是,2015年7月29日,國家文物局正式頒布了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以下簡稱《大典》),考古專業人員、文物藏品專業人員、可移動文物保護專業人員、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專業人員、講解員、考古探掘工、文物修復師、古建琉璃工、古建築工等9個文博行業職業成功列入《大典》,畢業生在就業時可以參考。
總的來說,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相對更加對口,其主要去向是: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旅遊部門,新聞出版,教育單位,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以上領域都需要能從事研究、保護、管理、策劃、宣傳、諮詢等方面工作的文博人才。除了就業,畢業生還可以到國內外一流高校的文物與博物館學、考古學、人類學等學科進一步深造,攻讀研究生。
畢業生楚色說:"學完這個專業之後,你可以選擇去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拍賣行、藝術機構工作。當然,也可以完全離開這一行,幹任何你心儀的工作。這個專業是一門小眾的學科,不是一門會讓你'賺大錢'的專業。博物館機構的特殊性也導致了行業內的工作流動性不大,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情況很常見。"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覺得今天的內容讓你有所收穫,歡迎你收藏並分享出去,讓更多的同學能夠看到,你也可以留言說出你的困惑和感想。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想具體了解某一個專業,可以關注我後私信給我專業名稱,我會儘快給您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