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
以打造有特色、有質量、有品牌的研究生教育為導向,建設立足赤峰、面向全區、輻射周邊的高級文博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和在全國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的文博研究基地為目標。遵循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規律,培養具有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富於創新、善於實踐的高層次文博人才。
(二)辦學優勢:
我校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是目前自治區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唯一的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也是目前全國唯一的能夠實現蒙、漢雙語授課的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學院的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建設,已經得到自治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治區教育廳專門為我校劃撥研究生教育專項經費;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發文各盟市文化局、各文博單位、有關旗縣文化(文物)局等單位,在招生、培養、就業等方面給予有效支持;自治區文物廳(文物局)以文件形式確定:非在職人員考取赤峰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全區文博行業應予以優先錄用。
(三)導師隊伍:
學院專門組建了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成了專業與技能兼顧、內外聘用結合的雙導師隊伍。我校已有於建設、任愛君、寶音礎古拉、騰海鍵、王惠德等多位知名紅山文化、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草原青銅文化方面專家組建的師資隊伍。同時還從中國社會科學院、遼寧省文化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與考古研究所等單位聘請了郭大順、安泳鎝、塔拉、劉國祥等多位該領域專家學者為我校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四)實習實踐:
學校制定了重應用、重實驗實訓環節的培養方案,學院擁有完善的實驗室條件,堅實的實踐環節教育基地。現有器物修復、文物鑑定、金屬器物分析、博物館實驗教學平臺、文物標本陳列與展示中心等一系列實驗實訓室,保障校內實驗實訓教學需求。為滿足實踐教學需要,學校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建立了專業學位研究生踐教學基地。
(五)就業前景:
僅就內蒙古自治區來說,全區十二個盟市100多個旗縣,共擁有各級各類文物管理機構近百個,在編從業人員逾萬名。同時,還擁有內蒙古博物院等各個層次的國有博物館80餘所,在編從業人員5000餘人,這些部門和單位普遍存在著高級專門人才非常短缺和現有從業人員學歷水平和專業能力亟待提高的問題。另外,內蒙古自治區歷史底蘊深厚,尤其是赤峰市是考古和歷史遺蹟在全區乃至全國最多的地區之一,擁有大量的文化遺產和考古資源。大量的文物和歷史遺蹟亟待開展深入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培養大批專業的文物與博物館人才成為當前的緊迫需求。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