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冬日寒意漸濃
青藤校園熱鬧不減
2天,10節
優質課堂精彩亮相
教學研討持續升溫
論教學
問題引領 情境創設
合作探究 講練結合
創新與傳統 融合互補
說老師
激情洋溢 專業過硬
以生為本 主動求變
骨幹與青年 風採各異
看學生
精神飽滿 積極參與
大膽質疑 自信展示
科學、藝術 各見其美
青藤課堂魅力足
田娟老師的這堂作文課從學生習作反映出的問題出發,以篇章結構、段落、句子三個角度切入,對於學生做得好的地方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激發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整堂課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在反覆細讀自己的作文基礎上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既有思維能力的訓練,又有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陳先虎老師從競選班長問題入手,引出排列組合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節課在情景問題上引出組合的概念,並給出針對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比較組合和排列的異同點,並導出相關公式;接下來對知識點進行綜合應用,層層遞進,分析用法和解題技巧,並做出歸納總結。學生在課堂中緊跟教師思維,課堂氣氛活躍。趙豔老師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將一節閱讀課處理成為一節以友誼為主題的聽力課。課堂通過視頻和大量圖片作為引入,更好地幫助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把握文本信息。聽力活動的設計也別出心裁,題型多種多樣。文章通過時間線,串聯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分析人物的情感變化。整節課學生能夠在聽力練習的同時學習文本的大意,讓學生感悟到底什麼樣的友誼才是真正的友誼。張二九老師從一道例題入手,將學過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例題中來,然後通過變式訓練引出本節課的中心—解決帶電粒子在有界勻強磁場中運動的臨界問題,並且接下來對於同一個問題改變初始條件,讓學生趁熱打鐵,再次強化對於該問題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多媒體、智慧型手機等設備,將學生做題過程,學生討論情況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劉娜老師從「沙灘到用戶」引入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矽的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二氧化矽用途,並由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一條線切入二氧化矽的性質和結構的學習。最後以學生展示如何從「沙灘到用戶」的設計流程圖結尾,將化學課堂與日常生活的相結合。整堂課貫穿自主閱讀、小組討論、發言交流、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活動,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得到較好體現,也完美滲透了學科的核心素養。——青年教師 任娟
苟娟老師首先以一個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引出溫室效應的產生原因——CO2的增多引出本節課的重點之一—碳循環,再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學案,構建概念圖等學生活動,建立學生碳循環的模型圖。並以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展示我國及個人為減少溫室效應的相應措施,培養了學生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同時本節課非常重視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組織活動的形式多樣,讓學生自主構建概念圖以及學生小組展示等形式使課堂充滿了思維的碰撞的同時,也確保學生能學以致用。——青年教師 張雨
李崇志老師的政治課《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這堂政治課通過將課堂講授移至課外提前完成,實現了預習時間最大化和課堂學習高效化。與此同時,教師從傳統課堂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推動者,真正回歸了「學為中心」的教育原點。「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的師生定位,構築了有深度的思想政治課堂,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啊思想政治素質基礎」課程訴求的達成,也就順理成章。鄒靜姝老師的歷史課通過使用3個影視作品片段來貫穿整堂課的內容,學生在觀看短片的同時,有針對性的思考有關「新文化運動」的問題,配合必要的練習強化和教師精準的總結,整堂課有趣而高效,課堂氛圍非常融洽。尤其是視頻的不間斷插入,吸引學生興趣,引發學生共鳴。宣豔老師上課時非常重視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本節課組織活動的形式多樣,有同伴和小組討論的活動,也有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尤其是最後的亮點——辯論這一形式使課堂充滿了思維的碰撞。兩組學生針對山西輸煤還是輸電好這一辯題進行辯論,將課堂讓位與學生,使課堂所學內容有效輸出。鍾靜老師將音樂技巧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帶領學生了解「學堂樂歌」,感受時代滄桑,體悟人間百味。課堂上,無論是教師的唱和表演,還是語言、教態,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紮實的音樂素養;除外,老師設置有趣的問題,啟發學生對樂曲意義的思考;通過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音樂的表達之中。都使音樂藝術達到淨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的目的。——青年教師 朱剛毅
立德樹人,教育情懷不改
五育並舉,育人目標不變
迎著新一輪課改
鼓足改進教學的勇氣
追求有趣高效的課堂
青藤人,一直在路上.
文字:教科室及青年教師
照片:賴佳
審核:羅琴
編輯: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