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日記手抄本海外歸來 記錄西安事變後感受

2020-12-12 搜狐網

  本報訊 記者王志東報導 包括張學良日記在內的近100萬字的張學良史料在最近3年裡陸續從海外歸來,目前由張氏帥府博物館收藏整理。

  專家認為,張學良日記手抄本的回歸,對於研究「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以及張學良幽居臺灣等歷史事件能夠有新的發現。能夠還原一個真實的張學良。

  張氏帥府博物館副館長範麗紅介紹,「這批手抄的張學良史料包括張學良接受哥倫比亞大學張之宇、張之丙姐妹採訪時口述的資料,還有張學良從1937年到1990年期間的全部日記,還包括張學良與宋子文、宋美齡、孔祥熙等往來書信信函」。

  史料的原始資料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由相關學者從2008年來陸續帶回國內的。按照張學良在移居美國期間與哥倫比亞大學這個協定,即將其個人檔案資料存放於哥倫比亞大學,在其生前,部分資料可以對外開放,但僅限於查閱,不允許查閱者使用任何抄錄工具,也不允許拍照。「在張學良先生的日記中,不僅記錄了很多西安事變之後他自己的內心感受,還有日常起居、天氣狀況等生活細節。」範麗紅說。

  在這些史料中,還有一些張學良和宋美齡的往來書信,在書信裡,除了張學良對宋美齡生日的祝賀,宋美齡對張學良的問候、感謝外,最多的是宋美齡對張學良生活上的關心。

  目前,張氏帥府博物館正在進一步整理研究百萬字的張學良史料。  

(責任編輯:黃成勳)

相關焦點

  • 張學良「西安事變」後遺囑曝光 用以處理在美財產
    這些物品種類異常豐富,包括蔣介石照片、宋氏三姐妹照片、宋美齡親筆英文信件、張學良家藏照片、機密文件以及淞滬會戰照片、民國時期風景照片、裡昂為斯諾修改的《西行漫記》「西安事變」章節修改稿等等。  其中數千件張學良家族照片、文件資料最引人關注。  記者找到了皇姑屯事件的事後調查照片、張學良在北京「抗日」紀錄片、裡昂在西安事變之夜的現場日記等。
  • 張學良西安事變英文遺囑曝光 主要涉及財產分配
    記者在展出的照片和資料中可以找到皇姑屯事件事後調查照片、張學良在北京「抗日」紀錄片、裡昂在西安事變之夜的現場日記等。此外,張學良被關押在浙江奉化時候的現場照片、趙一荻給張學良的私密信件也在其中。解密被扣押後 少帥立下遺囑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押在浙江奉化,裡昂成為張家的密使,也成為趙一荻及張學良幼子的保鏢,一大批張學良私人物品被裡昂保留,其中包括一張張學良1937年的英文遺囑。遺囑為英文列印版,共計3頁,保存非常完好。
  • 張學良西安事變遺囑曝光 生前從未說過立遺囑
    記者在展出的照片和資料中可以找到皇姑屯事件事後調查照片、張學良在北京「抗日」紀錄片、裡昂在西安事變之夜的現場日記等。此外,張學良被關押在浙江奉化時候的現場照片、趙一荻給張學良的私密信件也在其中。  解密 被扣押後 少帥立下遺囑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押在浙江奉化,裡昂成為張家的密使,也成為趙一荻及張學良幼子的保鏢,一大批張學良私人物品被裡昂保留,其中包括一張張學良1937年的英文遺囑。  遺囑為英文,共計3頁,保存非常完好。
  • 張學良西安事變遺囑曝光:未手寫籤名(圖)
    記者在展出的照片和資料中可以找到皇姑屯事件事後調查照片、張學良在北京「抗日」紀錄片、裡昂在西安事變之夜的現場日記等。此外,張學良被關押在浙江奉化時候的現場照片、趙一荻給張學良的私密信件也在其中。   解密   被扣押後 少帥立下遺囑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押在浙江奉化,裡昂成為張家的密使,也成為趙一荻及張學良幼子的保鏢,一大批張學良私人物品被裡昂保留,其中包括一張張學良1937年的英文遺囑。   遺囑為英文列印版,共計3頁,保存非常完好。
  • 張學良:我寫完西安事變懺悔錄後,感覺在某種程度上被欺騙了
    這是眾多研究張學良與西安事變的學者之中,對張學良比較露骨的形容。 1956年前後,張學良寫下的西安事變懺悔錄,至於「作者」是誰,卻紛紛擾擾,歷史學者研究蔣介石日記發現了蛛絲馬跡。 蔣介石當時正在寫《蘇俄在中國》,要檢討過去,似乎籍此要求張學良給西安事變做個交代。張學良在對寫懺悔錄的事情上是比較閃避的,因為從內心來說,他是不願意寫的,只是被迫而已。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這樣「收拾」東北軍,難怪誰都救不了張學良
    西安事件可謂震驚世界,日本急切地希望蔣介石在戰爭混亂中死去,以進一步割裂中國。幸運的是,西安事變在最後得到了成功的解決,一切都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也都知道,蔣介石是不會容忍張學良對他做的這些事情,這嚴重地影響了他當時的地位。因此,當蔣介石選擇監禁張學良時,任何人都不能替張學良求情。
  • 西安事變:火爆蔣介石和率性張學良情緒失控的大事件
    本文轉載自網絡,內容未核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中國歷史上偶發事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恐怕莫過於西安事變了。然而,我們重新檢視史實發現,如此關係國家命運前途的西安事變,竟然只是兩個男人情緒失控的產物,違背常理,也不禁令人啞然失笑!苦笑之餘,也不免令人長嘆,高層決策水平的原始性,人民能不飽受苦難?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敢動張學良?「少帥」晚年說出驚天秘密
    張學良獲得自由後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這句話,對形容宋美齡與張學良之間的關係,再合適不過了。西安事變,是一出撲朔迷離、雲山霧罩的隔夜戲。「西安事變」中,當張學良把驚魂未定的蔣介石安置到西安城的一間公館後,蔣介石的第一句話就是:「漢卿,在華清池的五間廳裡,還遺落一個文件包,那是我隨時隨地帶著的,是機密,萬不可落入他人之手呀!」張學良立即趕到那裡,幸好包還在,張學良打開包後震驚了。裡面除了秘密的軍事調防計劃,還有張學良幾年來給宋美齡寫的書信。當然,這些信完好無損,顯然沒有被打開過。
  • 西安小眾景點推薦:免費開放的張學良公館,探秘風雲變幻的歷史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西安張學良公館位於建國路69號,遠遠看去,一排3棟西式洋樓十分顯眼。1935年10月到1937年3月,張學良、趙一狄及他們的兒子張閭琳曾在這裡生活。其中西樓為張學良住所,中樓為他的辦公場所,而東樓則曾經西安事變談判組的駐地。進門的第一棟樓房即為西樓,走進其中,會看見一層的會客廳。會議室廳內再現了1936年12月24日西安事變和平談判的歷史瞬間。可以說,這間小小的客戶廳,曾經見證了中國歷史命運的轉折。西樓的二樓是書房、辦公室、主臥等居所。
  • 改頭換面,死裡求生,「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在臺灣這三個地方幽居45年
    回到1946年新年伊始。當35歲的少帥踏上臺灣這塊陌生土地後,就再也沒有回過大陸。 如今,張學良在臺灣的幾處幽禁地已陸續成為旅遊景點,供兩岸民眾參觀。歷史串聯觀光,在這裡,既能感受到少帥的悽苦落寞,也能感受到蔣介石的矛盾心態,亦能感受到那場改變中國軌跡的「西安事變」。
  • 【轉載】田武雄 | 時差:破解西安事變時間之謎的一把鑰匙
    》,作者修改後以《時差:破解西安事變時間之謎的一把鑰匙》為題首發於澎湃新聞,本次轉載獲作者授權,特此感謝!那麼,事變到底發生於何時?有沒有可能得出一個公認的結論?筆者在北京、西安長期生活過,也曾在吐魯番待過幾個月,對三地的時差有比較深的印象。注意到在1936年前後,西安當地尚無統一而精確的時間制度,且西安與南京之間又存在約一個小時的時差後,筆者突發奇想,以前研究者都未提及的時差因素,或許是破解西安事變時間之謎的一把鑰匙?
  • 西安事變由於她的深明大義,成功統一戰線,致敬!
    驚魂稍定後,她便在孔祥熙、端納的陪同下急忙趕往南京。13日晨,宋美齡一行到達南京,此時,南京情況異常緊張。主戰派的何應欽於12月13日晨,以國民政府名義褫奪張學良本兼各職,並派飛機到西安進行偵察。16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討伐」張學良「叛變」,並推何應欽為「討逆」總司令。
  • 西安事變為何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及東北軍和第17 路軍高級將領聯名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等八項主張。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爆發後,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南京政府在如何對待事變問題上,存在著武力「討伐」和政治解決的兩種態度。
  • 銘記歷史——西安事變
    八十四年前的今天, 是歷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 章魚丸們了解多少呢? 歷史簡介 西安事變,發生於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稱「雙十二事變」。
  • 雙十二即是購物節,也是西安事變紀念日
    西安事變 民國時期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兵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1個義項 1936年12月12日,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諫」,
  • 張學良英文抗日演講視頻曝光(圖)
    張學良英文抗日演講視頻曝光(圖)  央視主播:去年3月20日,美國紐約瀚斯拍賣行舉行了一場歷史資料拍賣會,蘇州商人楊先生以280萬美金的價格拍下了這批資料,這批資料包含有張學良的大量就檔案,以及張學良隨從拍攝的大量照片和視頻。
  • 張學良反思被囚:如獲自由抗日功勞都歸我
    少帥說,「西安事變」後,周來到西安,蔣本不願見周,後來見了,只見一次,周看到蔣即叫:「校長」,周在黃埔軍校做過政治部主任。少帥說,後來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產黨,「周恩來的人好厲害,他們都控制住了,連我的部下、楊虎城的部下都聽他的,他說出的話很有理。這個人好厲害,不但會講,也能處置事情,是我佩服的一個人。」
  • 揭秘九一八與西安事變一手史料
    「此書問世距訪問結束已整整二十年」,1990年,臺灣省近代史所出版齊世英先生訪問記錄,其女齊邦媛不勝感慨。2011年,大陸首次出版《齊世英口述自傳》(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齊世英口述,沈雲龍等整理,林志勝記錄),距此書臺灣版出版又是二十年,「當年口述的聲音,禁錮在數十卷舊式大盤錄音帶上,塵封喑啞,思之不勝今昔之感」。
  • 30萬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后土崩瓦解,到底是誰之過錯?
    自九一八事變爆發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張學良因奉行蔣介石國民政府一味的不抵抗政策,而使日本關東軍未廢一槍一彈就將東三省近收於自己的手中。此時此刻無論是保存實力,還是想依仗西方列強制裁日本,都是將民族利益棄置於不顧。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懲處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方向為之一變。今天,就是西安事變爆發的84年紀念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西安事變的主戰場就是在西安,最終在周恩來的主持下,和平解決了這場事變。其實,當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戰場,就是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