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社區」創建如火如荼,「六進」宣傳常抓不懈……近年來,南湖新區禁毒工作在市禁毒委的正確指導和區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四禁並舉,堵源截流,嚴格執法,標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針,廣泛動員和依靠社會各界力量,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廣泛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和創建「無毒社區」活動,積極預防和遏制毒品蔓延,努力實現對毒品問題的綜合治理,禁毒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去年來,南湖新區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全部管控到位,執行率達100%;轄區學校無一例青少年涉毒;沒有發生一起涉毒人員肇事肇禍事件……
南湖新區禁毒辦在環南湖三圈組織宣傳禁毒活動
健全機制 禁毒工作全面推進
「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我們要將禁毒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組織保障,機制保障,隊伍保障,特別是經費保障上予以大力關心和支持,給禁毒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南湖新區工委書記李運帷強調。
為了確保禁毒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全力推進,南湖新區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轄、守土有責」的原則認真履行職責,成立了由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區禁毒委主任雷欣任組長,區工委委員、政法委書記、禁毒委副主任張朝東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並層層建立了禁毒工作領導機構,落實工作責任機制,明確了各級主要負責人作為禁毒工作第一責任人,將禁毒工作納入任期目標考核內容,使禁毒工作的各項責任真正落到實處。
區工委、管委會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傳達學習了全國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工作精神實質,研究和安排部署全區禁毒工作。嚴格履行職責,採取有效措施,切實開展好禁毒人民戰爭工作,全面推進南湖新區禁吸戒毒工作,堅決遏制毒品的來源,毒品的社會危害和新吸毒人員的滋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溫情幫扶 吸毒人員管控率100%
「現在在忙什麼?」「父母身體怎麼樣?」……在南湖新區湖濱街道辦事處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禁毒專幹又和社區戒毒(康復)對象像往常一樣拉起了家常。充滿溫情的社區幫教,是湖濱街道辦事處禁毒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南湖新區在加強吸毒人員管控上的一項重要舉措。
去年以來,南湖新區禁毒辦注重在吸毒人員管控上下功夫,用真情去感化,用行動去指引,在宣傳教育方面全覆蓋,嚴格落實屬地管控原則,強化責任落實,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全部管控到位,執行率達100%。
「我們轄區登記在冊的社區戒毒人員一共有17名,其中14名成功戒斷3年以上,目前只有3名正在進行社區戒毒(康復)。」南湖新區南湖街道工委委員、副主任、紀檢書記劉備生告訴記者,該處禁毒工作上最大的秘訣就是「不拋棄、不放棄」這些戒毒人員,通過因人制宜、精準施策,以人文關懷和思想教育為突破口,紮實開展戒毒人員談心談話活動,現在3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狀態很不錯。
南湖街道辦事處設有4名禁毒專幹,對17名社區戒毒人員實行包片管理,每個星期必須上門回訪戒毒人員的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家庭情況、社會關係網等,還帶上米、油等物資進行慰問。
南湖街道辦事處轄區市民鄭某早年間因吸毒導致家裡一貧如洗,妻離子散,父親也於前不久去世,70多歲的老母親整日以淚洗面。以前因為沒人管他,戒了吸,吸了戒,反反覆覆。
今年6月初,鄭某解除強戒,街道辦禁毒專幹、派出所民警、社區工作人員帶著他的母親專程去長沙接他,還給他買了新衣服和手機。回家後,禁毒專幹每次上門回訪都會先幫他搞搞衛生,做做家務,再坐下來和他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地聊天、勸解。10多天下來,鄭某將這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開始向禁毒專幹吐露心聲:「以前沒人看得起我,沒人關心我,只有你們兩個星期來我家跑了三四次了,組織對我的關心,我還是蠻感動的。」
現在,17名戒毒人員和禁毒專幹的關係都不錯,有的甚至成了知心朋友。劉備生深有感觸地說:「戒毒人員如果遭受社會的歧視,會更加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其實只要我們真誠地去關心他們,不放棄,不拋棄,他們就能重新回歸社會,真正遠離毒品。」
統籌規劃 禁毒宣傳教育活動形式多樣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同學們千萬不能沾毒品,一旦沾了就是永遠擺脫不了的惡魔,會給升學、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壞的影響。」面對湖濱學校上百名學生,湖濱派出所民警陳克彬敲響了警鐘。這是南湖新區開展禁毒宣傳教育進學校的一個縮影。
「禁毒工作重心在於預防,要堅持宣傳教育不動搖。」區工委、管委會充分認識到開展禁毒宣傳教育工作的長期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將禁毒宣傳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認真抓好各項禁毒宣傳教育工作,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參與禁毒鬥爭,營造良好的禁毒氛圍。
按照「打擊、收戒、宣傳、發動」的具體步驟,南湖新區禁毒工作始終保持了強大的輿論宣傳攻勢,並將禁毒宣傳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普法教育的整體規劃。
充分利用街道召開各種會議進行宣傳,在開展「大學法」和「三基工程」建設學習活動中將禁毒工作貫穿始終,作為「創建平安南湖、建設平安南湖新區」工作內容之一抓緊抓好。充分利用「6·3」虎門硝煙紀念日和「6·26」國際禁毒日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教育,舉辦禁毒文藝晚會,張貼標語、掛圖,舉辦實物展覽,轉播禁毒錄像片……先後開展各類活動30餘次,數萬群眾接受了宣傳教育。
禁毒教育,學校是主陣地。南湖新區切實落實「6·27」工程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工作,成立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小組,在全區各中小學校內廣泛設立禁毒知識宣傳欄、公益廣告牌,開設禁毒專題法制課,舉辦禁毒講座,組織禁毒知識徵文比賽,並不定期對中小學生毒品預防知識進行抽查。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數千名中小學生先後接受了禁毒教育。截至目前,全區在校學生無一人吸毒。
南湖新區將禁毒工作融入常規工作,組織禁毒宣傳進村居、進企業、進社區、進場所、進學校、進家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禁毒社工、志願者優勢,串街入戶,將禁毒宣傳輻射到社會各層次、各個群體,有效提升全民主動參與禁毒意識,增強了全面抵製毒品的能力,健全了禁毒宣傳陣地。
綜合治理 深入開展「無毒社區」創建活動
「在禁毒工作中最難的一點就是對戒毒人員的監管,我們街道人員流動性大,加上部分人不是很配合,常會面臨戒毒人員失聯的狀態,我們會想方設法,比如找第三方約談,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讓戒毒人員徹底解除心理負擔,回歸街道的監管。還有些異地監管對象在外地工作回不來,我們就上門為其服務,去年以來,我們除了嶽陽其他一些各縣、市、區,還去到了哈爾濱、廣州、深圳等地……」湖濱街道辦事處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禁毒專幹盛智坦言,湖濱是整個南湖新區社會面吸毒管控、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最多任務最重的地區,社情民意也相對複雜,但他們通過走訪、幫扶社會面吸毒人員,查找脫管失控吸毒人員,聘請心理諮詢師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及社會管控人員進行心理諮詢,並積極開展「六進」禁毒宣傳系列活動,竭力營造「無毒」環境,增強居民識毒、拒毒、防毒能力,力求打造「無毒社區」。
「創建『無毒社區』是禁毒工作有效載體,是對禁毒工作由部門行為轉變為社會行為的一條人民禁毒的新路子,是治本之策。」南湖新區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禁毒辦主任譚林說,南湖新區禁毒辦充分認識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就不斷探索、大膽實踐,以對毒品問題進行綜合治理為重點,通過「試點引路,逐步拓展」等辦法,緊緊抓住吸毒人員的發現、戒毒、康復和鞏固四個關鍵環節,探索出立足社區、警務前移、宣教並舉、專群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社會化禁毒工作新思路。
在創建「無毒社區」活動中,該區特別注重因地制宜,面向基層,將禁毒組織前移到社區,每個社區配置1-2名社區民警,由一名民警兼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每個社區建立了由社區居委會為組長、社區民警(居委會副主任)為副組長和部分居民代表參加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切實推動了社區「創無」工作,同時還建立了各職能部門聯動工作機制,街道派出所、區藥監、區共青團、區婦聯等單位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使創建工作由部門行為轉變為黨政領導下的全社會行為,拓展了一道社會化全民參與禁毒工作的新路。
緊密配合 全力營造禁毒工作高壓態勢
為打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使禁毒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南湖新區嚴格按照上級禁毒工作要求,充分發揮行政職能,積極與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對接,始終對涉毒違法犯罪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維護該區的社會穩定。
根據中央、省、市禁毒委工作部署要求,南湖新區組織開展了「清隱」、「天目-19鏟毒行動」、「兩打兩控」、「國慶70周年禁毒安保工作」、「兩客一危專項整治工作」等,充分發揮禁毒辦的行政職能,發動社區治安巡邏隊的作用,有效地遏制了毒品的蔓延,壓縮了吸毒人群,減少了毒品犯罪案件的發生。
在打擊涉毒犯罪方面,派出所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面對涉毒人員的負隅頑抗,他們義無反顧。南湖派出所副所長劉學向記者介紹了他曾破獲的一個案子。2018年3月,南湖派出所接到舉報,轄區內有一名龍姓男子販毒。劉學帶隊喬裝摸排踩點,基本確定龍某住所位置。在蹲守踩點過程中,劉學發現只要有陌生人靠近,龍某總是會帶著一把匕首。為了保護自身及隊員安全,他放棄了正面交鋒的想法,輾轉聯繫到龍某一親密的朋友,耐心細緻地做其工作,「引蛇出洞」。就在龍某放鬆警惕的那一剎那,隱藏在一旁的民警們迅速將龍某按倒在地。為了不打草驚蛇,劉學偽裝龍某本人,通過龍某的手機繼續與吸毒人員展開「交易」。在龍某的住所,通過兩天兩夜的蹲守,相繼抓獲5名吸毒人員。「作為一名基層緝毒民警,我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雖然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我相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禁毒人民戰爭,早日實現『天下無毒』!」劉學說。
「禁毒工作任重而道遠。」南湖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區禁毒辦主任雷欣表示,今後,該區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最大的決心,最有力的措施,紮實開展工作,牢牢把握禁毒鬥爭的主動權,堅決遏制毒品的來源,毒品的社會危害和新吸毒人員的滋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新貢獻。
【來源:嶽陽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