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鴻團隊走青海 傳道授業解惑「蟲癌」

2020-12-2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響應政府的號召,承擔公立醫院應有的社會責任,我們希望為藏族同胞的健康做一些務實的事。」今年3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到青海為肝包蟲病患者義診時說。

經過近半年的籌劃,8月初,「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包蟲病研究中心」在青海正式成立,中心將從病原學、防控、篩查、診治、康復等各個環節,切實推動建立包蟲病精準防治體系。同時,青海行也就此拉開序幕,董家鴻教授帶領的肝膽外科團隊傳道、授業、解惑「蟲癌」,與青海省政府、衛計委及玉樹州衛計委、及醫院,就人才培養、團隊建設、基層醫師培訓等各方面進行交流討論,並通過「國際肝膽雲醫院聯盟」,為青海留下了一條不斷線的支援熱線。

董家鴻教授在學術論壇上做專題講座

董家鴻帶領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外科團隊,張躍偉、項燦宏、段偉東副主任醫師、閆軍、盧倩主治醫師等,出席了青海大學和青海省醫學會主辦的「論劍崑崙——青海省肝膽胰高峰論壇」。董家鴻和肝膽外科介入專家張躍偉,分別就精準肝切除、離體肝切除治療泡型肝包蟲病、肝膽外科中的血管切除重建、介入治療肝細胞癌的最新進展發表演講。

傳道:離體肝切除術挽救終末期蟲癌病患

包蟲病俗稱「蟲癌」,其中,肝包蟲病分為泡型和囊型兩類。泡型肝包蟲病具有浸潤性生長和轉移的特點,但不同於其他肝臟惡性腫瘤,其發展緩慢,即使嚴重侵犯肝門結構和肝後重要血管,剩餘的健康肝組織通常也能夠再生到足以滿足生理的需求。但過度複雜的肝包蟲病的手術治療具有極大難度,被認為是肝臟外科最後的堡壘。

針對終末期泡型肝包蟲病,因病灶浸潤範圍廣、深,往往無法體內切除病灶。董家鴻教授將離體肝切除術創新應用於泡型肝包蟲病的治療,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福音。離體肝切除,是將整個病肝自體內移除,精準切除包蟲病灶並修復餘肝血管和膽管後,將健康肝組織移植回體內。這一手術的關鍵點在於,切除病灶後修復剩餘肝組織,包括門靜脈、肝動脈、肝靜脈、膽管等四組脈管結構修復,只有保證脈管結構的完整重建和通暢,才能得到良好的手術效果。目前,董家鴻教授帶領的團隊已經完成這一國際首創手術30例,術後長期效果良好。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介入專家張躍偉教授進行主題演講

授業:10餘小時創國際首例包蟲切除術式

論壇結束後,董家鴻教授帶領醫師團隊進行示範手術。17個小時的手術中,董家鴻教授、段偉東、閆軍、盧倩醫師,先後演示了肝門部膽管癌根治性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擴大左半肝切除+膽腸吻合術;以及最複雜的肝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聯合肝後下腔靜脈切除、門靜脈左支切除重建和腹腔動脈淋巴結切除術。

針對肝包蟲病的治療,「徹底清除病灶,最大化保留健康肝臟組織」,是董家鴻堅持的理念。

在為一例終末期泡型包蟲病患者手術時,董家鴻發現包蟲不僅侵犯了患者右半肝臟,直至右側腎臟前方,同時侵犯了十二指腸、肝十二指腸韌帶和胰腺後淋巴結。為了徹底清除病灶,董家鴻選擇「肝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一手術同時涉及了肝臟、肝外膽管、胰腺、十二指腸和膽囊以及肝後下腔靜脈和門靜脈等多處組織器官。病灶緊緊包裹了進入肝臟的血管和肝後大血管,一旦發生損傷則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董家鴻等憑藉精湛的肝臟外科、膽道外科、胰腺外科和血管外科技術,最終成功切除佔患者肝臟近60%的病灶,在不輸一滴血的條件下,順利完成這一國際首例重大手術。

董家鴻教授(中)為當地患者進行手術

凌晨5點剛剛結束手術,7點鐘,董家鴻教授帶領清華長庚肝膽團隊再次出發,前往玉樹。

董家鴻教授在玉樹州人民醫院查房

玉樹州是囊型肝包蟲病高發區域,相較泡型包蟲病,囊型包蟲病較少浸潤性生長,存在一個相對完整而硬質的纖維外膜,手術難度相對較小。最佳的手術方式是完整的病灶切除,但如果技術條件限制不能完整切除病灶,而單純進行次全切除或內囊摘除則存在一定的復發風險。

為了能夠根治患者的病灶,同時向當地醫生展示規範的手術技術,董家鴻教授和項燦宏教授分別進行演示手術,於玉樹州人民醫院和八一醫院,進行肝包蟲病外囊完整切除術和右後葉切除術。

董家鴻院長在玉樹州人民醫院演示規範的手術操作

解惑:醫學聯手宗教遏制蟲癌病緣

手術後,清華長庚醫療團隊向當地醫院工作人員普及包蟲病的最新治療理念和規範化的治療方式。

董家鴻院長向當地醫護人員傳授肝包蟲病治療知識

宗教活動是當地藏區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當地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介紹,許多藏區佛教信徒就醫前首先到宗教機構向活佛「打卦」,以此決定自己的選擇。融入這種習俗文化,為了更好地宣傳防治包蟲病的科普知識,尤其從源頭上降低發病率,讓患者儘早就醫,董家鴻專程拜訪了當地禪古寺的活佛「洛卓尼瑪 仁波切」。董家鴻表達了醫學界與當地宗教界合作,針對包蟲病防治,對藏民進行健康教育和就醫理念的轉變,最大化地改善當地牧區群眾健康水平。洛卓尼瑪 仁波切十分支持董家鴻的想法,並向清華長庚團隊成員贈送佛珠和書籍。

在我國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內蒙和西藏等畜牧業發達的地區,肝包蟲病發病率高,導致牧區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疾病的防治已被納入到國家「十三五」規劃之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在執行院長董家鴻教授的帶領下,正在青海積極行動!

相關焦點

  • 藏族姐弟同患「蟲癌」,清華長庚醫院組建專家團救治
    在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的青海,有一種怪病:細小的棘球蚴絛蟲,寄生人體後可侵蝕肝臟、肺部、大腦等部位,引起類似腫瘤的病變。這種病名為包蟲病,也被學界稱為「蟲癌」,小小的寄生蟲在那裡曾導致因病致貧、家破人亡等慘景。近三四年裡,青海玉樹藏民蘇日一家也被這種病糾纏,他的女兒和兒子的肝臟被包蟲「吃」掉一半。
  • 青海大學董家鴻院士工作站掛牌成立
    【每日科技網】  6月24日上午,青海大學董家鴻院士工作站掛牌成立大會在青海賓館召開。掛牌儀式由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崔森主持。  李佔全在致辭中講到,建立董家鴻院士工作站對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乃至全省肝膽外科學學科建設有重要意義,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將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的學術和技術優勢,進一步推進外科學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科發展,提高整體醫療技術水平,造福全省人民。
  • 姐倆肝臟被蟲「吃」掉一半,來京手術,康復後想去看天安門
    在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的青海,流傳著一種怪病:細小的棘球蚴絛蟲,寄生人體後可侵蝕肝臟、肺部、大腦等部位,引起類似腫瘤的病變。這種病名為包蟲病,也被學界稱為「蟲癌」,小小的寄生蟲在那裡曾導致因病致貧、家破人亡等慘景。
  • 北京青海醫療合作 董家鴻院士工作站在西寧啟動
    北京青海醫療合作 董家鴻院士工作站在西寧啟動 2018-06-24 18:51:00來源:央廣網
  • 董家鴻院士:我在高原藏區的72小時
    多發生在藏區,青海、甘肅、西藏、新疆都是高流行地區。包蟲病可以侵犯身體多個器官,其中肝臟最為常見,未經治療的泡型包蟲病患者10年死亡率高達94%。危害性較大的泡型包蟲病臨床特徵類似腫瘤,在肝臟裡面形成腫塊,又被稱為「蟲癌」。「這是寄生蟲病的一種,糞口途徑傳播,經過消化道進入人體,寄生蟲突破腸黏膜的屏障進入門靜脈血流,第一站就到肝臟。」
  •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錯了
    (請點擊上方+關注本號)咱們從小都在讀「聖賢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於是對此都深信不疑,覺得這就是老師的職責,也是學習的全部。然而,如果整個社會的教育都是這個模式的話,那人類的未來堪憂呀。傳道授業解惑,無非就是灌輸,將自己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當然是應該的,但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為如果只是傳道授業解惑,那我們和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動物的天性就是模仿,小雞出殼後,就會模仿其它雞來採食、飲水,老母雞還會教給它捉蟲子,獅子老虎都會教自己的孩子如何捕獵,不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嘛。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課堂上,一個學生趴在桌子上睡著了,老師悄悄地走到那個學生跟前。全班的學生都屏住呼吸等待著老師的爆發和看那個學生的笑話。可是沒想到老師對著其它學生輕輕地說,他太累了,請不要打擾他!這樣的老師不止存在在書本裡或者同學們的想像中,其實在現實中也是真實的存在的。11月24日,在江西吉安一學校。一位女老師講課時,發現一名女生正在睡覺。
  • 平天下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第一位的。一個老師,如果只知道「授業」、「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了。古人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於「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
  •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
    教育的本質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為什麼?我的回答:是,但不全是!首先,教育包括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有其他。傳道授業解惑,出自於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通「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現在的理解:傳道就是教做人,傳遞價值觀、政治思想。授業解惑,就是傳授知識技能,解答疑惑。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
    說到教師,大文豪韓愈早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人的「師」與現代人的「師」已經出現了很大的理解誤區,「老師」已經不在僅僅專注為「傳道授業解惑」,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師」永遠是諄諄教誨背後的一片冰心玉壺,是三尺講臺背後的一支硃筆靈魂。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好,我們感謝這樣的老師。不過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體罰學生的老師,還有那些禽獸不如性侵學生的老師。這種渣滓老師正在社會上猛增。這些老師啊你們傳道授業解惑了嗎?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正在社會上迅速變少以至消失。社會上應該造成一種壓力,讓老師的門檻大幅度提高。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當老師的,哪怕是幼兒園老師。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始終忘不了有那麼一句話:農村孩子的臉,笑起來比城裡孩子的臉更燦爛!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自保也!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師說》一文中總結的很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傳道,即傳授道理。試問一下,哪個老師,沒有對自己學生,滔滔不絕的擺事實講道理?三尺講臺上,老師們口若懸河,學生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但是道理說歸說,怎麼聽,如何做,老師有什麼辦法?正如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裡所言: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道理在書上,做人在書外。
  • 怎麼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怎麼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參考分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勇於質疑等可貴的品質。「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授業」要求老師要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惑」要求老師能有效地解決知識或者人生的困惑,並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
  • 思政課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
    (3月20日《人民日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教師都是學生前行的引導人、栽培者。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特別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盡好「傳道」的責任。教師第一位責任是「傳道」。
  • 傳道授業解惑為師矣,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老師
    韓愈的師說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傳道授業解惑為師矣最近,在一個綜藝節目中看到,只要是有所成就,年長一些的嘉賓都被稱之為「老師」,讓我不禁有所思考,
  • 傳道授業解惑——舊儒新說六十四
    傳道授業解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釋義——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 自有人類,就有「教師」,原始人也新老傳授生活技能和心得。然後有夏商周官學興盛,再有孔夫子開設私學,直至韓昌黎先生的「傳道授業解惑」六個字寫盡了教師的風骨,古今一同。可是,也許真的是壓力太大、誘惑太多,校園已然不是一片最後的淨土了。學生多有不堪心理重負而做出輕率之舉,教師多有迷戀花花世界而不安傳道受業。
  • 助青滅包蟲,董家鴻院士率多路專家團「搶冬」推進
    為響應這一號召,董家鴻院士團隊及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溫浩教授團隊,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彭心宇教授團隊,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張雷達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總醫院程龍教授、魏正道主任等專家一同來到青海,與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青海省人民醫院醫師團隊聯手開展醫療幫扶,並面向省內外醫療同道開展包蟲病規範化診療技術培訓,凝聚診療共識。
  • 傳道授業解惑 溫暖攜手前行
    傳道授業解惑 溫暖攜手前行——2020級4班冬季主題班會紀實 12月26日晚8點,一個溫暖的冬夜,2020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仁者,修身治國平天下,傳道很重要,修身更為重要,一個人要想有所建樹,不僅需要外界的教師更需要做好自己的教師,自信、自律、自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教師節之際,祝願我生命中所有的教師們教師節快樂,真摯地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