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娃生病,你是否有這樣的遭遇?
頻繁測體溫、聽呼吸,娃不見好心情差;
日日睡不好、吃不下,黑眼圈高高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在所有糾纏孩子的疾病中,肺炎最讓家長聞風喪膽了,尤其今年提到肺炎就發慌。
而在「肺炎家族」中,數新生兒肺炎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由於剛出生的寶寶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患病後病情進展快,易發展成重症。若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敗血症甚至死亡。
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最為關鍵!
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帶新手爸媽們「一篇識別」新生兒肺炎,另附預防指南!
寶寶越小,生病越難發現,不會表達這一點就讓小寶寶吃了大虧。
而患了新生兒肺炎的小寶寶,反應能力差,症狀不典型,可能不會出現發熱、咳嗽等明顯情況,往往會被家長忽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那不發熱、不咳嗽,家長就沒法提早發現了嗎?
當然不是!
新生兒肺炎早期,從娃吃奶時就可以看出端倪:可能出現吃奶慢,吃奶量減少,頻繁吐奶及嗆奶等表現。
其次,當肺炎進一步發展,寶寶就會出現吐泡泡、白沫的情況。
因為小寶寶氣管短窄,還不會咳嗽,就以吐泡泡的形式代替了咳嗽。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也並非所有吐泡泡的情況都是肺炎,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
✔貪玩;
✔長牙期;
✔3個月左右唾液分泌期;
✔胃食管返流導致的口腔分泌物增多等。
那如何分辨呢?
如果娃吐泡泡的同時還伴有這些症狀,需警惕新生兒肺炎:拒奶、哭聲低、面色發灰、口唇周圍青紫、四肢發涼、呼吸急促。
其中娃的呼吸狀態最能說明問題,畢竟肺起到的是呼吸作用。
通過以下兩招,即可判斷娃的呼吸是否異常:
第一招:數呼吸(判斷娃呼吸是否急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第二招:看呼吸時胸壁有無明顯下陷(判斷娃是否出現三凹徵)
肺炎寶寶在吸氣時,空氣不能自如地進入肺內,就會更強烈地動用呼吸肌,肋骨間、胸骨上和鎖骨部位會出現凹陷,也就是三凹徵。
寶寶出現了這種情況,通常代表著病情較為嚴重了!
對照科大大以上說的這些判斷方法,如果懷疑自家娃中招,及時送醫。
醫生需要通過詳細的問診和拍胸片等方式,才能確診,之後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勢必要遭一些罪了,不過痊癒後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是沒有影響的。
說到這裡寶爸媽們肯定要問了:好好的孩子,咋就肺炎了?是家長哪裡沒做對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來,科大大告訴你,哪裡錯了!
新生兒肺炎一般分為:吸入性和感染性。
先來說說寶寶為啥得了吸入性肺炎?
原因Ⅰ:嗆奶
寶寶嗆奶時豎抱可能會使奶水通過氣管嗆入肺部,引發吸入性肺炎,這也是新生兒患肺炎的常見原因。
所以一旦嗆奶,應該讓寶寶側臥,以免奶水被誤吸入氣道。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原因Ⅱ:分娩前、分娩時吸入羊水或胎糞
娃剛出生就患了肺炎,一般多在分娩前或分娩時引起。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如果發生缺氧,就會因呼吸運動而吸入羊水、胎糞,從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所以產前預防的關鍵就是防止胎兒發生宮內缺氧。
按時做產檢,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產科醫生也會採取相應的監護和治療措施。
而寶媽在分娩時,如果出現產程延長、臍帶繞頸、宮內窘迫等各種問題,也有可能導致嬰兒在這個過程中吸入胎糞或羊水,引發肺炎。
所以準媽媽們在生產前,一定要關注胎動等相關情況,小心待產,積極配合醫生,規避給寶寶帶來一切傷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接下來再說說由感染導致的新生兒肺炎,這種情況其實更易避免,主要事在人為!
寶寶出生後,不免很多人來看望,尤其包括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那寶寶感染的風險就增加了。
①建議對來看望新生兒的客人,儘量婉言謝絕;
②家人外出回來後,要及時洗手、洗臉、更換衣物;
③如果家裡人有感冒的,一定要避免接觸寶寶;
④寶媽感冒了,要戴著口罩照顧寶寶和餵奶。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要給孩子布置一個舒適潔淨的生活空間,注意房間的通風情況,夏季開空調要保證空調清洗乾淨,以免細菌散播在房間裡。
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給寶寶創造「無菸環境」!不管是一手煙、二手菸甚至三手,通通規避!
作為父母,為寶寶建立安全的屏障是首要任務,遇到疾病來襲也要沉得住氣,正確應對。
科大大已經把全部知識撒出來了,實操的艱巨任務就交給各位啦!下方點個「在看」,告訴科大大你能做得到!
★ 本文涉及的相關知識已由專家審核:
王冬辰:三甲醫院兒內科主治醫師,兒科碩士,從事兒科臨床工作五年,專業方向為兒童呼吸系統疾病,擅長兒童內科常見疾病及新生兒常見病的診療。
「老母親」都在搶著進的群
你還沒有加入麼?
↓↓↓
「繪本秒殺群」
那些最受寶寶喜愛的繪本
這裡都有!
品質保障!庫存多!絕對的實惠!
答應我,這次千萬不要再錯過啦~
快戳「恬小樣媽媽」微信
拉你進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