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分《小偷家族》:羈絆就是我選擇了你,而你心甘情願被我拖累

2020-12-16 美人豐盛

羈絆就是,我選擇了你,而你心甘情願地被我拖累。——《小偷家族》

講人性的文藝電影,一半是說人性之醜陋的,還有一半是講人性之溫暖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屬於後者。

這部電影在日本票房曾突破60億日元,成為當時的文藝片票房的最高紀錄創造者,在中國的豆瓣評分也從剛剛上映後的8.5分,逐步躍升至8.8分,實力可見一斑。

單看名字,還以為是像《寄生蟲》那般層層揭開一個家庭的恐怖齷齪的。

沒想到掀開它時,看到的,卻是是一層一層令人淚目的溫情,與發人深省的寧靜。

故事很簡單,以柴田奶奶為中心的祖孫三代六個人生活在一個家庭裡:

靠領去世前夫的退休金和訛詐富人家庭生活的精明「奶奶」(柴田);精通偷盜技巧、因援交愛上信代的建築工人「爸爸」(大治);常在洗衣房「順」顧客衣飾、收養被虐待小孩玲的媽媽(信代);在原生家庭被歧視、離家出走被奶奶收養,做援交的姐姐(亞紀);沒有上過學、被父母拋棄在車裡,被父親大治救回來的哥哥(祥太);被父母虐待,自己選擇了「小偷家族」的5歲妹妹(玲)。

如果認真看了他們的身份,你就會明白,他們根本不是一個原生家庭。

是的,他們之間互不相識,只不過是掩著鄰居和政府的耳目,靠著朝不保夕的打零工、援交、偷盜、販賣為生的「小偷團夥」。

當這樣的一群人共建一個家庭,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溫情呢?

如果外面下著雨,正好,你現在可以去衝一杯黑咖啡,聽美人講給你聽。

玲和祥太:如果父母可以自己選擇,我寧願選擇「沒有血緣」的他們

「父母也能自己選擇嗎?」

「自己選擇的應該會更好吧!」

這是見到撿回來的小女孩玲,不願回家,寧願和他們呆在一起時,媽媽信代和奶奶柴田之間的對話。

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在前面像兄妹一樣走著,信代露出滿足的笑。

幾天前,爸爸大治和哥哥祥太在超市偷東西回來的路上,遇到了瘦小的玲。

當時,這個5歲的小女孩,正瑟縮在一間公寓陽臺上瑟瑟發抖。

大治和祥太不是第一次見她在這裡凍著了。這個女孩兒仿佛被遺棄了,或者,家裡沒有人……於是,「父子倆」給了玲一個熱乎乎的可樂餅,玲跟他們回家了。

跟隨著玲的視角,我們進入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這是一個狹小凌亂的家,但是有擺滿食物的飯桌、桔黃色的燈光、還有每一分鐘都不停和她說話、關懷著她討論著她梳什麼頭髮更卡哇伊、尿不尿床的家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這都是「有家」的玲從沒有體會過的,所以她甘願讓這個家庭給她一個新的名字,她從由裡改名為玲,象徵著一個被疼愛的新生命。

為了怕玲被認出來,媽媽信代給玲換了一個髮型,剪成了可愛的童花頭,她抱著玲說:

「他們打你,不是因為你不乖。他們說喜歡你才會打你,是騙你的。」

「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傷害你的,而是會像我一樣緊緊地抱著你。」

信代是哽咽的,也許她想起了自己的經歷。那一瞬間,玲在信代的臂彎和淚水裡,感受到了母親般的愛。

當然,玲在新家裡感受到的,除了親情,還有樂趣。

因為這裡有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哥哥祥太。

為了討哥哥歡心,玲努力學習偷盜技術,很快就可以給祥太打下手。

但祥太卻不吃這一套。當這個家庭出現一個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時,他是有一些逆反心理的。

多虧爸爸大治及時「教育」了他:你要把他當成妹妹,懂嗎?祥太才開始不排斥玲的到來。

玲對祥太的哥哥總是誠惶誠恐,因為她真的很喜歡可以和祥太一起玩、聽祥太給她講故事。

從記事起,玲的原生家庭裡就從未有人和她一起「玩」。

她的世界裡,只有父母的爭吵和嫌棄。

雖然父母生活在條件不錯公寓裡,她卻寧願留在這個「只能一頓飽飯的破舊小町屋」,留在祥太身邊。

祥太呢,內心隱隱害怕著,玲會搶走父親大治對他的愛。

他的命是大治救回來的,當年他被父母鎖在車裡丟棄,是大治砸碎了車窗,把他從寒冷、窒息的車子裡救了來。

祥太喜歡大治給他買可樂餅的感覺、喜歡大治纏著他,讓他叫爸爸,喜歡和大治一起打鬧,一起玩一些屬於父子之間的遊戲。

他曾經十分糾結一個問題:大治當時救他,到底是為了救他還是為了偷東西?

即使擔心玲搶走自己的寵愛,祥太最後仍然像哥哥一樣保護了玲。

當玲在超市偷盜時,面臨著被抓的危險時,祥太為了引開工作人員注意,他衝出來,砸爛了一個貨品攤子,然後抱著一網兜桔子衝出超市。

兩個人高馬大的保安跟著追出來,祥太抱著桔子瘋狂的跑著,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不要讓玲被抓住。

追兵逼近了,祥太毫不猶豫的從立交橋上跳下去,他摔暈了。

對於祥太來講,即使自己摔死了,也一定要保護玲,因為他們一樣是有父母卻沒有家的孩子。因為玲叫過他一聲「哥哥」。

兩個兒童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是影片的一大亮點,亦值得家長們深思。在影片的結束,媽媽信代因「誘拐兒童」被抓,女警官同情地問信代:

「你是自己不能生,才這樣的吧?」

信代反問:

「能生孩子就是父母了嗎?」

是啊,能生孩子就是父母了嗎?這世上,又有多少和祥太和玲一樣的孩子?

柴田奶奶和孫女亞紀之愛:愛還是利用?

有人說,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導演)最擅長「披著治癒系皮講致鬱的故事」。

美人的看法相反,他是擅長用「致鬱的皮,講治癒的故事」。

是枝裕和選擇的題材往往沉重、隱晦、冷酷,但在這些黑暗之中,總有一絲溫暖和陽光射進來,穿透所有。

沉重冷酷的是人的視角,而溫暖和陽光的是人的心。

柴田奶奶和孫女亞紀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的雙面性。

在一家人當中,奶奶最喜歡亞紀。甚至在睡覺的時候,都會一邊織著東西一邊摟著亞紀,像所有奶奶摟著孫女那樣。

奶奶會陪亞紀在街角小店一起吃甜品,然後向亞紀打聽那些年輕人的事情;

甚至在取救濟金的時候,奶奶也說出銀行密碼,故意讓亞紀聽到。

可是她們的關係和身世,都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奶奶被前夫遺棄後沒有生活來源,於是前夫的兒子讓她代領父親的退休金。但奶奶還是會經常去前夫兒子家「敲」上一小筆,一般是幾萬日元而已。

因為經常出入這個家庭,奶奶也發現了一個秘密:這個家庭,曾遺棄了一個離家出走的女兒,而亞紀就是那個離家出走女兒。

這一點開始奶奶並不知道,直到看到了與亞紀長相一樣的妹妹紗香,才知道原來亞紀就是這家拋棄的孩子。

是否有點亂?那再幫您理一下:奶奶向繼子敲詐(他們沒有血緣關係)時發現繼子的一個秘密,繼子一共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和前妻所生,小女兒和現在妻子所生),但長女被遺棄了,這個長女剛好就是亞紀(亞紀同父異母的妹妹叫紗香)。

後來亞紀為了生活,做起了援交工作,並給自己起名叫「紗香」。

奶奶問她為什麼叫紗香,紗香答不上來。

應該是童年看到同父異母的妹妹紗香受到寵愛,而自己卻被嫌棄,所以她很羨慕妹妹紗香,希望自己是紗香。

說起來,亞紀和玲的經歷差不多,玲也是被父母嫌棄,丟了都不會找的孩子——這裡也隱喻著,其實《小偷家族》裡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有被親人拋棄的經歷。

後來,「小偷家族」因為祥太而暴露出來,審訊亞紀的警官,以惡毒的心揣度並挑撥亞紀和奶奶的關係。

她告訴亞紀,奶奶之所以收養她,是因為想從她父母那裡拿錢。

因為這句話,亞紀一度崩潰。一直到最後奶奶死去,亞紀才知道:

首先,奶奶從未以自己的名字要過贍養費,她也是後來才知道這個事實的。其次,要來的錢,奶奶一分都沒有花,一直留了下來,是打算將來留給她這個「孫女」。亞紀瞬間明白了:奶奶是愛她的,這愛就和親祖孫一樣無私。

亞紀和奶奶之間的愛,是經歷了考驗和誘惑的無私之愛,美人相信,這個愛將永遠駐紮在亞紀心中。

回到奶奶臨終前幾天:一家人到海邊去玩,看著青春的亞紀,媽媽信代曾起了一絲嫉妒心和猜疑心(猜疑她會勾引大治),這時候奶奶告訴信代,信代,你也很美。

一句話輕鬆化解了信代對亞紀的敵意。

當信代放下心結,奔向沙灘,奶奶看著玩著的一家人,默默地說了聲:阿里嘎多。

奶奶是影片裡唯一沒有交待童年身世的人,也許她代表了家庭裡內心最堅實的大家長,也是這個家庭裡「愛的脊柱」。所以無論童年如何,在塵歸塵土歸土之前,都必須如大地一般厚重。

即將離開世界、飽經滄桑奶奶的那一些謝謝,是對這世上給她帶來了家的溫暖,而沒有血緣的親人的最後一句感恩。

信代和大治:成人世界的陰暗與血腥裡,還有他們相愛的溫暖

大治和信代,應該是這部影片裡,與陰暗與血腥離得最近的兩個人。這也暗喻著,成年人的世界,相比於童年和老年,更加複雜。

大治曾是信代年輕時援交時的客人,可能因為信代被丈夫虐待,大治誤殺了他。

雖然此事已經過去多年,但他們的愛情仍在發展中。

一次亞紀帶著暖昧的語氣問大治,你們(和信代)會經常發生性行為嗎?大治告訴他,不會,因為他倆是因為心連在一起,不是因為性。

影片還有一段信代向大治求歡的鏡頭。大治的表現既意外、緊張,又生疏,說明兩人之前可能沒有發生過性關係。

而信代和玲一起洗澡時,她們的手臂上出現了差不多大小的疤痕:玲是父母打的,信代可能是丈夫打的。

分析一下來龍去脈,很有可能是這樣:大治是信代的客人,當大治看到信代被丈夫毆打,忍不住動了手,殺死了信代的丈夫。而那時,他們可能還沒有完全相愛,更沒有發生過性關係。

這一切發生了之後,信代和大治隱藏起過去,加入奶奶家,並主動承擔起爸爸、媽媽的角色。

爸爸一邊當建築工人,一邊帶領其它人偷盜。

媽媽則一邊在洗衣店打工、偷盜,一邊打理家中孩子、男人的雜務。

大治是一個溫暖陽光的男人,而信代是一個勇敢和深情的女人。

「小偷家族」事情敗露後,大治和信代有兩宗罪最大:第一就是誘拐兒童(涉嫌誘拐玲和祥太)。第二就是私自奶奶(新聞媒體還報導過,奶奶有他殺可能)。

信代主動承擔了所有的罪責,她說:「都是我一個人做的。」

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治有前科,一旦被抓被判得更重。

影片結束,大治帶著兒子祥太來看玲,此時祥太已經被送到兒童收養機構,但是大治和祥太仍然像爸爸、兒子探監一樣探望媽媽。

在探監的地方,信代用寶貴的幾分鐘,告訴了祥太他想要得到的信息:他兒時被遺棄時的車輛和地點。並告訴他:

「憑藉這個信息,你就可以找到親生父母。」

祥太會去找嗎?不知道。

信代只是覺得,她應該盡好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呵護兒子的內心。

同時她也用微笑著「代人受過」的方式溫暖了大治,回報了大治當所搭救的恩情。

《小偷家族》裡有一幕讓美人印象深刻,那是過節時,一家人在屋子裡「聽煙花」的鏡頭。

攝像的視角好像架設在宇宙深處或者神的手裡,而柴田、大治、信代、亞紀、祥太、玲這個六人的人類家庭坐在一個小船裡,仰視蒼穹,心裡充滿感恩和幸福。

《小偷家族》的每一個人,都是被這個世界傷害的體無完膚的人,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被親人虐待、傷害、拋棄,然而就是這樣傷痕累累的他們,卻組成了世界上最溫暖的家庭。

在他們心裡,最親的那個人就是把自己從情感傷痛中拯救出來的人。

對於信代來說,是大治。對於玲來說是祥太。對亞紀來講,是奶奶。

當然,人性從來都不是完美的,導演是枝裕和並未想刻意美化,影片裡很多細節說明了這一點:

比如祥太的故意被捕,是為了報復大治——大治當年根本不是為了救他而是要偷東西才砸開車窗。

比如大治和信代在奶奶死後,之所以不送去火化,除了怕自己身份敗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以繼續領奶奶的退休金……即使有一些諸如此類的人性的真實,但仍然瑕不掩瑜,沒有失掉「人性的溫暖」這個主題。

故事留給觀眾一個最大的的思考,是關於原生家庭的深入問題:「家,倒底是什麼?」「家人和親人,又是什麼人?」

電影裡一句經典的臺詞,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家人,就是我選擇了你,而你心甘情願地被我拖累。」

這是世間最溫暖的羈絆。

相關焦點

  • 《小偷家族》:家族的新定義,原著和電影的這些亮點,你知道幾個
    《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由小說改編的一部生活倫理劇,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以及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8.7分,看過原著的小編,不得不說,電影的小說還原度非常高,而它獲得了高分,肯定離不開這些亮點。
  •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覺得!做個高中生太難了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覺得!」1號:我高中精神壓力好大,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不見起色,掉了巨多頭髮~2號:作為高中生,我只是感覺無形的壓力…壓力最大的時候我上課會哭,五節課哭六次吧,那是最嚴重的時候。反正我們也不是怕苦怕累,只是怕苦過累過卻沒有什麼好結果。
  • 家庭電影《小偷家族》,超過血緣關係的溫柔羈絆,是金錢還是愛?
    說實話,日本的家庭電影還是很深入人心的,最新上映的家庭電影《小偷家族》,對於是枝裕和這位近年來的「網紅」導演的作品,看的不多,但部部都是好片,本片顯然不是他的最高水準,卻依舊符合我之前的判斷。全部的描述就是溫情和幽默,在這樣一種輕鬆的氛圍當中還探討了日本社會老齡化和孤獨死的問題。與第一部相呼應的細節讓老觀眾會心一笑。希望大師健康長壽,把「家族之苦」系列繼續拍下去吧。表面上以一種最不嚴肅最不正經的態度面對死亡,實際上卻表達了最深切的敬意與尊重。
  • 《小偷家族》曝預告 溫暖人心又懸念十足
    由是枝裕和執導,中川雅也、安藤櫻、松岡茉優、城檜吏、佐佐木美結、樹木希林主演的電影《小偷家族》將於8月3日全國上映。「家族秘密」版預告懸念十足  「偷來的羈絆」感人至深在曝光的「家族秘密」預告中,一開場便是爸爸教兒子在商店偷竊的場景,這家人不同尋常的生存方式著實讓人意外。隨著鏡頭變換,這一家人的生活環境也呈現在觀眾眼前,他們居住的房子狹小、雜亂、擁擠,看來偷竊並沒有改變貧困的窘境,只能使他們勉強維生。
  • 《小偷家族》好看嗎 電影溫暖人心又懸念十足
    ­  由是枝裕和執導,中川雅也、安藤櫻、松岡茉優、城檜吏、佐佐木美結、樹木希林主演的電影《小偷家族》將於8月3日全國上映。今日,該片發布「家族秘密」版預告,在這個家庭中,成員之間互相關懷十分溫暖,但一切並不像看起來這麼簡單,他們似乎守著一個重大的秘密,整支預告讓人感動的同時懸念十足,引發遐想。
  • 小偷家族豆瓣評分8.7 是一部關於被遺棄之人的電影
    ­  《小偷家族》最近在國內上映,雖然排片率不算太高,但是收穫的好評卻不少,豆瓣評分由原來的8.5上升到8.7,日式溫情似乎讓這部影片備受歡迎。­  《小偷家族》在今年的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上斬獲金棕櫚大獎,日本票房不俗,成為年度本土真人電影票房紀錄打破者。
  • 關於人性和社會的所有思考,都在《小偷家族》這個故事裡
    斷斷續續看完了《小偷家族》,因為一直想看,所以期待,所以耐心,除了和許多人一樣為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甚至更低的人的掙扎感到一絲心酸和在該鄙視他們的偷盜行為還是該讚頌他們沒有親情聯繫卻又比親情還要深厚的真情之間糾結以外,我有一點獨屬自己的最深的體會:即便是被偷走的東西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奉俊昊《寄生蟲》: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2018年5月8日,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摘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兩周後,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開拍。2019年5月14日,《寄生蟲》摘得金棕櫚,為奉俊昊頒獎的恰為是枝裕和新作《真相》的女主角凱薩琳·德納芙。連續兩年,金棕櫚獎均被東亞電影摘得。
  • 《小偷家族》:一部真實樸實的電影,貼近生活中感人的故事
    《小偷家族》:一部真實樸實的電影,貼近生活中感人的故事安靜型的我真的很適合,看《小偷家族》這種真實樸實的電影,貼近生活的故事打動人!從電影院回來後,我只想談談我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部電影的細節。這樣的影片製作難度較大,容易通過節奏控制或情節選擇來弱化影片的作品感。
  • 8句簡短又勵志的短句,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我是個暴脾氣的人,一生氣就能氣好久,氣得不想吃飯,睡不著覺,還會越想越氣。因為經常生氣,心情越來越抑鬱,相由心生嘛,皮膚也越變越差。下面8句簡短又勵志的句子,願你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1、能開心的時候絕不選擇難過。無論今天發生了多麼糟糕的事情,也要冷靜下來,不要用生氣和發脾氣解決問題。遇見了不想見的人,就大步走開,不要讓他成為你內心的羈絆。
  •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生活千瘡百孔之中也會有美麗的瞬間
    而電影《小偷家族》則是是枝裕和比較另類的作品,《小偷家族》在延續他以往風格的基礎上,關注到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展現了貧瘠物質生活裡,愛之於人的精神滋養,也讓人思考人性的複雜與純粹。《小偷家族》的寫作靈感來源於是枝裕和看到的一則新聞報導:一個以盜竊為生的家庭,盜竊物品裡竟然有漁具,就是因為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便是釣魚。
  • 我也想要一個這樣的《雜貨店》!
    這就是《解憂雜貨店》的精神,也是我心中書寫價值的所在。有人說《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版的心靈雞湯,但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就像只看到小偷是「小偷」一樣。小偷確實是小偷,但小偷絕不只是小偷。把表面看到的當作是全部,是這世界慣有的粗暴思維,卻也是看到這本書的我們得以放下單一思考模式的機會。
  • 《小偷家族》本以為血緣是最親的愛,看到小女孩身上的傷我沉默了
    在我看完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展示的是生活中一些現實而又存在的問題,這部影片獲得了坎城獎,他們正如片名一樣,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本不是一家的人聚集在這個大家庭裡。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一直以為血緣關係是最親的愛,只有血緣關係才會有那種凝聚力,但是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再結合現如今的社會現狀,有血緣關係也不一定能給予愛,如果能自己選擇就好了。一個關於小偷家族的故事由此展開,每個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 《小偷家族》:社會適應不良症候群
    ◎ 徐 斌 《小偷家族》,許多影評表示看了之後很感動,表達了底層人的溫情等。撇開電影的藝術價值不談,本人看到的是一群社會適應不良患者,以及這個正在蔓延開來的社會病。
  • 心甘情願的句子,句句說到心坎裡
    因為不管他對你好不好,都是你自找的。沒有人會因為你的愛,而必須對你好。2.你是幸運的,因為你可以選擇愛我或不愛我,而我只能選擇愛你還是更愛你。3.我的一切付出都是一場心甘情願,我對此絕口不提。你若投桃報李,我會十分感激。你若無動於衷,我也不灰心喪氣。直到有一天我不願再這般愛你,那就讓我們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 《小偷家族》:愛你的人會緊緊抱著你
    《小偷家族》:愛你的人會緊緊抱著你日本老戲骨樹木希林因癌症在日本東京家中去世,享年75歲。聽到這個消息後,浮現在小編腦海裡的一個無比清晰的畫面是《小偷家族》中,她一人坐在海邊,看著她的「家人」在嬉戲玩鬧,然後用沙子將自己身上的老年斑蓋住,嘴巴微微一動,用低不可聞的聲音說「謝謝你們」。
  • 是枝裕和的課堂(下):松岡茉優談《小偷家族》
    在坎城摘得金棕櫚的《小偷家族》,將於6月8日在日本全國上映。電影獲獎後,上映規模從原定的200館擴大到300館以上,還在6月2日、3日進行了提前點映。6月2日導演是枝裕和攜松岡茉優來到早稻田大學的講臺,聊松岡茉優的成長經歷和《小偷家族》中的合作。
  • 上海內環一套房換電影票,這部《小偷家族》到底說了什麼?
    (本文含輕微劇透,請酌情翻閱)是枝裕和電影《小偷家族》到底有多火?先有詹姆斯珍藏版23號球衣換電影票,現在更有人開玩笑說上海內環一套房換一張《小偷家族》電影票,原來比買房更難的是買票。搶票大戰在9日早上8點,1分鐘內售出52894張,5分鐘突破十萬張。最熱門的就是電影《小偷家族》,導演是枝裕和憑藉此片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那麼這部《小偷家族》到底說了什麼?電影的成功包括劇情的設定、演員的選擇和導演的掌鏡能力。
  • 「我交了10萬補課費,你就給我考了8分?」補課不成功,怪孩子麼
    寶媽怒斥孩子,我給你花了10萬補課費,你就是這麼對得起我的!李女士的兒子剛上初中,但是似乎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看著別的孩子都報了各種補課班,為了拼一個好的高中,李女士覺得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差了。可是讓李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補課之後的成績,竟然還不如從前,其中一套英語試卷只考了8分!8分啊,李女士心臟都要氣出病來了。花了十萬元,孩子都去學什麼了呢?
  • 從《小偷家族》和《身毒丸》看日本家庭的解構
    從《小偷家族》和《身毒丸》看日本家庭的解構  【深度解讀】  2018年,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在坎城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之後在中國公映時也收到了很好的口碑。筆者對是枝裕和的印象,幾乎完全來自於《海街日記》。鎌倉四姐妹的故事,確實讓人感覺很溫暖,敘事方式也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