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拖延成腦膿腫!娃感冒後的小動作!是在求救!

2020-12-20 科學家庭育兒

要問養娃大路上,爸媽最容易碰上的敵人是誰?

想必很多家長都會第一時間提名感冒!

但科大大要在這裡提醒各位一句:娃最容易得的不止是感冒,急性中耳炎同樣是不能小看的存在!

經調查研究表明:嬰幼兒的咽鼓管相比於成人更短、更窄,所以細菌和病毒更容易進入幼兒的中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歲以內寶寶,患過急性中耳炎的比例可高達80%以上!臨床發病率僅次於感冒!

急性中耳炎會對寶寶造成哪些危害?爸媽該如何應對和預防?

今天就讓科大大(kexueyuer2012)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1中耳炎可致永久性聽力下降!6招早發現

急性中耳炎最大的危害,在於它對寶寶聽力的影響,除先天性失聰外,急性中耳炎是引發寶寶聽力減退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爸媽在後臺問科大大:娃急性中耳炎導致的聽力下降能恢復嗎?

其實聽力能否恢復,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急性中耳炎分為非化膿性化膿性兩種,兩種類型的中耳炎對孩子聽力的影響是不同的。

1. 非化膿性中耳炎

對聽力的影響:

非化膿性中耳炎導致的聽力下降是傳導性的,大多情況下不會讓寶寶失聰。

治療原則就是消炎和促進耳部積液的排出,積液排出後,聽力自然就恢復啦!

2. 化膿性中耳炎

及時治療可以恢復聽力,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造成膜穿孔增大,聽小骨破壞等,導致永久性聽力下降。

不僅如此,化膿性中耳炎延誤治療還可能轉化成慢性中耳炎,給寶寶造成3大傷害:

①鼓膜穿孔

外界的大量細菌入侵增殖,感染臨近的器官和組織,造成鼓膜穿孔。

②耳流膿、眩暈和頭痛

急性中耳炎轉變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後,會有反覆流膿、眩暈,甚至頭痛等症狀。

③引起腦膜炎,危害大腦

青島晚報就曾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

新聞來源:青島晚報

既然延誤治療的危害如此大,那我們該通過哪些手段,儘早發現孩子有可能患上中耳炎呢?

就一招:密切關注孩子感冒後的情況!

中耳炎大多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在娃感冒後我們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情況,出現以下情況及時送醫:

①嬰幼兒持續一周不明原因發燒在38℃以上。

②感冒過後經常哭鬧,或用手扯耳朵。

③耳朵裡流出膿性的黏液分泌物。

粘稠的鼻涕和黃色眼屎越來越多。

⑤睡覺長期打呼,反覆有濃鼻涕、鼻塞。

⑥家中可以常備一把耳溫槍。及時為測量寶寶雙側耳溫,若相差 0.5℃以上,溫度偏高一側的耳朵可能患有中耳炎。

如果上面這些症狀家長都沒有發現,寶寶可能會有聽力下降的情況。

注意:玩耍正常時拽耳朵,不是中耳炎的表現。

一旦確診該怎麼治療呢?跟科大大往下看!

2

2種類型對應治療,家長必須學

確診為中耳炎後,醫生大大通常會根據2種中耳炎症狀的不同,建議家長採取不同的治療手段:

1.化膿性中耳炎

症狀:發熱、耳痛、有膿液滲出。

穿孔耳部用藥:

①3%雙氧水清潔耳道,引流膿液。

②適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

全身治療:建議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療程不少於7天。

2.非化膿性中耳炎症狀:發熱、耳痛、無膿液滲出。未穿孔耳部用藥:會用抗炎止痛類藥物,如苯酚滴耳液。

部分患有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寶寶是可以自愈的,可以先保守治療三個月。

這期間爸媽需要做3件事:

①幫娃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症狀:在醫生的指導下對局部用藥,如黏膜減充血劑,抗組胺藥物或常見鼻用激素。

目的是減輕咽鼓管內黏膜充血,減輕中耳積液滲出,改善中耳通氣引流等。

②定期複診:長期觀察娃的症狀,2~4周就複診一次。

③如果反覆發作再次帶娃就醫:如果中耳炎反覆發作,且時間超過3個月,很可能需要採取手術治療。

講到這兒,可能就有爸媽問了,急性中耳炎這麼「兇險」,爸媽該如何預防呢?

站住別走!科大大的最強「預防絕學」來了!

3

做好這2件事,中耳炎遠離娃

科大大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提到中耳炎主要是由感冒引起的,所以想要預防中耳炎最首要的任務就是預防感冒!

感冒預防方法:

①有計劃的穿衣

秋季溫差較大,建議早晚比中午多穿一件,活動時比靜處時少穿一件。根據天氣預報,有計劃地給孩子增減衣服。

②適當的戶外活動

適當戶外活動是提升寶寶適應環境能力的好機會。

1歲以下的寶寶,建議每天在無風天出來活動2-3次,每次10分鐘左右。

1歲以上的寶寶每天活動1小時左右。

③均衡的營養

多給寶寶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注意補充水分。

除了預防感冒外,還有一點科大大要專門拿出來劃個重點,那就是——逃離二手菸!

二手菸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會大大增加寶寶患急性中耳炎、復發性中耳炎的概率。

即使是存在於衣服上,沙發上,汽車裡的三手煙,也會給寶寶造成傷害!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咱家那位「吞雲吐霧」的人形煙霧機,知道該做點啥了吧?

相關焦點

  • 中耳炎拖延成腦膿腫!娃感冒後的小動作!是在求救
    要問養娃大路上,爸媽最容易碰上的敵人是誰?想必很多家長都會第一時間提名感冒!但科大大要在這裡提醒各位一句:娃最容易得的不止是感冒,急性中耳炎同樣是不能小看的存在!有很多爸媽在後臺問科大大:娃急性中耳炎導致的聽力下降能恢復嗎?其實聽力能否恢復,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 中耳炎拖延成腦膿腫,娃感冒後的這2個小動作,是在求救
    想必很多家長都會第一時間提名感冒!但科大大要在這裡提醒各位一句:娃最容易得的不止是感冒,急性中耳炎同樣是不能小看的存在!經調查研究表明:嬰幼兒的咽鼓管相比於成人更短、更窄,所以細菌和病毒更容易進入幼兒的中耳。
  • 別不把中耳炎當回事兒!29歲小夥子就這樣拖成了腦膿腫
    在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進行檢查後,結果讓他心驚肉跳——腦膿腫,膿腫可能隨時造成顱內大面積感染,引起昏迷和意識障礙,甚至危及生命。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腦膿腫?黃蒙怎麼也想不到,他一直輕視的中耳炎是「罪魁禍首」。
  • 愛耳日:小兒中耳炎不可拖延 及早治療可恢復聽力
    核心提示:中耳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耳痛、流膿、聽力下降、發熱、嘔吐、煩躁、食慾減退等。家長們只要細心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便不難發現中耳炎的發病信號。比如孩子經常撓耳朵、煩躁、拒食、看電視把聲音開得很大、老師講課聽不清楚等,便極有可能是中耳炎的徵兆。   不少嬰幼兒反覆撓耳朵,家長們看在眼裡卻不知何故。
  • 慢性中耳炎可危害聽力
    這種病搞不好就可能發展為粘連性中耳炎、膽脂瘤中耳炎,是致聾的高危因素。患者若早發現早治療還能挽救聽力,若拖延時間不去看病,不但今後的治療效果更差,還可能引起腦膜炎、腦膿腫等嚴重併發症,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中耳炎危害聽力,要早治  慢性中耳炎各種年齡段都有,危害最大的對象還是兒童。因為孩子不會表達,耳朵疼也不說,只會抓耳、哭鬧,再加上急性中耳炎往往與發燒、感冒、咳嗽一併出現,兒科醫生無從辨認,直接就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結果感冒好了,中耳炎也被暫時壓了下去。
  • 患中耳炎的寶寶已高達83%!避開4大雷區!
    寶寶感冒發燒,就不睡覺、撓耳朵、狂喊「耳朵痛」,這是戲精附身求關注嗎?很多家長都不把寶寶的這些小動作當回事,誠誠的家長也是這樣,直到誠誠聽力下降,耳後起來一個瓶蓋大的腫包,才把他送到醫院治療。結果經醫生檢查,這是由感冒發燒引起的急性中耳炎,進而導致急性乳突炎,誠誠耳後的膿腫已經形成了硬腦膜外膿腫,繼續發展就可能危及生命了!有最新數據顯示,62%的寶寶曾在1歲內患過急性中耳炎,3歲以內的比例高達83%!
  • 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別讓耳朵裡的小毛病變成大件事
    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接診了一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李小姐,由於沒有及時治療,她的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導致需要進行耳內鏡微創手術。 醫生指出,急性中耳炎第一次「犯病」多是由於兒童期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每年冬春上呼吸道疾病高發,12歲前的兒童如出現相關症狀,家長需特別注意,切忌把急性中耳炎「拖」成慢性。
  • 感冒後寶寶容易得這個病,沒及時發現會要命
    孩子愛感冒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感冒還有個親密搭檔——急性中耳炎,想必很多家長都為此煩惱過。比如最近有寶媽在家庭醫生後臺問診:「孩子幾天前開始感冒發燒,燒退了就一直咳嗽,餵奶也不好好吃,還一直哭鬧用手抓耳朵,看起來很疼痛,是不是中耳炎,要不要去醫院?」
  • 為啥兒童感冒容易發展成急性中耳炎?
    2歲的丁丁最近感冒了,家長平時也忙,想著孩子感冒是小問題,無非就是打噴嚏、流鼻涕,自己在家隨便吃了點藥。  第三天,丁丁似乎好轉了不少,家長就把藥停了。  剛開始家長還納悶,孩子感冒為啥要分診到耳鼻喉科。後來經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僧東傑檢查,確診孩子患上的是急性中耳炎。  僧東傑說:「最近溫差較大,一天坐診下來,我就能遇到10-20例左右的急性中耳炎患者。」
  • 孩子感冒怎麼那麼容易引發中耳炎?可能您有一個動作做錯了
    「兒童中耳炎,在兒童常見病中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據統計,四分之三的幼兒在3歲以前至少經歷一次耳內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會感染三次以上。很多小兒急性中耳炎都是感冒引起的,而不少家長只按感冒治療,忽略了中耳炎的潛在危害,從而延誤治療,嚴重導致孩子耳聾,甚至引起面癱或腦膿腫。感冒怎麼會引起中耳炎呢?
  • 中耳炎能引發腦膜炎?專家:有可能
    核心提示:中耳炎能否引發腦膜炎?醫生表示,腦膜炎是顱內感染的一種,中耳炎分很多類型,其中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和化膿性中耳炎中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易引發顱內感染,同時,顱內感染還包括腦膿腫、靜脈血栓等。醫生提醒,中耳炎如果沒有及時徹底治療,會導致炎症蔓延,再繼續發展下去就會進入顱內,引發顱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 感冒易引起寶寶中耳炎 有這些症狀要小心
    「寶寶嗆奶後哭鬧不休、反覆抓撓耳朵,是哪裡不舒服嗎?」「寶寶感冒了,感覺耳朵悶悶的,聽不清聲音是怎麼回事?」生活中,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如上問題。其實,這些都是中耳炎惹的禍。
  • 感冒易引起寶寶中耳炎,還有這些症狀也要小心
    「寶寶嗆奶後哭鬧不休、反覆抓撓耳朵,是哪裡不舒服嗎?」「寶寶感冒了,感覺耳朵悶悶的,聽不清聲音是怎麼回事?」生活中,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如上問題。其實,這些都是中耳炎惹的禍。 據悉,50%的寶寶都患過中耳炎,如何預防寶寶中耳炎?
  • 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孔 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嚴重嗎
    這種病一方面破壞鼓膜、聽骨鏈和其他結構,造成傳導性聽覺障礙,另一方面由於引起化膿性中耳炎的細菌毒力比較強,它可以穿透鼓室腔的骨壁或順著血流蔓延到顱腔內,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急性中耳炎通常是由咽鼓管感染的。例如,在傷風感冒的時候,鼻腔黏膜發炎,活躍的細菌會從鼻咽部的咽鼓管開口直入中耳,引起中耳黏膜發炎。在兒童時期,這種情況尤為多見。
  • 兒童感冒 警惕中耳炎
    春節前後他連續感冒了兩次,咳嗽流鼻水,鼻涕由清轉濃,最近父母跟他說話時發現他不愛搭理,電視也開到很大聲,還愛發脾氣,常常用手摳耳朵,媽媽查看瀟瀟的耳朵,發現有淡黃色的黏液流出,經檢查,發現瀟瀟患了分泌性中耳炎,聽力測試顯示聽覺受損了20%~30%。使用抗生素10天,中耳炎仍未痊癒,現還在繼續治療中。
  • 急性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耳朵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且中耳炎的危害極大,發現中耳炎的症狀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因治療不及時導致病情加重,那麼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呢? 一、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症狀: 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
  • 成都民生耳鼻喉醫院科普:中耳炎是什麼?為什麼會得中耳炎?
    臨床表現01、化膿性中耳炎(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的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有發熱、嘔吐等。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他併發症有迷路炎、面神經麻痺等。
  • 冬至後低溫來襲,小兒中耳炎高發季也來了!
    寶寶為何易患中耳炎冬至時節天氣寒冷,寶寶很容易感冒。在生活中,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在感冒過後,就莫名患上了中耳炎,這是怎麼一回事?寶寶易患中耳炎的原因中耳炎也叫中耳感染,通常由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誘發,分為非化膿性和化膿性兩種。
  • 中耳炎治療中最大的誤區
    其實,中耳炎是耳鼻喉科非常常見的一種炎症性疾病,其中包括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這裡先談談化膿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能根治?化膿性中耳炎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程超過4周的中耳炎就會演變為慢性中耳炎了,臨床上尤為常見。而急性中耳炎往往多發生於嬰幼兒,小孩子由於咽鼓管的解剖結構和成人不同,導致本病兒童、嬰幼兒易發。
  • 孩子感冒一個星期後,要警惕這個疾病的發生,可能引起腦膜炎!
    在乍暖還寒,氣候多變的春天裡,感冒病毒或細菌非常容易在孩子間傳播!對於兒童而言,感冒一般持續7—10天,有時可持續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狀,常常會持續幾周。但孩子感冒一個星期後,家長要警惕這個疾病的發生,它就是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