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呂穎
「此次新兵組與老兵組挖駐鋤坑比賽,新兵3個組獲勝。」七月的西北荒漠,烈日當空、沙塵滾滾,新老兵挖駐鋤坑挑戰賽在某旅激情上演,讓老兵們沒想到的是一群剛下連不到半年的新兵「蛋子」一舉全勝。
這次全勝的背後,卻有著不一樣的故事。剛剛進入駐訓場的新兵異常興奮,第一天訓練新兵就以2人1個小組,自由搭配,老兵組由新兵挑選,3戰2勝的方式向老兵發出了挑戰。然而,那次的比賽卻讓他們一敗塗地。3個小組,2個小組超時,1個小組位置選擇不合理,泥土鬆軟,坑內壁容易崩塌,尺寸偏差較大……
那一次的敗北,也一度影響到了新兵的積極性。因為自5月份,他們就這項內容向老兵發起過不下於10次的挑戰,戰績均為0,但值得欣慰的是在體能方面,還能贏一兩次,而那次卻輸得沒了「脾氣」。
為此,「該不該鼓勵新兵向老兵發起挑戰,這樣是否會挫傷他們的訓練積極性的問題」被擺上了連務會的議程,各班長都各持己見,部分班長認為對新兵訓練積極性有挫傷,影響新兵的融入,以及與老兵的磨合。
然而大部分班長認為,新兵下連後鼓勵新兵在不同訓練科目上向老兵發起挑戰利大於弊,雖然新兵輸多贏少,但每次比賽後新兵進步的速度卻非常快,這也是讓新兵認識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只要加以正確引導,更能激發他們訓練熱情,提升訓練水平,磨礪軍人血性膽氣。
這既是連隊一直以來的傳統,也是促進新兵快速成長的手段。綜合大家的意見後,連主官認為,要實戰化,要的不僅是訓練成績和訓練積極性,更要練就不服輸、敢打敢拼、逢敵亮劍的精神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之後的訓練中,連隊幹部和班長利用訓練間隙和課餘時間與他們談心交流,剖析之所以輸多贏少的原因,肯定成長進步,不斷教授方式方法。通過交談,新兵們豁然開朗。
於是他們便對之前的比賽進行了復盤,最終認為體能儲備和分配不均,沒有考慮實戰化是他們敗北的主要因素。接下來的一周裡,他們著重對這些方面進行了準備,因此,才有了這次的一舉逆襲。
「新兵3個小組,完成作業時間較快,標準較高,此次比賽,新兵小組全勝。」裁判員剛宣布完成績,新兵們一陣雀躍。但回想這次比賽的成績,新兵小馬也不無感嘆,他由衷地說到「往往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事情,是需要更多的磨練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