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澳議員籲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

2020-12-11 環球網

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星期一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聖誕節產品,她和同僚表現出連紙老虎都說不上、只能稱為紙貓式的狂妄。他們讓澳大利亞看上去有點像中國網絡上的奇葩網紅馬保國,一本正經地斥責中國要「耗子尾汁」(好自為之)。

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位名人、更不要說政治人物呼籲抵制澳產品。中國加徵澳產品關稅是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行動,澳大利亞可以去WTO告中國,如果中國敗訴,相信北京會接受裁決。但問題是澳大利亞贏不了。澳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比中國對它的反傾銷調查多得多。

澳大利亞有著很極端的意識形態,那裡的政治精英們完全倒向美國,奉行在西方世界裡也最為極端的反華政策,徹底傷害了中國社會原本對澳大利亞非常純樸的友好態度。他們不做任何反思,卻一口咬定是中國在對澳搞霸凌。看來中澳現階段沒什麼道理好講了,中國社會做好了讓中澳關係「順其自然」的準備。

我們要對漢森這樣的澳大利亞政治人物說,他們太高估了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重要性,搞反了中澳在互利合作中誰對這種合作有更長期依賴的順序。我們不想羞辱澳大利亞和那個國家的人民,但我們真的很蔑視漢森這幫極端政客,他們就像仍然生活在一個世紀以前,完全對這個新時代找不著北。

以澳大利亞的經濟體量,而且是對華貿易順差國,就敢狂妄地把抵制中國貨當作對付北京的武器。這些澳大利亞政客們是在用表演自殘來威脅中國嗎?

澳方近來總說「價值觀」這個詞,好像他們的價值觀更加高貴,與之發生任何摩擦都是中國對澳的冒犯。中國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價值觀創造了一個延續數千年的文明,澳大利亞的價值觀從英國向那裡發配囚犯開始,一共才有多少年的形成史?這又是從哪裡來的奇葩驕傲和悲壯?

必須說,澳大利亞的對華表現已經「惡貫滿盈」,由於澳是主動發起攻擊的一方,而且扮演了「美國狗腿子」的角色,在中澳愈演愈烈的隔閡中,澳輿論對中方有多大意見,他們可以想像,中國輿論場反過來對他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會少。

中方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對澳綏靖下去,不錯,中國社會強烈主張對澳實施堅決、持久的懲罰,把它作為一面鏡子,讓世界都看清楚了:選邊站美國並且執行以怨報德惡劣對華政策是要付出代價的。

如果澳大利亞的價值觀中不包括應當尊重一個14億人口、發展起來很不容易的國家,那麼中國社會會幫助他們建立起這個觀念,一兩年不夠就十年、二十年。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最重要的是,中澳摩擦會如何演變,對中國有意義,但這種意義是有限的,因此中方會在對澳關係方向有總體上的自信與從容。任憑坎培拉一哭二鬧三上吊,以及使用西方的槓桿試圖撬動北京,我們有不為所動的充足資本。

莫裡森總理近來經常話兩頭說,相信北京已經懶得猜坎培拉究竟是什麼意思了。他們太機會主義了,以野蠻的方式展示傲慢,又可以為追求利益裝得若無其事。莫裡森政府不是一個在對華關係上嚴肅守信的執政團隊,這是中國人的總印象。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好大的口氣
    這些澳大利亞政客們是在用表演自殘來威脅中國嗎?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領袖漢森星期一呼籲抵制中國生產的聖誕節產品,她和同僚表現出連紙老虎都說不上、只能稱為紙貓式的狂妄。他們讓澳大利亞看上去有點像中國網絡上的奇葩網紅馬保國,一本正經地斥責中國要「耗子尾汁」(好自為之)。漢森(資料圖)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位名人、更不要說政治人物呼籲抵制澳產品。中國加徵澳產品關稅是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行動,澳大利亞可以去WTO告中國,如果中國敗訴,相信北京會接受裁決。但問題是澳大利亞贏不了。
  • 環球時報社評鋒利:中國這次就讓他付出代價
    根據澎湃網12月1日發布的消息表示,澳極右翼政客漢森叫囂稱,澳大利亞的民眾應該全力抵制中國的商品。而然,該言論一經發出,漢森便遭到了很多澳大利亞網友的批評。此外,近日《環球時報》還刊登了一篇嚴厲駁斥漢森此番言論的社評。
  •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名譽教授科林·麥克萊斯批評這種「愚蠢的做法」稱:「抵制中國產品無異於自殘。」
  • 環球社評:中國的民族主義真比周邊厲害嗎
    原標題:社評:中國的民族主義真比周邊厲害嗎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輿論越來越經常用「民族主義」描述中國,這讓人很難理解西方這樣做的奧秘。在中國也有少數人學著西方口氣這樣說話,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怪怪的。   民族主義是個政治詞彙,很多政治詞彙的含義都在歷史上不斷變化,不同國家和力量對它們的使用也未必一樣。
  • 要抵制中國貨?先問問澳大利亞人答不答應
    導讀:根據海外網新聞媒體近日報導,在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之間爆發貿易爭端的時候,曾經擔任澳大利亞參議員的澳大利亞政客保琳·漢森公開煽動澳大利亞民眾抵制購買中國貨。
  • 印度少數政客煽動抵制中國貨,中方回應:受損的是印度自己
    近期,印度社交媒體有極少數人宣布抵制中國商品,參與者包括一些高層政客。 據印度《經濟時報》10月26日報導稱,印度全國貿易商聯合會當日表示,在抵制「中國製造」的呼聲在社交媒體傳播後,印度有零售商不願再囤積更多中國貨,並抱怨今年「排燈節」對於中國產品的零售需求同比下降45%。
  • 100多年前,美國頒布歧視華人的法案,使抵制美貨的運動風靡中國
    100年前,中國正處於晚清時期。由於帝國主義的瘋狂入侵,中國的領土主權遭到了嚴重的破壞。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逼迫清朝籤訂了《辛丑條約》。此後,清朝為了自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政」改革。改革雖然最終失敗,但是卻加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提高了中國的民族意識。也就在清末新政期間,中國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抵制美貨的風暴。
  • 全國抵制樂天之際,韓媒放言:戰勝中國的低級攻勢!
    「中國不歡迎這樣的樂天」、「樂天馬上滾出中國」……前兩天,長安街知事APP曾發文講述,在韓國樂天集團宣布為「薩德」反導系統供地後,中國多地民眾自發組織抗議活動,呼籲抵制為虎作倀的樂天。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國人抵制樂天的同時,韓國媒體竟公開叫囂「戰勝中國的低級攻勢」!
  • 澳政客鼓譟"抵制中國貨" 澳媒列數據發現:註定失敗
    (圖:Getty) 海外網12月1日電 中澳發生貿易爭端之際,澳大利亞前參議員、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Pauline Hanson)公然鼓譟「抵制中國貨對此,澳大利亞新聞網12月1日以《為什麼澳大利亞抵制中國貨註定會失敗》為題刊文指出,這種做法將給澳大利亞造成災難性後果。 全文摘編如下: 在澳中關係陷入緊張之際,漢森關於「抵制中國貨」的言論贏得部分輿論的支持,但這種做法註定要失敗,還會重創澳大利亞自身利益。
  • 劉紅慶:讓我長籲一口氣,寫在《向天而歌》巡演之際
    這段經歷,我寫成了《扮戲》一文,多年前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併入選過幾個散文集。到北京之後,在不同的劇院裡欣賞表演。我知道,天下最悅耳的聲音是首都劇場的開場鐘聲,它溫婉悠長洋溢著人藝時光的氣息,恍惚間,自己也神聖起來。
  • 對不起,抵制中國貨的印度,連消毒液上的按壓泵都造不出
    文|懷石連「抵制中國」的文化衫都是中國製造最近,印度掀起抵制中國製造浪潮。一個男子將中國造的電視從樓上扔下,情緒高漲的眾人一擁而上將其砸毀。點擊播放 GIF 1.1M印度人民舉著的標語,赫然寫著:不抵制中國貨,就要被開除印度國籍。
  • 多地網警籲抵制死亡遊戲 網友自發組織"反藍鯨"
    原標題:多地網警籲抵制死亡遊戲 網友自發組織「反藍鯨」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湯琪)進群先留個人信息,必須完成50個遊戲任務,最後一個任務是跳樓,拿走你的生命……日前,多家媒體報導稱,一種代號「藍鯨」(Blue Whale)的死亡遊戲出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平臺上。
  • 澳議員發最強警告:澳與中國經濟脫鉤,無異於自毀
    忠言逆耳所以不聽澳大利亞自願充當西方"反華"勢力的馬前卒和急先鋒,但是澳大利亞的經濟依賴於外貿,而外貿又依賴於中國市場的貢獻,因此澳大利亞經常在正面和反面角色之中變換身份。當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和煤炭向中國的進口已經受阻,水果、蜂蜜等農產品即將面臨出口危機。
  • 澳議員竟稱與臺籤官方協議不違背一中原則 中方回應
    央視網消息:在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澳大利亞與臺灣進行「自貿協定」一事提問,發言人陸慷明確表示:希望有關國家充分認識到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和複雜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慎重、妥善處理好有關問題。
  • 抵制中國等於自殘,澳洲掀起抵制中國貨狂潮,專家怒批:真愚蠢!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近期,澳大利亞國內出現了一陣「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相關專家明確表示,抵制中國商品和企業的呼籲 「簡直是愚蠢的」,可能會對澳大利亞產生嚴重的反作用,但對這個亞洲強國沒有任何影響。肯納德斯自助倉儲執行長薩姆,呼籲澳大利亞企業對中國供應商進行反制,而在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縱容之下,一波抵制中國商品的行動開始發起,獲得不少澳大利亞民眾的支持。幾天後,一則帖子在社交媒體再度引發關注,帖子列出了數十家澳大利亞酒莊的名字,並指出這些酒莊實際上為中國公司所有,這讓很多澳洲人「發現了新世界」,抵制狂潮再度出現。
  • 澳議員稱澳籍華裔是「寶貴資產」,可以好好利用「以華制華」
    【澳議員稱澳籍華裔是「寶貴資產」,可以好好利用「以華制華」】當地時間12月8日,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報導,澳國會議員、前外交官戴夫·夏爾馬正在積極兜售「以華制華」的新對華戰略。
  • 大報社評!!!是否能喚起國人的驚醒?
    該社評除了作出「新冠病毒很可能會對人類社會反覆衝擊,短時間裡無法消滅」的判斷外,更是「露骨」地指出,歐美國家不像中國這樣保護每一個公民的生命,他們進行的是「群體防疫」,「如果疫情長期流行,這一輪感染比例和死亡人數高的歐美社會就可能形成一定的適應性,那時的抗疫格局亦可能出現新變化」。  這一新變化是什麼呢?
  • 社評:好鬥而脆弱的澳大利亞確像「紙貓」
    《環球時報》上周六發表題為「澳大利亞,圍繞南海猛竄的『紙貓』」的社評,在澳國引起強烈反響。澳主流媒體幾乎全都轉引了這篇社評內容,其中有些態度激烈,認為本報「威脅」澳大利亞,個別媒體甚至以訛傳訛,宣稱環時社評呼籲中國對澳大利亞「宣戰」。
  • 民進黨籲廢止新課綱 揚言若無回應將杯葛到底
    原標題:民進黨籲廢止新課綱 揚言若無回應將杯葛到底  中新網2月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決議6個綠營執政縣市,將連手抵制新版高中歷史課綱。   民進黨「立法委員」陳亭妃表示,1月24日臺灣教育研究院舉行「課程發展會議」拒絕審查課綱,25日的「高中職分組會議」,更有過半委員表決認定課綱毋須微調,但「教育部」卻在27日拍板通過課綱微調方案;如今,甚至還打算針對抵制的6個綠營縣市祭出「扣補助款」、「申誡」等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