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志願服務作為博物館公眾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服務質量水平一直備受觀眾的關注。近日來網友發布了一條關於博物館志願者見聞的微博,更是引發了網友對博物館志願者服務的激烈討論。
事件回顧
事件的起因是網友「溪畔鶴跡」在微博中闡述了一段小小志願者講解時的講解詞,由於講解內容過於低俗引起了廣大網友的不適。
「大家請看這一件曾侯乙金杯,這件金杯是曾侯乙親自使用,用來喝酒的杯子。相傳曾侯乙在他死之前一天還用他喝了很多酒,然後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一個非常詭異的笑容),強姦了他的使女……」
微博發布後就引起了不少文博愛好者熱議,該事件發生於何處?小志願者是如何通過考核的?講解詞又是誰寫的?評論區下方眾說紛紜。大家在思考事件的真實性的同時,也對博物館志願者講解培訓和考核進行了探討。
志願者的回應
據了解,文中提到的曾侯乙金杯目前正於浙江省博物館展出。但由於曾侯乙金杯本為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此事也受到了湖北省博物館志願者熱切的關注。其中,部分志願者由於對於本館展線的近期變動不甚了解,誤以為該微博是針對湖北省博物館的不實言論,紛紛留言解釋,表示湖北省博物館小志願者的講解內容為曾侯乙編鐘、元青花四愛梅瓶、鄖縣人頭蓋骨和越王勾踐劍,並不包括這件帶蓋素麵金杯,所以博主所描述的場景不可能存在於湖北省博物館。
與此同時,志願者們過於密集的回覆與過於激烈的言辭也引起了網友對於博物館志願者的進一步爭議,認為博物館志願者態度有待加強。但志願者們表示,他們也只是想要對這一事件進行澄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加強志願者的管理
儘管湖北省博物館的志願者的回覆方式有待商榷,但仍然是出於好心和對湖北省博物館的歸屬感而進行的自覺性的維護,足以感受到志願者對於博物館的熱愛與支持。但此次事件背後,網友們對志願者講解服務的質疑也同樣需要得到博物館的重視。
志願者是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博物館面向社會開放的重要環節,也是博物館走向社會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志願者作為博物館的形象「代言人」,其服務質量水平是衡量參觀博物館的標準之一。而志願講解員更是博物館與觀眾溝通的媒介,一場優秀的志願講解可以為整個博物館參觀帶來愉悅的體驗,但是一場不好的講解則會給觀眾帶來不好的感官以及給博物館帶來不良的影響。就如評論下方河南博物院志願者團隊所說:講解的準確性必須保證,否則就失去講解的意義。
近年來,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加入博物館志願者群體。小小志願者是博物館志願者團隊中新的成員,是博物館為支持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舉措,其目的是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樹立美學意識,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目前全國各地很多博物館都招募了小志願者,利用這樣的機會,博物館在培訓小志願者的過程實現其社教活動。
但由於小小講解員年齡小、閱歷淺、理解及判斷能力有限,這便需要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其中加以正確的引導,既要鼓勵他們結合自己的理解觀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也要把握內容的真實性與正確性,從而讓小志願者在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同時,成為傳播博物館文化的小使者。
當然,博物館在吸納大量志願者的同時,既要給予志願者相應的福利,也要加強志願者的管理,促使博物館志願服務不斷正規化、制度化。弘博網的往期內容《志願者不斷流失的背後,博物館應該反思什麼?》也對博物館志願者問題進行了相應的分析。你對此事件以及博物館志願者問題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進行討論。
圖片來源於微博截圖
作者:minmin
編輯:minmin#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