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母子志願者,生命因志願講解而豐盈美好
圖為:許可秋(右一)被授予湖北省博物館「榮譽館員」稱號。
12月8日,湖北省博物館志願者許可秋被授予該館「榮譽館員」稱號,在此前的11月24日,許可秋以優異的志願服務、工作業績、現場展示,榮獲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主辦的第九屆「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榮譽稱號。
圖為:許鍾子(右一)獲評2018年湖北省博物館志願者「中學生志願者之星」。
8年志願服務超3000小時
這位知性、優雅的志願者,曾是湖北衛視節目主持人,幾年前,許可秋到荊門郭店採訪時,驚嘆於被譽為「改寫中國思想史的典籍——郭店楚簡」。2010年,許可秋決定走進省博志願者行列,將荊楚文化傳播給更多觀眾。自那時至今,她的志願服務時間已超過3000小時,為上萬名觀眾做過義務講解。
在講解中,許可秋發現僅有文物資料還不能將中國的禮樂制度講得更通俗易懂。為將基本陳列《曾侯乙》展講解得更透徹,她到武漢大學選修了《禮記》,並通過大量搜集相關資料,最後形成教案,到各大專院校進行講座時,受到一致好評。2012年省博臨時展覽《道生萬物》展出針灸銅人,許可秋感受到了中醫的神奇,又到湖北省中醫學院選修了《黃帝內經》。曾侯乙墓編鐘銘文中「酓」字的讀音,激發了她對古文字和音韻學的興趣,她又進修了《說文解字》和《音韻學》。她還著手研究古詩詞吟誦,在湖北採訪了許多老人,走訪全國各地吟誦名家,進行田野搶救工作,總結了一套完整的吟誦體系,用來吟誦古典詩歌。
講解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這讓許可秋一步一步遇見美好。
2013年起,許可秋加入省博自我管理、自我培訓隊伍當中。在每年「小小講解員」暑期培訓班、「中學生志願者」培訓班及成人志願者培訓工作中,她為廣大志願者講《漢語言的表達》《體態語言的表達》等培訓課程。
2016年,許可秋被任命為周日組小組長,日常講解接待之外,還為周日組志願者做好後勤保障工作。2017年,她被任命為省博志願者委員會委員,責任更重了。她還多次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志願者,分享自己志願服務的初衷和感受。
除配合省博舉辦的社會教育活動外,許可秋還受到省內許多大專院校、中小學和社會團體的發出講座邀請。她的講解和演講知識量大,聲音和體態充滿美感,感召力強,許多觀眾因她的講解一次次來到省博接受傳統文化的燻養。
00後兒子中英文講解已5年
許可秋堅持不懈的志願服務深深地感染了她的兒子許鍾子。兒子上小學期間,她到省博參加志願服務經常帶著兒子,在兒子頭腦裡深深嵌入了一種認識:無私付出就是快樂。於是,兒子小學一畢業,就主動要求到博物館做志願者。通過培訓考試,許鍾子成了年齡最小的《曾侯乙》展的講解員。
許鍾子英語功底很好,口語表達很流利。在他中文講解熟練後,就嘗試英文講解。許可秋為兒子請來同是志願者講解員的武漢大學英語系老師,通過每件文物逐一輔導,他很快便通過了英文講解考核。如今,許鍾子在省博做志願講解員已5年多。許鍾子認為,00後作為跟全球文化交流最廣泛的一代,在享受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也有責任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如果說,最初做志願者是想更多的了解文物,但今天,許可秋的生命和生活卻因志願服務而變得豐盈而美好。
來源:湖北日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海冰、實習生彭文語、通訊員孫夏、張婧)
編輯: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