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 快來武侯祠邂逅「傳統」與「未來」

2020-12-16 紅星新聞

讀懂一座城,從看博物館開始。每座博物館,都有屬於自己的神秘故事。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成都各大博物館免費參觀,並且活動很多,你去了哪些博物館,看了哪些展覽?紅星新聞了解到,成都幾大熱門博物館今天早已是人山人海。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人氣到底有多高?

5月18日,作為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在今年博物館日的「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主題下,搭建眾多與公眾溝通、交流、互動平臺,並推出一系列知識性、惠民性的文化活動,讓博物館真正成為了群眾生活的一部分。

今早10時許,紅星新聞記者在武侯祠入口看到這裡已經排起長隊。

【文化傳承

武侯祠「雙語小小講解員」首次亮相

「孩子們正在講三國典故,我們趕緊聽一會兒。」今日,武侯祠的「小小講解員」和「文化志願者」們齊上陣,用各自獨特的講解方式,為廣大觀眾提供公益講解服務,他們博古通今,引經據典,把三國歷史人物描述得活靈活現,將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成都,博物館教育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以其特殊的教育形式發揮著特殊作用,而「小小講解員」培訓和實踐則是目前成都博物館界最為流行的一項教育活動。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據統計,近年來,武侯祠「小小講解員」開展志願講解3812批次,服務觀眾1.5萬餘人,服務人群涵蓋各省區市和我國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僅2019年上半年,「小小講解員」就為3000餘名觀眾提供義務講解684次,服務時間逾1000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武侯祠首批「雙語小小講解員」也在博物館日精彩亮相,他們化身博物館文化小使者,為來自海外的觀眾講述三國故事,歷史風雲。他們年紀不大,英文發音卻十分標準流暢,面對外國觀眾也毫不怯場,從三國歷史到書法碑刻,再到中國傳統建築,他們侃侃而談,神採飛揚,展示了中國小小少年睿智、博學、自信的風採。

【掃碼看展】

帶你一起探尋諸葛亮文化遺存風採

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高質量的傳統文化供給成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在博物館日的最大亮點。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原創的展覽《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之「臥龍運神機」在博物館日正式揭幕,在「518」這個特殊日子裡增進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據介紹,《名垂宇宙——諸葛亮遺存精選系列展》立足於成都武侯祠的重點科研課題,以諸葛亮生平大事和行蹤路線為線索,精選出現存諸葛亮相關文化遺存,通過展覽全方位再現蜀漢丞相諸葛亮波瀾壯闊的一生。首展「臥龍運神機」,集中展示了從諸葛亮出生地——陽都故裡到先帝託孤處——白帝城的遺存十餘處,探秘諸葛亮智慧人生的開啟和形成之地,再現諸葛亮與先主劉備從初遇、創業到永別之地的文化遺存現狀。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與此同時,《咫尺之境——成都武侯祠館藏扇面精品展》、《晚清風尚——東莞可園館藏銅版畫展》等主題展覽也於博物館日對公眾免費開放,觀眾除了現場觀展,還能掃描二維碼凝聽展覽免費語音講解,欣賞展覽精美圖片,深入了解展覽背後的精彩故事。

【文化堅守】

「孔明送東風」志願服務小分隊在行動

一直以來,成都的文博資源配置十分注重均衡化。今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基於文化志願者團隊成立了「孔明送東風」志願服務小分隊,致力於開展文化傳承進校園、文化扶貧進山村、文化宣講進社區等志願主題活動。

博物館日這天,「孔明送東風」文化志願服務小分隊走進涼水井社區,為社區居民宣講三國文化,普及博物館知識,並開展一系列文化互動活動,受到社區居民的熱烈追捧。

「沒想到三國還有那麼多有趣的知識,既好玩又漲了見識。」社區居民們踴躍參與,盡數將小獎品收歸囊中,並紛紛表示:「今後能有更多機會走進博物館,真正深入了解博物館的文化意義,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另一邊,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社教老師們則帶著「樂智三國」系列課程走進了成都師範學院附屬小學。據悉,該課程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與專業教育遊戲公司合作開發,分為《三國十題斬》《三國大事薄》《大畫三國》《名發有主》《三國對決》《來者何人》等六款益智桌遊,讓孩子們能夠在遊戲中走進武侯祠,在娛樂中了解三國文化。

此外,為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投身文博事業,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還在進行2019成都武侯祠「文化志願者」現場招募工作,吸引了眾多熱愛文博和歷史文化的觀眾參與其中。

武侯祠博物館現場

「『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就是為傳統賦予新的內涵,建立一個與公眾同創共享的溝通平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表示,新時代的博物館,要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中樞」作用。未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將繼續推動優秀歷史文化「活」起來,切實用文化大餐增強大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攝影報導

編輯 汪垠濤

相關焦點

  • 「5·18」國際博物館日|穿越千年之約 國際博物館日該去哪打卡?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一大波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來襲,全國多家博物館將免費開放或者半價售票。哪些是一定要去打卡的熱門博物館?5月15日,高德地圖發布了疫情後最新的全國熱門博物館榜單,並正式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博物館之夜》欄目達成合作。
  • 5·18國際博物館日,邀您一起探尋「傳統的未來」
    5月18日(明天)是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圍繞活動日主題,全省各地積極籌備,備下了一桌文博盛宴!>活動地點:上饒市博物館三樓非遺展廳及戲臺活動內容:邀請剪紙、脫胎漆器、歙硯、甲路紙傘、弋陽腔、儺舞、徽劇等傳承人現場表演「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研討會活動時間:5月18日14:30—17:00活動地點:上饒市博物館報告廳活動內容:圍繞主題「石濤與八大山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舉行研討會
  • 國際博物館日|近期打卡哪家博物館?拿著這份指南,精彩活動看不停
    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圍繞「多元與包容」的活動主題,四川多家博物館策劃了豐富精彩的系列專題活動,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武侯祠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在「5.18國際博物館日」這天,推出了豐富活動。
  • 四川:武侯祠博物館開展講解員英語培訓工作
    為提高博物館講解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博物館窗口服務形象,更好地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宣傳三國文化,11月5日至18日武侯祠博物館邀請睿德盟企事業單位培訓機構的專業英語培訓老師,對該館講解員進行了系統的英語培訓。
  • 成都錦裡和武侯祠博物館西區「解禁」:遊客有點少,但春天來了
    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1月24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閉館,博物館西區公園和錦裡古街也同時關門。2月29日上午10點,錦裡再度開街迎客,截止下午2點,前來錦裡的遊客只有一百多位,但是封面新聞記者在錦裡古街看到,三分之一的商鋪已經開門營業,往日這個成都著名的網紅打卡地正逐步恢復活力與生機。
  •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成渝文旅新地標」不僅是景點,更是新...
    11月18日,經過一系列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後,「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重磅發布,成都武侯祠錦裡和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長謝輝分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和「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兩項大獎。在頒獎典禮舉行前,謝輝館長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獨家專訪。
  • 國際博物館日來臨,快來打卡山西的這些博物館吧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都會有一個獨特的主題,今年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這是國際博物館協會確立的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咱山西的博物館們,看看你都去過嗎?
  • 「益州畫社」結緣成都武侯祠 「益州畫社啟動展」16日開展
    錦繡雲裳138cm×70cm2014年秦天柱 鷹 2014年12月16日下午2點半,「益州畫社啟動展」在成都武侯祠美術館開幕。展覽匯集了彭先誠、劉樸、吳緒經、秦天柱、葉瑞琨、魏學峰、蔡寅坤七位當代書畫名家的代表作品45幅。
  • 錦裡和武侯祠博物館西區「解禁」 遊客前來賞春日風光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1月24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閉館,博物館西區公園和錦裡古街也同時關門。2月29日上午10點,錦裡再度開街迎客,截止下午2點,前來錦裡的遊客只有一百多位,但是封面新聞記者在錦裡古街看到,三分之一的商鋪已經開門營業,往日這個成都著名的網紅打卡地正逐步恢復活力與生機。
  • 國際博物館日 來這裡免費「暢聽」100家博物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吸引遊客對博物館的了解和關注,攜程宣布攜手供應商「暢聽旅行」,啟動「暢聽博物館」活動,全國100多家博物館的語音導覽產品,都可在攜程免費暢聽。遊客只需登陸APP,進入「暢聽博物館」專區,即可免費獲得。
  • 地圖大數據看全國熱門博物館:武侯祠、杜甫草堂入圍前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一大波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來襲,全國多家博物館將免費開放或者半價售票5月15日,高德地圖發布了疫情後最新的全國熱門博物館榜單,顯得秦始皇陵博物院排名第一,成都的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進入前十。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在幫助博物館進行數位化升級改造,高德、微信、百度等都在國內很多博物館設置了導覽、講解等免費服務,景區隨身聽的語音講解功能更是被高德格外重視,不斷增加著新的文物語音講解。
  • 2019「國際博物館日」:一場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薇 5月18日,2019「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在湖南省博物館(以下簡稱「湘博」)舉行。博物館日「紅色展館」人氣火爆六大活動深化紅色文化價值認同湖南日報5月18日訊(記者 孫敏堅 通訊員 宋婕)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
  • 武侯祠「攻心聯」英文咋講解?「小小講解員」這麼說
    所以後人尊稱他為武侯,對紀念他的祠堂便稱為武侯祠)6月12日下午,在遊人如織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館,13歲的曾遠足用中英文雙語為遊客做講解,講述三國故事、歷史風雲,侃侃而談。第一次來武侯祠帝王裝扮的關羽讓她好奇作為數千年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瞬,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群雄逐鹿,魏蜀吳三足鼎立,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這段歷史雖然只有百餘年,卻是英雄輩出、革故鼎新的時代。
  • 國際博物館日,與多元文化對話!
    國際博物館日,與多元文化對話!物館日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博物館日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天,博物館免費開放歡迎市民走進博物館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一詞,源於希臘文「繆斯庵」(museion),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而設立,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 博物館日感受"傳統的未來" 武漢推出50餘道"文化大餐"
    「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武漢市屬博物館、高校博物館及非國有博物館推出50餘項展覽活動,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倡導博物館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進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武漢文博資源豐富,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82處,各類博物館116家,市文化和旅遊局提前謀劃,發動全市文博場館勇擔宣傳文化工作使命任務,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策劃系列展覽活動。
  • 王者榮耀牽手成都武侯祠舉辦2020年新春大廟會
    逛廟會,迎新春,自成都大廟會落戶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舉辦的十餘年來,過春節到「成都大廟會」已成為成都老百姓的重要年俗,舉辦地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也成為歷年成都春節假期的人氣熱點。「2020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將於1月23日20時正式開廟,至2020年2月8日,17天不間斷地為廣大市民帶來充滿年味的文化精彩。
  • 成都武侯祠搭建文創孵化平臺 青年創客集結2019 「諸葛創意集市」
    7月22日,以「多彩傳統 致敬未來」為主題的2019成都武侯祠「諸葛創意集市」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西區熱鬧開肆。作為成都武侯祠三國季的重要文化活動,「諸葛創意集市」今年已是第二年舉辦,並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從7月到10月,三場主題集市將陸續精彩呈現,各種充滿創意的原創小件、創意作品,再配合創意表演,為觀眾營造一個新奇、潮流和活力的空間,以多元化融合的方式帶來全新的體驗。
  • 2020成都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今晚開廟
    ■亮點一   新春燈組 盡顯三國聖地無限魅力   今年大廟會對燈組景觀和光影效果進行全面升級,正門燈組主架構以漢闕風格和傳統吉祥圖案為基本元素。西區湖面、廣場和軸線的三大燈組,以「三顧草廬」、「喜神送寶」和「魅力天府」為主題,展示武侯祠作為「三國聖地」的厚重歷史底蘊。
  • 梅來思、李萬萬: 全球視野下國際博物館日的文化意義
    2018年在超過150個國家,約有超過37000家博物館參與這個節日。  博物館日的由來  國際博物館日的傳統由來已久。自20世紀50年代起,國際博協的主要目標之一即是讓博物館儘可能地受歡迎,面向廣大公眾,而非僅僅面向專家或愛好者。196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一項建議,要讓所有人都能親近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