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女人離不開你,不妨嘗試「登門檻效應」,「冷熱水效應」

2020-12-18 騰訊網

男人見到一個女人,被女人的體態、氣質、談吐所吸引,覺得女人驚為天人,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人面桃花」、「傾國傾城」來形容也不算誇張,正如段譽初見王語嫣,呂布初見貂蟬,唐伯虎初見秋香,張生初見崔鶯鶯,勾魂奪魄,瘋狂迷戀。

然而,男人見到女人舉止不錯,打心裡看上了,便採取行動追求對方,或說肉麻情話,或頻繁邀約對方,或對對方死纏爛打,如韋小寶追求阿珂,不講選擇,不擇手段,即便最後得到了,也令人唏噓,這是愛情嗎?

要知道,女人在感情上,不患沒有愛情,而患沒有高質量的感情;女人不怕男人追求自己,女人怕的是,男人一邊追求自己,一邊給自己施加自己難以承受的壓力,這是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正因為如此,男人把女人追到手後,卻不懂得收斂自己,依舊會給女人施加一些壓力,或做出一些令女人失望的事情,男人也很難留住女人,女人最後常會對男人敬而遠之。你若是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就要知道,想讓女人離不開你,不妨嘗試「登門檻效應」,「冷熱水效應」。

登門檻效應:

1.用心開始,不給女人壓力。

男人在追求一個女人,要懂得做「調查」,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男人都不了解自己所追求的女人,因為女人長得好看,一時興起,便採取行動追求女人,對女人說 ,「我愛你」,在女人反問他,「你愛我什麼」時,男人常會啞口無言。

男人在追求女人之前,要懂得善始,多關注女人,把女人的點點滴滴記在心上,了解女人的優點,接納女人的不足;同時,也進一步判斷女人是不是自己最佳的伴侶,如果只是出現了「暈輪效應」,女人並非良配,男人就不要招惹女人,如果男人對女人付出真心,覺得女人就是自己的靈魂伴侶,那就好好開始。

也就是說,在男人想敲開女人的心扉之前,要懂得用心開始,先了解女人,看看女人是不是自己的「菜」,如果真的愛上了對方,那就開始追求吧,在開始,男人要尊重女人,不要給女人帶來壓力。

2.循序漸進,考慮女人承受力。

男人在開始追求女人時,便對女人說,「我們領證吧?」「我們見家長吧?」女人聽到這話,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除了少數特例之外,大多數女人都難以接受不夠熟悉的男人這樣求愛。

當然,男人這樣開始追求女人,也是少數的一見鍾情,如錢學森與蔣英閃婚,錢學森見到蔣英,說,「你應該屬於我」,就這樣兩個人開始幸福的婚姻生活。

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女人是不敢貿然將自己託付給一個並不夠熟悉的男人的,在男人採取行動追求她的時候,女人是會「慎重考慮,小心驗證」的,男人若是缺乏誠意,不願意給女人考慮的時間,常會給女人帶來壓力,女人最後常會難以接受。

相反,男人若是懂得循序漸進,懂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拿出自己的誠意,對女人保持耐心,慢慢走近女人的生活,讓女人慢慢了解自己,同時,懂得嘗試「登門檻效應」,一小步一小步地靠近女人,先對女人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再對女人提出一個稍大一點的要求,女人的心理防線可能會被慢慢突破,最後常會在慣性的作用下,出現「多看效應」、「增減效應」,慢慢覺得男人看著不討厭,再到「百看不厭」。

冷熱水效應:

1.適當低估女人,然後再抬高女人。

一個男人在與人相處,若是習慣卑躬屈膝,跪著和別人講話,自己活低了,能埋怨別人俯視自己嗎?

在追求一個女人的過程中,男人總是卑微討好女人,對女人言聽計從,天天搜腸刮肚討好女人,把女人的位置擺的很高,天天對 女人講情話,對女人讚不絕口。

結果女人常會出現「超限效應」,女人可能會感覺到不耐煩,同時,女人常會俯視女人,又怎麼會把男人放在眼裡呢?

反之,男人在和女人交往過程中,適當展現個性,不委屈自己遷就女人,適當低估女人,適當指出女人的缺點,對女人唱唱單調,且有理有據,有事實根據,女人也不好說什麼,當然,男人有這樣的表現,往往在開始的時候不會給女人留下好印象,卻能夠吸引女人的注意力,讓女人「扛上」。

然而,在女人取得進步,或釋放一個閃光點時,男人即時讚美女人,為女人喝彩,女人不禁感嘆道,「破天荒」、「鐵樹開花」、「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男人的反應打破了女人的慣性思維,女人對男人的好感可能會幾何倍增,出現「增減效應」,慢慢愛上這個男人。

2.降低女人的預期,再給女人驚喜。

男人在和女人交往過程中,喜歡高調地炫耀自己,吹噓自己的過往經歷,試圖「孔雀開屏」,以此吸引女人。

然而,現在的女人,大都「閱男無數」,有過一些戀愛經驗,也看過幾本言情小說,男人的伎倆往往不奏效了,在男人吹噓自己的生活條件,大談自己的風光往事,可能會吸引別有用心的異性,卻很難讓心地純正的女人付出真心,女人可能會給男人點讚,卻不一定會對 男人心心念念。

同時,男人高調地向女人推銷自己,說著一些言過其實的話,過度地包裝自我,最後,常會讓女人萌生過高的期待,男人若是「只說不做假把式」,女人最後常會感到厭惡。

相反,一個男人在追求女人過程中,若是能夠適當的降低女人對自己的期望,卻能夠做出令女人刮目相看的事情,給女人帶來超值的體驗,讓女人驚喜不斷,女人自然會高看這個男人。

相關焦點

  • 不妨試試「登門檻效應」,聰明的父母都在學
    並不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不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影響到親子間的關係,其實這個時候不妨採用登門檻效應。案例:朋友最近和他的孩子一直都處於冷戰的過程當中,問及到原因才知道,有一天朋友和他的孩子就去商場的時候,朋友的孩子在玩具區看到一個玩具,他非常的喜歡。
  • 《墊底辣妹》:年級倒數卻考上重點大學,離不開「登門檻效應」
    你能夠相信一個整天喜歡化妝,學習每次都是年級倒數第一,知識儲備還不如一個小學生的高二女生,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衝刺最後考上京東的重點大學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根本不可能",儘管電影可能有誇大的情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是有可能發生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從心理學上說,這是因為"登門檻效應"的作用。
  • 想要「撩」男人,掌握「登門檻效應」,讓你事半功倍
    相處,卻離不開經營的智慧。在青春大好的年紀裡,遇到心儀的對象,如何與對方順利牽手呢?這不僅僅是男生考慮的事情,即使是女生,也會默默思考著答案。畢竟,緣分不會等著人,時常稍縱即逝。如果你不及時去把握,說不定你所青睞的對象,就會與你擦肩而過,原本是一場美麗的邂逅,也會因為你的猶豫不決,從而變成失落的結局。不要等緣分悄然走遠了,你才在後知後覺中,埋怨自己未能擁有把握的勇氣。一、談情說愛,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 追女生不要著急付出,試試「登門檻效應」,效果更好
    可以試試「登門檻效應」,效果更好。登門檻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 「登門檻效應」如何應用於教學
    當時一直在考慮怎麼能把他的成績和其他後進生的成績提上去,無意間看到了一篇文章《登門檻效應在教學中的應用》,感覺說到了內心深處,就想嘗試著用用。所謂的「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 「登門檻效應」在教育上的應用和借鑑
    【導讀】「登門檻效應」蘊涵的是一種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經意處見匠心。「登門檻效應」對我們的啟示很多,在教育工作上也有應用和借鑑。心理學家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的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對人的影響。
  • 「登門檻效應」在育兒中的應用
    什麼是「登門檻效應」?百度百科給出的專業解釋是: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 「每天懂一點趣味心理學」最得寸進尺的心裡效應:登門檻效應
    這個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做的「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順利地登上高處。
  •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原理:登門檻效應,想要就能得到
    你可以利用它提升別人幫助你的概率,提高追求異性的成功率,增強孩子的興趣並讓其聽話,讓別人購買更多的商品等等,從而達到我們的目標,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總之,登門檻效應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方在不知不覺、迷迷糊糊、悄無聲息中已經被你影響和引導了。如何利用登門檻效應得到我們想要的,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呢?
  • 「登門檻效應」10大經典育兒例子(建議永久收藏)
    他們認為,人只要一開始接受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接下來便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方面的概率存在76%的可能性,即每100個人一開始答應了你的一個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的小小要求,接下來76個人可能會接受你大一點的要求,並且不需要任何說服手段。這大概跟人的行為與態度一致性有關。這種「登門檻效應」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也包括在孩子們身上。
  • 登門檻效應:讓孩子更樂於接受你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所以,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發展,樂於接受我們的要求,我們可以用上「登門檻效應」。登門檻效應「登門檻效應」是1966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提出的。而且很多時候,人們都會在接受小的要求後,慢慢地才會接受比較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對於人們產生的影響。這個效應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開口向別人借50元,可能一下子開口說借50元,別人不一定會借,但是如果和別人說借100元,當別人猶豫時,你說借50元也可以,這時候別人就很可能會借給你。
  • 生活中經常可見的效應:登門檻效應,得寸進尺,層層遞進!
    而根據登門檻效應的表面意思我們應該就知道它的具體大致含義,但是這裡要跟大家講的並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這個意思,而是一種社交、交際的技巧!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說有一個小和尚要跟著師傅學武藝,可是他的師傅卻什麼都不教他,只告訴他,讓他把一群小豬養好。
  • 職場陷阱:好心幫忙,卻成了理應如此,都是「登門檻效應」惹的禍
    在職場中,我們又該如何利用「登門檻效應」,避免麻煩,不把幫忙變成別人眼中的理所當然呢?一、什麼是「登門檻效應」?「登門檻效應」來源於美國心理學家弗裡德曼的一個實驗。他安排了兩名助手,去一個社區,拜訪那裡的家庭主婦。
  • 父母要懂「冷熱水效應」
    父母要懂「冷熱水效應」有這樣一個實驗:一位教授在桌上放了一杯溫水,用特殊的方法讓它保持恆溫,然後又在桌上分別放了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當他讓學生先將手放進冷水中,再放進溫水中時,學生感到溫水很暖和;當他讓學生先將手放進熱水中,再放進溫水中時,學生感到溫水很涼。同樣一杯溫水,因為方式的改變,學生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這便是著名「冷熱水效應」。
  • 冷熱水效應 | 畢業生迅速適應新環境指南
    什麼是冷熱水效應,一杯冷水,一杯熱水如果先把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中我們會感到溫水熱如果是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到溫水中則會感到溫水涼同一杯溫水,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就是冷熱水效應今天我們就以冷熱水效應的視角看一看那些剛剛畢業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結束了學生時代,步入社會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公司
  • 登門檻效應:求人辦事不能心急,循序漸進更有效率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如果你一下子就向人提出一個大請求,結果就是被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個較小的請求,等到對方接受以後,再提出較大的要求,則更容易達成心願。這就是所謂的「登門檻效應」。這一效應可以這樣進行解釋,你想走進一間房子裡,卻遭到主人的斷然拒絕,那麼你可以先說服主人讓你的腳踏上門檻,其次說服他讓你的一隻腳踏進門檻內,達到這個目的後,再說服他讓你進到屋裡去。這也就是說,在遇到與被說服對象的觀點差距較大的情況時,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 處事要講究策略——登門檻效應
    欲速則不達做事要循序漸進操之過急往往事與願違心理學原理——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它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 登門檻效應——不要想著一口吃個大胖子,要慢慢的來,才能品出味
    在實現了較低的要求以後,人就變得比較願意接受較高的要求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 1966年,美國心理學家弗裡德曼和弗雷瑟做了一項實驗。他們派人隨機訪問了一些家庭主婦,請求她們將一個小招牌掛在她們的窗戶上,這些家庭主婦幾乎全都同意了這個小要求。
  • 兩個人在一起,不想被傷害,就要避免「登門檻效應」
    文/南梔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在你身上得到一個很小的收穫,下一次他一定想要得到更大的收穫。這就好比一段感情中相處的兩個人,一個在付出,一個在享受,久而久之,享受的哪一方就會覺得你的付出是理所當然。
  • 讓男人離不開你的好方法:棄貓效應
    所以,現在很多情侶在處理和伴侶的關係時,也會想要嘗試一下這種方法,那麼棄貓效應到底能不能在兩性關係中得到良好的應用,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很多女人都會試圖在戀愛中以分手為藉口來給對方造成壓力,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得到對方的同情和珍惜,卻不曾想到最後錯失了一段真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