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是任何一個品牌都想進來分一杯羹的寶地,這裡不僅有全球最大的消費群體,更有一系列優越的政策保障,尤其以大眾汽車為首,2019年通過中國市場累計售出423萬輛,佔到全球銷量的40%。排名全球第二的豐田汽車在華銷量也佔到16.7%,即便是剛離開中國市場的雷諾汽車,其雷諾-日產聯盟在華銷量也佔到全球銷量的13.1%,這就更加說明得中國市場者才能得天下的道理。
對於已經離開中國市場的品牌我們不做過多的分析,反而應該將注意力轉移到一些處於邊緣的汽車品牌如何生存這一問題上來,如果說因為品牌力和產品力不足導致銷量不濟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一些品牌的做法就真的讓人無法理解,其中就以「閹割」配置最為嚴重,同樣也是消費者最厭惡的做法,不過這些行為都被廠家以適應中國市場的說辭而應付過去,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到底是能力有限還是另有隱情,通過兩個例子給大家來看看。
先舉一個正面例子,奔馳V-Class是一款定位於高端MPV市場的車型,是福建奔馳Viano唯亞諾的換代產品,於2016年3月18日在中國正式上市。不過令人失望的是,國產之後的V-Class並沒採用和國外一樣的後風擋玻璃開啟功能,這就立刻引發媒體和消費者的質疑,畢竟這項功能確實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於是在2018年的改款車型上終於將這項功能引入進來,給予消費者最原汁原味的感受。奔馳之所以受人追捧,車叔想與它的調整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再舉一個負面例子,標緻508L同樣也是一款全球車型,海外版車型首次亮相便驚豔了所有人,超前的設計讓每一個消費者開始臆想它進入中國市場後的表現,可是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國產的508L將兩個靈魂配置進行了「閹割」,取消了無框車門和掀背式尾門,將一款充滿科技和美感的車型從天堂拽回地面,變成一款普普通通的三廂轎車,至於銷量其實不用想大家也能猜到,2019年中國市場累計僅賣出5008臺,用一句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來解釋再合適不過了,其實廠家也知道年輕消費者喜歡什麼,但為何至今也沒有改變就是態度的問題了。
通過這兩件案例可以看出根本就不存在技術壁壘的問題,畢竟國外車型有的配置原封不動地移植到國內車型上不存在什麼難度,那為什麼中國市場的車型會出現如此多的「閹割版」呢,車叔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為日後改款車型準備
這個解釋很好理解,一般來說一款車型的生命周期在8-10年左右,有的甚至更短,而中國消費者總是喜歡新的東西,如何保持新鮮感就成為廠家考慮的關鍵因素,對於汽車來說換代需要的時間和成本太高,所以廠家非常聰明的將很多配置暫緩裝配,等到改款時再加入,不僅能收穫消費者的關注,還能提升品牌口碑,一舉兩得。
2. 考慮到中國市場用車環境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買車可能是10分鐘決定的事,但是用車卻有可能10年之久,主要由於中國市場遠沒有國外市場那麼成熟,換車的頻率也沒那麼快,結合車型對應的消費群體,考慮到故障率和維修成本,只能在無框車門,掀背式尾門這些驚豔的設計面前忍痛割愛,頗有一些「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氣節。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的案例,比如一汽大眾CC就是一臺原汁原味的沒有任何「閹割」的車型,完美地將無框車門和掀背式尾門帶給中國的消費者。
車叔總結
消費者的胃口是不會輕易滿足的,在相同的價格下配置高的車型多半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畢竟哪家車企也不會嫌自己包裡錢多?對於消費者而言,有決定買或不買的權利,至於是否」閹割「,就交給廠家自己去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