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種藝術種類,來看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
藝術共有十二種。即1繪畫,2書法,3金石,4雕塑,5建築,6工藝,7照相,8音樂,9文學,10演劇,11舞蹈,12電影。這一打藝術,我們須得把它們分別門類,學起來才有眉目。最普通的分類法,是以我們的感覺機關為標準。對付藝術時所用的感覺機關,主要的不外二個,即眼睛和耳朵。換言之,藝術不外乎看的同聽的兩種。但此外還有又看又聽,即眼睛和耳朵並用的。故共有三種。看的稱為「視覺藝術」,聽的稱為「聽覺藝術」。又看又聽稱為「綜合藝術」。
還有一種稱呼法:視覺藝術因為必須在空間中表現的,故又可稱為「空間藝術」。聽覺藝術,因為必須在時間的經過中表現的,故又可稱為「時間藝術」。又佔空間,又歷時間的,則仍稱為「綜合藝術」。視覺藝術共有七種,即前面自1至7。這七種藝術,都是用眼睛看的。普通所稱為「美術」(「Fine arts」)的,便是這類。其中有二種,是西洋所沒有,而中國所特有的,即書法與金石。西洋人寫字不當作藝術,刻印也不成為正式的藝術。
中國則從古以來,「書畫」並稱。又有「書畫同源」之說,說寫字同作畫,是根本相同的。故在中國,書是與畫同等重要的種藝術。金石,在小小的圖章中雕刻文字,分釐毫發都要講究,在一切美術中是最精深的一種。其性質介乎書法與雕塑之間,亦可說是雕塑之一種。但此種雕塑設備較簡,研究很輕便。故中國古來的文人,大都能製作或鑑賞。中國畫家大都能書,書家大都能治金石。因此「書畫金石」,三位一體。
一幅中國畫中,畫之外有題字,題字之下有印章。看一幅畫,便是欣賞「書」、「畫」、「金石」三種藝術。這是西洋所沒有的。除上述三種以外,第7種照相,是以前所沒有,而近來新添的。照相初發明時,大都當作實用品,或工藝之一種,不能獨立為一種藝術。後來,用照相攝靜物,風景、同畫一樣。就有「美術照相」之名。有人稱它為「準藝術」。因為它究意太機械的,太不自由,不能充分加人作者的主觀的創作,故不能稱為正式的藝術。後來照相技術進步,而繪畫趨於寫實,美術照相遂漸漸地獲得正式藝術的地位。
繪畫,建築,雕塑,這三種在西洋美術中向來是最主要的。繪畫是在平面上(紙,布)表現的。建築雕塑是在立體中表現的。雕塑的立體是僅重表面的。例如一個銅像,只講外觀,不講內部。建築的立體則兼重表面和內部。故此三種美的種類術,所用的感覺各異:繪畫僅用視覺。雕塑直接用視覺之外又間接用觸覺。(不是真箇用手去摸雕像,是觸覺參加在視覺中。故石膏像,銅像,木像,泥像,大理石像,給人不同的感覺。)建築則直接用視覺之外,又間接用觸覺及運動感覺。(不是真箇用手去摸建築的各部,到建築的各部分去跑一轉。是觸覺和運動感覺參加在視覺中。故僅講美觀而不宜實用的建築,使人不滿意。)
工藝,是實用為主的一種藝術。例如文具、茶壺茶杯、桌子発子等一切日用器什,都是工藝美術。這種藝術,是在實用之外,又必求其美觀。因為實用的條件太苛刻,美術家不能自由發揮其創作欲,與照相同樣,在藝術中為地位最低的種。然而它的美術的效果,卻是最大。因為日用器什,旦暮在人眼前,其形式的美醜,給人心情以很大的影響。
英國十九世紀藝術教育者莫理斯(William Moris)說民眾的藝術趣味的高下,與工藝美術的美醜大有關係。所以想要提倡藝術教育,首先要改良工藝美術。他自己開一爿賣家具器什美術品的商店,叫做「莫理斯公司」。所發賣的工藝品,都很講究美觀。英國人至今還受著他的惠易。
以上是七種視覺藝術的說明。聽覺藝術只有兩種,即前面的8音樂,與9文學。音樂全靠耳朵聽,是明顯的事。文學常印成書冊,好像是靠眼睛看的,其實與眼睛無關。文學原來就是講話。講話遠處的人聽不到,後代的人也聽不到。因此把它用文字刻印在書冊上,使它可以傳到遠方,傳到後世。所以我們雖用眼睛看書,其實就是聽講。所以文學也是屬於聽覺藝術的。
文學中的詩歌,注重音調,含有音樂的分子,就更顯明是聽覺藝術。聽覺藝術比視覺藝術活躍。因為前者在時間中表現,是抽象的;後者在空間中表現,是具體的。所以音樂比繪畫容易感動人。繪畫中加些文學的趣味(例如中國畫、漫畫等),容易得人理解。反之,視覺藝術比聽覺藝術有力。因為具體的形狀色彩,不易消滅,給人很深刻的印象。不像音樂文學地聽過後即消失,須得重聽才能再見。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