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匠人,入木三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廣撒網的小米又開始進軍生活區?做起來砧板,不得不佩服雷總的腦洞
作為中國人,從始至終都對木有一種特殊的執念,從小學到結婚生活木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廚房。
德國雙立人曾經想在中國推廣不鏽鋼砧板,因為在德國人眼裡不鏽鋼砧板沒有黴菌還看不壞,最主要也不傷刀。覺得可以很塊搶佔中國市場,但是最後的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因為這些不鏽鋼砧板又被他帶回去了,在中國很難賣出去。
畢竟我們中國人從古至今用的砧板都是木砧板。
原因太簡單了,他們根本就沒看過中國人做菜,我們用且只用,木砧板,對於我們來說,拍黃瓜,剁肉餡,剁骨頭用的都是木砧板,畢竟這樣才可以提供給我們厚重的反饋。從歷史來看一直如此。
雖然德國人不了解我們的風土人情,但是他們的想法卻沒錯,畢竟我們家裡的砧板都是用很久很久的,一看就可以看出來隱藏了大量的黴菌,衛生組織就曾經警告過,一些家庭的砧板的細菌數量比馬桶坐墊上的都高二十倍,想想看是有多麼的誇張。還會滋生致癌的黴菌。
其實咱們的老祖宗還是很聰明的,砧板還是得選取好的木材的,特別是家裡甚至幾代人都用過的砧板那確實都是一等一上好的木料了,但是我們一般人哪懂什麼砧板的品牌更別說還要區分木料了。
當然作為國產良心的小米一看,這還得了?我得為中國的後一代的健康著想啊,所以小米又開始跨行做砧板了。
小米在非洲剛果進口了百年的烏檀木,做出了烏檀木的砧板,百年的烏檀木,木質非常緊實,還自帶抗菌能力,都可以當傳家寶了。
小米從來都不會做哪些虛的,直接用整木板作為砧板,讓你挑不出毛病來,但是唯一的缺憾就是木頭太難找了,要做出整木的砧板,首先要求就是樹齡一定要大,而且還有木頭的要求,像柳樹松樹這些就完全不行。
在國內適合做砧板的木頭基本上都是保護植物,所以要做好砧板這一塊還是比較有難度的,但是這可難不倒小米啊,國內的樹木不行,那國外的總行吧?小米就看上了非洲的烏檀木,那可是做砧板的好材料啊,烏檀木見識厚重而且結實,經得住剁剁砍砍。
非洲剛果的烏檀木一年只長10CM,我們都知道砧板的要求都是比較寬的,所以差不多需要百年的烏檀木才可以做出好的砧板,而且每一塊砧板都有來自剛果的證明。
做砧板選用的是烏檀木最中間的正圓部分,一顆半年的烏檀木大概只可以製成15-20快的好砧板,剩下的基本用來做筷子以及衣架了。剛好剛果每年都會開發一片樹林,以便於促進雨林的循環,我們買過來做砧板、筷子以及衣架,剛果人民剛好可以拿到錢用來維護熱帶雨林,剛好互贏。何樂而不為了?
小米砧板從原木到砧板需要經過15道工序,從烘乾,切片、打磨、裝配上油等等………最後才可以得到一塊含水量在8%-12%的砧板,而且非常結實耐用。
小米砧板2.5cm 款到手價 99,3cm 的大板到手 179,這可是讓烏檀木非常沒面子的價格了。一塊可以幾代人用的砧板,整木切割還不費刀,一塊安安心心用幾十年,你會買嗎?
好了,今天的廣撒網的小米又開始進軍生活區?做起來砧板,不得不佩服雷總的腦洞分享完畢,喜歡的可以關注點讚收藏一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