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避而不談的死亡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0-09-03 奕媽育兒觀

文/奕媽,原創文章,且看且珍惜。歡迎關注和轉載!

對孩子的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樣重要,應該從小教起。

最近看到很多中學生自殺的新聞,不禁令人唏噓。

近年來,學生自殺的現象層出不窮,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趨勢呢?

我覺得,除了來自學校和家庭中的壓力,還有學生本身的心理因素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對孩子的死亡教育沒有做到位。

死亡,其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和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談論死亡,他肯定是不理解的。

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先跟孩子解釋什麼是死亡?

人死了會怎麼樣?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以便孩子容易理解。

其次,就是教會孩子面對死亡,生老病死本來是自然界的規律,

小動物會死,人會死,所有的生命都會走進死亡,但是我們可以記住那些美好的過往。

就像電影《尋夢環遊記》裡曾說的: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

01

和孩子談論死亡,父母不該迴避。

面對孩子的對「死亡」的疑惑,很多父母為了省事或者是怕解釋不清,

來迴避孩子的問題。或者是用一些隱晦的說法來回答孩子。

但是迴避不代表不存在,你迴避的了一時卻迴避不了一輩子,

而且,面對孩子的疑惑,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懂得及時給孩子解惑,

才能引導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學會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通過迴避問題。

02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死亡的理解能力也不同,要區別解釋。

什麼是死亡?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理解能力也不同。

心理專家表示:少年兒童對死亡的認知,根據年齡,

家庭教育的不同和外界因素的影響,表現也完全不一樣。


①學齡前的孩子(1-3歲)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我們可以運用比喻的說法來跟孩子解釋,

因為對於剛學會吃喝拉撒的他們來說,對死亡是最沒有概念的,

也比較難理解,他們只能通過父母的言語或表情中判斷「死亡」是件不好的事情,但這也很抽象。

但是,抽象不容易理解的概念並不是說就直接不解釋了,

死亡教育遠遠不該當真的發生家庭變故時才開始的。

孩子從1歲半左右,就開始會逐漸接觸到生命:

地上的落葉,死去的毛毛蟲,或是自己心愛的寵物離去了,

這時候,父母就應該抓住機會及時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了

所以,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可以用比喻的方法跟孩子解釋「死亡」。

比如說,當孩子養的寵物狗死了,就可以跟孩子說:狗狗死了,

它不能像以前一樣蹦蹦跳跳,不能正常吃飯喝水和呼吸了,這就是死亡。

對於低齡孩子,家長們還可以藉助繪本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比如《獾的禮物》、《爺爺變成了幽靈》、《湯姆的外公去世了》、《一片葉子落下來》等等。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死亡只能有個粗淺的認識,並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含義,

還需要父母在以後的教育中繼續普及死亡的概念。

②4-7歲的幼兒階段的孩子。

對於幼兒(4-7歲)階段的孩子,這時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

在家長們的教育下,能辨別一些最基本的是非。

孩子們已經慢慢學會思考,一味的用比喻舉例子的做法,

孩子反而要被弄混了,這時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

就是告訴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並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儘管人對危險的東西有本能的躲避能力,但是,

如果不及時教育孩子一些危險的意識,孩子就會容易陷入危險的處境,

比如說走到河邊就有意識不輕易玩水以免溺死,

如果沒有提前跟孩子普及這些危險意識孩子很可能會發生生命危險。

③7-13歲的兒童。

對於7-13歲的兒童,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

和成年人一樣有悲傷的情緒,會思考,會判斷,什麼是死亡?

這時,家長就更不能拐彎抹角彎抹角了,想著用比喻舉例混過去,

應該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讓他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

「可以帶他們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人是如何出生,

長大,老去,死亡,平靜地告訴他們,他們就不會害怕,反而會欣然接受。」

家長們切記,和孩子們表達「死亡」的言論時,千萬不要去嚇孩子,

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奕媽說】對於孩子的死亡教育的話題的談論,其本質就是一個生命的教育問題,

當然也是孩子的一個認知意識,如果我們能夠教會孩子坦然接受生命的有起有落,有始有終。

那麼孩子自然不會害怕死亡,也會像我們一樣從容面對,花開有落,生命有時,

我們只需過好這一生,讓它是個美好的回憶,這就夠了。


作者:奕媽,新媒體撰稿人,家有一枚可愛小暖男,專注寶寶護理、教育、成長知識分享,育兒路上,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該怎麼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孩子們的成績對於家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市面上才會有那麼多補習班的存在,在成績成為衡量一個孩子好壞標準的社會中生存,這是孩子和家長共同的悲哀。孩子的成績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痛,那麼孩子的成績到底怎麼才能提高?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 日本「死亡教育」,讓孩子吃掉自己孵化的小雞,這種教育有必要嗎
    微博曾經有一個熱搜"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對於"死"這個觀念一直是避而不談,認為在家裡說"死"這個詞不吉利。但是死亡並不罕見,據統計每年約有5000萬人死亡,換算下來,每1秒鐘就會有1.8個人死亡,開展"死亡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 中國式家長教育中的幾句話,對孩子影響多大?這幾句以後別再說了
    生下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是家長的責任。家庭教育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中國式家長的教育,大部分都有異曲同工之處。有些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本意是為孩子好,但是卻往往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這就有點中國式家長的味道了,總是想掌控孩子的一切,只讓他學習,別的什麼都不許做。中國式家長教育的殺傷力,對孩子影響多大?17歲男孩被家長批評幾句,衝動之下跳橋身亡;9歲小狼號因為放學晚被父母批評幾句,選擇用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
  • 中國人最缺的三種教育:性教育、愛的教育、死亡教育
    中國人最缺的三種教育:性教育、愛的教育、死亡教育看到這個標題,大家也許會感同身受,目前的教育只能說是知識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靈魂的教育,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這三個教育,好好地聊一聊它們是怎麼影響我們?
  •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其實,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自己的孩子的,但他們卻常常在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了語言暴力。家長望子成龍,孩子的行為卻無法達到父母的期待,家長情急之下,可能就會「隨口」說孩子「怎麼那麼笨」、「做題怎麼不動動腦子」。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家長隨口的一句貶低、嘲笑孩子的話,卻能夠對孩子的內心產生強烈的顫動?
  • 運動對孩子的成長幫助到底有多大?
    幼兒的運動不足、不均衡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很大隱蔽性,可能要在孩子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顯現出來。因此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幼兒運動。2運動對孩子的成長幫助到底有多大運動對於孩子的成長,除了我們眾所周知的對生長發育的好處,還有對性格塑造有決定性影響。在知乎上,關於「運動對孩子的成長幫助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最高贊的回答來自跳水冠軍吳敏霞。
  • 爸爸的陪伴和教育,對孩子會有多大的影響?我們該做些什麼?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人都以為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雖然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還是來源於爸爸的教育。往往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的爸爸。一旦爸爸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那麼孩子就會深受影響。
  • 「以後給你」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到底有多大?
    「以後給你」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到底有多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幫你保管壓歲錢!「以後給你」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到底有多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提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會聯想到一個詞「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而在家庭環境中,父母言行舉止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的言行。短期之內可能察覺不出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是等到孩子組建一個新家庭以後才會發現原來父母的言行對自己的影響那麼大。
  • 學區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教育家: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關鍵
    學區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可以看看這套《哈佛家訓》,一套書六本,對孩子和家長都有幫助,也是親子共讀的好書。這套書適合家長看,更適合孩子讀。每則故事中有蘊含著教育深義,激勵孩子們積極向上,獲得更多自信和勇氣。書中特有的成長寄語,成了Tim的座右銘,經常會念叨幾句。
  • 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有多大?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孔叢子·居衛》,寫到: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孩子是父母的第一個老師,對孩子的成長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經過相關調查顯示:孩子90%的行為來自父母的行為,父母的一言一行給孩子影響多大呢: 我堂哥家的兒子,目前在讀小學一年級,孩子每次放學回來後就寫完作業就開始玩手機、打遊戲、父母問他作業寫完了嗎,基本上孩子都會回答寫完了,孩子的爸說:寫完了就趕緊把課本預習下啊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不知道有多少看這篇文章的父母是靠著罵來「教育」孩子。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好的原生家庭可以然後培養出敢愛敢恨,安全感十足,又有自信的女孩子。不好的原生家庭培養出的女孩子會自卑膽小敏感多疑,甚至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 蒙氏教育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其社會地位如何?
    蒙氏教育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其社會評價如何?我們今天就來一一探討。蒙氏教育發展至今,普遍受認可,儘管有一些人對其細枝末節提出質疑,但是絲毫撼動不了其在教育長河的歷史地位。02蒙氏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獨立「誰若不能獨立,就談不上擁有自由。」
  • 網際網路遊戲對孩子大腦發育有影響嗎?網際網路教育對孩子有何益處
    最近,來自英格蘭林肯大學的腦學教授Susan Greenfield表示:「網際網路和電子遊戲會對孩子的腦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同時,社交網絡也對實際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帶來不良影響。」對此,倫敦大學和牛津大學的腦學學者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這項結論僅僅就個別而論,而且無科學根據,會誤導家長。
  • 15歲少女懷孕,警醒家長必須對孩子進行衛生健康等教育
    今天,我們分享教育孩子的事情。父母對孩子的操心源源不斷,但大多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因此,他們往往會忽略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對孩子的性教育。在中國家庭中,幾乎所有父母和孩子都是「談性色變」,總是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為時過早,可等到孩子因「無知」犯錯後,卻已為時已晚。
  • 《以家人之名》熱播: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電視劇除了告訴我們,血緣是不能定義親情的感人故事之外,還向我們揭露了如果孩子在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長大,對孩子的傷害會有多大。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對他們來說,都存在著一些傷害。其實,這種情節不僅僅是出現在電視劇的劇情中,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縮影。家長要深刻領悟,並認真學習。
  • 一個好的初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2020年的小升初已經落下了帷幕,這兩天是交費報名發放通知的書的時間,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可能學校還沒有著落,正在奔波在尋找學校的路上,劃片不甘心,搖號落榜了,這些天多少個家長的無眠之夜啊!那麼一個好的初中對孩子影響到底有多重要呢?我想結合自己及周邊人的經歷來談一點拙見。
  •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會間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趨勢。 當然,這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幸福的家庭,但如果家庭充滿了身體和語言上的暴力,那麼孩子一定是好的。那麼,這樣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有什麼危害呢? 父母可能想了解家庭暴力對子女的影響。
  •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當孩子還特別小的時候,他的習慣深受父母的影響日常給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這些行為,需要父母有很大的耐心孟母三遷,故事講的就是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
  • 打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你想像不到,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身邊,很多家長將「不打不成才」的育兒理念貫徹到底,縱使現在很多人覺得孩子不一定要打,講道理也是可以教好的情況下,旁人看到孩子調皮,還是會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就是打出來的!打就打了,又沒打壞,還不是為你好!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長記性!何必跟他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