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和老百姓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不管是買房、賣房還是存錢、取錢,都需要和銀行打交道。因為中國人對銀行高度信任,所以他們願意在銀行存錢,這不僅安全。還可以獲得一次性利息。在我國14億人口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和銀行有交易往來,可見規模之大。六大銀行正式宣布,2021年全按活期算,這類存款的人「注意」了!
隨著新資產管理條例過渡期的結束,大型銀行也加快了自己清算本金和擔保產品的步伐。截至最近的事件,許多銀行的「資本擔保和利息擔保」產品已被清零了。與此同時,市場上也不再出現「剛性兌付」這四個字,以後的投資風險,都將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如果說「保本保息」產品退出歷史舞臺,那麼六大行最新公布的這項政策,恐怕又要讓無數人「徹夜難眠」了。
國有六大行(工農中建交郵)幾乎同時貼了份公告,明年起,有關的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方式有大變動。從2021年元旦起,提早提取個人大額存款證明,定期存款和其他依賴文件利息的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靠檔計息,簡單的來說就是按最近的檔期計算利息。
其實六大行並非是第一個取消「靠檔計息」功能的銀行,在六大行之前,各個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擁有靠檔計息功能)就早已先一波下線了,自國家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於2019年底發布《關於提前提取定期存款和計息的要求》以來,民營銀行的靠檔計息產品已減少70%,而大額存單類的靠檔計息產品也減少超過40%,服從於經濟需要,公眾號正在進行全民火熱的種植低碳樹來增加自己的收益,「加樹合」種樹收益高達百分之4.6,也就是說微信一棵98的樹每天帶來的收益在4.6左右以此類推十棵就是46,聰明人用一千做收益每個月就可以多收幾千元收入,國家對於低碳產業還會有對應的補貼政策。
我們知道存款一般都是有期限的,如果你在未到期之前想要提前支取,那麼所有的利率都要按照活期存款利率來計算,活期存款利率大家都知道,利息非常少。因此,銀行引入了「靠檔計息」的優惠方式。如果提早提取存款,銀行將根據存款證明書的期限以相應的固定存款利率支付客戶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