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20年車輛報廢年限的最新規定,取消對非運營轎車行駛年限的規定,但同時私家車報廢的行駛裡程調整到60萬公裡。
也就是說,車輛的報廢年限沒有了時間限制,但是對於非運營的轎車在行駛裡程上面有了新的規定,就是達到60萬公裡也要強制報廢。尤其要求轎車雖然在6年內免檢,但是6-15年之間需要每年年檢一次,15年以上的需要一年年檢兩次。而年檢通過的正常行駛,年檢不通過的禁止行駛。
從2020年汽車報廢最新規定可以看出,目前國內汽車的報廢年限從有到無,然後到一直的完善,對於汽車消費者來講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家用轎車的報廢取消,對於很多家庭來講也可以省去一筆很大的開銷。
而我國的機動車報廢標準是從1997年7月15日發布的《汽車報廢標準》開始,其中當初的規定是對於私家車的報廢年限規定為10年,而且行駛10萬公裡。隨後隨著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和技術不斷完善,車輛的報廢年限和裡程規定顯然不適合之前的規定。
隨後在2000年新編的《汽車報廢標準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小轎車從原先的10年延長到了15年再報廢。這顯然是一次革新的創造,尤其是車輛年檢的不斷改進和小轎車年限的規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消費者更大的權益。
而到了2006年,由商務部牽頭頒布的《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徵求意見上線,從而才從根本上第一次取消了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使用年限限制。而這一政策也一直延續到至今,雖然沒有了年限的規定,但是從2020年新規中可以看出,對應的向裡程方向偏移。
車輛報廢從無到有,然後從有到無,消費者就像坐了一輛過山車。但是總體而言,隨著汽車工藝和技術的不斷完善,車輛報廢也是隨著「潮流」在變動。
一方面主要是為了汽車對於駕駛人安全考慮,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有效的遏制車輛在報廢期以後的道路安全考慮。所以兩者都是從人身安全角度上考慮問題,而政策也一直隨著不斷變化的趨勢進行變化,也算是比較人性化的改變。
而未來,車輛報廢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寬鬆,畢竟車輛的技術不斷增進,將是考慮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