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國首富:為內地投資近千億,買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

2020-12-22 騰訊網

一說到首富,腦海裡總是會浮現出幾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比如李嘉誠、馬雲等人。他們都可以說是「中國首富」的代表,而很多人對於他們首富的稱號也非常熟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位中國首富的社會地位比李嘉誠還高,但這位首富此前已經是中國前首富。談到他,還要從上個世紀開始說起。這個人名叫王永慶,是臺塑集團的老闆。

王永慶一手創立了臺塑集團。他十分擅長把握機遇,對商機把握得非常準確,因此也就成為了一代傳奇。據統計,臺塑集團1984年營業額就達30億美元,而王永慶的總資本高達45億美元,這些財富也讓他坐上了首富的寶座。即便是現在,王永慶所在的集團仍在世界前50強,這個「50強」也是臺灣唯一的世界企業「佳話」。

其實,王永慶和曹德旺非常相似,他們都是實業家,從不靠投機取巧賺錢,都是憑著自己的實力和努力才取得了成功,因而獲得了很多人敬佩。甚至王永慶在90歲高齡時,還仍然堅持在一線工作,經常奔波於各個國家。

早年,王永慶的家庭條件並不好,沒有錢上學,因此只能做生意。16歲那年,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米店。當時嘉義有近30家米店,競爭非常激烈,只有200元的王永慶只能在偏僻的巷子裡租到一家小店。他的米店開得最晚,規模最小,更不用說人氣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清,門可羅雀。

一開始,王永慶曾背著米挨家挨戶賣,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是很好,誰去買小販賣的大米?但是怎樣才能打開市場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大米上都有所突破。當時臺灣的農民還處於手工作業的狀態,由於稻穀收割加工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等雜質容易混入大米中。做飯前,人們要洗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不過大家都習以為常。

王永慶從這個平凡的地方找到了突破口。他和兩個弟弟一起,一點一點地將拌在米糠、沙子等雜物中撿出去,然後再賣。一時間,鎮上的家庭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大米質量很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就這樣,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了起來。

靠著米店,他也攢到了一定的資金,又抓住了塑膠行業和木材加工業的機會,最終,他借了50萬元成立了一家塑膠公司,這也是臺灣第一家塑膠公司。前三年,塑膠的發展不盡如人意,市場供應極小,銷售常常陷入困境。然而,王永慶卻反其道而行之,下令增產。但他的公司合伙人不同意他的決定,最後選擇了撤資。王永慶不想放棄,就賣掉了自己所有的房產,買下了公司所有的產權。

意想不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王永慶管理後,對他公司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他的公司終於擠進了世界50強,這讓以前的合作夥伴非常後悔,但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由於塑膠公司的不斷發展,上世紀80年代,王永慶就已成為了臺灣首富。此後,王永慶計劃到中國內陸投資。當時,他的臺塑集團旗下擁有幾十個業務,遍及全球多個國家,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工業王國之一。

早年,王永慶就有一個宏偉的計劃,要在大陸投資100億美元。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個計劃最終擱淺了。然而,後來王永慶在美國買了1億平方米的土地,送給中國人,這件事一度在全國引起轟動。除了在內地投資建設30家公司外,王永慶還投資17億元在廈門成立長庚醫院。可以說,王永慶無論是在工業上還是在醫療事業上,都為大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了讓更多的患者看得起病,王永慶實施了首個看病後付費的案例,這一方法在推出後受到廣泛好評。而且,王永慶也把這種模式帶到內地醫院,很多醫院都效仿了這種模式。晚年,王永慶又描繪了一幅宏偉的藍圖,他想在內地投資建設1萬所希望小學,讓上不起學的孩子都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讀書。

王永慶生前就已經完成了近一半的計劃,在王永慶死後,這個願望將由後人代替他繼續完成。據了解,王永慶生前向大陸捐款100億元人民幣。90歲時,他仍然沒有放棄做慈善事業,仍然堅持在第一線工作。由於擔心海外工廠的發展,王永慶仍不顧年邁奔波於世界各地。

但遺憾的是,王永慶在美國工作期間未能敵得過衰老,最終在91歲高齡去世。在美國買1億平方米土地,送給中國人,向大陸捐贈100億元人民幣,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王永慶的一生不是傳奇二字可以詮釋的,可以說,他是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永慶值得所有人欽佩!

相關焦點

  • 到內地投資800億受阻,卻買下1億平方米土地送中國,還捐出100億
    當我們談論到臺灣首富時,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郭臺銘,他的名字似乎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臺灣還有一位富豪,他比郭臺銘更早成為首富,並且影響力和財富均超越了郭臺銘,他就是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
  • 他是臺灣首富,曾給汶川捐贈1億,在美國買15萬畝土地送給國人
    好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為這片土地養育了不少博施濟眾之人。本文的主人公,王永慶便是如此。▲米店那個年代,生產大米的技術並不精細,大米中往往會伴有沙石,買米的客戶對此也都習以為常。王永慶為了提升客戶的購買體驗,每次在買米前都會將米中的雜質挑出,也贏得了許多回頭客。
  • 臺灣真正的商界大佬,為大陸捐4200所小學,還買美國15畝地送中國
    當年,華人首富王永慶一直工作到91歲還沒有退休。王永慶很早就成為臺灣首富,他的創業史被幾代人視為「寶典」,也因此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臺塑集團的創始人,他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一位真正的愛國商人。有趣的是,王永慶去世後,郭臺銘還參加了他的葬禮,他非常尊敬王永慶。但遺憾的是郭臺銘並沒有王永慶的眼界和品行。
  • 30年前這個臺灣人,為了在內地投資70億美元,最後還得移居去美國
    四川首富劉永行跟山東首富張士平都曾經說過王永慶是他們的偶像。王永慶一生積攢下近3千億的資產,他一生只做實業,從來不從事投機生意。王永慶一生在慈善方面的貢獻非常巨大,他的大部分遺產都捐給了慈善實業,他一生在內地建了4千多家希望小學。他留下了一個40億的基金,讓他去世之後還可以持續在內地建設希望小學。
  • 李嘉誠拿千億投資英國 而他在美國買地送給內地 還捐款百億
    李嘉誠,在商界的成就,可謂是無人能及,他將商人的本性,體現的淋漓盡致,他縱橫商界69年,締造了不少的傳奇,成為了財富的代名詞,然而,在被人崇拜的同時,也飽受非議,李嘉誠曾連續15年霸佔華人首富之位,而在他之前,是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也曾是華人首富,雖說,李嘉誠和王永慶同為華人首富,
  • 「重慶李嘉誠」101億買倫敦摩天樓,已清倉內地項目和土地
    「重慶李嘉誠」101億買倫敦摩天樓,已清倉內地項目和土地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 2017-05-02 07:11 來源
  • 他是臺灣首富,買下美國1億平方米土地捐給中國,他是何人?
    王永慶就是臺塑集團的創始人,在他的經營下,公司每年的淨營業額就高達30億美元。而在1984年的時候,王永慶身價就已經高達45億美元了。取得多大的成功,背後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普通人一樣,王永慶一開始並沒有多有錢,也沒有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
  • 「吝嗇」的臺灣首富,卻花「重金」投資大陸,為大陸投資了上千億
    提到臺灣首富,我相信每個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郭臺銘。他一手創辦了的富士康,身價百億,富士康在世界各地擁有40多家工廠,員工數量也超過了150多萬人,年收入上千億,這確實是一個真正的超級富豪。但事實上,在郭臺銘之前,臺灣還有另一位企業家在財富和地位上都遠超過了郭臺銘,他就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
  • 新鴻基半年盈利65億港元 內地土儲820萬平方米
    新鴻基在內地的土地儲備達820萬平方米,包括790萬平方米的發展中物業,其中逾75%為高級住宅或服務式住宅,其餘為頂級寫字樓、商場及優質酒店。  觀點地產網訊:今天下午,新鴻基地產發布了2009/2010財政年度的半年業績。
  • 原則不同的兩個首富,一個對美國避之不及,另一個卻「投懷送抱」
    眾所周知,李嘉誠曾經連續15次成為華人首富,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今他已經退出了長江集團,把權力交給了兒子李澤鉅,不過李嘉誠依舊在幕後制定家族投資計劃。李嘉誠當年是一個窮小子,靠著舅舅資助創辦了塑膠花工廠,積累大量財富後開始轉入房地產行業,如今他在香港和內地均保留產業,而在歐洲和美洲還擁有更多的房產,投資國家數量多達40個。李嘉誠傾向於投資民生行業,比如電業、自來水,機場、煤氣、港口等等,而主要目標國家是英國和加拿大,這幾年累計投資達到2500億元。
  • 長實集團五年拋售內地及香港資產套現1700億 李嘉誠「龜速」開發...
    「賣賣賣」的同時,也不斷「買買買」,近年長實集團積極開拓多元化投資,涉足飛機租賃、基建等業務,涉及收購的資金合計逾1400億港元。此外,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李嘉誠在內地的近三十個項目中,僅三分之一完工,開發模式可以用「龜速」來形容,少則三五年,多則二十年有餘,這種「慢開發」模式卻成為李氏變相囤地後高價出售獲利的法寶,通過一買一賣獲利近千億。
  • 「吝嗇」的臺灣首富:在內地投資千億,還預建10000所希望小學
    文:餘周提到臺灣首富,我相信每個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郭臺銘。他一手創辦了的富士康,身價百億,富士康在世界各地擁有40多家工廠,員工數量也超過了150多萬人,年收入上千億,這確實是一個真正的超級富豪。在王永慶的不懈努力下,公司不斷成長,王永慶也憑藉著「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不斷吸引客戶前來。到20世紀80年代,王永慶就已經成為臺灣首富。臺塑集團也成為了臺灣企業的「王者」。當時,他的臺塑集團規模龐大,涵蓋了纖維、紡織品、生物技術、教育和醫療等領域,是臺灣各大企業的領頭羊。
  • 虧損1400億,亞洲首富李嘉誠踩雷
    來源:價值線、券商中國、中國證券報、環球時報、中國基金報等這年頭,不踩雷都不能算成功人士,前有地球首富巴菲特踩雷卡夫亨氏,一夜損失90億美元。今有亞洲首富李嘉誠持股一家加拿大能源公司損失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408.66億)。
  • 恆大許家印2500億身家登頂胡潤全球房地產首富
    香港首富91歲的李嘉誠以2000億元位居房地產榜第二。李嘉誠主要財富積累來自於香港的房地產,改革開放後進入內地。自五六年前起,逐步減少內地地產業務,並出售內地和香港持有的物業,套現金額超千億元。與此同時,轉投歐洲,尤其是英國,開始了新一輪的全球戰略布局,主要圍繞在基建、零售、能源、電訊等行業進行投資。今年2月,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基建宣布以20億英鎊的價格競購英國的西北電力公司。
  • 中國第一位女首富:賣廢品起家,生意做到國內最大,今坐擁420億
    中國誕生的富豪數不勝數,可以說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領導人。每個人都熟悉馬雲,許家印,馬化騰等。作為一個有錢的女人,每個人都應該想到董明珠和楊惠妍,但是實際上有一個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人。中國第一位女首富:賣廢品起家,生意做到國內最大,今坐擁420億!
  • 富商王永慶:曾買下美國1億平米土地,無償捐祖國,現今發展如何
    但少,並不代表沒有,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便是一位願意分財濟世的人,當年他發家致富後,斥巨資在美國買下近1億平方米土地,無償捐給中國,準備讓我國在這裡發展農業,如今10多年過去,
  • 「座駕」3億!上海首富花百億深坑建酒店,帶「國寶」上了春晚!
    他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央視春晚的地產商!他被譽為「中國豪宅之父」。他原本是一個藥店夥計,因聽不懂粵語,就轉行去做金融,一不小心賺了數千萬。五次轉行之後,找對人生方向,最終身價近千億,成為上海首富。於是,許榮茂抓住內地紡織服裝的低成本優勢和香港紡織貿易躍升的機遇,開始在香港、深圳、蘭州等地建立大量的工廠,為海外貼牌生產服裝。不過,在紡織行業他並未徵戰多久,「做服裝特別累,員工多,業務量大,但利潤微薄。幫別人做加工,為他人做嫁衣,沒有自己的品牌。雖然也是實業,但缺少滿足感。」
  • 武漢捐款第一人:手握7000萬平方米商品房,在中國投資高達2380億
    文:西城眾所周知,疫情當下我們都在為國家做貢獻,有錢的出錢,沒錢的關在家裡不出去,避免惹麻煩。在人民群眾中,除了醫護人員作出巨大的貢獻之外,就屬企業家們不斷捐款支援最讓人敬佩了!比如恆大集團的許家印捐了2個億,融創中國的孫宏斌捐了1.1億,碧桂園的楊國強捐了1個億,萬達集團的王健林捐了1000萬等等。關鍵時刻,這些巨頭紛紛行動,支援武漢。
  • 創業資金僅200元,靠一家米店起家,成為華人首富捐100億給內地
    可若有那麼一個人,其通過實業成為華人首富,卻捨得向內地捐出一百億,對這個人該如何蓋棺定論?此人為王永慶,在獨屬於他的時代裡,他是如李嘉誠一般呼風喚雨的人物,他也是李嘉誠之前的華人首富,其發家不靠投機,僅以實業,卻也堪稱傳奇。
  • 每年收租260億,現金流超過李嘉誠!他是中國藏得最深的「首富」
    說到中國的首富,大家都會想到馬雲。幾天前,馬雲以445億美元淨資產超越了印度能源大亨穆克什·安巴尼,一舉拿下了亞洲「首富」的寶座。而早在2019年11月,馬雲及其家族就以2750億財富排名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