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北大教授狀告「恨化學」的背後
原標題:北大教授狀告「恨化學」的背後 ■彭科峰 日前,知名化妝品品牌法蘭琳卡在各大媒體播出廣告,為宣傳自己產品的「純天然」,其內容不斷重複著「我們恨化學」這句話。此舉引起北京大學教授、《結構化學基礎》作者周公度的不滿。周公度表示,將起訴廣告經營商及播出媒體。
-
法蘭琳卡「我們恨化學」廣告惹爭議
該微博爆料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退休教授周公度欲狀告法蘭琳卡「我們恨化學」廣告的播出頻道之一——CCTV-8,並貼出其手寫狀書的照片。在狀書中,周公度表示:CCTV-8為了賺錢插播商業廣告,近來每晚8時30分播放一則廣告,最後在屏幕上較長時間顯示「我們恨化學」,同時播音喊叫「我們恨化學」,這是一則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的廣告,應立即停播,還要設法補救給化學教育造成的損失。
-
北大教授無須對「我們恨化學」上綱上線
法蘭琳卡廣告「我們恨化學」被質疑反科學,北大教授要狀告央視8套。這段廣告不斷地重複著「我們恨化學」這句話,甚至直接用這五個大字佔滿屏幕。廣告本意或許是想強調自家品牌的「天然」,但一直風波不斷。北大教授周公度認為,這是一則壞廣告,毫無基本科學素養,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我們恨化學」,這句話說給常用化妝品的人聽,他們或許瞬間就能理解廣告創意,但其他人未必。
-
央視「我們恨化學」廣告詞遭輿論圍攻
央視日前在一則廣告中打出了「我們恨化學」的廣告詞,引起北京大學教授周公度的震怒,認為這句話是「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要求央視停止播放該廣告,並設法補救給化學教育造成的損失。此事近日在化學界及廣大網民中引起了熱議。
-
廣告詞引發化學界不滿 「我們恨化學」廣告暫停播放
周教授認為,央視8套每晚播放的化妝品廣告中的廣告詞「我們恨化學」是「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要求央視停止播放該廣告,並設法補救給化學教育造成的損失。24日,中國化學會也向央視發函,指出該廣告涉嫌構成虛假廣告,要求央視公開道歉並消除影響。 該廣告所屬品牌法蘭琳卡對周公度教授指出的內容公開道歉,目前,該廣告已經在央視暫停播放,央視方面目前暫未對此事作出公開回應。
-
不滿"我們恨化學"廣告 北大教授狀告央視及品牌商
爭議源於法蘭琳卡的一則廣告:15秒的廣告中,「我們恨化學」的廣告詞被連續重複了三次。這樣的表現手法,被周公度定義為「反科學」,並質疑中央電視臺未起到監督責任,任由其誤導消費者。 北京大學的知名教授,為何要和一則廣告「較真」?本報專訪了84歲的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周公度。
-
「我們恨化學」廣告停播 化學會要求央視公開致歉
此段在央視8套播出的廣告,不斷地重複著「我們恨化學」這句話,甚至直接用這五個大字佔滿屏幕。11月18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退休教授周公度發出聲明,要求停播廣告並普及化學知識。 《法制晚報》記者獲悉,中國化學會已致函媒體,就播出不當廣告公開致歉並彌補損失。目前該廣告已經停播,該化妝品公司也發表了道歉說明。周公度則希望媒體及相關部門,能夠向民眾普及化學知識,強調化學的重要性。
-
中國科協發布十大科學傳播事件:「『我們恨化學』遭抗議」入選
「『我們恨化學』遭抗議」入選十大科學傳播事件。事件回放顯示,11月底,《結構化學基礎》作者、北大教授周公度公開批評某化妝品牌廣告語「我們恨化學」違反科學常識,引起輿論熱議和共鳴,也得到了相關專業學會的聲援。
-
專訪周公度:只想聲明反對「我們恨化學」廣告,不會打官司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退休教授周公度 秦順教育網 圖近期,一則廣告語為「我們恨化學」的化妝品電視廣告播出後,引發爭議。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與化學打交道的周公度,對「我們恨化學」的廣告提出了異議,希望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周公度教授告訴澎湃新聞:「我沒有打算請律師、打官司什麼的,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作一個聲明,表達反對這則廣告做法的觀點,播出平臺、廣告方責任在誰,希望有關部門去處理。」
-
曾因「我們恨化學」惹爭議的法蘭琳卡真是不含化學成分嗎?
去年,法蘭琳卡在央視上播出了一則廣告,廣告中,一女士滿臉淚痕,推開一團灰濛濛的煙霧,連續三次大聲喊道:「我們恨化學!」法蘭琳卡如此廣告,意在宣傳「自然護膚」。 但該廣告遭到北大教授抗議,被指「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廣告隨即被央視撤銷。
-
化妝品廣告稱恨化學引質疑 北大教授狀告該廣告
這則15秒長的廣告不斷地重複著「我們恨化學」這句話,甚至直接用這五個大字佔滿屏幕。19日,有網友爆料北京大學化學系周公度教授遞交聲明要狀告該廣告。面對質疑,法蘭琳卡官方微博回應稱,「該廣告創意是針對於當下護膚品領域部分存在的過度使用石油化工化學成分,濫用化學藥劑導致對人體肌膚產生危害的現象」記者發現,網友對此回應並不買帳,許多網友認為「廣告文案太傻,智商急需充值」。
-
溫籍北大教授寫狀文 斥停央視「恨化學」廣告
1992年秋,退休後的周公度還曾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1993年曾訪問美國普渡大學,此後繼續在國內外講學 近日,中央電視臺8套每晚播出的一則化妝品廣告,不斷重複「我們恨化學」,惹怒溫籍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退休教授周公度,他奮筆疾書,寫下百字「狀文」,稱廣告是「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的壞廣告」,要求央視立即停播該廣告,並設法補救給化學教育造成的損失,該事件引發網絡熱議。
-
挖挖批評「高頻詞」背後的「真問題」
但是,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實事求是、出以公心,在不破壞黨性原則和黨內團結的前提下,要堅持有什麼說什麼,無需拘泥於字斟句酌,更不能挖空心思套用一些「高大上」的詞彙,用大家似曾相識的批評「高頻詞」來裝點門面,聽起來似乎「有辣味」了,但其背後隱藏著諸多「真問題」。 迴避問題。毫無疑問,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聚焦「四風」問題。
-
丁真熱背後:我們渴望「真」
11月18日,當地國企聘用丁真為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的旅遊宣傳大使。11月25日,丁真拍攝旅遊宣傳片《丁真的世界》,為四川代言。11月28日,各地官微紛紛邀請丁真去做客,「丁真效應」在國內外持續熱議。12月7日,丁真首次以旅遊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現在家鄉的旅遊宣傳冊上……
-
每日電訊:更應關注「神回復」背後的真問題
原標題:更應關注「神回復」背後的真問題 近日,有網友就四川閬中商品房產權只有40年一事諮詢閬中市國土局,其官方網站給出的回覆居然是「40年後,我們是不是還存在這個世界,不要考慮太長遠了」。這一「神回復」引起媒體廣泛關注和眾多網友吐槽,閬中市國土局及時做出回應,稱此回復「言語不當」,並向網友公開致歉。
-
問題孩子的背後:求助矯正機構真能收穫乖孩子嗎?
非但沒有被拯救,反而被推向深淵——截至目前,儘管四川成都嘉年華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已經因違規經營辦學被關停,但涉及其是否以暴力手段虐待學員的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社會大眾對其背後問題的討論也並沒有停止。「問題」孩子,何處是歸途?這樣的「輔導」真能挽救孩子嗎?網癮、早戀、厭學、逃學、親情淡漠……當孩子身上被貼上這樣的標籤,當父母認為百般努力也無法實現與孩子的正常溝通交流,成都嘉年華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成為了一些家長的選擇。
-
丁真背後有人
這裡我們不妨先梳理一下,從11月12日丁真意外走紅以來,甘孜當地政府在短短幾周內的所作所為:籤約丁真的國企負責人杜冬在採訪裡說,他們第二天(12號)就在考慮籤約的問題。Round ⑥現在,我們慢慢抽絲剝繭,終於發現在這套快穩準狠的組合拳背後,早已有伏行千裡的草蛇灰線。這場近乎教科書般的文旅宣傳戰背後,是一個地區政府、無數基層幹部們的良苦用心。因此我說,丁真絕不是命運的饋贈,他是辛勤播種後的收穫。
-
俠客島:一位基層民警犧牲背後的警界真問題
前段時間公安機關在推行套改試點,山東等地的警務系統出現了一點波動,很能說明問題。簡單說來,與普通人想像不同的是,警察,尤其是基層民警,並不見得有多高的專業素養。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是普通人,但在做專業事,並且是職業風險比較高的事。
-
關注丁真背後我們關注的是什麼?不只是因為高顏值
原先,攝影師去藏區尋找「世界高城的微笑」,但拍攝主角並不是丁真,而是他的弟弟。攝影師沒有等到丁真的弟弟,偶遇了丁真,黑亮的頭髮,純真的微笑,民族風情的服飾,再配上一雙清澈的眼眸,丁真火速成了大家心中的「甜野男孩」。對於這名新晉頂流「網紅」,吃瓜群眾熱烈圍觀,是衝著他的高顏值,也與看熱鬧心態有關。丁真走紅後,全國多地向他發出邀請,為此絞盡腦汁,「爭」得不可開交,一時讓人忍俊不禁。
-
理性看待「一桌餐」背後的真問題
這是湖南省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緊盯「一桌餐」問題,馳而不息糾「四風」治陋習的一個縮影。(9月23日《湖南日報》)我們看到,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懲「一桌餐」等四風問題「新變種」,堅決從源頭上剷除「一桌餐」生存土壤,湖南近來繼續揮出重拳,成立了專項治理工作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