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竟然也躺著中槍。央視日前在一則廣告中打出了「我們恨化學」的廣告詞,引起北京大學教授周公度的震怒,認為這句話是「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要求央視停止播放該廣告,並設法補救給化學教育造成的損失。此事近日在化學界及廣大網民中引起了熱議。
「化學有害」實為誤導
央視在播出的一則10餘秒的護膚品廣告中,以三句一聲比一聲響且字體漸次放大的三條廣告詞,呼喊「我們恨化學!我們恨化學!我們恨化學!」,緊接著畫面導出廣告主題——向觀眾推薦一款「自然護膚」產品。
先是本月19日,有北大學生在微博發文稱,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退休教授周公度找到學院辦公室,希望能通過校方將自己手寫的一封狀告信遞交到央視8套。這封狀告信被掛網後,立即引起網友的強烈關注。周教授在題為「狀告CCTV-8」的聲明中說,央視8套每晚8點播放一則廣告,該廣告在屏幕上長時間顯示「我們恨化學」的字樣,同時也有播音喊叫「我們恨化學」。周教授認為,這是一則「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的壞廣告」,希望能夠立即停止播放,並設法補救給化學教育造成的損失。
周教授認為,作為一家日用化學品生產企業,更應該知道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大,但這則廣告把化學當成是一個負面的東西,引導大家把化學當成不好的東西,是有害的東西,這是反科學的。
廣告不該違背科學
輿論在圍觀周公度教授的狀告信時,幾乎一邊倒地認為這則化妝品廣告傳遞著對化學的知識無知。及至24日,中國化學會的公開表達,更是將這場對廣告詞的「圍攻」推向了高潮。中國化學會要求央視撤銷廣告、公開致歉,並採取一定措施彌補已經造成的惡劣影響和相應損失。中國化學會認為,該廣告「傷害化學,反對科學,通過譁眾取寵的出位言論片面追求廣告效果」。根據《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內容,任何化妝品都不可能沒有化學成分,「如此廣告人為地製造並傳播化學有害的錯誤論調,造成公眾對化學的懷疑和牴觸」。該廣告的意圖是宣傳自己產品的「純天然」,「但是化妝品根本無法實現純天然」,因此中國化學會認為,以「我們恨化學」的方式宣傳產品「純天然」,誤導消費者對化學產生「敵意」,涉嫌構成虛假廣告。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萬斌說,綜觀事件的前因後果,至少反應出在相當一些領域、相當一部分人頭腦中,化學的基本素養還十分欠缺。據悉,央視目前已停播了這則廣告短片。
提升民眾化學素養
然而,化學素養的不足似乎還是當下的一個世界性問題。普通人對化學產生的各種沒有道理的懷疑和恐懼,並非中國獨有。今年,為了弄清公眾對化學的態度,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進行了一次民調。在受訪民眾當中,有25%的人表示對化學「沒有任何興趣」,一半以上的人感覺自己對化學領域了解太少,約有一半的人表示在談論有關化學方面的話題時「完全沒有信心」,另有近兩成的人甚至認為「所有的化學物質都危險且有害」。
張萬斌解釋說,化學是有關物質轉化的科學,生命化學、環境化學、材料化學、食品化學、日用品化學……可以說,離開了化學就沒有我們生活的世界。「現在之所以有些人『談化學色變』,只是因為他們被一些偽劣食品和用品傷害得不輕,但這不是『化學』本身的錯誤,而是守法與違法的較量,主要是道德與法律層面的問題。」他說,化學素養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眾化學素養提升,也需要正確輿論引導。首席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