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指導孩子適應中學學習生活,培養孩子善於獨立思考的習慣

2020-08-23 廈羽聊孩子

1、適應新的學習要求

家長要指導孩子適應中學學習生活。根據中小學學習的不同特點,培養孩子善於獨立思考、勤於發現問題、自覺改正不良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習上出現暫時的付出與努力不成比例的情況,不要氣餒也不要著急,只要堅持不懈,會有所收穫的。

很多孩子將中學作為人生的一個新起點,希望能有所作為,因此對未來的期望值比較高,尤其是小學一貫學習很好的孩子,仍希望初中充滿讚揚和掌聲,對於失敗和困難卻估計不足。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首先應肯定孩子的積極態度,然後和孩子共同就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客觀的估計並研究解決的辦法,未雨綢繆,困境真的出現時就不會一蹶不振、心灰意冷了。

2、適應新的角色要求

孩子升入初中就意味著他是一個中學生,這不單單是指孩子,家長首先應有這種意識:即孩子長大了,他的生理、心理髮育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對於孩子的要求和教育也應有新的變化,這種新的角色觀念的轉變首先要從家長開始,然後才能去指導孩子。生活起居上,要培養孩子自己獨立睡眠、起床,自己的衣物、床鋪、書桌、甚至房間都要自己整理,簡單的衣服自己洗。開始做時,孩子可能會笨手笨腳,此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要給予孩子恰當的指導;另外孩子已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突然間很多事情要他自己去做會感到很困難,因此思想教育和技能訓練要同步進行。

孩子升入初中。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會攪得他焦頭爛額、難以應付,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最好在假期就著手進行,以便在開學後能較快地適應學校生活。萬事開頭難,只要耐心指導、反覆練習孩子會做得很好的。家長和孩子最好一同制定計劃,將生活上的訓練和學校生:活的要求共同細化到計劃當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作個初步估計,有條不紊的安排各項生活活動,這實際上也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很好地適應中學生活做好鋪墊。

總之,孩子已經完全具備自己單獨行動的能力,這是孩子成長的需要。應該放手讓他們去鍛鍊。應該充分相信孩子。給他一定的自由。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是每個中學生在行為規範上應達到的標準,應從家庭的日常生活瑣事上進行訓練,如果小事上能夠做得很好,那麼對於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就能很好的遵守了。

3、中學生自身的變化

進入初中,學生的角色有了新的變化:在學校裡,由小學階段的&34;大哥哥&34;大姐姐&34;小弟弟&34;小妹妹";在家人及鄰裡的地位提升了;他們開始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關係密切的朋友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孩學習的關鍵。家長應引導小孩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子現場】 一個小孩子正在寫數學作業,看見最後一道數學題自己不會做,急忙喊:「媽媽,快來幫我的忙,這道題我不會做了!」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孩子長大後,因為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品質,他的視角會比別人寬廣,思維也會更加縝密。因此,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將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機遇,更容易擁有成功的生活和事業。
  • 培養孩子自覺學習,先從良好習慣,惜時守時,自主獨立開始
    一個獨立自主生活的孩子,一個自覺學習的孩子,會讓家長省心不少,會讓老師舒心不少,會讓孩子自己開心不少,但說來容易做來難。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學習?既是家庭教育的挑戰之所在,也是學校教育的責任之所在。培養自主學習的孩子,少不了家庭教育中家長的關愛與陪伴,少不了學校教育中老師的激勵與引導,少不了家庭和學校教育中的有效溝通,少不了孩子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自主之行動的堅持。
  • 孩子不善於思考怎麼辦,家長這樣做教出來的孩子才更聰明
    孩子不善於思考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類孩子,每當學習的時候,自己也不願意去思考,總是依賴家長來給出答案,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呢?實際上,對於以上孩子總是依賴家長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們還沒有養成一種能夠自主進行思考的能力。
  • 家長喜歡包辦?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呢
    懂得獨立思考的人才能有所作為,才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懂得獨立思考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才能明斷是非;懂的獨立思考才能在面對人生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學會適當的「偷懶」,不要總是幫孩子解決問題,要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解決。否則時間一長令孩子養成習慣,就會一遇到問題就尋求幫助,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 家長喜歡包辦?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21世紀的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沒有什麼壓力,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導致許多孩子依賴性很強,什麼都依靠父母包辦,獨立生活能力非常弱。而追究其原因,導致孩子獨立性差的罪魁禍首還是來自於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過度的溺愛孩子,孩子也認為理所當然。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
  • 如何幫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面對突然變化的環境,孩子往往有不適應感,也會形成一種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家長要從學習、心理、能力等不同方面幫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這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教養、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同時也會使家庭成員關係融洽、和睦,心境愉快,充滿安全、幸福的感覺,減少孩子剛進入小學的焦慮和壓力。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教育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慢慢成長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按照我們自己所想的,按照我們的思考方式,書寫出我們所期盼的答案,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去找到答案
  • 獨立思考,培養孩子獨立性,助力孩子實現人生的夢想
    愛因斯坦曾說過:「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應當始終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對於將來的學習、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思考,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中學寄宿生活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失落感,當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有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寵著,一到學校寄宿,這種優越感消失了,使他們稚嫩的心理無法承受;二是陌生感,在家裡生活了幾年,已形成了一些生活習慣,到學校寄宿後,這種習慣隨之打破,孩子的心理無法適應;三是恐懼感,在家裡要幹什麼,可隨心所欲,可在學校所有的行為都受到了校紀的約束,加之對老師和其他同學存在的心理上的隔閡和畏懼,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父母掌握這4點,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從這個男孩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創新想法大多來源於生活,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實在值得我們鼓勵。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具有這樣的思維習慣,有一些孩子思維不夠敏捷,思考問題總有局限性,喜歡鑽牛角尖,而這種思維方式就不利於他的創新習慣的培養,那麼是什麼限制住了孩子思維的發展呢?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閱讀能力?家長懂得這樣做,孩子學習英語更專注
    當然,在孩子能夠做到精讀和泛讀之前,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事情是如何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孩子獨立閱讀能力的養成,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和指導。獨立閱讀能力所謂的獨立閱讀就是孩子可以不用再家長的陪伴下,能夠做到自主閱讀,自主學習,可以脫離家長的指導,自己進行閱讀,孩子擁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每一個孩子必須要學會的能力。
  • 家長如何培養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
    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績的保證。學習習慣需要從小培養。我來談幾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應該培養孩子按計劃學習的習慣。學習是日常生活的很重要的部分。家長要引導孩子給自己每天的活動制定計劃。每天什麼時間學習,什麼時間玩耍,都要有明確的計劃,並按計劃執行。孩子完成之後,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以強化這種行為。其次,應該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習慣。
  • 比起孩子學習成績,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很重要
    如今這個社會,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希望孩子在學業上取得良好的成績,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所以孩子學習好不好就成了孩子是不是一個優秀人才的判斷方式。 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培養,讓孩子養成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其實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為重要。
  • 適應小學生活需培養4種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適應小學學習生活的第一步,至關重要。  1、寫的習慣。  學生完成作業就好比家長做完工作一樣,是一種責任。所以,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就顯得非常重要。建議孩子放學回家後,先喝點水,吃點水果,就要開始寫家庭作業。
  •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毛病,一定要提醒孩子改正,否則孩子可能會發展成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只有善於獨立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卓越非凡的成就。 德國數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在歷史上影響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有"數學王子"之稱。
  • 不喜歡獨立思考的孩子,思維過於依賴,家長要適當"孤立"
    學習、做事、思考問題都缺乏耐心,長此以往,孩子的思維也會逐漸&34;,難以全方面地快速思考。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呢當孩子頻繁請教問題時,家長可以適當&34;,聲稱自己&34;,之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可以告訴他們:&34;這樣便給了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將其思維&34;。內心受到了鼓舞,他們也會主動思考問題,家長可以在一旁適當地暗示,指引他們找到正確的答案。感受到了思考的成就感,孩子也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 怎麼培養孩子善於學習少兒英語的習慣
    家長順從時代和教育發展的需求而為孩子選擇高質量的培訓和學習,孩子順從語言和智力開發的需求,適應學科英語和溝通交流需求而參與培訓。服從,並不是一味地跟著學;而是根據正確的判斷去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選擇地去跟老師和家長模仿和重複,鍛鍊孩子判斷和學習能力。就像學少兒英語一樣,要學會發音,辨音,拼音;這樣才能在聽力和口語表達中,咬字清晰,不拖泥帶水。
  • 這些方法教會孩子獨立思考,開闊思路,培養創造性思維!
    正是由於愛因斯坦的獨立思考、善於學習的精神,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成功地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後來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成為世界科學巨匠,並獲得了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的成功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想要成功,就應該善於思索,並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仔細研究我們周圍的成功人士,無一不是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他們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 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培養獨立思考、善於溝通、勇於嘗試的孩子
    我們一起來學習猶太人的親子教育接上一篇:請關注後查看上一篇內容家庭教育在以色列的教育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舉例來說以色列的家長會問孩子,如果家裡頭失火了,你會帶走什麼東西,如果小朋友回答的是說要帶走的是錢財或者是珠寶,那麼以色列媽媽們會告訴他們:「不」,你要帶走的是智慧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的親力親為中國式的父母習慣於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得太寵溺,愛得太專制。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百般呵護,事事包辦,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樣看似是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孩子因為動手少,動腦也會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而且會大大減少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思考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