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全浸式自由式
全浸式到底好不好
全浸式和傳統自由式有什麼區別
這些個問題被大家問了千百遍了
所以今天
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放下你的偏見
今年4月27日
搏擊選手徐曉東和太極選手雷雷約架PK
僅僅20秒
雷雷即被徐曉東KO倒地 滿臉鮮血
拋開雷雷他的個人問題
太極代表輸給了格鬥代表
但是我們可以因此事件而否認太極麼
太極因此就沒有意義了麼
如果你回望一下2008年
北京奧運開幕式
這個恢宏的千人太極場面
中華武術是否能讓你感到驕傲
相同的
如果讓全浸的代表人物竹內慎司和孫楊比賽
會是什麼結果呢
在竹內youtube上的宣傳視頻中
竹內25米12次劃手需要17s
孫楊在倫敦奧運會1500米比賽的第19個50米的
前25米12次劃手 用時13.47s
所以如果兩人進行比賽
無論是什麼距離
竹內必敗
但是我們可以因此結果而否認全浸麼
全浸因此就沒有意義了麼
如果這樣一個百歲老人告訴你
是全浸讓他在這個年紀重新愛上了運動
你會不會由衷的為他感到開心呢
通常
對全浸吐槽的只有兩類人
一類是現役或退役的運動員
一類是正在或者曾經的遊泳教練
他們看到全浸的第一反應基本上是這樣的
「不就是前交叉麼」
「兩次腿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這一點都不實用啊」
「這種東西要練麼,我直接就可以遊啊!」
就好像徐曉東吐槽太極一樣
「太極沒有實戰作用」
「太極就是花架子」
「我就是要打贏你們」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一開始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就不對
運動員和教練們的理念是
要專業、要遊的快、要拿第一
而全浸的理念是
體驗、忘我、沉浸其中
運動員們和教練們終日在泳池裡
每天幾千上萬米的訓練量
可能是最開心的事情
是在比賽中贏了對手
而練習全浸的泳者們
在水裡
就是最開心的事情
用身體去感受水 用手掌去撫摸水
每劃一次手在水中長長的一次滑行
就是最美妙的事情
所以
全浸當然也是遊泳 這沒有錯
但為什麼一定要一決高下呢
全浸像瑜伽、像太極一樣
不是要分勝負 比誰遊的更快
而是內外兼修
除了學習技巧
更重要的是學習理念
享受遊泳 熱愛運動 熱愛生活
如果你對全浸有偏見
請放下
2
放鬆遊?
前陣子我拿著竹內慎司的全浸示範
給幾個教練朋友看
看完了讓他們模仿著遊
大家在從來沒有聽過全浸的情況下
只是看了十幾秒的視頻
下水就可以遊出來全浸的樣子
遊完了問他們覺得全浸是什麼
大家的回答很統一
「就是放鬆遊啊」
讓他們再具體一點描述就是
「兩次腿的前交叉」
在運動員眼中
全浸就是兩次腿的前交叉
就是放鬆遊
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
他們之所以能做出來兩次腿的放鬆遊
是因為他們經歷了
年復一年的每日成千上萬米的訓練量
堅實基礎所造就的良好水感與核心力量
使得他們在水中做任何動作
都可以保持身體位置和平衡
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
這可是非常非常難的技巧
如果只做兩次打腿的放鬆遊
下半身可能就整個沉下去了
這時候如果你要告訴他們
「你得去練打腿 每天一千米 年復一年的練」
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因為他們可能是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可能是有傷病不能做陸上運動的人
可能是經受不起劇烈運動的老人
也可能他非常健康身體狀況也非常好
但就是不想那麼累 就是想輕鬆的遊泳的人
他們做不了也不想做那麼苦的訓練
所以說
不是全浸忽悠了大家
而是大家尋找到並選擇了全浸
看著這些練習全浸的人
可能大家的動作都或多或少的有問題
但是為什麼要那麼苛求呢
身體放鬆
精神放鬆
享受運動
享受生活
正是他們想要的東西
3
區別
我個人覺得
全浸和傳統自由式最大的區別有三點
大幅轉髖
傳統自由式的髖部是相當穩定的
身體的轉動主要體現在肩膀上
只有在換氣時身體才會微微轉動
(樸泰桓示範)
全浸的髖部隨著肩膀的轉動而同步轉動
通過刻意的側身
讓身體在水中滑行一段距離
(特裡示範)
手向下伸
傳統的自由式每次手臂入水後都積極前伸
手臂與整個身體幾乎呈一條直線
(孫楊示範)
全浸手臂入水後也是積極伸直
不過是向斜下方伸
這樣做應該是為了保持身體的低位
因為兩次打腿對下半身的作用是比較小的
為了防止下半身下沉
所以下伸手臂壓低上半身的位置
從而保持下半身的高位
(竹內慎司示範)
同側發力
向前滑行
傳統自由式中
無論是六次腿、四次腿、兩次腿
每個動作周期都非常的連貫
一個動作周期指
「劃兩次手,打六次或四次或兩次腿」
六次腿
動作周期非常連貫
沒有輕重腿的區分
(樸泰桓示範)
四次腿
動作周期非常連貫
但有了明顯的輕重腿
在推水的時候重打同側腿
(孫楊示範)
兩次腿
動作周期仍然非常連貫
劃左手時 重打左腿
劃右手時重打右腿
(馬納多示範)
全浸沒有那麼多次打腿的分別
就只有兩次打腿
同側劃手 同側打腿 即同側發力
而且全浸的動作周期不連貫
每次同側發力之後 有個向前滑行的過程
(竹內慎司示範)
4
選擇
如果你想要追求成績 速度 參加比賽
那麼傳統的方式更加適合你
只有把該流的汗全都流一遍
你才能在泳池裡馳騁起來
如果你不想腰酸腿痛的去鍛鍊
不想讓自己對於泳池的記憶充滿汗水和疲憊
那麼全浸則更適合你
如果是個小孩的話
那麼毫不客氣的
一定是讓他把該流的汗全部流一遍
最後附上兩個參考閱讀
全浸教父特裡的全浸式自由式教學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85220/
全浸自由式教學法的起源、發展和特點
http://www.topswim.net/thread-1075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