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浸式遊泳提速動作分析,詳解划水和二拍打水過程

2020-12-20 從不一樣開始

網上介紹和推廣全浸式遊泳的文章和視頻很多,但對於初次接觸全浸式遊泳的人來說,第一印象是這是一種優雅放鬆的遊泳方式,和追求速度的競技遊泳完全不同。然而,這並不意味者全浸式遊泳速度慢,尤其是長距離和超長距離遊泳,以及開放水域遊泳時,全浸式遊泳的平均速度是最好的。最長距離的競技遊泳不過1500米,而全浸式遊泳愛好者一般連續遊泳時間都在1個小時以上,遊泳距離短的也在2至5公裡左右。這並非這些泳友體力驚人,主要利益於全浸式遊泳的理念:高效運用力量,利用身體重力,像魚一樣遊泳。

二拍打水是全浸式自由式的一個顯著特徵,二拍打水是多拍打水的基礎。所謂「二拍」不是說兩條腿各打一次叫二拍,它意思是指劃一下手,就相應地打一下腿配合,就像走路一樣。通過手腳配合,在核心力量的作用和傳導下,身體扭動,產生」鑽「勁,從而在水中高效遊進。

為了幫助理解」二拍打水「過程,舉一個例子,拿起一隻可樂瓶子或者其他什麼可以扭動的東西,扭下瓶蓋,仔細想想,蓋子是怎麼順著瓶口羅紋前進的?兩個完全相反的力,通過作用在一個」圓「上,實現了合作發力。再回過頭來,看看」二拍打水「的過程(以左側為例):

1、左側前伸的手臂將要入水

此時,手指剛剛接觸水面,準備入水而未入水,接下來,馬上會有一個前伸動作。

2、右側的小腿屈起

一開始練習,屈腿的幅度可以大一些,等找到感覺後,儘量減小幅度。屈起小腿是為了接下來的發力打水做準備。就像拉開弓弦一樣。

3、右手正在抱水(前交叉)

保持高肘抱水,手指尖即將垂直指向池底,接下來就是推水動作。

4、協調發力的時刻

所有動作必須同時發生才能產生良好的扭力。左側前伸的手臂入水前伸,同時,右側小腿打水,身體有一個將要向左側滾動的傾向,此時,應保持核心力量緊緻,以保證打水力量最大程度地轉化為滾動力量。然後,左側前伸的手臂繼續前伸,感覺要盡力用手指觸前方的某個點,這個動作為拉伸肩膀,幫助身體側轉。當手臂無法前伸的再遠時,身體側滾角度剛剛好,緊接著,保持高肘,右手指尖始終垂直指向池底,由慢到快完成划水動作。

5、練習的關鍵

在剛開始練習時,前伸動作可以誇張的像」矛刺「叉魚一樣,打水的腿可以誇張到屈腿90度都行。關鍵點和難點在於保持核心力量的緊繃。想想,當你擰瓶蓋時,如果瓶蓋是軟的,是不可能順利擰開的,保持剛體對於二拍打水產生推進力量非常關鍵。

需要注意一點,當一切動作都配合的非常熟練後,要將關注點轉移到核心力量的鄰居——髖部。當身體側滾扭轉時,感受下髖部兩側帶動大腿打水的感覺,還有髖部可能出水面的感覺。目的只有一個:找到髖部發力對遊進的效果,即常說的」髖驅「。

二拍打水練習的前提是呼吸已經順暢輕鬆,急於練習的後果是形成錯誤動作和協調失誤,一旦養成習慣,等真正發現時就很難改掉了。因此,不要急於練習二拍打水。

相關焦點

  • 全浸式遊泳真正特色在哪裡,移臂?二拍打水?寬軌入水?都不對
    全浸式遊泳是一種全新的遊泳理念,它不是一種特別的泳姿,其目的在於讓成年人快速又紮實地掌握遊泳技能,以自由式最為典型。全浸式自由式其真正的意義在於使業餘遊泳愛好者高效優雅的超長距離遊進,它不和競技遊泳比爆發力和速度,而是比效率和耐力。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是短跑,一個是長跑馬拉松。
  • 尋找在水中走路的感覺,快速掌握自由式二拍打水節奏
    看到過全浸自由式視頻的朋友一定會被那輕鬆優雅的遊進姿態所吸引,那種閒庭信步的遊泳是很多遊泳愛好者的目標,不少泳者會以為那種輕鬆的遊進會很難,需要深厚的專業遊泳基礎。但是稍微了解一下全浸遊泳,一定會發現原來這完全是為遊泳零基礎的成人準備的,當然,全浸的很多技術也被鐵三選手和專業競技遊泳所借鑑。
  • 全浸式遊泳理念實踐心得,讓身體成為烤鴨,輕鬆遊進的核心
    全浸式遊泳理念的原則是優雅、高效地遊泳,像魚一樣不起波瀾,悄無聲息。達到這個目標需要肢體的巧妙配合,以自由式為例,移臂和二拍打水成為一種經典形象,引起許多泳者的學習和模仿,然而,全浸式遊泳的真正內在講究順勢借力,自然而然,所以才有了重力轉移,不發力推水的動作要求。
  • 全浸式遊泳課程自學簡要介紹,了解自學遊泳的重點難點
    除了少數原專業遊泳退役的泳友外,不少泳友都是通過學習全浸式遊泳,在摸索練習和泳友互相交流中逐漸掌握了遊泳技能。這裡,我分享下全浸式遊泳課程的情況,希望可以幫助到自學遊泳的人。1、全浸式遊泳的英文Total Immersion Swimming 縮寫為TI Swimming,稱之為TI遊泳。
  • 全浸式自由式時腿為什麼不下沉?全浸式理念詳細分析
    可能有的泳友覺得自己大肚腩,身體發福,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萬噸巨輪在水上照樣能浮起來,人之所以可以遊泳不是因為人的力氣大,而是因為水的浮力。全浸式自由式專為成年人學習遊泳而設計了一套練習體系,可以幫助成年人更容易找到輕鬆自由式的感覺。
  • 全浸自由式理念解讀,解析遊泳動作與發力的要點
    全浸自由式的遊進過程可以用三個字概括:鑽、轉、推。其實,自由式的遊進過程也可以用這三個字來概括,不過由於兩者的力量運用技巧和目標追求不同,在具體的遊泳動作上,動作發力與順序並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說區別不小。
  • 自由式學習中的誤區,傳統自由式練習與全浸自由式練習的改進重點
    遊泳是一項以身體核心力量主導,上下肢體協調配合的全身運動,在做好分解動作的基礎上,應站在全局的角度來提高各個動作的銜接平滑度。無論是自學自由式還是在自由式的練習中,都普遍存在一些不足,本篇文章嘗試分析這個問題,希望對自學遊泳和遊泳教學有所幫助。
  • 全浸式自由式中前手偷跑是怎麼回事?
    當然這和個人遊泳的習慣,方式,水平的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如果遊的水平夠好,那前面的引導手一定是向前,水平伸得筆直的。就如同下圖這樣。當然,處於抱水的姿勢也是可以的,自由式的划水方式也不只有前交叉,處於抱水姿勢的話可以看作是中交叉的划水方式,但這在全浸式自由式當中會被看作是前手偷跑的行為,前手略微向下讓身體能更好地保持平衡這也是全浸式的遊法,後面再具體說明。
  • 自學全浸自由式四大練習,提升遊泳平衡能力
    傳統自由式的教學與全浸自由式教學有很大區別,前者注重四肢動作和配合,後者強調身體平衡和重力轉移。個人認為,對於自學遊泳的泳者來說,以全浸為主,以傳統為輔可能是更好的學習方式。具體來說,通過全浸的練習體系,讓身體的水感與平衡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對於身體整體遊泳有感性認識,然後,再學習傳統自由式的划水與打腿技術,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來調整不同的遊泳策略。這樣以來,自由式的目標就簡單明了,想省力高效,就偏全浸一些;想比拼速度,就偏傳統一些。
  • 旱鴨子快速適應自由式換氣的練習過程
    我在學習自由式的過程中,全浸式遊泳的理念對我幫助很大,這裡簡要說說自己對全浸式遊泳的認識。全浸式遊泳即total immersion swimming,有的文章會稱為TI 遊泳,它是由美國遊泳運動員特裡.洛克林,英文名Terry Loughlin 創造的方法,他認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奧運遊泳運動員,但每個人都可以借鑑那些有效的遊泳方式來高效的遊泳,像魚一樣遊泳,在水中穿行遊進而不是去費力的划水、打水。全浸式專注於遊泳時身體的每一個關鍵部位。
  • 全浸式自由式與傳統式自由式有何不同?
    競速自由式裡又分短距離競速和中長距離的競速,遊的方式分別也不一樣。短距離的打腿採用六次腿,划水採用中或後交叉的划水方式,這種方式動作頻率快,體能消耗大。中長距離競速的則採用四次或兩次腿,划水主要是前交叉的方式,這種方式運動節奏相較慢,能夠節省些體能。
  • 全浸式遊泳方法介紹 教你長遊不累的姿勢
    划水平滑有效從而遊得更快  3. 在任何水域中都能從容自信地遊泳  4. 享受你遊的每一下  雖然全浸(Total Immersion)俱樂部尚未進駐中國大陸,但它的粉絲卻遍布神州。有人津津樂道全浸的理念,有人細心模仿全浸的泳姿;當然,也有人認為都是些常規訓練,不以為然。那麼,全浸究竟有哪些特點?為何令泳者如此迷戀呢?
  • 揭秘全新遊泳訓練方法:全浸式能讓您長遊不累
    划水平滑有效從而遊得更快  3. 在任何水域中都能從容自信地遊泳  4. 享受你遊的每一下  雖然全浸(Total Immersion)俱樂部尚未進駐中國大陸,但它的粉絲卻遍布神州。有人津津樂道全浸的理念,有人細心模仿全浸的泳姿;當然,也有人認為都是些常規訓練,不以為然。那麼,全浸究竟有哪些特點?為何令泳者如此迷戀呢?
  • 要遊好全浸自由式,請先忘記肩驅髖驅之分,專注核心力量
    一說起自由式的遊進技術來,必然會講到划水、打腿等動作,全浸自由式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全浸自由式的關鍵所在並不在此,全浸理念更提倡用整個身體來遊泳。簡要來說,全浸自由式強調整個身體的平衡與穩定,以及在此前提下的重心轉移與核心力量的巧妙運用。
  • 忘掉沒完沒了的划水、打腿訓練,學會像魚一樣遊泳!
    不管是 3 歲的幼兒、43 歲的壯年還是 73 歲的老人,不管你之前是旱鴨子還是屢破遊泳紀錄的高手,全浸式都能讓你變成遊泳健將,或者比現在遊得更好。近年來,全浸式遊泳成了一股「風潮」。幾乎每一位經由各種渠道接觸此法的遊泳愛好者,不管是閱讀此書、加入全浸式培訓班還是僅觀看了一位採用全浸式的泳者在水池中來回滑行,他們都認同標題中的那句話——這種方式是「變革性」的。
  • (髖驅,肩驅,全驅)
    2 髖驅、肩驅、全驅。全是乾貨~ 3 自由式提速小貼士 *溫馨提示:遊泳雖好,只練遊泳動作卻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你問的都是專業遊泳運動員,才會關心的問題   目前世界上,存在3種不同的自由式遊法!若再算上全浸式的遊法,那共有4種!   我覺得,即使對於普通泳友,還是非常有必要了解這4種遊法的基本情況!
  • 全浸式和傳統自由式有什麼區別?深入淺出剖析全浸式
    什麼是全浸式自由式  全浸式到底好不好  全浸式和傳統自由式有什麼區別
  • 中遊體育:全浸自由式為什麼速度效率都不及競技自由式
    這兩項技術是全浸自由式最明顯的特徵,對於一些遊泳愛好者來說「前交叉、兩次腿就是全浸」,(雖然它有很多技術細節與競技自由式略有區別,這個一會講)。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雖然特裡和竹內的全浸很漂亮,但是那是因為他們擁有非常好的遊泳基礎,並且他們均在幼年以及青年時期有過校隊專業訓練的經歷(特裡在大學時離隊、竹內在中學時離隊,)。如果一個沒有良好基礎的普通人直接學習全浸自由式那麼難度將非常大,所以全浸自由式並不適用於初學者。
  • 從側漂到划水,換氣越來越簡單,可是氣越來越不夠用
    自由式的換氣是自由式學習的一個難點,不過採用全浸式理念的練習方式可以幫助初學者很快地掌握換氣。全浸式遊泳一開始並不教人如何換氣,而是通過側漂練習規範身體姿態和划水動作,養成頭部放鬆穩定的習慣後,換氣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 髖驅自由式不存在 全浸的髖驅理論是錯誤的
    但是筆者認為髖驅是不存在的,所以謹以此文給大家理性分析一下其中的技術原理。什麼是「髖驅」「肩驅」從字面意義理解上,髖驅代表著在遊自由式時力量的提供源來自於髖部的發力,而肩驅則代表其力量的提供源來自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