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友:電子數據是解決各類醫療糾紛的關鍵

2020-12-17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作者 | 管顏青

隨著「網際網路+醫療」概念的爆發式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和企業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移動醫療建設,主要包括醫生出停診信息線上發布、醫患社交媒體線上互動、預約掛號在線支付、電子病歷等個體健康資料庫多方面的探索。

不可否認,網際網路技術可為民眾提供便捷、及時和低成本的醫療諮詢和診療服務,同時也可以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和診治效率。然而與此同時,醫療數據安全問題逐步凸顯。除了網絡安全之外,電子數據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及法律風險,例如顛覆紙證權責司法認定模式,數據易丟失、可篡改和複製;現有新興技術在交易時間、頻率、算力等方面尚待成熟;電子數據與行業監管機制及司法體系無法妥善對接;事後取證困難等……

針對這一系列醫療電子數據安全問題,7月29日上午,國家信息中心網絡安全部副主任李新友在第四屆中國中醫藥信息大會上介紹了「電子數據保全」服務在網際網路醫療數據中的應用,可保全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應對權益憑證電子化帶來的風險。

「電子數據保全」成為解決各類醫療糾紛的關鍵

2013年,《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正式將電子數據作為一種獨立的證據形式。李新友認為,這就表明電子數據將逐漸成為解決各類醫療糾紛的關鍵。

「電子數據保全」是通過第三方即時加密,固化電子信息數據內容和形成時間,生成數據唯一數字標識的服務,能夠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賦予電子數據文件法律證明效力。該服務能夠提供全證據鏈風險的防控解決方案,從而規避企業風險,打造企業品牌信任力。

李新友介紹,「電子數據保全」除了應用於電子商務(包括電子交易訂單、電子協議、網際網路金融合同)之外,也是保證醫療電子數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應用於傳統醫院醫療電子病歷和網際網路遠程醫療健康檔案的使用。

目前,多家平臺提供「電子數據保全」服務,可為醫院和患者雙方提供可信的電子病歷保全,有效提升了患者對醫院或遠程醫療的信任度,可避免醫患雙方因電子病例內容真實性而產生的爭議,並在產生糾紛時提供公正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數據司法鑑定報告。

「電子數據保全」有效應對「網際網路+醫療」面臨的三大挑戰

李新友介紹,國家高度重視電子數據安全,實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絡運營者應當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保障網絡免受幹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絡數據安全洩露或被竊取和篡改。醫療信息數據與其他多數行業相比更為複雜和多元,大量醫療信息數據存儲、處理、接入等工作也為IT管理的安全性帶來新的挑戰。「電子數據保全」平臺的實現可為「網際網路+醫療」數據安全保駕護航。

1. 醫療電子數據自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了醫療「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李新友解釋,當存在患者認為開錯藥、看錯電子病歷、出錯藥方、計算機操作失誤等醫療糾紛時,醫療機構或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需要進行無醫療過失自證。這個時候,「電子數據保全」可為機構提供自證的合法憑證。它可以對信息化系統中的醫生、機構的網際網路行為、病例等電子數據進行存證,出具合法的電子數據、憑證以及完整的數據鏈,為減少醫療糾紛,醫鬧事件提供有力證據,同時可提高醫療機構的醫療及服務水平。

2. 驗證電子單據真偽

很多患者對於醫療體系的不信任來源於擔心醫療機構出示虛假醫療單據,如電子處方、電子病歷、電子帳單、憑證、電子合同等。

對此,李新友表示,「電子數據保全」可為醫療機構和患者電子藥方、病例進行存證、取證;保證醫療機構和醫療器械供應商之間的單據、協議安全;保存所有智能醫療服務(如醫療到家、在線診斷、在線開房取藥等)中產生的數據的真實性。因此,「電子數據保全」可以還原醫療機構、患者的網際網路行為,驗證電子單據真偽,保護醫生、研發機構的數字智慧財產權,為網際網路醫療體系提供法律安全。

3. 醫藥流轉溯源服務

在藥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時代,「毒膠囊」、「茯苓山藥片」等令人陌生而恐懼的名詞正悄然襲來,不僅直接威脅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侵害企業、商家的利益,同時也給政府監管部門帶來了無盡的頭痛問題。因此,如何鑑定藥品真偽是我國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醫藥流轉溯源是一項事關公民生命安全的工程。李新友介紹,「電子數據保全」可在藥品出廠前對藥品的詳細信息以及銷售人、時間進行存證,通過二維碼、防偽碼等信息對藥品進行鑑定,確保醫藥安全。它可以減少患者拿錯藥、吃錯藥等現象,同時為製作舊瓶假藥的不法商家設置強有力的障礙。

最後,李新友總結道:「事前法律風險評估,事中數據保全,事後司法鑑定,這是電子數據保全平臺的三大優勢。」

相關焦點

  • 國家信息中心李新友副主任到黃埔區調研國產作業系統安全配置標準...
    3月29日,國家信息中心網絡安全部副主任李新友、省發改委信息中心主任王偉東一行到黃埔區調研「政務終端國產作業系統安全配置標準」試點工作。黃曉峰副區長和區科信局王福鑄局長等有關負責同志陪同了調研。  李新友一行聽取了黃埔區科信局基於NC-Linux平臺的國產電子政務建設應用情況匯報,併到紅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現場參觀了社區衛生信息化及國產化建設成果。
  • 醫療糾紛解決辦法有哪些
    醫療糾紛是針對有資質的企事業單位或者機構,在進行醫療服務時產生失誤,對患者造成了一定傷害時家屬與醫院發生的糾紛,通常雙方都認為自己不存在過錯或過失,醫院拒絕承擔責任,現在醫療糾紛是比較棘手的案件,具體怎麼處理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醫療糾紛的解決辦法...
  • 烏海市醫療糾紛調委會 運用4K網絡電視遠程解決醫療糾紛
    烏海市醫療糾紛調委會運用4K網絡電視遠程解決醫療糾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烏海市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醫調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把第一時間化解醫療糾紛、第一時間疏散人員作為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在疫情期間有效參與化解全市醫患矛盾糾紛,維護正常醫療秩序,切實免除醫護人員後顧之憂。
  • 廣州2015-2017醫療糾紛訴訟情況大數據分析
    近年來,廣州法院在完善、優化醫療糾紛調處機制上多方著力,準確把握醫患矛盾基本規律,充分整合司法、行政等各類資源,引導患者理性維權,促進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依法依規行醫。一是強化調解,推動醫療糾紛納入訴前聯調機制,部分案件在訴前聯調程序中推進醫療損害鑑定,緩解審判壓力。
  • 醫療數據安全是醫療信息化發展優先議題,數據智能技術助力醫療大...
    醫療數據安全基本技術架構 三醫療數據安全領域細分應用場景及代表機構 四醫療數據安全代表數據智能技術應用產品/解決方案及應用案例新疆CA——醫院電子病歷系統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基於數字籤名技術,新疆CA為醫院設計了一套無紙化安全解決方案,
  • 定州市鄉鎮法庭調處各類糾紛382件
    本報訊(記者馬子涵)我市大力推進「一鄉一庭」建設,1-7月,全市25個鄉鎮法庭調處各類糾紛382件 鄉鎮法庭堅持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領導、人民陪審員在庭值守、法院幹警定期巡迴、調解不成轉法院立案的運行模式,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糾紛。
  • 保存完整的電子數據「證據鏈」
    因此,如果當事人發生了此類糾紛事件,一定要記住不要「刪除」和清理,務必要及時保存好。3、關於房屋糾紛:房屋租賃和二手房買賣,涉及環節眾多,一旦出現糾紛,導致租賃雙方或買賣合同無法再繼續履行,違約責任誰來承擔就成為爭議的關鍵環節。因此,部分房屋中介在房屋租賃或二手房買賣過程中,會與你建立微信或拉個小群,讓租賃或買賣雙方有啥情況都及時在微信中或小群裡溝通。
  • 產生醫療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措施是什麼呢?
    然而醫院在搶救、治療、護理等過程中又難以避免出現失誤,因此,如何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正確認識、防範、處理醫療糾紛,維護醫院和病人的合法權益已成為當前醫療單位急需解決的一項任務。尋求醫患雙方都能接受的、公平的解決辦法是極其有意義的。如果醫患雙方都能參加醫療投保,建立「醫療風險保險制度」,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醫患雙方參加「醫療風險保險」,有待於探討並在試行中完善。
  • 《醫療糾紛條例》你知道哪些?
    鼓勵醫患雙方通過人民調解解決糾紛《條例》倡導以柔性方式化解醫療糾紛,對分歧較大或者索賠數額較高的糾紛,鼓勵醫患雙方通過人民調解的途徑解決。《條例》的頒發和出臺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作為醫院如何從源頭上減少和緩解這種醫療糾紛?新出臺的《條例》中提出,醫院應該重點加強患者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
  • 上海法院發布首份涉醫療美容糾紛案件白皮書
    另外,審理中,當事人對醫方提供的電子病歷列印件的完整性、真實性、原始性、合法性提出質疑,進而提出對電子病歷進行鑑定的情形亦逐漸湧現。由於電子病歷的存儲和修改方式的特殊性,為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原始性,需要電子病歷系統的技術開發人員、電子技術專家予以協助,提取過程複雜。
  • 近5年醫療美容糾紛案件怎麼破?上海首份醫美糾紛案件白皮書及風險...
    鑑定事項複合情況多發的難題突出  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就診者常對其在診療過程中的知情同意書或各類告知書提出異議,認為不是本人或家屬籤署,申請進行筆跡或指紋鑑定,筆跡鑑定、指紋鑑定數量逐漸增多。  另外,審理中,當事人對醫方提供的電子病歷列印件的完整性、真實性、原始性、合法性提出質疑,進而提出對電子病歷進行鑑定的情形亦逐漸湧現。
  •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李新友:智慧城市不能少了網絡安全這「一環」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李新友在主題分享中提到,相對於智慧城市投入規模和日漸成熟的建設思路,與之相適應的網絡安全建設還不充分,意識還不到位。智慧城市處在開放的網際網路環境,開放環境下,智慧城市的用戶群體數量大。但用戶的信任度參差不齊,身份核實難,安全意識低,容易成為攻擊者的突破口。
  • 醫療糾紛的起訴程序是怎樣的,如何操作?
    網友諮詢:  醫療糾紛的起訴程序是怎樣的,如何操作?  重慶瀚灃律師事務所鄭小克律師普法: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 高富平:論醫療數據權利配置——醫療數據開放利用法律框架
    作者簡介:高富平(1963—),男,山西聞喜人,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法學博士 載《現代法學》2020年第4期摘要醫療數據關係患者個人、醫療機構和社會公共利益,如何配置權利以構建醫療數據流通利用秩序成為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關鍵。
  • 預警預防醫療投訴糾紛,應從何入手?
    近年來,醫療投訴糾紛事件呈逐年快速增多趨勢,醫療糾紛事件惡性程度呈逐年嚴重趨勢。其次是要求各醫療機構要成立醫療糾紛調解處理部門,加強對醫療投訴糾紛的預警預防,保障醫患雙方安全。對無醫療過錯的,做好家屬的解釋疏導工作,對無理取鬧者予以堅決打擊。對不能協商解決的,積極引導患方通過第三方醫調會或者法律途徑解決。 根據醫療糾紛的性質、涉及人數和糾紛表現形式等不同情況,醫務處、保衛科確定響應的時間、處置人數、使用裝備等,並及時和公安部門聯繫,確保在發生醫療糾紛事件時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防止事件惡化、升級。
  • 急診醫療糾紛的處理原則與技巧|醫患關係|急診|醫療|糾紛|處理|...
    解決醫療糾紛的地點,決不能在患者的床前,和糾紛發生的地點。一定要換個環境,因為糾紛環境易給患方以不良刺激。例如,患方會說「醫生就是在這個位置,怎麼怎麼樣的!」還會加上模仿動作;這很不利於糾紛的解決。急診醫療糾紛的處理,也符合這個道理。因此,不要在糾紛發生後,迅速進行處理。「改日再談」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學會找藉口,例如,「等領導來解決」,「我現在要外出開會或出差(去機場)」,然後約定醫患雙方的談話的時間。下次談話結束時,再禮貌地約好再下次再接觸的時間和地點。幾輪過後,患方冷靜下來,會理智地處理好相關問題的。
  • ADI看好醫療電子技術的應用前景
    中國的醫療電子設備公司的產品將向中高端產品系列延伸,例如數字DR、多層CT、高端彩超以及其他大型醫療影像設備,增加全球的醫療電子市場份額;政府會持續加大力度扶持中國本土企業,包括直接引進核心的海外人才以及資金投入、渠道支持等;越來越多的醫療功能設備會從醫療機構延伸到社區、家庭以及個人,遠程傳輸及實時健康數據採集會進一步普及。
  • 河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的領導、協調,將其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建立部門分工協作機制,協調解決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第五條 衛生健康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執業行為的監督管理,督促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指導、監督醫療機構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工作,引導醫患雙方依法解決醫療糾紛。
  • 婦產科是醫療糾紛「最重災區」
    3年受理5000餘件醫療糾紛案;半數糾紛出自三級醫院 2014年06月12日 星期四 新京報 分享: ;其中發生在婦產科的醫療糾紛居各個科室之首。  醫療糾紛日受理量超5件  數據顯示,北京市約有七成醫院發生過毆打、辱罵醫務人員等「醫鬧」事件,甚至有「職業醫鬧」守在醫院尋找「客戶」。醫院處理糾紛的方式也不合理,大鬧大賠,小鬧小賠,不鬧不賠。  昨天,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發布消息稱,該組織成立3年以來已受理案件5497件,立案5294件,調解成功率82.46%。
  • 發生醫療事故糾紛怎麼辦?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並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麻煩事,其中醫療事故糾紛算是其中的一種,這是一種發生的比較難以預料,不好處理的事故。那麼,在遇到醫療事故糾紛之後該怎麼辦呢?1、及時處理,根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相關制度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 糾紛,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即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