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地球」被發現 圍繞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旋轉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 圍繞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旋轉

英媒稱,天文學家11月14日基於20年的科學觀測結果宣布,一顆被稱為「超級地球」的冰冷而黑暗的行星可能正在繞著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孤立恆星運行。

據路透社11月14日報導,這顆行星的質量估計是地球的至少3.2倍,它被發現在圍繞巴納德星運行。巴納德星是一種相對溫度較低且質量較小的恆星,被稱為「紅矮星」,距太陽系大約6光年,在宇宙中算是相對較近的距離。這顆行星被認為每233天繞巴納德星運行一圈。

圍繞太陽系以外的恆星運行的行星被稱為系外行星。我們已經發現了近4000顆系外行星。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距離太陽系第二近的系外行星。它被認為是一顆「超級地球」,即比地球質量大但比大型氣體行星質量小的一類行星。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太空研究所和太空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伊格納西·裡瓦斯在一份聲明中說:「經過非常仔細的分析,我們有99%的把握相信這顆行星就在那裡。」他說:「不過,我們將繼續觀察這顆快速移動的恆星,以排除可能存在——但可能性不大——的恆星亮度的自然變化,因為這種變化可能被誤認為是行星。」

唯一比巴納德星距離太陽系更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三星系統,後者位於距太陽系4光年多一點的地方。兩年前,天文學家曾宣布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發現了一顆繞比鄰星運行的與地球大小相似的行星。它所處的軌道使得其表面有存在液態水的可能,從而加大了它上面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這顆圍繞巴納德星運行的新行星可能就沒有那麼宜居了。它的表面溫度可能在零下170攝氏度左右。巴納德星為這顆冰凍行星提供的能量只相當於太陽為地球提供能量的2%。

研究人員將安裝在世界各地望遠鏡上的多臺高精度儀器的測量結果匯總在一起,對這顆行星進行了研究。

這一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英國《自然》周刊上。(編譯/王雷)

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
    每天我們都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是因為太陽正在圍繞太陽旋轉,公轉不僅產生地球上日出日落,而且使地球產生四季變化,四季變化是地球物種多樣性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沒有地球圍繞太陽的旋轉可能沒有發生地球上有那麼多多彩的生物,為什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
  • 澳科學家發現最近太陽系外「超級地球」(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沃爾夫1061c的固態行星質量為地球的4倍,是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距離最近的宜居星球。  報導稱,沃爾夫1061c系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發現的3顆行星之一,圍繞名為沃爾夫1061的紅矮星公轉。
  • NASA發現擁有兩顆恆星的雙恆星類太陽系系統
    遙遠的國度:距地球4900光年外克卜勒-47系統中的行星圍繞著雙恆星旋轉,它發現了一個新的類太陽系,其核心具有兩顆恆星。  據報導,該類似太陽系的星系系統叫做克卜勒(Kepler)太陽系,距地球4900光年,它有兩顆恆星,兩者互為軌道轉動,天文學上稱作雙子星體系。  該發現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在於它還擁有兩個環繞的行星。其中一顆行星竟佔據著所謂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上,該位置使得行星表面溫度適宜,能夠穩定地保存液態水以及孕育潛在的生命。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每天我們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早餐時明亮的陽光,晚上太陽落山過後,天空就會慢慢進入夜晚,許多人知道這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地球自轉時也圍繞太陽旋轉,地球的遷移產生了四季的變化,城市化是維持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如果沒有地球繞著太陽轉,四季就不會有變化,地球也不會產生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動植物
  • 轟動世界: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附近發現另一個地球!
    Observatory ,ESO)總結與摘要:使用歐洲南天天文臺的望遠鏡的天文學家與其他小組的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行星圍繞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運行的明確證據。這個被長期尋求的世界,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每11天圍繞著中心冷紅的母星運行一周,而且它有一個適宜液態水存在於表面的溫度。這個巖石僅比地球重一點,它是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而且它可能也是離我們最近的太陽系外的住所。描述這個裡程碑式發現的一篇論文將在2016年8月25日發表於《自然》(Nature)雜誌。
  • 擁有三個超級地球的恆星系統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迄今為止,已有超過3500顆太陽系外行星被證實。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傳輸方法被發現的,天文學家可以將傳輸光曲線與速度擺動觀測相結合,確定行星的質量和半徑,從而約束其內部結構。
  • 神秘行星圍繞兩顆恆星旋轉,你見過嗎?專家:宇宙神秘,見怪不怪
    神秘行星圍繞兩顆恆星旋轉,你見過嗎?專家:宇宙神秘,見怪不怪文/曦軒宇宙是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數不清的星系,有無數的天體,有恆星、行星等等。我們知道每個天體都不是絕對靜止的,都會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我們生存的地球在不停的進行自轉的同時,也在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古代有許多關於太陽的傳說,后羿射日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書中說古代曾有九個太陽,他們輪流出現,照耀大地,後來九個太陽一起升空,導致大地熾熱,很多生物都因此死亡,後來後裔出現射落了八個太陽,生活才恢復了平靜。
  • 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系碰上或者被影響到?
    太陽系處在銀河系的四條旋臂之一的獵戶座旋臂上,距離銀心約2.5萬光年,圍繞銀心的公轉線速度為240公裡左右,大約2.5億年會繞銀河系旋轉一圈。那麼,銀河系擁有這麼多星體,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過程中,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系統碰撞上或者被影響到呢?
  • 第二個"太陽系"現身宇宙 可能包含"小地球"(圖)
    報告稱,這是一個驚喜,它表明類似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系統在宇宙中是比較常見的。人類尋找外星生命,以及建設地球外生存基地多了一份希望。     該星系距離地球約5000光年。新發現的「太陽系」擁有縮小版本的「太陽」,該恆星大小只有太陽的一半。而其兩個行星中,較小的行星運行軌道與其恆星的距離大概是較大行星與恆星距離的兩倍,就像土星軌道到太陽的距離是木星的兩倍一樣。
  • 哪一顆恆星距太陽最近?距離有多遠?人類何時才能夠前往?
    而在人類還沒有能力進行星際航行之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天文望遠鏡不斷搜尋太陽系附近的每一個恆星,發現的恆星越多,對於人類未來的探索計劃越有利。那麼太陽系附近的恆星中,離太陽最近的是哪一個顆?距離有多遠?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有希望前往?根據NASA的觀測數據,目前在距太陽17光年的範圍內發現的恆星有45顆,最近的一顆恆星則是比領星,距地球約4.24光年。
  • 太陽系在轉,銀河系也在轉,宇宙是否也在旋轉呢?
    33萬倍,所以地球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之下圍繞太陽進行公轉。 太陽的質量太過巨大了,所以不僅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就連太陽系外圍的大質量行星一樣會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圍繞其有序運行,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如果我們能夠以上帝視角看俯覽整個太陽系,就會發現這裡是一個旋轉的圓盤,中心就是太陽,而其餘所有的行星、矮行星、行星的衛星以及小行星都以不同的速度圍繞太陽旋轉著。
  • 不可思議的超級地球,某天可能是人類下一個生存的地方
    K2-3d這顆行星距離地球147光年,體積是地球的1.5倍,圍繞其主恆星EPIC 201367065運行。與地球不同的是,K2-3d軌道靠近其恆星,但恆星的溫度和軌道的距離仍然使其處於可居住區域。Gliese 180 c這顆行星距離我們的太陽系38光年,當然,也在宜居帶。它被認為是一個超級地球,比我們的星球大6.4倍。Kepler-440b這顆行星圍繞一顆橙色矮星旋轉一周大約需要101天。一些人認為它可能是一顆氣態行星。
  • 太陽系周圍有1004個恆星系統,科學家:地球早就暴露了
    而這射電望遠鏡也讓我們有著非常大的收穫,比如幫助我們發現了大量的恆星,以及距離太陽系不遠,有超過4000多顆行星,也被發現了,而目前人類也在不斷的建造更加強大的望遠鏡,這些望遠鏡往往能夠觀測和分析這些地外行星的大氣成分、光譜等等,而這些數據往往能夠幫助我們分析,這些行星上面是否存在著生命。
  • 銀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麼,能讓所有天體都圍繞它旋轉?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就處於銀河系獵戶臂的條支臂中。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為230公裡每秒,太陽系繞銀河系旋轉一周需要 2.2億年,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就越大,所以質量極大的太陽產生巨大的引力使得太陽系內所以的天體都以太陽為中心旋轉,而銀河系中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星旋轉,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可以讓銀河系中數以千億的恆星心甘情願的圍繞人馬座A星旋轉呢?
  • 首次發現行星繞死亡恆星穩定運行,科學家醒悟:地球或能擺脫宿命
    首次發現一顆行星繞著白矮星繞行,白矮星也被稱為死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大小相當於木星,稱為WD 1586 b。這顆巨大的系外行星每隔34小時就會在非常近的軌道上繞著恆星殘骸滑行,恆星殘骸的大小大約相當於地球。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有不同的類型,包括物理雙星、光學雙星、目視雙星、分光雙星、食雙星、密近雙星和X射線雙星,我們平時所說的雙星系統一般是指「物理雙星」,也就是指一顆恆星圍繞另外一顆恆星運動,並且互相有引力作用。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超級地球」
    據「ScienceAlert」網站14日消息稱,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利用引力微透鏡技術,發現了一顆極其罕見的「超級地球」。團隊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是一顆人類目前發現的極少數的、大小和軌道都接近地球的太陽系外行星。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天文期刊》上。
  • 宇宙引力是怎麼回事,行星個頭比恆星大300倍,還得繞恆星旋轉
    然而在宇宙無數個星系中,似乎所有的恆星都要比它的行星要大。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先說一個結論,就是行星一定是圍繞的恆星旋轉的。其實通過我們中學所學習的知識,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就拿太陽系中的地球和太陽為例子好了。牛頓經典力學告訴我們,兩個物體之間最終的受力分析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 圍繞矮恆星運行的行星有望幫助發現地外生命
    網易科技訊 5月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矮恆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非常常見,它們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只是由於此類天體通常黯淡無光,因此較難被儀器探測發現。2MASS J23062928-0502285便是其中之一,它還有一個名稱是TRAPPIST 1,距地球僅僅40光年,位於寶瓶星系中,質量僅為太陽的8%,亮度更是只有太陽的0.05%,體積僅僅略大於木星。天文愛好者單憑肉眼觀看的話,即便是藉助高倍天文望遠鏡也無法觀測到。然而,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對這麼一顆黯淡且體積很小的天體卻產生了濃厚興趣。
  • 距太陽最近恆星竟看不到,這顆遙遠恆星卻很亮,將來還會超過金星
    地球本是宇宙中的一顆星體,是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之一,有月亮這顆天然衛星在圍繞運行,而我們人類就生活在地球的表面上,大氣層也基本是完全透明的,又由於宇宙中的恆星會發光,而行星會反射光,這些光都會傳播到地球上,所以我們就能看到宇宙中的很多天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