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淋巴瘤日來看如何防治 專家:警惕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2020-12-23 網易新聞

華龍網9月15日11時訊(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今(15)日是第12個世界淋巴瘤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曦教授提醒,淋巴瘤發病早期不易發覺,除了指甲、頭髮外全身都可能「潛伏」,所以早期淋巴瘤診斷應特別警惕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張曦介紹,惡性淋巴瘤一般分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兩大類,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結外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發生於任何年齡,病因複雜,並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感染、免疫缺陷、接觸放化學汙染物質等有關。

專家介紹,由於惡性淋巴瘤表現比較隱匿,初期沒有痛感,易被誤認為感冒或勞累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容易被忽視,臨床上因此而貽誤病情的情況時常發生。專家建議當身體出現以上異常情況,特別是摸到無痛性腫塊後,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張主任特別提醒,如果身體鎖骨、腋窩、手肘後這些部位如果出現淋巴結腫大,又沒有疼痛等感覺,經過抗炎治療後無效,此時就要高度懷疑淋巴瘤,建議到專科醫院進行規範治療。

此外,張曦提醒,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臨床上在對淋巴瘤進行了精準的分型確診後,根據淋巴瘤的不同類型,採取化療、放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和生物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大部分淋巴瘤可以實現臨床治癒。

作者:黃宇 曾理

本文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警惕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原標題:警惕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給您提個醒   淋巴瘤早期不易察覺,除了指甲、頭髮外,全身都可能「潛伏」。為此,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曦教授提醒,應警惕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張曦介紹,惡性淋巴瘤一般分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兩大類,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結外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及身體的各個部位,病因複雜,目前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感染、免疫缺陷、接觸放化學汙染物質等有關。由於惡性淋巴瘤表現比較隱匿,初期沒有痛感,易被誤認為感冒或勞累引起的淋巴結腫大而忽視。
  • 淋巴瘤兇猛 六成患者有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長江商報消息 在腫瘤防治周期間,本刊特採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Ⅱ科主任陶衛平,以期提醒廣大患者重視體檢、及早發現和治療,可以把腫瘤對健康和生命的威脅降低到最小程度—— 受訪專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Ⅱ科主任陶衛平採寫/本報記者 龔虹 通訊員 楊璠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Ⅱ科主任陶衛平教授介紹,惡性淋巴瘤又稱淋巴瘤,雖然它並非一種發病率最高的腫瘤
  • 淋巴結腫大怎麼消除 如何防治淋巴結腫大
    人身體的各個地方都是有淋巴細胞的,一旦發生淋巴細胞病變的話,就可能出現淋巴結腫大的現象,那您知道淋巴結腫大怎麼消除嗎?您知道日常生活中淋巴結腫大治療方法是什麼嗎?淋巴問題不能忽視,以防出現癌變的現象,所以來學習一下如何預防淋巴結腫大的知識吧。
  • 淋巴結腫大,小心是 「沉默的癌症」! 血液科權威專家給出的防治...
    如果淋巴系統出了問題,身體會出現異常,最常見的是淋巴結腫大。嚴重情況下淋巴細胞會出現惡變進展成淋巴瘤。許多知名人士,如李開復、羅京、阿桑,以及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中的女主人公等,他們都曾飽受淋巴瘤的折磨。
  • 淋巴結腫大,小心是 「沉默的癌症」!血液科權威專家給出的防治指南...
    為了制服這一血液科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2019年,江蘇省人民醫院在浦口分院成立了國內首個淋巴瘤中心(簡稱浦口慢淋中心),致力於將最前沿的醫學技術和服務運用到臨床,造福更多的淋巴瘤患者。浦口慢淋中心2病區那麼,究竟什麼是淋巴瘤?如何才能進行科學的防治?
  • 世界淋巴瘤日:身上出現不痛不癢的淋巴結腫大應及時檢查
    新華社重慶9月15日電(記者李松)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專家提示,淋巴瘤是一種善於「偽裝」的疾病,首發症狀並不明顯,多為不痛不癢的淺表淋巴結腫大。當患者出現類似症狀時,應及時檢查,有助於早診早治。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南映瑜介紹,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雖然淋巴瘤致病原因尚不明確,但諸多研究表明或與遭受環境汙染、頻繁染髮以及過於緊張和勞累等有關。
  • 頸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瘤
    原標題:頸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瘤   小李下班回家,無意中在頸部、耳後摸到幾個腫塊,聯想到近期不少名人得了淋巴瘤,可把小李給嚇壞了。第二天他趕緊跑到醫院掛了一個號,醫生給出的診斷是頸部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是什麼東西?
  • 超半數淋巴瘤患者 都可以治癒
    關注世界淋巴瘤日>重慶晨報訊記者 傅柃暢 通訊員 曾理 劉佳心 長時間熬夜,緊盯電腦、手機、電視……你知道嗎?這些生活中的壞習慣,可能讓你患上淋巴瘤。
  • 專家提示淋巴結無痛性腫大應排查淋巴瘤
    □記者 梁琨瑜9月15日是淋巴瘤防治日。相對於其他臟器腫瘤,人們對淋巴瘤比較陌生。淋巴瘤青睞年輕人,年輕人防病意識差,就更陌生,為此,記者採訪了河南省淋巴瘤治療中心、鄭大一附院腫瘤五病區主任醫師張明智教授及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陳小兵博士。
  • 喝酒後身體疼警惕淋巴瘤 淋巴瘤可以自己摸出來?
    原標題:喝酒後身體疼警惕淋巴瘤 淋巴瘤可以自己摸出來?   淋巴瘤在青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如果你在飲酒後發現某處疼痛,就要當心是否是淋巴瘤了。約有1/4左右的霍奇金淋巴瘤會出現酒後疼痛的問題,甚至可能早於其他的表現以及X線等檢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診斷意義。
  • 如何診斷鑑別自己是否淋巴結腫大?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方法能鑑別診斷是否患有淋巴結腫大嗎?如何診斷鑑淋巴結腫大?一個區域淋巴結腫大稱局限淋巴結腫大,多見於非特異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及惡性腫瘤轉移,應按淋巴引流區域尋找原發病灶。兩個區域以上淋巴結腫大,要考慮為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多見於急慢性淋巴結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白血病、淋巴瘤、鉤端螺旋體病、恙蟲病、布魯菌病、血清病、結締組織病等。伴隨症狀可以對淋巴結腫大的病因提供重要線索。
  • 早期不痛不癢 當心會偽裝的淋巴瘤
    惡性淋巴瘤前期會有哪些症狀?中醫和西醫在治療上會有哪些區別?日常又該怎樣預防?甘肅省中醫院腫瘤科主任王蘭英對此疑問進行了詳細解答。專家簡介:王蘭英,甘肅省中醫院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中醫藥研究院腫瘤研究所所長,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液學分會常務委員。
  • 警惕淋巴瘤:規範治療,並非「絕症」
    對於公眾來說,「淋巴癌」「淋巴瘤」都是恐怖的名詞,能無情地吞噬美好的生命;然而對於這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人們卻所知有限。  每年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傳日。專家表示,淋巴瘤是我國上升速度最快的腫瘤疾病之一,目前發病年齡已經呈「兩極化」趨勢,免疫力低下的青少年和老年人成為淋巴瘤的主要襲擊對象。
  • 兒童淋巴瘤誤診率超六成 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發熱要警惕
    兒童淋巴瘤誤診率超六成 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發熱要警惕 長沙晚報7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王磊 曾帆)5歲的小諾(化名)5個月前右側頸部出現一個疙瘩,雖然不痛不癢卻迅速長大,並伴有發燒,家長帶他輾轉多家醫院檢查治療。
  • 淋巴結腫大嚴重嗎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有四種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早期發現和診斷呢一旦發現淋巴結腫大的症狀應及時就診。而要確診淋巴瘤,必須做腫塊的病理檢查,病理診斷被稱為「金標準」。惡性淋巴瘤的早期表現不易被察覺,但對於以下幾個現象要引起警惕。1 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尤其是在頸部、腋下等處發現無痛、進行性增大的腫塊;2 經一般抗炎治療無效的「慢性淋巴結炎」,特別是同時伴有反覆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或周期性發熱,或是伴有乏力、皮膚瘙癢、夜間盜汗、消瘦的淺表淋巴結腫大等。3 也有一些淋巴結腫大發生於體腔之內,如腹腔的淋巴結腫大,縱膈的淋巴結腫大等,往往需要通過一些檢查,包括B超、CT、核磁檢查,才能發現。
  • 淺表淋巴結腫大會痛嗎 淺表淋巴結腫大怎麼辦
    淺表淋巴結腫大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因為我們的全身遍布淋巴細胞,所以需要我們格外的注意淺表淋巴結腫大這類疾病,那麼淺表淋巴結腫大會痛嗎?淺表淋巴結腫大怎麼辦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淺表淋巴結腫大是否會疼痛其實是根絕病情來說的,不同原因引起的淺表淋巴結腫大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直接說痛還是不痛。
  • 淋巴結腫大就是淋巴瘤?別誤會,遠離後者,這5種因素能避則避
    淋巴瘤是發生在淋巴結或淋巴組織上的惡性腫瘤,其主要症狀是無痛性且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會出現淋巴瘤,這跟多種因素有關如基因突變、長期用化學藥物、接觸放射線以及病原體感染,還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大部分人發現淋巴結腫大就擔心是淋巴瘤,其實不然。
  • 淋巴結腫大不用慌,但同時收到這些疾病信號要警惕!
    不過,在少數情況下,如果掉以輕心,小小淋巴結罹患的惡性腫瘤,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致命…… 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淋巴瘤之家共同主辦的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專項行動主題宣傳活動暨「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眾宣教活動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舉辦。
  • 淋巴癌症狀較隱匿 耳後現不明原因腫脹需警惕
    而此前央視播音員羅京、《情深深雨濛濛》演員李鈺、香港實業家霍英東、臺灣歌手阿桑等明星都因淋巴瘤離世。淋巴瘤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腫瘤?其發病原因是什麼?為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患上此病?此病的治療及預後情況如何?9月15日恰好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淋巴瘤宣傳日」,記者就這一話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 遍布人體最廣泛的癌(組圖)|淋巴瘤|淋巴結腫大|化學治療_網易新聞
    除極少數器官外,全身各處均有淋巴組織存在,一旦發生癌變,淋巴結、扁桃體、脾臟及骨髓都是最易受到累及的部位,淋巴瘤也因此被稱為遍布最廣泛的癌。  9月15日是今年的「世界淋巴瘤日」。淋巴瘤雖不是最常見的癌,但其發病上升速度驚人。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淋巴瘤患者約8.4萬人,死亡人數超4.7萬,發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