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高中,我是在親人、老師和同學的背上,順利走過了12年求學路。在他們的付出和奉獻中,我才圓了大學夢。」8月31日,曾被評為「感動泰和」的「輪椅女孩」曾瑩收到了豫章師範學院錄取通知書。然而,因為遠離家鄉無人照料,她又面臨上學還是棄學的兩難抉擇。
曾瑩(右)給爺爺奶奶看大學錄取通知書。本報記者童夢寧攝
曾瑩家住吉安市青原區值夏鎮,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她幼年患病導致雙腿肌肉萎縮,無法站立,生活不能自理。10餘年前,爺爺突發腦溢血,癱瘓至今,由奶奶照顧。父親曾詳發是家中頂梁柱,常年在廣東從事搬運工作。母親王珍蘭除了照顧曾瑩和她弟弟之外,空閒時幫餐館洗碗、做保潔掙錢,補貼家用。
3年前,全家投靠泰和縣的親戚,曾瑩則到泰和二中讀高中。在校期間,她同學自發輪流背她進出教室、食堂、廁所,成為學校的一道暖人風景。她在濃濃愛心中刻苦學習,今年高考被豫章師範學院錄取。
曾瑩在讀高中期間,備受學校、地方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關愛。她考上大學後,泰和縣鄉賢聯誼會、新聯會及海清睿智教育獎勵基金會等愛心組織及慈善機構資助她數萬元。泰和二中校長王雪萍向記者介紹,曾瑩雖家境貧寒,身患殘疾,但她及其親人都自強、自立。3年來,學校和愛心人士給她送愛心紅包,不論數額大小,她全家總是予以婉拒。有時當場收下了愛心款,第二天奶奶或媽媽又悄悄送回學校。
暑假期間,曾瑩在家中主動幫奶奶照料癱瘓的爺爺,一日三餐悉心餵飯。同時,她還苦練基本生活技能,以前上床、如廁、坐座位,基本是靠別人將她從輪椅上抱起,才能完成。現在不用別人幫忙,她已熟練掌握上、下輪椅,安全就座、上床、如廁等等。曾瑩說,8月26日在網上查詢到自己被豫章師院錄取後,心情一直很複雜。她家唯一能陪她到南昌讀大學的人只有母親,可家裡剩下年逾七旬的奶奶,難以長期獨自承擔照料癱瘓的爺爺及未成年弟弟的重擔。如果她獨自一人在南昌讀大學,又擔心自己會成為學校老師及同學的負擔。在這兩難之間,不知該如何選擇,為此,她連續數日失眠。
在考慮到母親的難處及家中困境之後,曾瑩多次產生過放棄上大學的念頭,但遭到爺爺、奶奶及父母的反對。親人們鼓勵她,以前吃了那麼多苦,全家都挺過來了,現在無論多麼艱難,都會想方設法支持她讀完4年大學。
面對記者採訪,王珍蘭哽咽道:「恨不得將自己劈成兩半,一半陪女兒在南昌讀大學,一半在家照料兩位老人和兒子。」
王珍蘭告訴記者,豫章師院新生報到的日期是9月16日,屆時她將陪女兒到南昌報名。「先陪女兒,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待其適應了大學生活之後,我再回泰和縣照顧家中老人和小兒子。」王珍蘭說,如果奶奶身體情況比較好,她就多去幾次學校陪伴女兒,儘量少給學校添麻煩。不過,不在曾瑩身邊的時候,她還是希望女兒身邊的同學能搭把手,在生活上幫襯一下。
8月31日下午,記者向豫章師範學院反饋曾瑩的情況,引起了院方重視。9月1日,該院宣傳部部長劉治平表示,辦學多年來,學院一直有關愛睏難及殘疾學生的傳統,並建有一套成熟的幫扶措施。待曾瑩報到入校後,她所就讀的經濟管理學院將安排老師對其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並引導其身邊的同學對她的生活予以照顧。她母親來校陪伴期間,學院也會提供必要的支持。只要曾瑩繼續保持頑強意志,勇於面對大學生活學習的各種困難和挑戰,該院將盡力幫助她順利完成學業,成為一名自立、自強的有用之材。
本報記者 童夢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