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市場正在被深刻改變!
多家知名械企布局線上採購
近日,魚躍醫療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銷售費用部分顯示,上半年電商平臺費用約為7500萬元,和去年同期2900萬元相比增長159%。
根據半年報,魚躍醫療在各主要電商平臺均設立有品牌旗艦店,主要產品線上銷量連年攀升,其手消產品曾賣至脫銷,並取得線上板塊增速超10%的業績。
今年6月,雅培瞬感動態血糖儀在電商平臺24秒銷售額破百萬;強生隱形眼鏡在電商平臺8分鐘成交額破百萬;醫用敷料品牌敷爾佳15分鐘成交額同比增長16倍;三諾血糖儀15分鐘成交額超去年全天;魚躍醫療半小時成交額突破千萬。
醫療器械電商銷售已成為行業趨勢。
據弗雷斯特研究公司預計,到2023年,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1.8萬億美元。如此蓬勃發展下,企業買家線上採購也已成為趨勢,有超60%企業每周至少線上採購一次。
不容忽視的跨境電商
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電商都在深刻改變醫療器械市場。
對於國內醫療器械市場,根據《2019年度中國醫藥電商市場數據報告》,2019年我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64.3億元,同比增長46.68%。受疫情影響,網際網路醫療熱度上漲,預計2020年醫藥電商交易規模增長94.58%至1876.4億元,逼近2000億元大關。
醫械情報局消息顯示,在醫療器械電商領域,除了制氧機、霧化器、呼吸機、血壓計、血糖、輪椅和體溫計7大品類,理療儀、護具、護理床、傷口敷料等其他排名前十的醫療器械,市場佔比已從2015年的23%增長到2018年的43%左右。
對於國外醫療器械市場,市場諮詢機構Frost & Sullivan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市場,在553.7億美元的醫療用品、非臨床醫療器械等領域,電子商務市場滲透率為25%~30%,代表企業有亞馬遜、Supply Clinic、Cardinal Health等;在85.6億美元的患者監護設備領域,電子商務的市場滲透率為10%~15%,代表企業有亞馬遜、雅培、歐姆龍、AliveCor、Libra、Valedo、OpenMarkets、eStork等。
在整個醫療器械電商行業中,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跨境電商尤其值得關注。從3月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爆發開始,突然暴增的防疫物資需求讓不少國家措手不及,這種情況下,跨境電商作用越來越明顯。
雨果網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知名跨境電商亞馬遜中,N95口罩、3M口罩搜索量上漲17000%,精確匹配搜索量達百萬。醫用外科口罩搜索量也上漲超過5000%,病毒口罩搜索量上漲超過3000%。有數據顯示,今年1月亞馬遜美國站售出2200萬個外科口罩,日均銷量超過7000單。
今年4月2日,亞馬遜在美國上線了專門面向醫院和政府機構的「新冠防疫物資專線」板塊,以便相關部門可以及時採購線上醫療物資。亞馬遜也與世界各地的供應商合作,緊急採購醫療物資如防護面罩、醫用外科口罩、電子體溫計、呼吸機、醫用手套和洗手液等以緩解疫情帶來的醫療物資短缺。
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迅猛,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商行業交易規模幾乎保持20%以上增速,到2019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5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仍以出口交易為主,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達8.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09%,佔交易總額76%。
企業及機構買家登場,線上商採大勢所趨
除了跨境電商作用越來越明顯,買家從個人向企業、機構轉變也是醫療器械電商的主要趨勢。
就發展過程而言,醫藥電商經歷了B2C、B2B和第三方醫藥電商平臺模式,O2O模式也有出現。相比之下,醫療器械行業的B2B模式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也是目前電商市場主流,逐漸形成巨大的流量風口。
如亞馬遜2015年正式上線的「亞馬遜企業購」,是面向企業和機構買家的一站式商業採購站點,包含科研醫療、電子科技產品、工業品等5大賽道。
2018年,亞馬遜企業購全球業務達到100億美元,其中第三方賣家銷售額超過50%。2017年,亞馬遜企業購的急診/非急診醫院、護理機構、牙醫等醫療健康機構買家採購額同比增長188%。
亞馬遜企業購擁有數百萬企業和機構買家,覆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等九大地區企業和機構買家。
在美國,亞馬遜企業購服務於50多家全美100強醫院、40多個人口排名前100的地方政府,以及55家財富100強企業;在歐洲,超過一半的英國富時100指數企業,以及德國25家最大的醫院有17家都在使用亞馬遜企業購。
高德納諮詢公司數據顯示,到 2022年,75%的 B2B長尾商品將以類似亞馬遜企業購這樣的在線交易方式完成採購。
來源:賽柏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