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一個生命是垃圾,也沒有任何人值得你用生命謝罪!

2020-09-05 洱海邊的段公主

近日《南方周末》報導,北京大學法學院大三學生女生包麗,遭男友牟林翰嫌棄不是童身,要求其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做絕育手術來接受懲罰。

但包麗卻覺得與男生一切都是最合適的,沒有放下這段情感,2019年10月9日,包麗給牟林翰回發微信說:「遇到了熠熠閃光的你而我卻是一塊垃圾」;「媽媽今天給你謝罪了」,然後服藥自殺,再也沒有醒來。

北大的高材生,是多少學子可望不可及的門檻,包麗和牟林翰相識於學校學生會工作期間,牟林翰為校學生會分管文體活動的副主席,包麗是校學生會文藝部長,交往合作較多。

包麗曾稱牟林翰是「北大劉昊然」,老師評價牟林翰是一個「有目標、有熱情、有擔當的優秀學生幹部」;包麗則被一位學生會部長評價為,「無論長相還是穿著都極溫柔。無論多忙多累總是微笑著,讓人如沐春風。」才貌雙全,郎才女貌,一個多麼完美的故事開端。


讓人沒想到,因為牟林翰在意女孩的童女身,把一個活生生的才女逼上絕路,不相干的旁觀者,看到這份聊天記錄也如同被無形的手扼住咽喉,充滿了窒息感。


在扼腕嘆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任何一個生命都不會是垃圾,也沒有任何人值得你用生命謝罪!

高管的養父會在愛的名譽下褻瀆女孩,為人師表的老師也會猥褻女學生,光鮮亮麗的男愛豆也會家暴,高富帥也使用冷暴力,還有公開的涉及人員較多的N號房性侵……層出不窮的性侵事件,讓我們看到受害者永遠是女性。

這些性侵事件很快會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性侵中受傷的女性卻是永久的傷害,身體的傷害還可癒合,心靈的傷害則是一輩子陰影,包麗則連性命都搭上了,再也沒有以後。所以,在重重風險的社會中,女性們要警惕了,人格的卑劣不會因為長相、財富、學歷而改變,一定保持智慧清醒的內心,警惕在戀愛的名義下被遮掩的暴力。

男朋友不是女孩子的爹,女孩子也不是男朋友的媽媽,彼此也不是對方的寶寶。親密關係中的拳打腳踢,會因男方長得足夠帥,使落在女孩子身上的拳頭減輕疼痛嗎?也會因 「爸爸」「媽媽」的稱謂,就必須讓女性心甘情願接受拳打腳踢和各種匪夷所思的侮辱嗎?

所以,女孩子一定要清醒,辨清愛情的本質,不要因為戀愛讓自己的智商為零,記住真正的愛情應該是這樣的:

以尊重對方為前提,用人品贏得對方的傾慕,並讓愛情成為理解和體貼的別名,為對方的幸福著想,不是佔有和私慾,更不能以愛的名譽讓女性淪為性慾的工具和奴隸!


愛情也容不得以欺騙或糾纏的手段去獲得,雪萊說「愛情的實質本身就是自由,愛情與服從,嫉妒,或者恐懼是勢不兩立的。」


愛情還必須忠貞專一,包麗的戀愛悲劇中,牟林翰和包麗都有對情感的心猿意馬,才導致彼此的猜忌和傷害。

看清愛情的樣子,我們必須承認,戀愛是有個性和相互選擇的事實,也明白強扭的瓜不甜,不合適就早分手,做到失戀不失志,認清自己生命的價值,認清愛情在我們生命中的佔比。

今日朝聞中播出一位患了心冠肺炎的老人,從重症監護室搶救康復後,對醫務人員充滿感激地說:「謝謝你們,我要好好活下去,我的生命不僅為我而活!」

新冠肺炎的疫情,對我們進行了一場生命的教育,讓我們對生死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多少生命的離去帶著不舍和遺憾,多少人在解封後發出珍惜生活的感慨,是的,活著就好!

所以,除了愛情,生命還應該有更多的內涵,安徒生在失戀之後,根據自己的戀愛經歷,寫出了優美動聽的童話故事《海的女兒》;

居裡夫人在失戀後也想「向塵世告別」,但她痛定思痛,最終能理智地忘掉失戀,發誓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奉獻給科學事業,最終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也獲得志同道合的愛情。

可見,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因為失去戀人的認可而成為垃圾,任何生命都不是垃圾,千萬不要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一定要學會自救或他救,走出失戀的陰影,活出自己的人生。


記住:愛情也是雙向選擇,沒有任何人值得我們用生命謝罪!

作者簡介:建築專業的文學愛好者,著有十萬字的青春情感故事《洱海邊的青春》,另有近百篇隨筆發表於全國各類報刊雜誌,即使成不了作家,也要成為堅持寫作的人!

相關焦點

  • 一個沒有意義的生命
    七八歲的孩子,正是告別幼兒園,上小學的年齡 。天真爛漫,對什麼都感興趣,對什麼都好奇,正是 最招人喜歡的時候。可是,哥哥的孫子,思琪,今年八歲了,整日整日躺在床上,或者是被嫂子抱在懷裡。不會站,不會坐,不會說話,百無聊賴的望著時光虛度。任何人的語言他都能夠聽懂,和所有的同齡孩子一樣,喜歡看動畫片,看光頭強,熊大熊二,還經常在情節的滑稽處「嘿嘿」的笑起來。
  • 一場「孩子的生命教育」沙龍:孩子,沒什麼事兒值得用生命去換取
    接下來,小娟打開PPT,開始講「孩子的生命教育」。 之所以要搞這樣一場主題沙龍,是因為最近不斷出現的一個接一個令人痛心的孩子自殺事件。 只要打開網絡,不管你願不願意看,接二連三的孩子自殺事件會撲入你的眼帘,而且年齡越來越小,自殺的原因事件越來越輕微,輕微到讓你覺得都不值一提。
  • 夜讀|不要責怪你生命中的任何人
    夜讀:不要責怪你生命中的任何人 08:18 夜讀:不要責怪你生命中的任何人08:19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陳兵人生的每場相遇,都有它的機緣在。可事實卻是,這樣的悔恨並不能為你帶來任何幫助。相反,陷在壞情緒裡的時間越久,人只會越加心力交瘁,備受煎熬。當然,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值得被原諒,時間也並不會撫平所有的痛,但為了自己,我們要學會放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出陰霾,走向新生,而不是用餘生,為一段錯誤的關係買單。
  • 教會我們的孩子生命意識與生命智慧
    人生最重要的起點當然是生命了,這個話題大家可能認為是老掉牙了,沒有興趣繼續往下看了,但近幾年自殺,被殺人數直線上升,就在兩天前我住的小區就有一個女的跳樓了,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這種事情確實越來越多,我覺得現在的人們是不是應該把珍惜生命在孩童時就教給自己的孩子呢?生命教育這是目前最缺的一種教育。
  • 永遠不要去責怪,你生命裡的任何人
    與其苦苦糾結不好的回憶,不如坦然釋懷所有的經歷。正如釋迦牟尼說過的一句話:「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也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良人,讓生命更加美好;過客,讓意志更加頑強。因此,永遠不要去責怪,你生命裡的任何人。人生在世,遇人萬千。
  • 生命是一件很偉大的事,珍惜生命,做一個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人
    每次我們都會在電視上面看到,關於有人自殺的報導,如果你都不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人,外人能幫助你幹什麼呢?這些道理,我相信都知道。生命是自己的,你不愛護,那就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不管是因為什麼,你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說難聽一點,你就是對你爸媽的不孝,你就沒有想過嗎?你說不活了就不活,你讓自己的爸媽怎麼辦,他們都是你的家人,對你最好的人。
  • 孩子,你這一跳 ,枉負今生! 你沒有生命的產權 生命你無權動用
    ,說「逆商不高,抗擊能力弱」這些話,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畢竟一切已經無法重來。那就說給生者吧,說給那些脆弱的生命,無論你遇到多大的壓力和屈辱,你必須活著,你死不起,你不能死。看著你在母親腹中踢騰,看著你蹣跚學步,風雨中接你上下學,期待你立業立家,成為一個有擔當有出息的人,你是父母的所有寄託和依靠,你是擎天柱,撐起父母的人生,有你他們再累不苦,有你再難還有希望,你死不起!
  • 永遠不要,責怪你生命中的任何人!
    生命中的驚喜,隨時發生,意外也是,一切皆有定數。 不負不欠,不會遇見。人生苦短,請隨緣接受命中所有饋贈,感恩出現在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好人給你幸福,壞人給你閱歷人人生而孤獨,但並非誰和誰的遇見,都能擺脫孤獨。 一群人的狂歡,也許比一個人的沉默還要無趣。
  • 佛說:永遠不要,責怪你生命中的任何人
    屬於你的一直都在,不屬於你的強求不來,生命裡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命中注定會遇見的人,他們的出現或多或少會帶給我們什麼,最不濟就是一場教訓,隨後轉變為人生中的經驗。時間,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而是恰得其時,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結識對方,而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看似都是平凡的相處,但其後,卻不知道彼此間等待這場相逢等了多久。所以,我們都要珍惜好在身邊的那些人,特別是那些愛你的人,因為下一次不知道還能否在次相逢。
  • 不要責怪你生命裡的任何人
    1)好的人給你帶來溫暖 人這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與多少人擦肩而過,又與多少人驀然重逢。有人說永遠不要去責怪你生命裡的任何人,因為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有它獨特的意義。 漫漫人生路磕磕絆絆,但總會遇到對你好的人,溫暖你的小時光。
  • 生命中沒有永遠的陪伴
    珍惜親情、友情、愛情給予我們的每一個熱忱、每一個感動,就是珍惜上天賜給我們的生命中的整個過程。生命沒有永遠!生活中的所有陪伴當然也不會永恆。這個看似是一個非常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整個生命運行過程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得清楚、想得明白的。所以也就自然地對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也就看不透,放不下該放下的。所以就偏執,就計較,就自私。
  • 「植」一個生命 給孩子最直觀的生命教育
    也蘊含著一次成長的機會不如從栽種一棵綠植開始讓孩子們見證一個生命的成長感悟生命的含義懂得生命的珍貴DIY花盆利用易拉罐、各式酒瓶、洗衣液桶、椰子殼、蛋殼等等材料製成花盆仔細觀察 等待生長每天引導寶貝們觀察自己種植的小生命,設計記錄表並及時做好觀察記錄,還可以引導寶貝用繪畫、剪貼的方式記錄植物的成長過程。
  • 大學生作弊被抓後跳樓:孩子,沒有任何坎值得你付出生命的代價
    甚至,有關這個學生作弊的情況匯報還沒有進行,悲劇就發生了。孩子在作弊之前就知道作弊的處罰規定,況且這是補考,都補考了還要作弊,真是讓人無話可說。本來努努力就可以避免的事情,孩子選擇的是作弊、犧牲生命、不承擔學校處罰。我很難過他的選擇,也為他和他的家人感到惋惜。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沒有人會永遠生活在縱容之中。
  • 熱愛生命——人生第一課
    最近幾天殺人,被殺,自殺的新聞有點多,看了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為這些孩子心疼。對於孩子來說,無論何時何地,生存都是人生的第一要素。培養孩子對萬物生命的尊重。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明白萬物都要受尊重的道理。那我們做為家長,讓孩子懂得珍惜生命,保護生命是每位家長的職責,因此我們要讓孩子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面,生命究竟是什麼?
  • 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把這一段話當成我的座右銘:教育是言傳身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片雲去推動另一片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玉州區第一實驗初中的賴校長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他親自在校園中布置了幾個專欄:「老賴剪報」「小故事大道理」「紅色教育」「生命教育」等,深受學生的歡迎。
  • 生命教育繪本推薦,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
    冒昧在這裡推薦幾本有關生命教育的繪本,希望我們的孩子,希望讀到這些繪本的每一個朋友,都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同時也希望可以撫慰你,死亡真的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也是我們家長應該正確引導給孩子的生命教育。
  • 【生命沒有什麼不同】
    在臺灣,狗狗通常只能在收容所待12天,因為人們棄養的速度和數量遠遠超出了收容所的可承受範圍,如果狗狗們12天內沒有被人領養走,就將面臨安樂死。遺憾的是,這七年裡簡稚澄的行為飽受爭議,在多方壓力的迫使下,她最後選擇了用安樂流浪動物的藥物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並以此來告誡那些曾經棄養寵物、誤解詆毀她的人,不要再讓此類悲劇發生在其他人和動物的身上。
  • 珍愛生命,遠離垃圾人
    [閒者隨筆]   珍愛生命,遠離垃圾人 自己因為沒有聽到提醒下車,反而要求司機停車,難道就沒有一點兒的交通規則意識嗎?退一萬步說,坐過了站難道不能到了下一站下去再回去嗎?   畢竟,當垃圾人出場,註定只會上演垃圾事件。如今,我們唯願逝者安息。然而,多少這樣的事件,早已給了我們一次次血的教訓:垃圾人定律。
  • 孩子輕生的背後III:了解生命VS感受生命
    每當孩子的輕生事件見諸報端,「加強生命教育」六字,便往往會隨之湧入眼帘。生命教育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而提到生命教育,我們可能就會想到了解生命的意義、價值,認識其珍貴性、不可逆性,等等,但我也想,生命,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如此特殊的「認識對象」。
  • 孩子對生命的認知你了解多少?
    今天被一則小學生墜亡的事件深深震撼到了,不論事件的對錯是怎麼樣的,但是生命是無價的,那麼小的年紀,有這樣的選擇值得我們深思的!生命是什麼?死亡又意味著什麼?作為家長我們是否正確引導孩子理解死亡、理解生命的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