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響生命

2020-12-27 玉林日報

什麼是教育?我把這一段話當成我的座右銘:教育是言傳身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片雲去推動另一片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們玉州區第一實驗初中的賴校長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他親自在校園中布置了幾個專欄:「老賴剪報」「小故事大道理」「紅色教育」「生命教育」等,深受學生的歡迎。我作為班主任,也用心抓好每周的「班報」出版,推行「日行一善,日糾一錯」的「成長本」記錄。學生「成長本」中記錄著每周主題班會的安全教育主題,賴校長每周一集會的講話主題,每日格言與感悟,本周總結與下周計劃等內容,這些點滴的記錄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與行為,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善於計劃與反思的習慣,不斷地謀求進步。

一個好學校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地方!優秀的校園文化讓學校的每個角落都蘊含著教育契機!這不正是一種無聲的影響生命的教育嗎?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育絕不僅僅是教學,更要以人為本,以「育人」為基本要求。在我擔任班主任那一刻起,除了做好本學科的課堂教學,很注意在平時課堂中融入情智教育,跟學生們聊華為公司的發展之路與目前的人才困境,聊我閱讀書報看到的值得分享的故事,聊聊親子溝通的技巧等。讓學生覺得老師也時刻在學習著,而且學習的認真態度不亞於他們。若一個老師有「終身學習」的思想,我相信學生對待學習也會更加認真。

即使是在假期,我也經常通過QQ和微信了解學生的動態。假期中我了解到班上有一位女生因與父母相處不好,產生心理問題,不時表露出厭世的消極情緒。我及時與該女生家長溝通,讓家長關注小孩的情緒問題,推薦家長閱讀《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9節課,教你讀懂孩子》等書籍,並觀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的育兒視頻,提高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技巧。開學後,我經常找這位女生深入談心,可以感受到她的心結慢慢打開了,在學校過得很開心,學習上也有衝勁。

班主任的育人工作成效,不會立杆見效,需要我們有耐心等待這個「時間差」,靜待花開!

相關焦點

  • 用生命教育影響生命
    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生命教育在這一階段,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讓兒童在生命的源頭有豐富的生命體驗,感受生命的喜樂,把對生命的熱愛、尊重、理解融入心底,這需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場域中,抓住下面三個核心問題,幫助兒童感性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將是兒童一生的財富。
  • 大學生陳敏媛:「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  陳敏媛出生於烈士之家,爺爺奶奶都是八路軍,父親在解放軍遺孤子弟小學長大。自小受到前輩感染,陳敏媛心中萌動著一顆社會公益的種子。在考大學選擇專業時,社工專業「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也深刻地影響了她。於是,她以超出學校分數線30多分的高考成績,填報了華理社會工作專業。
  •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關於基礎教育,臺灣水源國小的杜守正老師用生命做了很好的詮釋,他用音樂來傳遞教育的本質,在生活體驗中啟迪孩子們的心靈。課程是來自現實生活,它是自然而然長出來的。學習,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什麼。作為教師,明白自己要什麼,能帶給孩子什麼,多點心思,教育可以很生活,而不只是分數的競爭。只有回歸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學習的格局,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孩子不認識時間的話,可以用沙漏的方式,讓他對時間有個直觀的概念。三、理解力學習的方法:記錄筆記,總結關鍵詞,一周後根據關鍵詞進行回顧總結,一個月進行再回顧。理解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可以先把不懂的記錄下來,課後有針對性的去想辦法學會,確保每個知識點都弄明白。四、朋友圈。14、15歲之後,朋友對他的影響會大於父母,所有要讓孩子有自己的人際交往關係。
  • 社工13年,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中英雙語傳遞疫情官方權威信息,讓外籍居民第一時間了解信息,消除心中對疫情不了解的恐慌,做好預防,提升防疫意識。何珊珊(右)與深圳外籍義工宣傳防疫知識堅持用生命影響生命「紮根社區、服務社區,堅持用生命影響生命。」從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13年,何珊珊始終保持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情。
  • 語文的文化魅力:用生命影響生命,以情懷化育人心。
    01無論站在語文教學的門裡門外,對文字的熱愛都讓人無法割捨語文的人文情懷;當年歲漸長,更見證了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而將這兩者的有機地結合,呈現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則是一種誘人的追求。用愛心灌溉教育事業,才會傳遞溫情溫暖我們的校園。用尊重和信任教育學生,才能喚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因為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調節作用,使後進者激起上進,失望者燃起信心,冷漠者綻放熱情,悲歡者勇氣倍增。 泰戈爾說過:「願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
  • 支教感悟:守望西部 用生命影響生命
    圖為曲舒萌開展《幸福來源於不斷努力》團課講座「支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一間是廚房,地上堆著雜物,另外兩間是臥室兼會客室,只有炕和吃飯用的飯桌。想去衛生間,只能去屋外幾米遠的旱廁。」這是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曲舒萌做家訪時看到的情形。
  • 王曉霞: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教育不是說教,是一棵樹帶動另一棵樹,是生命影響生命,父母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教會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其實,教育孩子就像牽蝸牛散步,他或許走得很慢,或許努力也不能達到我們的期待,但我們應該學會正視和接受孩子,就像我們應該正視和接受自己。陪媽媽們一起帶孩子散步 記者:通過參加2019年媽媽幫舉行的兩場活動,您認為十堰媽媽幫是一個怎麼樣的平臺,對媽媽們有什麼樣的看法?
  • 「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中學校長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
    在廣渠門中學,和小魏有類似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在「開學恐懼症」盛行的當下,有這樣「反常」的想法,學校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超越放假給學生帶來的誘惑呢?  這一切與廣渠門中學的傳奇校長吳甡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思想密不可分。他倡導要辦「好人學校」「用生命影響生命,以尊重贏得尊重。」
  • 基督徒商人分享如何更好地傳福音:用生命影響生命
    一位工商團契的Z弟兄表示,他所認為的傳福音方式就有兩種:一.用生命影響生命。例如有一個人別人見證他為人友善,喜歡幫助別人,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名基督徒。基督徒的特點是什麼?就是愛。用傳遞愛的方式來傳福音,用生命來吸引未信主的人去信主。Z弟兄提到,一些基督徒在剛信主的時候也是很熱心的,每天都拿著福音單張出去傳,見人就說「信上帝者得永生」。
  • 用生命影響生命 90後大學生社工樂做「開窗的斧」
    直面疫情,「用生命影響生命」90後大學生社工樂做「開窗的斧」  羊城晚報記者 陳亮每年3月的第三個星期二是世界社會工作日(國際社工日),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社會工作者的身影——他們在線下、線上、社區、醫院直面疫情考驗、幫助困難群體,用言語傳遞真情幫扶的生命溫暖,用行動書寫社會工作的使命擔當。
  • 偏鄉服務學習 生命影響生命
    我給自己三個問題,來看待這些夥伴生命經驗的不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這項服務學習從頭到尾,都是由學生自己組織、執行,學務處協助發公函給服務對象的校方領導,和提供課程、活動的諮詢和建議。學校理念是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能力不是教與學的對等關係,而是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才會真的學會、真的帶走。
  • 《嗝嗝老師》:這世上最酷的事,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奈娜影響了瓦迪阿老師,瓦迪阿老師又影響了他的學生。這種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的影響像湖水的漣漪,一圈圈漾開,充滿了生命的美感,也充滿了觸動人心的能量。7影片的最後,奈娜即將從中學校長的職位上退休。她用一生實現了她的志願——像那個影響她一生的可汗校長一樣,影響更多的孩子。她走出辦公室,迎接她的,是學生們一張張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還有,9F班的14個學生。
  • 用生命影響生命,護麥苗茁壯成長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開展生命教育...
    如何活出生命應有價值?對於人生觀、價值觀尚在形成期的中小學生來說,這幾個關於生命本質的拷問,應該是教育中最為基礎的東西,也是生命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後疫情時代,杭州市賣魚橋小學積極響應《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開學後師生健康及校園安全有關工作的通知》,把文件精神落到實處,為學生們上好生命教育課。
  • 《放牛班的春天》:致敬老師--那些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
    第一,我雖然知道這些詩句的意思但是對此並沒有多麼特別的感觸;第二,我覺得用這種大多數時候是為了應付考試的詩句實在顯得敷衍而冷漠,一點都不如我說點大白話來的真誠和自在。一根粉筆一片天,老師的職責本是教書育人。
  • 聽「小皇帝」詹姆斯說故事,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能力
    我們都是正在人生道路上行走的人,有時候你會遇到機會,16位戲劇學院的學生正正就遇到一個好機會:在詹皇面前介紹自己的作品,一部部講述籃球影響人生的故事,被詹姆斯影響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染更多的人。打開社交軟體,其實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秒,每一個都正啟發著我們自己的劇本,「當你有了這個才能,自己用的話就太自私了,我用我自己作為一個平臺,回饋社會。」看他到街球場上,看著身邊年輕人鬥球,一臉喜悅,幫忙打著氣和指揮著「Block her!Defence!Defence!」
  • 剽悍一隻貓的剽悍行動營——85後女子圖鑑:我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剽悍行動營飯飯近幾年來的信仰,也是她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探索過程。這個過程,大概就如張德芬所說分為三個階段:喚醒、療愈和創造。飯飯是一個善良充滿愛心,且活得清楚明白的姑娘。1初心:用生命影響生命飯飯加入剽悍行動營的初心很簡單,就是為了更好的影響學生。作為中學心理教師的飯飯,學生對她說得最多的是:「老師,我一輩子不會忘了您。」
  • 生命好書:心靈閱讀,影響生命(萬字長文)
    影響,是看見、尊重、陪伴、喚醒,是一種柔性的療愈服務,是"我們先做到了"的生命示範。活出,是用戶生命狀態的自然呈現,亦是我們「紮實推動用戶進行生命練習」的根本出發點。「影響更多華人活出本來的自己」這一企業使命,經常表現為借用教育媒材,來陪伴用戶釐清自己的生命產權(即:做自己生命的完全責任者)。當生命產權釐清後,或者說在生命產權釐清的過程中,用戶所體驗到的感知與覺知,用戶所喚醒的內在智慧,就成為我們企業(品牌、產品或服務)的獨特價值。
  • 資陽市雁江區幸福博文教師個人風採展示: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她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愛每一位學生,秉承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教育理念,認為生活處處皆教育,堅信教育就是用生命尊重生命,用生命潤澤生命,用生命影響生命。今天,羅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愛」的故事。2019年,我接了學校六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並擔任該班的班主任。
  • 高齡志願者:10年、28000小時,用生命影響生命
    「志願服務給了我第二次生命。」2009年,蔡秀蘭被查出罹患乳腺癌。她跟志聯請了一個禮拜假期,偷偷去做了手術,並拒絕所有放化療。而今,蔡奶奶思維敏捷,口齒清晰,常常伸出那雙纖巧白淨的手和小輩們調侃:「看我哪像80歲的人?」春節臨近,來看望蔡秀蘭的人更多了,其中有一起服務的志願者,也有宣講結識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