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格局,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2020-07-27 XLSun超級太陽101

2020.7.25《學習的格局》,本書總結了很多案例和方法,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指南。

學習的格局,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格局決定我們看事情的局限性,父母也需要不斷學習,未來孩子可能會看你現在或之前讀過的書,彼此有更多交流。個人印象深刻的幾點如下:

一、專注力

打造輕鬆的學習環境,讓開心的事情跟學習掛鈎,不打擊孩子的成績。

允許孩子犯錯,在錯誤中學習,讓孩子在錯誤中多待會,讓他知道最後的結果會有什麼不好。

不要著急代替孩子去做,就像小時候剛開始吃飯,只有忍住不去一味的餵飯,孩子才能更快學會自己吃飯。

二、目標感

引導孩子自己設立目標,規劃寫作業的策略,一起規劃先做哪些,後做哪些,他自己想做,才有做的動力。 而不是替他設立目標。

把大目標拆解為小目標,階段性攻克,這個方法在很多時間管理的書中也提到過,合理規劃,逐個攻克。

幫助孩子進行時間管理。孩子不認識時間的話,可以用沙漏的方式,讓他對時間有個直觀的概念。

三、理解力

學習的方法:記錄筆記,總結關鍵詞,一周後根據關鍵詞進行回顧總結,一個月進行再回顧。

理解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可以先把不懂的記錄下來,課後有針對性的去想辦法學會,確保每個知識點都弄明白。

四、朋友圈。14、15歲之後,朋友對他的影響會大於父母,所有要讓孩子有自己的人際交往關係。

用生命去影響生命,以身作則。

學習的格局,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相關焦點

  • 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把這一段話當成我的座右銘:教育是言傳身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片雲去推動另一片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玉州區第一實驗初中的賴校長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他親自在校園中布置了幾個專欄:「老賴剪報」「小故事大道理」「紅色教育」「生命教育」等,深受學生的歡迎。
  • 偏鄉服務學習 生命影響生命
    去年聖誕假期,學校裡九年級有13位夥伴,分別到河南焦作和雲南騰衝,進行偏鄉支教服務學習。開學之際,我邀請他們跟所有學生分享,談服務歷程和學習收穫。我給自己三個問題,來看待這些夥伴生命經驗的不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這項服務學習從頭到尾,都是由學生自己組織、執行,學務處協助發公函給服務對象的校方領導,和提供課程、活動的諮詢和建議。
  •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關於基礎教育,臺灣水源國小的杜守正老師用生命做了很好的詮釋,他用音樂來傳遞教育的本質,在生活體驗中啟迪孩子們的心靈。課程是來自現實生活,它是自然而然長出來的。學習,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什麼。作為教師,明白自己要什麼,能帶給孩子什麼,多點心思,教育可以很生活,而不只是分數的競爭。只有回歸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大學生陳敏媛:「用生命影響生命」
    這個長髮及腰、笑容純淨的女生,在學習社工專業的兩個半學期裡,利用課餘時間,向農民工子弟、流動青少年、臨終病患、災區同胞等對象提供志願服務超過600個小時。如果不算寒暑假回老家的時間,陳敏媛平均每天堅持志願服務1小時。  在最近揭曉的上海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中,陳敏媛成了一顆公益之星。
  • 用生命教育影響生命
    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生命教育在這一階段,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讓兒童在生命的源頭有豐富的生命體驗,感受生命的喜樂,把對生命的熱愛、尊重、理解融入心底,這需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場域中,抓住下面三個核心問題,幫助兒童感性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將是兒童一生的財富。
  • 《嗝嗝老師》:這世上最酷的事,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奈娜影響了瓦迪阿老師,瓦迪阿老師又影響了他的學生。這種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的影響像湖水的漣漪,一圈圈漾開,充滿了生命的美感,也充滿了觸動人心的能量。7影片的最後,奈娜即將從中學校長的職位上退休。她用一生實現了她的志願——像那個影響她一生的可汗校長一樣,影響更多的孩子。她走出辦公室,迎接她的,是學生們一張張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還有,9F班的14個學生。
  • 語文的文化魅力:用生命影響生命,以情懷化育人心。
    01無論站在語文教學的門裡門外,對文字的熱愛都讓人無法割捨語文的人文情懷;當年歲漸長,更見證了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而將這兩者的有機地結合,呈現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則是一種誘人的追求。用愛心灌溉教育事業,才會傳遞溫情溫暖我們的校園。用尊重和信任教育學生,才能喚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因為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調節作用,使後進者激起上進,失望者燃起信心,冷漠者綻放熱情,悲歡者勇氣倍增。 泰戈爾說過:「願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
  • 支教感悟:守望西部 用生命影響生命
    課堂上,她和同學們描繪草原外的世界,激勵他們努力學習,拓寬眼界。課後,她面向八年級700餘名同學開展兩場《幸福來源於不斷努力》的團課講座,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知識的力量。講座後的交流中,很多同學激動地說:「曲老師,我也要像你一樣,考上大學!」
  • 社工13年,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中英雙語傳遞疫情官方權威信息,讓外籍居民第一時間了解信息,消除心中對疫情不了解的恐慌,做好預防,提升防疫意識。何珊珊(右)與深圳外籍義工宣傳防疫知識堅持用生命影響生命「紮根社區、服務社區,堅持用生命影響生命。」從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13年,何珊珊始終保持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情。
  • 王曉霞: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後來,在不斷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開始自學心理學,接觸到了「注意力缺陷」、「感覺統合」等更專業的知識,也開始學習了解腦科學原理,才找到了孩子問題的真正原因。 記者:您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在這個過程中您有什麼收穫? 王曉霞:為了陪孩子學琴,我學會了彈鋼琴,為了陪孩子運動,我現在可以跑十五公裡。
  • 生命的格局,決定你人生的高度(醍醐灌頂)
    減法道是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學,融合儒家、道家及禪文化於一體的人生必修課,習之如醍醐灌頂,明心見性,生命,當下即是!更多精彩,歡迎關注、訂閱我的人氣專欄。01、你的格局,就是你的人生。格局見結局。沒有格局的人生,註定不會有出彩的生命。《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立身處世的時候,如果不能站得更高的境界,就像塵土裡面拂拭衣服,和在泥水裡面洗自己的雙足一樣,怎麼能夠出人頭地呢?你,就是是一切的根源。
  • 剽悍一隻貓的剽悍行動營——85後女子圖鑑:我用生命影響生命
    1初心:用生命影響生命飯飯加入剽悍行動營的初心很簡單,就是為了更好的影響學生。作為中學心理教師的飯飯,學生對她說得最多的是:「老師,我一輩子不會忘了您。」「我在行動營邊學邊指導他,我通過學習,影響了他,他轉變了想法,認為學習是終身的,讀書是最重要的,也開始早起,復盤,聽樊登讀書,制定計劃,用思維導圖記筆記,總結等。」剽悍行動營的老鐵們影響了她,她又影響了她的學生們,這就是她想要的「用生命影響生命」。
  • 基督徒商人分享如何更好地傳福音:用生命影響生命
    新約聖經《使徒行傳》裡記載,耶穌復活升天后,門徒們去往各個地方傳福音,方法多以「傳講」為主。但現今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福音的方式也開始變得多元化。傳福音不再單單只是定型於「用口傳講」這一方面。一位工商團契的Z弟兄表示,他所認為的傳福音方式就有兩種:一.用生命影響生命。例如有一個人別人見證他為人友善,喜歡幫助別人,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名基督徒。基督徒的特點是什麼?
  • 境智的不同,生命有寬度的人,格局也寬闊!
    境智的不同,生命有寬度的人,格局也寬闊!命運在自己手裡,因為每個人都很忙,沒什麼時間去關照你。生命的寬度——「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你的知識的寬度,你看世界的寬度,就是你生命的寬度。生命有寬度的人,他的格局也寬闊。他會珍惜一切機會,甚至「自討苦吃」,讓平凡的生活充滿幹勁和光彩。真正有格局的人,是內心堅定的人。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抱怨,始終保持陽光、自信、樂觀,充滿向上的力量。
  • 用生命影響生命,護麥苗茁壯成長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開展生命教育...
    如何活出生命應有價值?對於人生觀、價值觀尚在形成期的中小學生來說,這幾個關於生命本質的拷問,應該是教育中最為基礎的東西,也是生命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後疫情時代,杭州市賣魚橋小學積極響應《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開學後師生健康及校園安全有關工作的通知》,把文件精神落到實處,為學生們上好生命教育課。
  • 「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中學校長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
    在廣渠門中學,和小魏有類似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在「開學恐懼症」盛行的當下,有這樣「反常」的想法,學校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超越放假給學生帶來的誘惑呢?  這一切與廣渠門中學的傳奇校長吳甡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思想密不可分。他倡導要辦「好人學校」「用生命影響生命,以尊重贏得尊重。」
  • 高齡志願者:10年、28000小時,用生命影響生命
    「志願服務給了我第二次生命。」2009年,蔡秀蘭被查出罹患乳腺癌。她跟志聯請了一個禮拜假期,偷偷去做了手術,並拒絕所有放化療。而今,蔡奶奶思維敏捷,口齒清晰,常常伸出那雙纖巧白淨的手和小輩們調侃:「看我哪像80歲的人?」春節臨近,來看望蔡秀蘭的人更多了,其中有一起服務的志願者,也有宣講結識的新朋友。
  • 資陽市雁江區幸福博文教師個人風採展示: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她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愛每一位學生,秉承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教育理念,認為生活處處皆教育,堅信教育就是用生命尊重生命,用生命潤澤生命,用生命影響生命。今天,羅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愛」的故事。2019年,我接了學校六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並擔任該班的班主任。
  • 用生命影響生命 90後大學生社工樂做「開窗的斧」
    直面疫情,「用生命影響生命」90後大學生社工樂做「開窗的斧」  羊城晚報記者 陳亮每年3月的第三個星期二是世界社會工作日(國際社工日),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社會工作者的身影——他們在線下、線上、社區、醫院直面疫情考驗、幫助困難群體,用言語傳遞真情幫扶的生命溫暖,用行動書寫社會工作的使命擔當。
  • 生命影響生命,這含義,我開始悟了!
    參加過某學習小組,老師把,欣賞樹、安靜的感受樹稱為"與樹的連結"。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確切,但我真切地體會到,每當進入這種狀態,會發自內心的感覺生命是美妙的,生活之美更是無處不在。這種欣賞和感受本身,是對"樹",作為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