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影響生命,這含義,我開始悟了!

2020-12-27 可甜可苦的生活

我喜歡自然,尤其喜歡那些長在野外的花草。翻看我的手機相冊,裡面內容第一多的是娃,第二多的就是各種花花草草。假期裡,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幾近無人的鄉間,或者大山,真切地體會那種與它們的連結,好像心靈得到了洗禮。

自從兩年前開始養成早起習慣,我都儘量5點起床,在僻靜的小區或者相對安靜的小路走步、聽書。有時候不想聽書,就乾脆邊走邊看和拍各色的樹木。狀態好的時候,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們的美,看到它們的生命展現:那舒展的枝條,散發著光亮的葉片,挺拔的樹幹,越看越有味道。而且每天看都不同。每每我這樣望著他們的時候,我會覺得它們也在望著我,似乎也對我有話要講。而如果有段時間狀態很差,那任我怎麼想認真看它們,也對它們無感。這個時候,樹在我這裡,並沒有"生命力",仿佛只是與我擦聲而過的水泥混凝土。

參加過某學習小組,老師把,欣賞樹、安靜的感受樹稱為"與樹的連結"。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確切,但我真切地體會到,每當進入這種狀態,會發自內心的感覺生命是美妙的,生活之美更是無處不在。這種欣賞和感受本身,是對"樹",作為生命的尊重。

今晨看了老師的文章,仔細看了老師提供的資料,我想,上面的這段描述,就是"具象思維"的一種體現。我理解的具象思維,是把接納、共情糅合在一起的,把來訪當成活生生的人,走進他的框架,去體驗、理解他所經歷的,是一種心與心的溝通。而接下來,有一個問題,馬上刺痛了我:對樹木,我尚且有這種情懷去欣賞並連結,對孩子,我有過嗎?

想到平日裡與孩子的溝通,我看到的,是一個叉著腰,伸出食指,頤指氣使地站在孩子面前,滿口唾沫星子,對孩子各種說教、壓制的婦女,孩子在她面前,弱小、膽怯,那仰著的小臉上,嵌著的,是裝滿恐懼、委屈、傷心的大眼睛。

剪影回放:早上,6:50,起床時間,女兒又開始賴床。我用小故事把她叫醒,她用小手揉著強睜開的大眼睛,沒精打採的看我。問她先去上廁所、洗漱還是吃飯?她不予回應。我知道,又是這樣--沒睡醒,什麼都不配合,什麼也不想做。我自顧自地去吃飯。好久,女兒終於喊我:媽媽,我想上廁所。"去吧!"她就慢吞吞的走出來,慢慢地去衛生間……早上的時候,女兒的一切行為,在我眼裡都是慢動作!吃飯,一小口、一小口的放到嘴巴,慢慢地、輕輕地,細嚼慢咽她的無水蛋糕;吃著吃著,瞥見桌子上的小飛機,又拿在手裡把玩。好不容易吃完,該去換衣服了,又趴在床上不動,瞪著眼睛看來看去,我實在不知道她在看什麼!於是,忍了這麼久的我,終於爆發了!(我想,此刻在女兒心中,她的潛臺詞或許是:看,她又突然爆發了!她又開始了!)--用嚴厲的語氣問她在做什麼?問她為什麼不快行動?跟她賭氣說"我先走了,你一會兒自己下樓找我";催促她趕緊穿衣服、穿鞋……

我腦子裡在說:這樣對孩子適得其反,這是不對的!但是,我的軀殼,似乎被別人指揮著,做著這一切。而又好像出來另一個我,作為一個旁觀者,搖頭嘆息,感慨萬千!現在,我想問問:如果真的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生命來尊重;如果真的想到:自己沒睡醒被叫起來的時候,也什麼都不想做,對別人的嘮嘮叨叨更不勝其煩;如果真的看到女兒對媽媽的愛的渴望;如果真的感受到孩子天真無邪的愛;如果真的去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還會這樣嗎?

為什麼在孩子面前,我的心不是通透的,沒有嘗試去與孩子連結?為什麼我開始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需求?我看到了什麼?我有沒有看見自己?我如何去看見孩子?

我希望,我的孩子:被理解,被看見,被照亮。我想,我知道我該如何行動了。用生命去影響生命,或許,這含義,我開始悟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用生命教育影響生命
    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生命教育在這一階段,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讓兒童在生命的源頭有豐富的生命體驗,感受生命的喜樂,把對生命的熱愛、尊重、理解融入心底,這需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場域中,抓住下面三個核心問題,幫助兒童感性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將是兒童一生的財富。
  • 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把這一段話當成我的座右銘:教育是言傳身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片雲去推動另一片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玉州區第一實驗初中的賴校長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他親自在校園中布置了幾個專欄:「老賴剪報」「小故事大道理」「紅色教育」「生命教育」等,深受學生的歡迎。
  • 用心詮釋生命的含義
    患者當時處於瀕死狀態,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合併重度貧血、電解質紊亂,X-線胸片心臟呈大球狀,深昏迷狀態,病人生命體徵極不穩定,機械通氣輔助呼吸,APACHEII評分37分,死亡風險高達92.33%!必須盡全力挽救產婦的生命!這不僅對患者本身意義重大,也是出世不久龍鳳胎孩子和這個家庭的希望所在。  為挽救產婦的生命,醫院組織相關專業的專家緊急會診。
  • 生命好書:心靈閱讀,影響生命(萬字長文)
    習性使然,我的感恩不常表達。我卻深知,正是因為有了和你們的緣分,才讓每日微光這幾年行走雖然跌跌撞撞,卻依然砥礪前行,並在未來兩年乃至五年、十年、數十年,作為專注華人心靈閱讀與生命教育的中國文化品牌,真正升級煥新。
  • 慧律法師:生命的可貴,在於能掌握生命的真實含義
    慧律法師 - 《死亡的藝術》▌第15篇:生命的可貴,在於能掌握生命的真實含義今天我已活了三十年,一位老人活了七十年,他會死,我也會死,死後同樣是一具屍骨。打開眼睛,這個也錯、那個也錯,只有我對;整個宇宙看遍了,就是不順眼,只有自己是好的。人太無知了,常對別人說:『我看你不順眼。』但他沒想想看,別人也可能看他不順眼,這是對立法的存在。你看人家不順眼,人家也看你不順眼,所以,要超是非。人啊!有是必有非,有對就有錯。
  • 大學生陳敏媛:「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  陳敏媛出生於烈士之家,爺爺奶奶都是八路軍,父親在解放軍遺孤子弟小學長大。自小受到前輩感染,陳敏媛心中萌動著一顆社會公益的種子。在考大學選擇專業時,社工專業「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也深刻地影響了她。於是,她以超出學校分數線30多分的高考成績,填報了華理社會工作專業。
  • 我學《生命倫理學》系列之四:生命倫理學收穫及影響
    在學習了生命倫理學之後,我對於這門學科有了新的認識。我原以為這門課會討論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表面關係,比如動物是否應該用於活體實驗等問題。但事實上此課程的深度、廣度遠超我的想像,有生命倫理學的本質、動植物基因檢測與編造、生命延續、人類進化、人與道德、人與自然等多個課題,可謂是既有趣又有意義。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受益良多。
  •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他說,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這位用心做教育的老師,就是來自臺灣新北市水源國小的教導主任——杜守正老師。  雖然他不是專業歌手,但是那份陶醉在音樂中的美好,和他生命的喜樂狀態,卻感動了所有人,仿佛心中有一粒種子被悄然喚醒,開始生根、發芽……  現在,就讓我們先一起通過一段活動現場視頻來感受一下杜老師的風採。
  • 感悟著樹的生命含義
    小樹像精靈一樣,在心中跳躍著,無時無刻都在感動著,生命的歡笑。雨的溫柔,陽光的溫暖,足以讓你成為自然界的精靈而驚訝!有一天你要長成蒼天大樹,要記得雨和陽光對你滋潤和呵護。所以你要成為一棵有價值的樹,造福人類。如果有一天,狂風暴雨來臨。
  • 基督徒商人分享如何更好地傳福音:用生命影響生命
    但現今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福音的方式也開始變得多元化。傳福音不再單單只是定型於「用口傳講」這一方面。一位工商團契的Z弟兄表示,他所認為的傳福音方式就有兩種:一.用生命影響生命。例如有一個人別人見證他為人友善,喜歡幫助別人,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名基督徒。基督徒的特點是什麼?就是愛。用傳遞愛的方式來傳福音,用生命來吸引未信主的人去信主。
  • 善別離悟生死 浙江金華開展感悟生命教育體驗活動
    27日,浙江金華舉辦「情系清明 綠意婺州」殯葬改革(清明節)系列宣傳活動,其中包括「知生死悟人生」感悟生命教育體驗活動,7位體驗者躺入文明棺,在生死之間體驗對人生的感悟,在直面人生謝幕中感知生命的可貴。
  • 我學《生命倫理學》系列之三:生命倫理學帶來的收穫和影響
    生命倫理學並不只是告訴你前輩對指向生命倫理的認識與思考,而更多的是讓你知道怎麼去做、怎麼去看待才更有益於你的生活。通過對生命倫理學的學習,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收穫。      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說實話我對生命倫理學可謂一竅不通。但當我開始學習它後,我恍然發現自己其實一直在接觸相關問題卻渾然不知。譬如,我思考過人的生命歷程——出生、衰老、死亡等;我從技術和安全方面思考過生物技術對生活的影響。
  • 偏鄉服務學習 生命影響生命
    開學之際,我邀請他們跟所有學生分享,談服務歷程和學習收穫。我給自己三個問題,來看待這些夥伴生命經驗的不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這項服務學習從頭到尾,都是由學生自己組織、執行,學務處協助發公函給服務對象的校方領導,和提供課程、活動的諮詢和建議。學校理念是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能力不是教與學的對等關係,而是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才會真的學會、真的帶走。
  • 剽悍一隻貓的剽悍行動營——85後女子圖鑑:我用生命影響生命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剽悍行動營飯飯近幾年來的信仰,也是她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探索過程。這個過程,大概就如張德芬所說分為三個階段:喚醒、療愈和創造。飯飯是一個善良充滿愛心,且活得清楚明白的姑娘。「當時的我想幫一個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剽悍行動營幫我做到了。這個學生是我曾經的學生,他剛開始上高一,學習上很吃力,而我那時候能量不足,需要成長。」「我在行動營邊學邊指導他,我通過學習,影響了他,他轉變了想法,認為學習是終身的,讀書是最重要的,也開始早起,復盤,聽樊登讀書,制定計劃,用思維導圖記筆記,總結等。」
  • 王曉霞: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作為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領域的專家,當初是什麼原因讓您開始從事這方面工作的? 王曉霞:你好!之所以會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其實是因為我的孩子。他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常對我說,孩子總會找她講自己和媽媽出去遊玩的事兒。這都是他編造的,因為我當時工作很忙,連陪他的時間都很少。從這件事,我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在妥善照顧孩子的同時,努力考取了十堰第一批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證書。
  • 這樣的生命狀態,生命影響生命
    在上一篇文字裡面我也聊到我對於&34;的理解和感悟,而說出來的,就已經是錯的了,我們只能表達出我們指向&34;的手指,語言具備匱乏性,說出來的絕不是&34;。而只是我指向&34;的一根手指而已,而我伸出這根手指是希望能夠支持到你對於&34;有一些體會和理解。作為心理諮詢師,也不是大和尚,為什麼要感悟&34;呢?
  • 《嗝嗝老師》:這世上最酷的事,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想,奈娜這一席話,這也是她對待她自己所害怕和厭惡的事情——抽動症的心得:接受它,面對它,然後,它就會幫助自己進入人生更開闊的境界。奈娜讓孩子們把這張紙疊成紙飛機,在頂樓一起放飛。當孩子們用力拋出紙飛機,看著它們在半空劃出優美的弧線,那一刻,孩子們的心慢慢被打開了。他們開始學習面對那些曾經逃避的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和勇氣。
  • 生命密碼數字密碼的含義大全
    談起生命密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在西方,生命密碼與塔羅、星座並列為三大神秘學,有著精準的預測性,他是一門科學,與中國的易經有異曲同工之妙,是西方最主要的命理學,而且很精準。研究好生命密碼可以改變命運,避免人生的坎坷。
  • 讀書筆記 | 讀《活著》悟「生命」
    不只一個人給我推薦過《活著》,不只一個人說被《活著》感動過, 我開始並不了解,出於好奇我在手機上下了這本書。然後沒有看幾頁就發現,福貴的人物如此熟悉,細細想來,原來很早之前不經意間,我就看過了葛優和鞏俐演的電影--《活著》。但是印象不深,只殘留了一些記憶,偶爾會隨文字浮現在腦海,不過電影中葛優的福貴形象,我卻記得很清楚,那副在賭館裡吊兒郎當的樣子,突然間讓我想起曾經碰見的一些人。
  • 「生命」探秘之一:生命「誕生」之謎(一)
    但是,為了把我在這裡所使用到的這個「玄學」的概念和人們慣常認知裡面的那個「玄學」的概念有所區別,我就還是要在這裡來對「玄學」這個概念給出我自己的一個定義,那就是:一切必須要使用到人類自身所具有的「先天慧識」才能認知到的宇宙和生命本質屬性,就都屬於「玄學」的範疇;相應的,一切使用到人類「後天智識」就可以認知到的宇宙和生命屬性,就都屬於「哲學」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