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響生命 90後大學生社工樂做「開窗的斧」

2020-12-12 環京津網

直面疫情,「用生命影響生命」

90後大學生社工樂做「開窗的斧」  

羊城晚報記者 陳亮

每年3月的第三個星期二是世界社會工作日(國際社工日),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社會工作者的身影——他們在線下、線上、社區、醫院直面疫情考驗、幫助困難群體,用言語傳遞真情幫扶的生命溫暖,用行動書寫社會工作的使命擔當。

蘇妍雙 樂做「開窗的斧」,為他人帶來光亮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16級學生蘇妍雙,是戰疫中的眾多社工之一。2月13日,蘇妍雙留意到武漢市武昌區心雲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招募線上志願者的信息,她立即報名參加並順利通過錄用。經過培訓後,她以實習社工的身份成為一名線上志願者。

上崗後,她每天聯繫隔離點的老人,了解其生活、心理需求,逐一登記並設法通過聯繫商家、社會愛心人士連結所需資源。「當時有一位78歲的楊爺爺想為在醫院隔離的老伴買充電器。我找到了當地店家,但充電器價格遠達不到起送價。楊爺爺很著急,因為老伴患有老人痴呆,很需要家人支持。」經過蘇妍雙多次溝通,商家終於答應免起送費。

然而,支付又是一道難關。社工組規定,開展服務時不能和服務對象直接發生經濟關係,因此需要楊爺爺親自支付費用。考慮到楊爺爺不熟悉手機支付,她就在自己手機一步步錄屏,教楊爺爺操作。雖然前後溝通花了近一天時間,但她認為很值得:「在特殊時期能讓他們夫妻聯繫上,讓爺爺不再緊張焦慮,我還挺有成就感的。」

除了個體需求,蘇妍雙所處的社工組也關注隔離老人家的共性問題,積極給予幫助。例如,聯繫當地的粥鋪、水果店、騎手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組建資源連結組,為老人提供營養補助。蘇妍雙這次的服務對象都是60歲以上,多存在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她還學會了聆聽和表達同理心,針對老年人群的特點來開展心理陪護。

截至目前,蘇妍雙已經上崗33天,服務的4名老人已全部解除隔離回家。通過擔任社工,她看到「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是強大的。「如果把被隔離房子比做是一個四面是牆的屋子,我就像是那把開窗的『斧』,為屋內的人帶來光亮、溫暖和希望。」蘇妍雙說道。

黃敏華 禁毒社工防控「兩毒」傳送溫暖

廣東工業大學政法學院2019級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黃敏華,連續兩年榮獲「廣州市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先進個人」稱號,作為一名專業禁毒社工,她在社區參與新冠肺炎病毒防控工作的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做好社區禁毒防控幫扶的服務,緩解服務對象因疫情產生的不良情緒。

期間,她了解到有一名困難戒毒康復人員Z先生(化名)要從強制隔離戒毒所回到社區,但Z先生除經濟困難外,家庭關係也非常緊張。經黃敏華等禁毒社工的多番動員、積極協調,Z先生的家屬終於答應前來接他回歸社區。

Z先生出所當天,荔灣區石圍塘街道禁毒辦聯合禁毒社工、社區民警、戒毒人員家屬共同開展「無縫銜接」。隨後,黃敏華對Z先生及其家屬開展初步家庭關係修復心理輔導,並與Z先生溝通達成社區康複目標。

社區康復人員L先生(化名)經濟困難,近期因為疫情找不到合適工作,生活窘迫,黃敏華得知後立即行動起來,聯繫了廣州市慈善會和愛心人士,為其提供口罩、運動鞋和禦寒外套,保障其在家安心防疫。

黃敏華表示:「作為一名預備黨員社工,我會兼顧好社工知識的學習與實踐,在一線服務中不斷運用自己在學校課程中學到的知識,以專業作為指引,堅定地為有需要的困難人群提供更高質量與效率的幫扶服務。」 【編輯:苑菁菁】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陳敏媛:「用生命影響生命」
    在最近揭曉的上海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中,陳敏媛成了一顆公益之星。  用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  陳敏媛出生於烈士之家,爺爺奶奶都是八路軍,父親在解放軍遺孤子弟小學長大。自小受到前輩感染,陳敏媛心中萌動著一顆社會公益的種子。在考大學選擇專業時,社工專業「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也深刻地影響了她。
  •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關於基礎教育,臺灣水源國小的杜守正老師用生命做了很好的詮釋,他用音樂來傳遞教育的本質,在生活體驗中啟迪孩子們的心靈。課程是來自現實生活,它是自然而然長出來的。學習,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什麼。作為教師,明白自己要什麼,能帶給孩子什麼,多點心思,教育可以很生活,而不只是分數的競爭。只有回歸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把這一段話當成我的座右銘:教育是言傳身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片雲去推動另一片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玉州區第一實驗初中的賴校長非常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他親自在校園中布置了幾個專欄:「老賴剪報」「小故事大道理」「紅色教育」「生命教育」等,深受學生的歡迎。
  • 用生命教育影響生命
    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生命教育在這一階段,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讓兒童在生命的源頭有豐富的生命體驗,感受生命的喜樂,把對生命的熱愛、尊重、理解融入心底,這需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場域中,抓住下面三個核心問題,幫助兒童感性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將是兒童一生的財富。
  • 跑者李軍:感悟二三 ▏生命影響生命 Vol.4 大學生成長心連心
    跑者李軍:感悟二三 ▏生命影響生命 Vol.4 大學生成長心連心跑者李軍:如何用生命影響生命 成長心連心在行動跑者李軍:坐在從多倫多回香港的飛機上電影中有段女主人公的臺詞:我們從事的是教育,是言傳更是身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 社工13年,用生命影響生命
    2010年取得了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碩士(MSW)後,何珊珊創辦了南風社會工作服務社,目前是南山區規模最大的社工機構,現有全職社工370餘人,服務覆蓋深圳市,是民政部首批社會工作標準化建設示範單位、AAAAA級社會組織和全國百強社會服務機構。
  • 「90後」逆行志願者葉海蘭:白衣為甲、逆行出徵,用生命守護生命
    來源標題:「90後」逆行志願者葉海蘭:白衣為甲、逆行出徵,用生命守護生命 11月9日20時,《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
  • 學習的格局,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不要著急代替孩子去做,就像小時候剛開始吃飯,只有忍住不去一味的餵飯,孩子才能更快學會自己吃飯。二、目標感引導孩子自己設立目標,規劃寫作業的策略,一起規劃先做哪些,後做哪些,他自己想做,才有做的動力。 而不是替他設立目標。把大目標拆解為小目標,階段性攻克,這個方法在很多時間管理的書中也提到過,合理規劃,逐個攻克。
  • 剽悍一隻貓的剽悍行動營——85後女子圖鑑:我用生命影響生命
    1初心:用生命影響生命飯飯加入剽悍行動營的初心很簡單,就是為了更好的影響學生。作為中學心理教師的飯飯,學生對她說得最多的是:「老師,我一輩子不會忘了您。」在蘇州大學讀心理學研究生期間,飯飯曾嘗試做了兩年函授生指導教師。這兩年教師經歷,讓她對自己有了初步認知,「當時獲得的反饋,讓我覺得自己很適合做老師」。畢業後,飯飯繼續走在了教師生涯路上,她個性活潑開朗,對學生,對家人,對自然,對生活都滿懷熱愛,頗受人喜歡。
  • 上海社會力量在行動|杉樹助學:讓知識改變命運,用生命影響生命
    幫助孩子們走出大山看世界,是孟霞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作為「高中助學計劃」的受益者,她始終堅信,用生命影響生命,是愛的延續、善的循環。圖說:杉樹生的留言紀念冊。孟霞從小生活在四川省涼山州,是縣城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她看著身邊的姐妹們輟學、成家、生子,深深地明白,知識是改變思維觀念的有效途徑,教育更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雖然我爸爸也沒有讀過多少書,但他一直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也堅持供我讀書。」母親去世後,孟霞跟著父親一起生活。
  • 用生命影響生命,社工溫暖了社會,社工是份什麼樣的工作?
    目前,江蘇取得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人數已達37590人,位居全國第二;擁有省社會工作領軍人才20名,全國社會工作領軍人才6人。南京市共有持證社工師8009人,每萬人擁有持證社工10人;玄武、鼓樓、建鄴、江寧、雨花臺、浦口等6個區被評為全國社會工作示範地區,數量全國第一。
  • 支教感悟:守望西部 用生命影響生命
    課後,她面向八年級700餘名同學開展兩場《幸福來源於不斷努力》的團課講座,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知識的力量。講座後的交流中,很多同學激動地說:「曲老師,我也要像你一樣,考上大學!」圖為曲舒萌開展《幸福來源於不斷努力》團課講座「支教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 語文的文化魅力:用生命影響生命,以情懷化育人心。
    01無論站在語文教學的門裡門外,對文字的熱愛都讓人無法割捨語文的人文情懷;當年歲漸長,更見證了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而將這兩者的有機地結合,呈現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則是一種誘人的追求。用愛心灌溉教育事業,才會傳遞溫情溫暖我們的校園。用尊重和信任教育學生,才能喚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因為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調節作用,使後進者激起上進,失望者燃起信心,冷漠者綻放熱情,悲歡者勇氣倍增。 泰戈爾說過:「願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
  • 「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中學校長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
    在廣渠門中學,和小魏有類似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在「開學恐懼症」盛行的當下,有這樣「反常」的想法,學校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夠超越放假給學生帶來的誘惑呢?  這一切與廣渠門中學的傳奇校長吳甡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辦學思想密不可分。他倡導要辦「好人學校」「用生命影響生命,以尊重贏得尊重。」
  • 基督徒商人分享如何更好地傳福音:用生命影響生命
    新約聖經《使徒行傳》裡記載,耶穌復活升天后,門徒們去往各個地方傳福音,方法多以「傳講」為主。但現今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福音的方式也開始變得多元化。傳福音不再單單只是定型於「用口傳講」這一方面。一位工商團契的Z弟兄表示,他所認為的傳福音方式就有兩種:一.用生命影響生命。例如有一個人別人見證他為人友善,喜歡幫助別人,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名基督徒。基督徒的特點是什麼?
  • 拍臨終回憶錄為遺體美容 「90後」臺灣青年大陸做「生命會館」
    (在蘇臺胞面面觀)拍臨終回憶錄為遺體美容 「90後」臺灣青年大陸做「生命會館」中新網無錫12月4日電 (記者 朱曉穎)開展臨終關懷、拍「生命回憶錄」、做遺體美容、遠程代祭掃……在江蘇無錫,「90」後臺灣青年潘柏銓以「生命會館」提供定製化殯葬服務。「生命會館」內景。
  • 偏鄉服務學習 生命影響生命
    我給自己三個問題,來看待這些夥伴生命經驗的不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這項服務學習從頭到尾,都是由學生自己組織、執行,學務處協助發公函給服務對象的校方領導,和提供課程、活動的諮詢和建議。學校理念是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能力不是教與學的對等關係,而是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才會真的學會、真的帶走。
  • 《嗝嗝老師》:這世上最酷的事,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2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後,奈娜立志成為一名教師,做一個啟迪他人生命的人——像可汗校長一樣。然而,一個時不時會發出怪聲的人想成為老師,談何容易。五年裡,奈娜到處面試,次次碰壁,被18所學校拒絕。在瓦迪阿老師發表了意味深長的講話離開後,一手導演了作弊一事的男生,追上了老師,把那枚優等生勳章交還給他,轉身離去。兩個人沒有一句對話,只有眼神的交流。鏡頭中男生匆匆又堅定的步伐,讓人感受到了一種信念正在他的心中形成——從此,向老師一樣,做個有良知的人。奈娜影響了瓦迪阿老師,瓦迪阿老師又影響了他的學生。
  • 龍潭橋鎮社工站丨用生命影響生命 詮釋健康使者的使命
    活動現場,漢壽縣廣源醫院醫生工作人員設立義診諮詢臺,對服務對象的身體狀況進行詳細詢問,採取一對一的評估方式制定了個性化康複方案,同時叮囑他們要擁有好的心態,注意日常飲食和保健;現場群眾反響很熱烈,籤定家庭醫生服務協議書90餘份,基本上做到了百分百籤約。
  • 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擁抱生命
    生命健康正形成大的產業。   在我正在參與於老主編《生長老病死》一書、搜集有關信息的過程中,對於生命的關注也正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於是乎,一個懷孕的女教師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丈夫連砍78斧,在場的警察、校長、鄉長、司法局長等一批冷血幹部竟熟視無睹。孫子逆殺祖母、女兒勒死母親、妻子毒害丈夫等一連串的命案層出不窮。生命顯得十分脆弱,又喪失安全。我們的社會太需要對生命的重新認識和對人生價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