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在廣州落幕

2021-02-08 金羊網

金羊網訊記者李鋼、實習生王怡然、通信員吳晶平報導:22日,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由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主辦,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廣東科學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現代教育頻道承辦的2018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在廣東科學中心圓滿落幕,這是2018年全國科技活動周重大示範活動。本屆大賽以「科技創新,強國富民」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56個代表隊186位科學達人齊聚羊城,同臺比拼講科學,秀科普,為公眾帶來一場豐富的科學大餐。

選手技藝高超顏值爆表

本屆大賽於今年3月份啟動,共推薦了186名選手來到廣州決賽現場,最後共計選拔30名選手登上總決賽的舞臺。經過一連兩天的激烈角逐,最後曾理、董毅、崔松、蔣書文、王昌旭、徐江美、白潔、吳年繼、劉曉東、李淼10位選手脫穎而出,獲得大賽一等獎,被授予「十佳科普使者」稱號。曾理、劉丹萍獲「最具人氣獎」,曾理、李淼獲「最佳形象獎」,徐江美、向傑獲「最佳口才獎」。比賽現場,選手們個個講解技藝高超、顏值爆表,為觀眾打開一扇扇科普新大門。人臉識別、區塊鏈技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人造太陽、散裂中子源、腦機接口、FAST基站等講解主題,不僅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熱點科技,還生動展示了我國前沿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進展。「會動」的植物,天空中最準的表、最古老的眼睛、會打太極的建築、不一樣的糖葫蘆……這些趣味講解帶領公眾了解了科學有趣的一面。

從天文地理到生物氣象,從疾病防治到生活百科,選手們藉助大賽舞臺,巧用「裝扮」、「音樂」、「多媒體」等手段,在限時4分鐘的講解時間裡,使出了渾身解數,把嚴謹深奧的科學原理講得通俗生動,打開觀眾無限的腦洞。

廣州本土選手:冷空氣的自白

作為唯一一位晉級總決賽的本土選手,來自於廣州市番禺區氣象站的選手陳聰聰,從自身生活體驗出發,帶來了自主命題講解「冷空氣的自白」。「冷空氣」的到來,雖然給人帶來一定的不便,但是它也其用處,比如,影響四季的更替,陳聰聰還在最後特別貼心地向現場觀眾科普防寒保暖措施。即使講解結束,陳聰聰仍難以平復緊張的心情,她向記者介紹到自己參加科普講解大賽是一個機緣巧合,從選拔賽開始競爭就十分激烈,而真正站到了半決賽的舞臺上後,發現全國的選手高手如雲,選題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氣象類、醫療類、交通運輸類等等,都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總決賽的現場,也感覺到自己在專業知識科學原理方面的講解還是不夠深入,很難在四分鐘的時間裡讓現場觀眾充分理解,今後自己還需要加強對科學知識的學習。

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詹德村向記者指出,想要在高手如雲的選手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尤其是今年的參賽選手眾多,選題新穎、內容具備一定的專業性、表現形式多樣等等,還需要選手擁有較高的臨場發揮能力,才能夠順利回答評委的現場問答。同時,詹主任強調,本次參賽選手涵蓋多個地區和多個行業,這不僅豐富了比賽的選題,而且在專業評委的指導之下,也為參賽選手和現場觀眾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據介紹,本屆大賽較去年規模更大、範圍更廣,新增了青海、西藏、四川、工業信息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等多個代表隊。參賽選手裡,不僅有經驗豐富的講解員,還有許多跨領域的科普傳播者,包括廣播電視臺的主持人,媒體記者,學校的老師和大學生,醫院的醫生和護士,解放軍、公安、武警戰士和消防官兵,氣象局、地震局等部門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民航局和人民銀行的職員,以及各類科技企業和社會志願者等。此外,澳門代表隊也派出3名選手參加本次比賽。

科研人員加入科普第一線

通過本次大賽,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年科研人員走到了科普的前線,如,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王騰博士攜「人造小太陽」走上半決賽舞臺,他以「人造太陽——逐夢未來終極能源」為題,講述了人類開發新能源的歷程,介紹了「人造太陽—核聚變能」廣闊的應用前景。

唾液也可以測基因了,「口腔黏膜上皮細胞,擁有完整的30億個DNA代碼,他們脫落在唾液中,讓唾液實現了基因檢測的功能。」,中科院西安分院的楊燕講解了唾液檢測基因的原理、優勢和流程,讓人對基因檢測有了新的認識。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邱成利博士表示,科普講解是一項集知識、語言、技巧為一體的藝術性服務工作,要求科普講解員具備豐富的科學知識儲備,能夠撰寫吸引觀眾,讓觀眾通俗易懂的講解詞,掌握科學傳播技巧。科學傳播工作者作為溝通觀眾與科學之間的橋梁,其素質、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科普知識的傳播質量。舉辦此次講解大賽,就是要為這些科學傳播人員搭建一個展現風採的舞臺,引領公眾領略科技之美。

編輯: 陽揚

相關焦點

  • 2017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落幕 天津市科委榮獲優秀組織獎
    2017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落幕 天津市科委榮獲優秀組織獎 2017-06-14 20:10:00來源:央廣網
  • 傳遞「科普好聲音」 2020年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落幕
    活動現場9月25日由自然資源部主辦,中國地質博物館、陝西省自然資源廳、陝西省林業局、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陝西省地質調查院、中國自然資源報社等單位承辦的「2020年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在陝西西安落幕。
  • 廣州舉辦預防接種疫苗科普講解大賽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廣州6月24日電 題:廣州舉辦預防接種科普講解大賽&nbsp&nbsp&nbsp&nbsp作者 王堅&nbsp&nbsp&nbsp&nbsp我們為什麼要接種疫苗
  • 甘肅省第五屆科普講解大賽落幕,四位選手獲獎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科協主辦,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預選賽暨甘肅省第五屆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落幕,四位選手獲獎。次比賽初賽共有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甘肅科技館、省氣象局、省農科院、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138名選手參加,經過層層選拔,其中45名選手挺進最後的總決賽。
  • 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落幕,我社選手摘獲一等獎!
    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落幕,我社選手摘獲一等獎!25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0年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
  • 昆明市第六屆科普講解大賽落幕 10名選手將選送參加省賽
    9月15日至9月16日,2020年昆明市第六屆科普講解大賽在雲上小鎮舉行,48名選手展開競技,為觀眾帶來一道「科普大餐」。此次比賽主題為「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分為淘汰賽和選拔賽。淘汰賽有自主命題講解和隨機命題講解兩個環節,內容以《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中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為主。
  • 廣州分院參加2020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再創佳績
    2020年8月6~7日,2020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在廣東科學中心開鑼,來自全省120多名參賽選手,生動演繹各種「硬核」科技。 本次廣東省比賽,中科院廣州分院推薦4位選手參賽,經過激烈角逐,梁天獲一等獎,劉世洋、程佳敏獲二等獎,廣州分院同時獲得優秀組織獎。
  • 2020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預選賽暨甘肅省第五屆科普講解大賽落下帷幕
    「今年的大賽相比往年,社會關注度更加高,參賽選手職業範圍更加廣泛,同時,可喜的是今年首次有2名中學生報名參賽。」8月7日,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科學技術廳、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甘肅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預選賽暨甘肅省第五屆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於在蘭州順利舉行。
  • 吉林省科普講解大賽圓滿落幕
    8月25日,2020年吉林省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長春舉行。40名預賽勝出選手,通過自主命題講解、隨機命題講解、科技常識問答三個環節進行現場角逐,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科普講解大比拼。作為2020年吉林省科技活動周系列賽事之一,吉林省科普講解大賽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全省科技人員、科普講解從業人員和社會各界科普傳播愛好者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進一步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推動科普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辦公室關於2015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決賽有關...
    2015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的通知》(國科辦政〔2015〕13號)印發後,得到各地各部門的積極響應,目前,預賽階段比賽正在緊張進行中,並進入決賽報名工作階段,為確保決賽階段比賽的順利進行,現將有關情況補充通知如下:    一、報名時間及參加人員    考慮到各地各部門預賽時間較緊,故將報名截止期推遲到5月22日(星期五)17點。
  • 全國地球科學科普講解大賽
    全國地球科學科普講解大賽作品徵集時間:8月3日- 9月20日 以地球科學相關專業在讀學生、授課教師及科研人員的視角,向公眾進行地球科學的科普,讓更多的中小學生認識和了解地球科學,推動地球科學的宣傳普及。
  • 甘肅省榮獲2017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優秀組織獎
    ,決戰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甘肅省推薦的三名選手獲得優秀獎,甘肅省榮獲2017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優秀組織獎。    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是全國科技活動周重大示範活動,自2014年開始,至今已舉辦四屆。該賽事是目前全國範圍最大、代表性最強、最具權威的科普講解比賽。本屆大賽評委陣容強大,總決賽共5位評委,特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陳新滋、褚君浩2位院士擔任評委。
  • 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30強名單出爐
    6月20日,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半決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有關部門、軍隊的67個代表隊223位科普達人分三組同時競逐,各組的前10名,三組共計30名選手進入總決賽。   南方網訊(記者羅予岐、通訊員吳晶平)6月20日,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半決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有關部門、軍隊的67個代表隊223位科普達人分三組同時競逐,最終30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
  • 廣州這場講解大賽科普預防接種
    24日,2020年廣州市預防接種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來自廣州11個區33名經過初賽選撥出來的基層醫務人員同臺比拼講解和科普「疫苗」知識。獲獎選手還將參與製作一批「線上媽媽班」科普視頻課件,供適齡兒童家長觀看學習。據介紹,預防接種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並經過處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種在健康人的身體內,使人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抗體,獲得特異性免疫。
  • 2020年河北科普講解大賽收官 3名選手將參加全國大賽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 通訊員謝盼)8月29日,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河北省氣象局下屬的河北冀雲氣象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2020年河北省科普講解大賽暨全國科普講解大賽選拔賽在石家莊圓滿收官。來自市場監督管理、氣象、海關、醫院、高校等單位的20組優秀科普講解員,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科普盛宴。
  • 教育部科技司組織開展「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推薦活動
    教育部科技司關於組織開展「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推薦活動的通知教技司〔2019〕125號部屬各高等學校:  現將《科技部辦公廳關於舉辦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的通知》轉發給你們,請根據本校實際組織選報選手,我司將擇優推薦參加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1.各高校自願組織選手報名參加,每校可擇優推薦1名選手。
  • 滁州選手冼和圓榮獲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三等獎
    7月28日,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在廈門拉開了帷幕。經過滁州市、安徽省和全國南方預賽的層層選拔,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大使、天長市城南小學老師冼和圓代表安徽省參加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角逐。經過現場各環節的激烈比拼,冼和圓老師以《古代建築的「安全員」》為題,穩定發揮,以豐富的內容、生動的講解形式,斬獲大賽三等獎。
  • 2018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在武漢植物園舉辦
    4月17日至18日,中國科學院2018科普講解大賽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舉行。來自國家天文臺、國家授時中心、聲學研究所、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中科院27家院屬單位參與活動。43位科學達人,帶著43個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知識同臺競技,為公眾帶來一場豐富的科學大餐。本次大賽分為半決賽和決賽兩場進行。
  • 淮南市地震局選手在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中獲獎
    7月28日,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在廈門成功舉辦,淮南市地震局選送的選手王豔赫獲得三等獎。本次大賽由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指導,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福建省地震局、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
  • 大崗中學兩位同學進入2018年廣州地區「講科學、秀科普」大賽半決賽
    我校共有4位同學首次參加廣州地區「講科學、秀科普」大賽,賽前四位同學積極閱讀各種科普圖書選擇講解主題,最後確定了以下四個主題:陳婉儀:電動汽車;黎榮儀:人工心臟;徐佳麗:石灰水的作用;何迪軒:虹吸吸虹。初賽前,李小豐、馮君錫兩位老師對四位同學進行了多次培訓,審核稿件內容的科學性,關注講解時的語言表達技巧,指導著裝及形象設計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