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斯拉夫的波蘭和俄羅斯結仇的來龍去脈

2021-01-07 騰訊網

了解斯拉夫民族歷史的都知道,波蘭和俄羅斯本是斯拉夫民族的兩兄弟,但他們之間卻有著難解的血海深仇。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卡廷森林慘案、波蘭總統專機墜毀、波蘭高調宣布北約軍隊進駐波蘭、波蘭政府拆除境內的蘇聯時期的紀念碑和今年拒絕俄羅斯參與二戰勝利紀念日活動,等等,從這些我們不難看出兩國關係的糟糕到了何種程度。

那麼,本是斯拉夫兄弟的兩國究竟是為什麼鬧得如此地步結下如此仇恨呢?

遷徙斬斷了根源

斯拉夫這個民族起源於現代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但在公元四世紀歐洲民族大遷徙中,他們分三支向三個不同的方向遷徙,一支是西斯拉夫人,他們向西到了現代的波蘭、捷克地區;一支是東斯拉夫人,他們向東遷徙成為現代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民族的先輩;一支是南斯拉夫人,他們向南越過喀爾巴阡山脈來到巴爾幹半島地區。

這三支中,南斯拉夫人由於受巴爾幹民族情況複雜和拜佔庭帝國強大的影響,他們一直沒有得空建立自己的國家,所以沒有成氣候。東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輔羅斯,雖被來自北歐的諾曼人留裡克家族統治,但他們已被斯拉夫人同化,所以基輔羅斯實際還是東斯拉夫人的國家。西斯拉夫人的波蘭部落統一了周邊其他的斯拉夫部落而後建起了波蘭王國。

正是在這個年代,羅馬帝國早已滅亡,東部的東正教拜佔庭帝國和西部的天主教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已經崛起。這兩大帝國分別影響著波蘭和基輔羅斯。靠近神聖羅馬帝國的波蘭人漸漸丟掉了古斯拉夫語和斯拉夫多神教信仰,而接受了日耳曼人的天主教信仰,也用拉丁字母重新發展了古斯拉夫語,就是現在的波蘭語。基輔羅斯的東斯拉夫人也同樣拋棄了原始的語言和信仰,並接受了來自拜佔庭帝國的東正教和由拜佔庭傳教士西裡爾創造的西裡爾字母,也就是現代俄語、烏克蘭語沿用西裡爾字母。

就這樣,經過大遷徙,唯一聯繫東斯拉夫人與西斯拉夫人的古斯拉夫語和斯拉夫多神教從此被斬斷,原本是同胞兄弟的波蘭和俄羅斯就這樣在歷史顛沛游離中漸行漸遠。

擴張導致了結仇

波蘭人和俄羅斯人自從四世紀離家分開後一直到十六世紀,這兩兄弟幾乎經過了一個相同的歷史進程。那就是四世紀遷徙離家,十世紀末成為基督徒,十二世紀進入封建割據,十四世紀開始統一形成自己的國家,又在十六世紀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正是這對外擴張讓兩兄弟間結下了仇。

當兩兄弟在十六世紀都對外擴張時發現,對方是各自唯一的擴張方向和國家。因為波蘭西邊是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南邊是奧斯曼帝國,北邊是波羅的海;而俄羅斯的情況也基本與波蘭類同,東邊是貧瘠的凍土,南邊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北邊是冰封的海和苦寒的芬蘭地區。

1558年,伊凡四世治開啟了向西擴張的徵程,發動了對利沃尼亞騎士團的利沃尼亞戰爭。這一仗俄國先勝後敗,在基本把利沃尼亞騎士團打殘的時候,波蘭跳出來幹涉,使利沃尼亞戰局逆轉。到了1569年,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為了共同應對來自東方的威脅,便宣布合併組成波蘭立陶宛聯邦。這讓波蘭擁有了原屬立陶宛的烏克蘭平原,實力大增,就出兵利沃尼亞,兵指俄軍。

這使俄國不僅面對強大的波蘭軍隊,還要應付乘機出兵俄國的韃靼人和瑞典王國,如此情況,無奈的俄國不得不把利沃尼亞和白俄羅斯北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波蘭。然而,深知俄羅斯厲害的波蘭人並未因為這一次勝利而衝昏了頭腦,而是利用伊凡四世去世後俄國內部出現的繼承問題之機進一步打擊俄國。而且在1610年至1612年,波蘭軍隊竟然佔領了俄國首都莫斯科。之後雖然俄國成功將波蘭軍隊趕出莫斯科,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大片領土仍然沒有收復。

這樣從十六世紀中葉開始波蘭人與俄國人的梁子就算結下了。東歐平原上的爭奪還在繼續,兩兄弟間的仇恨也在加劇。

爭鬥使仇恨加劇

大家都知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最本質的就是利益關係。只要有共同利益,便是可以可能合作的。然而,悲催的是波蘭和俄國之間似乎並沒有這樣的共同利益。而在這對斯拉夫兄弟眼裡,只有消滅對方,才能實現自己最大的利益。

這樣,在1618年波俄戰爭結束後,圍繞俄國在戰爭中失去的領土——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波蘭和俄國之間拉鋸式的戰爭始終沒有間斷。在這過程中,波蘭看起來依然疆域遼闊軍隊強大不可戰勝,但事實上,波蘭國內的問題已經相當嚴重。

與俄國的戰爭只是白白消耗國力,並沒給波蘭帶來多大的好處。而國內民族問題開始顯現,烏克蘭人、哥薩克人、普魯士人、韃靼人,與主體的波蘭人和立陶宛人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各民族都試圖擺脫波蘭的統治和控制。而更為糟糕的是,波蘭特殊的聯邦制和選舉君主制讓國內長期以來處於混亂狀態。

俄國藉此良機,在1648年支持烏克蘭的哥薩克人聯合當地農民發動了起義,致使波蘭失去了烏克蘭,也標誌著波蘭由盛轉衰的動蕩年代的到來。

與此同時,俄國雖然在與波蘭的長期拉鋸戰中沒從波蘭獲得什麼好處,但卻在向東方西伯利亞方向和向南方草原的擴張中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面對混亂中的波蘭,俄國人抓住了報仇的機會,不僅支持暴動的烏克蘭哥薩克,還逐漸把烏克蘭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並在1654年直接出兵,收復了在波俄戰爭中失去的土地。至此,俄國在與波蘭的爭鬥中處在了優勢地位。

失去大量領土和人口的波蘭自然失去了大國地位,東歐霸權牢牢掌握俄國人手中。隨之膨脹的俄國人把下一個目標鎖定在稱霸歐洲上,而西部的波蘭自然又擋住了俄羅斯向西歐擴張的道路。加之之前波蘭人攻陷首都莫斯科,所以在俄國人心中對波蘭是恨是懼,已經很難說清,什麼斯拉夫兄弟,早已拋在了腦後,唯一明確要做的就是徹底消滅波蘭。

為此,俄國對波蘭在進行持續的軍事打擊的同時,鼓搗波蘭的瑟姆議會,讓親俄的貴族進入議會。波蘭的愛國貴族對上十分不滿,在1763年俄國葉卡捷琳娜女皇強迫瑟姆議會選出一位親俄貴族成為波蘭國王時,這種不滿徹底爆發了。波蘭貴族打起了愛國革新的大旗,想通過加強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獨立。這讓俄國十分擔憂,害怕波蘭革新成功後繼續與己作對,俄國怎能甘心這樣的事情發生,決心徹底消滅波蘭。

所以,這就有了從1772年至1795年,俄國聯合奧地利和普魯士三國分三次瓜分了波蘭全部領土的事情發生,從此波蘭亡國。作為俄國人可不是簡單的進入波蘭,而是隨著俄軍的進駐,大批驅逐、流放甚至殺害波蘭愛國貴族、藝術家、平民。這些的殘暴的行為,讓波蘭人對俄國人仇恨加深加劇。

上百年的爭鬥、屠殺、侵略、亡國、滅種,讓兩國間、兩兄弟間僅有的那點斯拉夫的歸屬感已經喪失殆盡。

無解世仇深似海

亡國123年後的波蘭得以復國。可是123年後的世界已經不是從前的模樣。但波蘭和俄羅斯的爭鬥還沒有結束,還在繼續。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誕生的蘇維埃新政權,不僅退出了一戰,還宣布廢除沙皇俄國時期所籤訂的一些具有侵略性質的條約,當然包括三次瓜分波蘭的條約。而此時參與瓜分波蘭的奧地利和德國也岌岌可危。這為波蘭的復國提供了條件。

1918年11月在華沙新的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並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得到了承認。然而,新生的波蘭並滿足於巴黎和會所劃定的邊界,而野心恢復到1772年第一次瓜分波蘭之前的波俄邊界狀態。這樣,波蘭就迫不急待向稚嫩的蘇維埃俄國發動了軍事進攻,這也就意味著重啟了波俄間的大規模戰爭。

而稚嫩的蘇維埃政權也同樣居心叵測,在打敗了波軍的進攻後,乘勢攻入波蘭境內,兵臨華沙城下。正當人們都以為波蘭失敗無疑之時,蘇維埃紅軍卻意外敗北。這迫使國內局勢本就不夠穩的蘇維埃俄國只有選擇讓步。在1921年,俄國同意了波蘭的領土要求,也承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

但是波蘭民族與俄羅斯民族之間仇恨並無丁點化解,反而更加加劇。1939年兩族間的仇恨再度升級,為了拿回在波蘇戰爭中失去的領土,蘇聯與納粹德國再一次瓜分了波蘭。波蘭再次亡國。

後來蘇聯又製造了卡廷森林慘案、對華沙起義的不管不問等一系列有害于波蘭的事件,但都淹沒在二戰後波蘭和蘇聯華約組織的合作中。但是這並意味兩國冰釋前嫌,放下仇恨,在華約組織中,蘇聯仍然再做當年俄羅斯帝國沒能做到的事情,就是牢牢控制波蘭。

因此,仇恨非但沒緩解,反而更加劇。當時間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時,蘇聯再也壓制不住波蘭的時候,波蘭就義無反顧地跳出來了撇開蘇聯,毫不猶豫在重新跟俄羅斯對著幹。

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世界大格局趨於平穩,兩國雖未像從前劍拔弩張。但波蘭加入北約,高調宣布北約在波蘭駐軍並部署反導系統,都說明波蘭人對俄羅斯仍是耿耿於懷;而俄羅斯人從沒有放棄西進的目標,不斷加強對飛地加裡寧格勒的部署,就能證明這一點。

兩國的一舉一動與國際大環境的變化有關,但從兩國人的情感裡數百年恩怨恐怕是一道難過的坎。

相關焦點

  • 同為斯拉夫人,波蘭和俄羅斯為什麼卻成了世仇?
    當說起波蘭的歷史,一個不得不提的國家就是他的鄰居—俄羅斯。本同屬斯拉夫人種的兩國,在今日卻成了著名的一對世仇。先拋開歷史上的恩怨不談,自冷戰結束後本有所緩和的兩國關係,在近年又突然惡化。究竟是為什麼,自詡為「斯拉夫盟主」的俄羅斯卻從未把波蘭當作自己人?
  • 波蘭與俄羅斯有很近的親緣關係,為何波蘭投到美國的懷抱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用在同為斯拉夫兄弟的波蘭和俄羅斯之間,一點都不為過。近日來,美國駐波蘭大使巴赫曾表示,由於德美之間難以達成一致,原本部署於德國的核武器,將可能應波蘭的邀請,遷至波蘭境內。
  • 波蘭和俄羅斯的仇是怎麼結下的
    波蘭和俄羅斯是有世仇的。有句話說:波蘭人對俄國的仇恨是天生的。波蘭街景一:這些斯拉夫人砍來砍去波蘭初步建國應該在1385年,那一年波蘭和立陶宛結成親家,成立了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但同為斯拉夫人的波蘭和俄羅斯這麼打,不多。波蘭和立匋宛聯姻後,就不斷向東擴張,與俄羅斯的小公國衝突頻繁。到了1569年,盧布林卡聯合誕生了「波蘭一一立陶宛共和國」,波蘭就有了更大的野心,開始了與俄羅斯東歐爭霸的戰爭,亂七八糟的俄羅斯在那時被波蘭欺負的夠嗆,連烏克蘭都被波蘭佔了。
  • 波蘭民族的瑰寶:融合在《巫師》中的斯拉夫文化
    對於中國玩家來說,遊戲中託爾金式魔幻的矮人精靈,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領主城堡,北歐斯堪地那維亞群島風格都相對比較熟悉,不過除了這些傳統的歐洲文化,這群波蘭人還將自己民族特有的斯拉夫神話帶到了遊戲中,為遊戲平添了許多神秘和藝術色彩。
  • 波蘭與俄羅斯都是斯拉夫國家,為什麼兩國關係如此之差?
    說起波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恐怕很多人會認為兩國是世仇。波蘭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可見波蘭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極其之大。其實兩個國家祖先都是一個民族,那就是斯拉夫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用在波蘭和俄羅斯之間可謂非常合適,那麼這兩個國家到底為什麼關係如此之差?這話說起來有點話長了,波蘭和俄羅斯的確是同宗同族,都屬於斯拉夫人。我們知道斯拉夫人在歐洲遷移過程中,分為了三支,也分為了三個不同的方向發展。東斯拉夫人成為現代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民族的祖先。而西斯拉夫人主要在東歐平原上活動,也就是現在的波蘭等地。
  • 斯拉夫民族雖強悍,但今天看來又是一盤散沙
    現今的西支維內德人(西斯拉夫人)(中歐地區):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東支安特人(東斯拉夫人)(東歐地區):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盧森尼亞人;南支斯拉文人(南斯拉夫人)(東南歐-巴爾幹半島):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波士尼亞人,馬其頓人,黑山人,都屬於斯拉夫人,其中以俄羅斯人為代表,並以自己的斯拉夫人血統而自豪。
  • 實拍:俄羅斯的斯拉夫文字文化節
    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用圖片講述有用的知識,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帶你來俄羅斯看看,看什麼?看一看俄羅斯最近正在舉辦的斯拉夫文字文化節。有讀者可能會問:什麼是斯拉夫文字文化節?下面請緊隨我們百家號:圖報的鏡頭,一起來看看吧。
  • 從文化視野看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
    民族語言學在斯拉夫世界逐漸發展為具有獨特文化基因的學科範疇,即「斯拉夫民族語言學」。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具有非常鮮明的兩個維度:一是語言學維度,即注重運用語言學方法,挖掘蘊含在民族語言中的文化因素及價值因素;二是文化學維度,研究對象為語言社群在個體和群體層面創造的一切言說的和非言說的文化文本。
  • 為「收拾」俄羅斯而生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浴火重生,仍是蘇聯噩夢
    「恐怖的伊凡」開始了俄羅斯的對外擴張:向東滅掉喀山汗國、徵服西伯利亞汗國,向南重挫被稱為「奧斯曼帝國之鞭」的克裡木汗國。1558年,伊凡雷帝又發動利沃尼亞戰爭,試圖向波羅的海擴張。俄羅斯向西擴張的勢頭立刻引發鄰國一片恐慌,波蘭、立陶宛和瑞典相繼介入。利沃尼亞戰爭打了二十多年,雖最終沒達到預期目的,俄羅斯卻向歐洲展示了自身強大的實力。
  • 悍勇斯拉夫人一:俄羅斯、波蘭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
    二,斯拉夫人的故鄉是現今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現今斯拉夫人主要分布於東歐和南歐。 a,4-6世紀(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斯拉夫人中開始出現部落聯盟,隨著民族大遷徙的衝擊,逐漸分化為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及南斯拉夫人。
  • 誰應該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負責?波蘭和俄羅斯的口水戰愈演愈烈
    作者:王德華誰應該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負責?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口水戰愈演愈烈,雙方都指責對方歪曲歷史。波蘭外交部12月21日晚些時候表示,「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內的俄羅斯聯邦代表,對二戰起源和過程的陳述令我們感到擔憂和難以置信,這些陳述歪曲了事件的真相。」他們指責莫斯科「重新宣傳史達林主義」,並「浪費」前領導人戈巴契夫和鮑裡斯葉爾欽發起的和解努力。
  • 波蘭和波蘭人 - 經濟觀察報
    後三十年戰爭的動蕩時代,絕對君主制孕育了近代早期的領土/民族國家,莫斯科沙皇國的伊凡雷帝正在以鮮血和恐怖為新生的俄羅斯帝國施洗,而波蘭卻在近代化的大潮中淪為地緣政治的失蹤者。在17、18世紀人看來,聯邦混雜了封建制和古典共和精神的奇怪制度像是舊時代的遺物和時代措置的懷古怪癖的混合。馬基雅維利和休謨都將波蘭共和國的衰敗視作其制度劣勢的堂堂鐵證。
  • 波蘭和俄國同根同源,為何兩國竟結了那麼大的仇?
    文/寂寞的紅酒波蘭是歐洲中部一個規模較大的國家,素有「歐洲的裹腳布」之稱。不管是西邊的德國還是東邊的俄國,誰出門都要踩上一腳,因此波蘭和俄、德兩國的仇怨頗深。如果說德國和波蘭分屬兩個民族,他們之間不和可以理解,但為何波蘭和同根同源的俄國也勢如水火,甚至和俄國的仇比德國還要深?
  • 同為東斯拉夫人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麼?
    斯拉夫人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遊,介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現在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大民族,約有3.4億人。斯拉夫人有三個分支,東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西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人主要是南斯拉夫解體出來的六國和保加利亞。
  • 白俄羅斯的宿命:是回歸歐洲,還是做「斯拉夫兄弟」?
    白俄羅斯嘗試重振民族文化和語言,包括恢復使用1918年獨立時期的「白紅白旗」為國旗,象徵民族復興和民主改革,以「柏康利亞」徽號為國徽,這個國徽繼承自立陶宛大公國,立陶宛大公國鼎盛時期領土包括現在的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愛沙尼亞、波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不過到了1995年,通過全民公投後改用現在使用的,變成和蘇聯時期的國徽十分相似。
  • 阿根廷、俄羅斯、英國、波蘭、智利等轉化行情希望存多少
    6月30日全球股市居於漲跌後幾位為阿根廷、俄羅斯、英國、波蘭、智利。市場預期評判,同市場預期。震蕩情況,強烈震蕩。支撐,多方強勢推動。相比最高、最低、收盤三者平均價格預計,上漲。走勢曲線分段判斷預計近期形態,增減不規則形狀變化,呈上升趨勢走勢,從前5日上升到3日,增加了2781.82點,增長率為6.32%,期間平均增長率為6.32%。均線走勢,向下突破近期支撐線。
  • 捷克之夜 | 聽雅納切克和德沃夏克的「斯拉夫之聲」
    《塔拉斯·布爾巴》,為交響樂團而作的狂想曲 「哥薩克」一詞源於突厥語言,意為「冒險者」、「反叛者」或「自由人」。這個詞進入東斯拉夫語言後,被用於指代一群生活在今天烏克蘭東部和俄羅斯南部第聶伯河與頓河下遊平原的自治半軍事團體。他們傳統上與沙皇合作,後來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個特殊軍事階層。
  • 書摘|波羅的海霸權:北歐列國與俄羅斯什麼仇什麼怨
    這塊俄羅斯的領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屬於德國的東普魯士,德國稱之為柯尼斯堡,這個城市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德國唯心論哲學的創立者康德。波蘭與俄羅斯的這塊飛地相連,西邊緊鄰的是德國,上方還有丹麥,圍繞著波羅的海。回到開頭提過的瑞典,北歐三國是指挪威、瑞典和丹麥(這三個國家加上芬蘭和冰島,通稱為斯堪地那維亞),但挪威並不在波羅的海沿岸。
  • 波蘭空軍F-16戰機做出一個奇怪的動作,逗樂了俄羅斯飛行員
    波蘭空軍F-16戰鬥機俄羅斯航空部隊披露了一個簡短的視頻,視頻中展示了波蘭空軍F-16戰鬥機在國際空域伴飛俄羅斯軍機,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波蘭戰鬥機做出了一個奇怪的動作,逗樂了俄羅斯飛行員報導稱,波蘭空軍的F-16戰鬥機在國際空域,追趕上俄羅斯的軍機之後伴飛,然後在5、6000米的高空,突然打開了F-16戰機的起落架,這個奇怪的動作讓俄羅斯飛行員感到驚訝。
  • 是誰給波蘭的勇氣?叫囂俄羅斯繳納76億罰單,俄:放馬過來
    說到俄羅斯周邊的親美國家,不得不提的就是波蘭,這個國家多年來沒少幫助美國幹擾俄羅斯,不僅如此,波蘭更是邀請美國進駐,據了解,之前美國從阿富汗撤出的部分美軍就駐紮在波蘭,至此,波蘭便成為繼烏克蘭之後的有一個反俄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