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東斯拉夫人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反目成仇的原因是什麼?

2020-12-17 地圖帝

斯拉夫人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遊,介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現在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大民族,約有3.4億人。

斯拉夫人有三個分支,東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西斯拉夫人主要分布在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人主要是南斯拉夫解體出來的六國和保加利亞。

公元882年,羅斯王國佔領第聶伯河中遊的基輔城,史稱基輔羅斯。基輔羅斯以第聶伯河上的基輔為核心,向四周擴張,鼎盛時期包括烏克蘭首都基輔、白羅斯首都、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一、俄羅斯

俄羅斯面積1709.82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一。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裡,南北最寬4000公裡。

俄羅斯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中國、朝鮮、蒙古、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喬治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挪威、芬蘭。海上鄰國有加拿大、美國、日本、瑞典。

俄羅斯人口1.46億,僅排世界第九,與中國、印度沒法比,也比不上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甚至不如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將來也可能被墨西哥、日本、衣索比亞等國超越。在世界各國人口普遍增長的大環境下,俄羅斯人口數量卻呈現逐年緩慢下降的趨勢。

俄羅斯不僅地廣人稀,而且男少女多,男女比例長期維持在46.2%:53.8%左右。

俄羅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佔世界探明儲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佔世界探明儲量的9%。煤蘊藏量居世界第五位。鐵、鎳、錫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黃金儲量居世界第三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

雖然資源儲量大,但限於大部分領土氣候寒冷,開採難度大成本高,交通也不方便。

俄羅斯森林覆蓋面積1126萬平方公裡,世界第一。 世界面積第二的加拿大,約998萬平方公裡,還不及俄羅斯的森林面積。俄羅斯森林覆蓋率65.8%,木材蓄積量居世界第一位。

假如全球變暖成為現實,俄羅斯將得到大片宜居的土地,開採礦藏也會大為便利,還可以開通北冰洋航線進行輸送。

二、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面積約20.76萬平方公裡,比中國陝西省稍大。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

白俄羅斯人口約939.78萬(2020年4月),人口密度不大,而且男少女多,男女比例長期維持在46.5%:53.5%左右。

1991年蘇聯解體成15個新國家,有12國組成一個新的聯盟,獨立國家國協(以下簡稱獨立國協),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的矛盾幾乎不可調解而沒有加入。

組成獨立國協的原因,最主要有兩個。一是各國與西方對抗多年,害怕解體後遭到以英美為首的北約清算,對各國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進行堵截和制裁。二是各國領土糾紛和各種矛盾,需要一個相對公平的組織來做裁判。

獨立國協應運而生,很好地完成了這兩大使命,特別是在處理領土糾紛和矛盾方面,避免了發生像南斯拉夫那樣曠日持久、生靈塗炭的內戰,起到「文明離婚」的作用。

不過當時各國也心存顧忌,如果獨立國協總部設在莫斯科,各國領導人開會又將前往蘇聯的首都,各國擔心會受俄羅斯的羈絆和束縛。

白俄羅斯是蘇聯各國中與俄羅斯最親密的國家,獨立國協首都設在白俄羅斯明斯克,是各方妥協的結果,各小國鬆了口氣,俄羅斯也能接受。

1992年,獨立國協作為一個整體參加了巴塞隆納奧運會,並且獲得金牌第一。

2005年,土庫曼斯坦因致力於成為一個中立國家,宣布退出獨立國協。2008年,喬治亞因為與俄羅斯在南奧塞梯發生戰爭,宣布退出獨立國協。2018年,烏克蘭因克裡米亞問題與俄羅斯鬧翻,退出獨立國協。

目前獨立國協正式會員國是9個,總部依然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三、烏克蘭

1991年,蘇聯解體為15個國家,烏克蘭的綜合實力,僅次於俄羅斯。

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黑海北岸,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

烏克蘭面積約60.37萬平方公裡,比四川與重慶之和56.37萬稍大,約為俄羅斯1709.82萬平方公裡的1/28。但烏克蘭氣候比俄羅斯溫暖,土地比俄羅斯肥沃。

烏克蘭人口約4203萬(2019年12月,不含克裡米亞地區),不到俄羅斯1.46億的1/3,但是人口密度比俄羅斯大得多,因為烏克蘭緯度比較低,沃野千裡。不過和俄羅斯人口結構一樣,烏克蘭男少女多,男女比例長期維持在45.9%:54.1%左右。

俄羅斯與烏克蘭爭議的克裡米亞半島,位於黑海北岸。半島與歐洲大陸結合部,西有卡爾吉尼特灣,東有錫瓦什灣,可以說半島是深入黑海。

克裡米亞半島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包括兩個區域,克裡米亞共和國約2.61萬平方公裡,位於半島西南部的塞瓦斯託波爾約864 平方公裡。

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大量部隊、武器裝備及戰略儲備物資,其中包括大批核武器和現代化裝備。1992年,烏克蘭宣布奉行無核、中立、不結盟政策,開始進行大規模裁軍,並在俄羅斯、美國的幫助下銷毀了大量核武器。2014年,烏克蘭放棄不結盟地位,視俄羅斯為「侵略者」,宣布大力發展軍備,開啟徵兵計劃。

本文地形圖出自下面這本書《世界各國地形圖》,含148個國家的地形圖。

相關焦點

  • 同為斯拉夫人,波蘭和俄羅斯為什麼卻成了世仇?
    當說起波蘭的歷史,一個不得不提的國家就是他的鄰居—俄羅斯。本同屬斯拉夫人種的兩國,在今日卻成了著名的一對世仇。先拋開歷史上的恩怨不談,自冷戰結束後本有所緩和的兩國關係,在近年又突然惡化。除此之外的時間裡,兩國之間充斥的只有敵對、戰爭和復仇。究竟是為什麼,自詡為「斯拉夫盟主」的俄羅斯卻從未把波蘭當作自己人?
  • 同為斯拉夫的波蘭和俄羅斯結仇的來龍去脈
    ,他們向東遷徙成為現代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民族的先輩;一支是南斯拉夫人,他們向南越過喀爾巴阡山脈來到巴爾幹半島地區。基輔羅斯的東斯拉夫人也同樣拋棄了原始的語言和信仰,並接受了來自拜佔庭帝國的東正教和由拜佔庭傳教士西裡爾創造的西裡爾字母,也就是現代俄語、烏克蘭語沿用西裡爾字母。 就這樣,經過大遷徙,唯一聯繫東斯拉夫人與西斯拉夫人的古斯拉夫語和斯拉夫多神教從此被斬斷,原本是同胞兄弟的波蘭和俄羅斯就這樣在歷史顛沛游離中漸行漸遠。
  • 烏克蘭和俄羅斯同宗同源,兩兄弟之間為什麼總是不和?矛盾在哪
    但是我今天去百度資料,卻沒有查到什麼,很神奇)亞努科維奇還在少年時期,赫魯雪夫還在當政蘇聯領導人,他看到了玉米大規模種植帶來的驚人收益,在政期間無視自然規律和氣候等的差異,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推廣玉米的種植。歷史上稱之為「玉米運動」。
  • 俄羅斯不能承受失去烏克蘭之痛?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將無法振興?
    作為曾經並肩戰鬥的合作夥伴,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友情羨煞旁人。那時候的人們並沒有想到,後來的他們大打出手,形同陌路。沒有了烏克蘭的支持,俄羅斯變得一文不值,是否是不能承受失去烏克蘭之痛?失去烏克蘭,俄羅斯又是否將無法實現振興?
  • 寧可自廢武功也要遠離俄羅斯,烏克蘭的想法其實很現實
    且不說同根同種的血緣羈絆和大半個世紀身在同一旗幟之下的淵源,烏克蘭作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最後的緩衝帶,按說應該左右逢源、通吃即可。偏偏三十年餘年來卻漸行漸遠,他們不惜放棄核武器甚至克裡米亞地區也要博取西方的歡心,甚至普京大帝的各種花式討好都無濟於事。在許多國人看來,烏克蘭在自廢武功之後民生經濟毫無建樹,國際地位日漸式微,頗有些得不償失。
  • 資料:烏克蘭的民族
    由於種種原因,許多烏克蘭人被迫註冊為其它民族,俄羅斯的「綠楔」、土庫曼斯坦的「灰色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別列斯特伊時那」等地都是烏克蘭僑民的聚居地。  烏克蘭族自古居住在原蘇聯歐洲國土的西南草原地區——烏克蘭草原地帶。
  • 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烏克蘭當時為何沒有對俄羅斯宣戰?總統缺位
    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對斯拉夫兄弟反目成仇究竟跟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有沒有關係?普京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2日報導,普京當天接受「俄羅斯1」電視臺採訪時表示,烏克蘭首先發生了國家政變,並奪取了政權(指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2014年2月22日罷免了親俄的亞努克維奇的總統職務),俄羅斯便與烏克蘭領導層在觀點和路線上產生了徹底的矛盾,從此刻起,俄羅斯與烏克蘭分道揚鑣,此後,克裡米亞回歸俄羅斯。
  • 同屬東斯拉夫民族,同起源於基輔,烏克蘭為什麼要反對俄羅斯?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是當今世界最受關注的國家關係之一,關係著整個世界尤其是歐洲的政治格局。 目前的俄、烏關係 烏克蘭被稱為歐亞大陸的「夾縫國家」,地理位置極其特殊,由同周邊地區的地緣關係錯綜複雜。
  • 除了南斯拉夫人,還有沒有北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從1929年建國到2006年解體為多個小國,共存在了77年。前南斯拉夫的國歌名為《嗨,斯拉夫人》,歌中唱道:「嗨,斯拉夫人,我們祖先的精神仍然活著,只要他們子孫們的心仍為人民而跳著。它還活著,斯拉夫精神它將世代活著……」 前南斯拉夫的主要民族確為南斯拉夫人,屬於斯拉夫民族的一個支系。從前南斯拉夫的國歌歌詞中可以看到斯拉夫人的勇敢、堅貞和對生活的熱愛。
  • 烏克蘭:從工業強國到歐洲最貧窮國家,烏克蘭經歷了什麼?
    因為烏克蘭曾經的自身條件和經濟狀況,在歐洲來說也算是小有成就。首先,烏克蘭的領土面積在全歐可以排到第二,僅次於俄羅斯。而東斯拉夫人,正是當今俄羅斯、烏克蘭以及白俄羅斯等國家和民族的共同祖先。他們在公元882年曾創立了疆域遼闊的君主制國家——基輔羅斯。
  • 從小城邦到面積最大的帝國,俄羅斯民族為啥有如此強大的擴張性?
    8世紀時斯拉夫人的分布圖俄羅斯人起源於東斯拉夫人中的羅斯部落,公元9世紀時,在今烏克蘭基輔為中心建立了基輔羅斯國,基輔羅斯國也是現在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前身。從11世紀中期起,基輔羅斯陷於封建混戰,陸續分裂為十幾個公國。
  • 烏克蘭外長:與俄羅斯決裂,成為西方隊伍的一分子是不可逆轉的命運
    2013年,時任烏克蘭總統的亞努科維奇宣布中止與歐盟籤訂政治和自由貿易協定,轉而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然而亞努科維奇此舉觸怒了西方國家和國內的親西方勢力,最終引發了國內親歐派在烏克蘭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隨後亞努科維奇被議會罷免,親西方勢力上臺。
  • 羅馬帝國眼中的蠻族俄羅斯如何開始文明化?俄羅斯民族與國家起源
    但總的來說,斯拉夫人的起源以及遷徙在今天基本上可以說弄清楚了,剩下的就是他們的分支如何發展,東斯拉夫人最初居住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第聶伯河畔,與烏克蘭西部的德涅斯特河下遊地帶,東邊則到黑海沿岸,這些人沿襲了祖先的習慣,還是散居為部落生活在東歐的森林地帶,以遊牧和農耕為主,直到公元8世紀,東斯拉夫人才從父系氏族部落走入地區性的村社,這就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祖先時代
  • 波蘭與俄羅斯有很近的親緣關係,為何波蘭投到美國的懷抱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用在同為斯拉夫兄弟的波蘭和俄羅斯之間,一點都不為過。近日來,美國駐波蘭大使巴赫曾表示,由於德美之間難以達成一致,原本部署於德國的核武器,將可能應波蘭的邀請,遷至波蘭境內。
  • 烏克蘭:危機濫觴的背後,是各種歷史和現實矛盾的交織
    實際上這些公國由於種種原因發展不平衡,互相削弱,互相兼併,在抵禦外部遊牧部落不斷襲擊騷擾的鬥爭中又強弱不一,到12世紀末期就興起了兩個最為強盛的相互對立的中心。兩個公國曾為爭奪基輔的統治權互不相讓,彼此之間的仇恨有增無減。此後雙方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之間的區別日益加深,最後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民族:俄羅斯民族和烏克蘭民族。
  •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要改名?
    其實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人們對這個東歐小國根本不了解,很多甚至誤認為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壓根就搞不清他們之間的關係。那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三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哭著喊著要改名?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是鄰居,三國淵源很深,算是遠方親戚。往上推幾十代,三家其實是一家人。三國同屬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中的東斯拉夫一支。
  • 做鄰居這麼久,你知道誰是純正的俄羅斯人嗎?
    俄羅斯民族與斯拉夫人俄羅斯畫家瓦斯涅佐夫作品《封地公的院子》,反映斯拉夫人的生活。從民族學上講,俄羅斯民族屬於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包括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盧森尼亞人。以哲學為例,如果這裡的俄羅斯是國家意義上的,那麼出生於基輔、經常被當作俄羅斯宗教哲學代表人物的別爾嘉耶夫和舍斯託夫等人,在今天是應該算作俄羅斯哲學家還是烏克蘭哲學家?出生於斯韋阿堡(今芬蘭的蘇奧梅林納)、被作為俄羅斯革命民主主義典型代表的別林斯基,在今天應該算作俄羅斯哲學家還是芬蘭哲學家?
  • 同為歐洲人,為何俄羅斯如此不受西方人待見?
    俄羅斯帝國第七位皇帝彼得三世,原本出生在羅馬帝國所屬的霍爾斯坦公國,在被選中成為俄羅斯帝國繼承人後,抱怨自己如同被綁架到俄羅斯一般,沒能坐在文明國家的君主位子上。二戰蘇德戰爭中,德國共集結550萬人對蘇聯發動襲擊,其中包括120萬的僕從國軍隊,以及大部分外籍志願軍,可以說大部分歐洲國家,都跑來群毆蘇聯了。
  • 烏克蘭、俄羅斯為一碗紅菜湯吵起來,至於嗎?
    文 | 海上客為了一碗紅菜湯,烏克蘭和俄羅斯再起紛爭。起因是一名烏克蘭廚師——葉夫根·克洛波堅科。這哥們年紀不算大——33歲,卻想著為國爭遺產。12月10日,他端著一鍋紅菜湯跑到烏克蘭文化部,稱希望烏克蘭該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紅菜湯列為烏克蘭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在失去克裡米亞問題上,烏克蘭為何無計可施?
    從波蘭到俄羅斯,當今共有十數個國家屹立於東歐的大地上(因為統計標準不同,所以無法得出準確數字)。而對於其中絕大多數的國家而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斯拉夫人。早期斯拉夫人的活動範圍十分廣闊,西至捷克,東到俄羅斯西部,都有古斯拉夫人的生活遺蹟。到了公元4世紀,隨著規模不斷擴大,斯拉夫人開始出現部落聯盟,並按照地域逐漸分化為3大支系:西斯拉夫、東斯拉夫和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