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對斯拉夫兄弟反目成仇究竟跟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有沒有關係?普京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2日報導,普京當天接受「俄羅斯1」電視臺採訪時表示,烏克蘭首先發生了國家政變,並奪取了政權(指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2014年2月22日罷免了親俄的亞努克維奇的總統職務),俄羅斯便與烏克蘭領導層在觀點和路線上產生了徹底的矛盾,從此刻起,俄羅斯與烏克蘭分道揚鑣,此後,克裡米亞回歸俄羅斯。因此,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惡化,和克裡米亞在原則上沒有關係。
烏克蘭人看到普京的這個論調,估計要氣暈。事實上,烏克蘭是在俄羅斯吞併了克裡米亞,實際控制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後,徹底與俄羅斯反目成仇了,成為繼波蘭、喬治亞之後最仇視俄羅斯的國家。
那麼,當時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時,烏克蘭為什麼沒有對俄羅斯宣戰,捍衛國家領土與主權的完整?原因主要有三個:
其一,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是精心策劃的一個戰略,並且先下手為強,贏得先機,烏克蘭沒有還手之力。2013年底,烏克蘭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因為製造了親俄政策引發了親歐的烏克蘭的強烈抗議,愈演愈烈,最終演變了騷亂。
在烏克蘭擁有極其重要利益的俄羅斯一直關注著代理人亞努科維奇的命運,以及烏克蘭局勢的演變,預見局勢的發展對俄羅斯極其不利。於是,經過精心策劃後,果斷實施了吞併克裡米亞的行動。
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的行動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是俄羅斯利用在克裡米亞擁有駐軍的便利,偷偷地向克裡米亞運送了俄羅斯軍隊,即俗稱的俄羅斯小綠人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俘虜、解除了烏克蘭駐紮在克裡米亞的國防軍、邊防軍等等的所有軍事力量,只有烏克蘭海軍在當地駐軍的一位副司令駕著一艘艦艇逃脫了俄羅斯小綠人部隊的手掌心,逃到敖德薩港。
俄羅斯小綠人部隊快速控制了克裡米亞的局勢後,俄羅斯便操縱當地的親俄勢力以公投的形式加入俄羅斯,成為俄羅斯版圖的一部分。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的指揮官有兩位,一文一武,都是普京的心腹:
政治行動方面的指揮官:普京的首席政治謀士、時任俄羅斯副總理蘇爾科夫,克裡米亞以公投的形式入俄就是他的傑作。軍事行動方面的指揮官:阿列克謝·久明,他原先是普京的貼身保鏢,他指揮俄羅斯的小綠人部隊解除了烏克蘭在克裡米亞駐軍的武裝,控制了當地的局勢,並指揮小綠人部隊到頓巴斯與烏克蘭國防軍作戰,實際控制了頓巴斯,二次肢解了烏克蘭。
久明因為在吞併克裡米亞,實際控制頓巴斯立下了大功,被普京任命為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2016年2月被普京任命為圖拉州州長。
其二,克裡米亞當地佔主導地位的親俄勢力與俄羅斯裡應外合,使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的過程一帆風順,簡直不廢吹灰之力。2014年3月16日,克裡米亞舉行公投;3月17日,當地發布公投結果——獲得通過,宣布克裡米亞成立主權國家,當天,普京承認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成為主權國家;3月18日,克裡米亞的親俄代表飛赴莫斯科,與普京籤署了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的條約,俄羅斯正式吞併了克裡米亞。
俄羅斯順利吞併克裡米亞,當地的帶路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代表有阿克肖諾夫、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即克裡米亞最美的檢察官)等,前者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後一直擔任克裡米亞共和國的行政長官,後者則俄羅斯杜馬議員,並被普京授予「三級司法顧問」的頭銜(相當於少將軍銜)。
其三,俄羅斯出兵控制、吞併克裡米亞的時候,烏克蘭正處於群龍無首的最混亂時期,措施了反擊俄羅斯吞併的最佳時機。
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罷免了親俄的亞努克維奇的總統職務。當天晚上,亞努克維奇攜帶著家眷逃離首都基輔,逃到東部城市哈爾科夫,普京親自派遣俄羅斯的特種部隊去保護他逃離烏克蘭,逃到了俄羅斯南部的羅斯託夫市,並在那裡隱居著。
2015年6月下旬,亞努科維奇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講述了俄羅斯的特種部隊是如何保護他一家人逃離烏克蘭,逃亡俄羅斯的過程,他還特意感謝普京拯救了他。
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後,烏克蘭最高拉達決定於2014年5月舉行總統選舉,5月25日,親美的波羅申科當選烏克蘭總統,並於2014年6月7日宣誓就職。
俄羅斯出動小綠人部隊控制克裡米亞,以及操縱克裡米亞當地的親俄勢力公投入俄期間,正是烏克蘭沒有國家元首,權力出現真空,政局非常混亂的特殊時期,俄羅斯精確計算選擇了這個時期趁虛而入,果斷吞併了克裡米亞,實控了頓巴斯。
其四,等波羅申科6月7日宣誓就任總統後,克裡米亞、頓巴斯的大局已去,特別是烏克蘭的軍事實力、國家綜合實力與俄羅斯差距懸殊,烏克蘭沒有勇氣、膽識與俄羅斯宣戰,拼了命去收復被佔領的領土。木已成舟了,不會有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