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新居了!彝族阿媽心裡那個樂啊……

2020-12-1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吉好也求在三河村務工掙錢。俄底科日攝

火普村新貌。俄底科日攝

2018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和解放鄉火普村看望貧困群眾。現在,這些彝族群眾過得怎麼樣?這些地方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近日,記者來到三河村和火普村,看到三河村的貧困戶搬進了新房,而火普村也在規劃鄉村旅遊,彝族群眾對美好生活充滿憧憬。

「習總書記,卡莎莎!(彝語:謝謝)」

「精準扶貧『瓦吉瓦』(彝語:好得很)!」

這樣的聲音,記者在大涼山的採訪中,到處都能聽到。

吉木子洛老阿媽的日子不用愁了

初冬的上午,三河村70歲的彝族老阿媽吉木子洛,和老伴一起在老屋附近餵豬、養雞,他們還燒了一個火盆,就著火烤土豆,看見記者來了,熱情地招呼記者嘗一嘗大涼山的土豆。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吉木子洛家,親切地跟她交談,還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她家的火塘邊,一起分析當地貧困發生的原因,謀劃精準脫貧之策。

提起當時的情形,老阿媽的臉上直放出光來:

「習總書記惦記著我們彝族鄉親,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卡莎莎!」

這幾間土坯房,只是吉木子洛的老房子,一年多來,村裡給吉木子洛等貧困戶在下面一塊平壩地上建好了新房,只是老阿媽老房裡還養著些豬和雞,所以才時不時地上來看看。

如今,吉木子洛的孫女在村上的幼教點上班,每個月除了工資還有助殘金可以領,孫子到綿陽上中學,日子過的是不用愁了。

從吉木子洛家裡出來,順著路向下走一小段路,便是村裡新建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幢幢青瓦黃牆的新居乾淨整潔。

要說這一年多來,最讓三河村村民們高興的,便是搬進新房子。

不過,最近村裡的路還不太好走,因為村裡正在修一條新路,「等施工完成後,平坦的大道將通向各家各戶。」三岔河鄉黨委書記宋仕偉說。

宋仕偉告訴記者,三河村的搬遷是根據村情實際、群眾意願,按照方便群眾就學、就醫的原則來進行的,全村的安全住房建設一共選了9個安置點,2018年4月27日集中開工。

吉好也求的新家也在其中,他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包括1間客廳和4間臥室,還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客廳裡的沙發、桌子都是新買的。

客廳桌子上有一座獎盃,這是他女兒吉好有果赴俄羅斯得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吉好也求家時,小有果大方地唱了一首《國旗國旗真美麗》。

現在,吉好有果變得更開朗了,她不僅亮相縣、州、央視各類舞臺,還去俄羅斯莫斯科市參加了公益活動。

三河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生活也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村裡的工地上,村民勒伍土莫正在幹點砌磚的零工,在家門口就業讓她既能獲得收入,還能照顧家裡。

再說,搬進新居後,勒伍土莫早上起來再也不用生柴火了,她學會了使用電磁爐,新房再也不會被燻得到處黑乎乎的,家裡還用上了洗衣機,院子裡還立起了曬衣架。

「過去就是把洗完的衣服在樹上一搭,現在乾淨多了。屋子裡擺得整整齊齊,經常掃掃地,屋裡屋外都乾淨。」

「不種土豆改種羊肚菌,一畝地增收1萬多」

披著一件外衣,火普村村民吉地爾子,揮著鏟子在路邊幹活,他在給村裡修路,一天總能掙個百十來塊錢。收入有了保證,他現在的日子過得挺踏實。

吉地爾子的家在山坡上,門上虛搭著一把鎖,門口的小塊田地裡,種著金銀花的小苗。

火普村第一書記馬天,領著我們在小院門口看了看,地面整潔,透過窗戶往裡看,電視、衣櫃、茶几一應俱全。

吉地爾子最珍視的記憶,是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村裡,走進了他的新居。

吉地爾子從小就在火普村生活,在他看來,現在的生活比小時候強太多了,「小時候太窮了嘛,我七八歲的時候,連衣服都穿不起,現在衣服都穿不完了。」

和吉地爾子一樣,火普村村民都搬到了地勢平緩的山坡上,放眼望去,白色磚牆,黑瓦屋頂,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房拔地而起。

馬天告訴記者,2016年,當地政府在距離原村幾百米處的開闊地帶新建了房屋,並為貧困戶免費配置了桌、椅、沙發、床、電視等家具、家電以及家庭用品。

為了幫助火普村脫貧致富,馬天想了很多辦法。

首先是移風易俗。

火普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通過修訂村規民約等形式,從村幹部帶頭,推進厚養薄葬,治理高價彩禮,逐漸獲得了村民支持。

村裡又開始搞衛生,從掃地、清除牛糞雞糞這樣的小事開始抓起,採用打分制,根據家家戶戶的衛生情況打分,村民參加村裡打掃衛生、體育活動等都能積分,得分可以存進村裡的「道德銀行」,定期能換點米麵油。

思想變了,致富還得靠產業。

過去,火普村種地就靠土豆、蕎麥。一次走村入戶時,馬天發現了幾株長在路邊的羊肚菌和草莓,「我就想,既然這有野生菌和野草莓,我們能不能自己種?」

馬天買來種子,在村委會旁的空地上種植了一小片高山草莓和羊肚菌。

一年下來,試驗地豐收了,鄉親們服氣了:

土豆才賣幾毛錢一斤,改種羊肚菌,能賣到上百元一斤,同樣一畝土地,扣除成本後可以增收1萬多塊錢。

村民紛紛加入合作社,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大棚羊肚菌和高山草莓。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為村民提供大棚、種子和技術指導。

馬天還謀劃著在村裡種金銀花、藍莓,要是種好了,也能增增收。

村裡搞起了農家樂,貧困戶莫色爾火專門將家裡闢出幾間房來作為招待客人的飯廳,她還負責照顧村裡的電商物流服務點和雄鷹基金超市,收發快遞、代購代銷、話費充值,各樣收入加起來,也好過多了。

「日子好起來了,我們要穩固脫貧成果,下一步,我們還想著搞種植養殖,發展鄉村旅遊,讓鄉親們的腰包鼓起來,生活變得更好。」馬天說。

「我學會了種草莓,在園區裡打點零工,現在都能存點錢了」

在昭覺縣四開鄉,虹谷拉達現代農業產業園一片繁忙:

60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大棚裡,草莓、蒜薹、各種水培蔬菜等,整整齊齊地排列著。

「我們這個智能玻璃溫室大棚,是由綿陽市涪城區幫扶建成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可以通過聯網控制系統,實時監測各種內部環境數據,自動控制保溫、通風、供暖等設施,保證作物良好生長。」項目負責人趙繼飛介紹。

如今,這個項目不僅提高了種植效應,還讓農戶通過4個方面獲得收益:獲得土地流轉分紅、參加園區務工掙工資、入股園區分紅、參加園區培訓學種植,幫助眾多農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村民某色阿呷從園區一開建就來務工,每個月能掙1000多元。

「過去種土豆,畝產很低,也就夠自家吃的。現在除了入園打工,還把家裡兩三畝地都流轉了收租金,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某色阿呷笑著說,以後一定會在園區好好幹,早日脫貧致富。

「在自己的家門口打點小工,工作也不累,既能掙到錢,又能照顧家裡,還能學技術。以前,我都沒種過草莓,也沒見過水培蔬菜,現在都學會了!」馬海阿作說,她住在好谷村,平時在園區裡打點零工,現在都能存點錢了。

「要讓群眾穩定脫貧,就要增強他們自身發展能力。」昭覺縣副縣長廖宇超說,昭覺縣通過引進和推廣「青薯9號」、西門塔爾牛等良種良品,幫助貧困群眾提高種養單產,實現快速增收;利用荒山荒坡和房前屋后土地,加快核桃、花椒等特色經濟林發展,種植核桃81萬畝、華山松15萬畝、花椒8.14萬畝,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此外,昭覺還引進龍頭企業,建成涪昭智慧產業園、天屹農業產業園等產業基地,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惠及本地大量群眾;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加快推進「谷克德」溼地公園、懸崖村兩個3A級旅遊風景區創建,實現農民不用離鄉離土的創業。(記者葉曉楠)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12月26日 第 05 版)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美姑丨73歲的彝族阿媽學會了用電飯煲洗衣機
    11月13日,在涼山州美姑縣樂美社區,41歲的恩扎馬洛用這句彝族諺語來形容入住新居時無比激動的心情——雖然新的生活場景之前從未經歷,卻又如此方便、愜意:生活遇難事,能隨時獲得社區幫助;身體不舒服,有醫生上門看病問診;想在家門口就業,5公裡內就有扶貧工廠,坐公交車就能去……在這個樂山市對口幫扶美姑縣的易地扶貧搬遷點,無數像恩扎馬洛一樣的人從「村民」變身「居民」,適應並享受起了「從前想都不敢想
  • 六十二歲彝族阿媽吹「荷荷」
    循著聲音,在一戶人家院落裡,一位面容清瘦的彝族老阿媽正把兩片薄薄的約3寸長的銅片放到嘴唇邊,鼓動腮幫吹奏,手指輕輕地撥動銅片,優美的聲音瞬間流瀉出來。  「這是口弦,我們彝族特有的樂器。」吹彈口弦的彝族老阿媽叫約其阿覺,今年62歲了。
  • 3名彝族娃娃做了個更快的木梭給阿媽
    3名彝族娃娃做了個更快的木梭給阿媽 2010-06-28 07:34:29   來源: 成都商報   編輯: 陶秋如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自貢富順援涼幹部:與彝族阿媽建起母子情 為貧困戶爭取愛心扶貧基金
    洪家超 劉勇軍 曾凡川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3月28日,被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人民政府派駐昭覺縣尼地鄉宜坡署覺村的援涼幹部鄒乙修,來到烏甲阿媽家看望,幫她打理家務。2019年年初,富順縣派出40位綜合幫扶幹部,奔赴涼山彝族自治州開展工作。
  • 不識字的彝族阿媽學會用電飯煲洗衣機
    樂美社區航拍圖「沒見到過大象就夢不到大象。」11月13日,在樂山市對口幫扶美姑縣的易地扶貧搬遷點,涼山州美姑縣樂美社區,恩扎馬洛用這句彝族諺語來形容入住時的心情。令他更意想不到地是,自己的身份已從「村民」變為「居民」,新居裡的生活場景竟然如此便利愜意。從272個貧困村,到所有貧困村全部退出;從20652戶102541人貧困人口,到貧困人口清零;從高達40.25%的貧困發生率,到清零。美姑縣用六年時間解決了十萬多貧困人口脫貧,將實現「貧困村、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三個清零。
  • 原創:彝族民間文學《撮球阿媽》故事之一《姐妹鬥妖婆》
    姐妹鬥妖婆——彝族民間文學《撮球阿媽》故事之一沙馬你呷一、可惡的畢摩阿依和阿呷是一對聰明伶俐的好姐妹,跟著父親住在大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兩姐妹哭聲變成抽泣聲時,突然,一個巨大的囤包狀怪物從山上滾來,滾到她倆面前,變成了一個老阿媽。只見這個醜陋的老阿媽上前打聽了兩姐妹的來歷後,道:「別怕,今晚到我家去住,明天送你倆回家,我家有最好吃的香腸、炒麵。」妹妹高興地答應了,姐姐卻說:「我倆很想家,你還是送我們回自己的家。」
  • 老阿媽,回娘家!
    5月20日,彝族老阿媽克遲支支莫,乘坐5619次列車前往普雄走訪親戚。(李鍇攝)77歲的彝族老阿媽克遲支支莫,乘坐5619次列車從下普雄前往普雄走訪親戚。阿媽很愛笑,也很健談,因為牙齒幾乎掉光,她笑著的時候總是害羞地抿著雙唇。她說:「1968年,25歲從上普雄嫁到了下普雄,走了一天多的山路,才到夫家。
  • 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丨催淚視頻:我們眼裡的「涼山阿媽」
    其中,有一群被稱為「涼山阿媽」的人。我馬上意識到,三年來,這個43歲的彝族媽媽,獨自撐起了這個家。大女兒出嫁了,兩個兒子上寄宿制中學,只有小女兒火阿牛經常陪在身邊。我想讓火阿牛講講和媽媽的故事。可還沒有提問,小姑娘的眼裡,已滿是淚水。她其實很會表達。
  • 喬遷新居賀詞
    喜聞喬遷新居,喜訊千裡傳送,小窩今日變闊,舊房今日變新,送上簡訊一則,願祝招財進門,順祝進寶到家,還祝紫氣籠罩,更祝幸福節節變高。喬遷大吉。喜聞您喬遷新居,今日特發條簡訊表示祝賀,房子換新的啦,家具也可以換新的啊!但媳婦還是不要換新的了,因為糟糠之妻不下課嘛!這個可是必須的!喜遷新居喜洋洋,福星高照福滿堂。
  • 阿媽的中秋
    在阿小的記憶中,每到臨近中秋的那段日子裡,阿媽都是喜悅而又有點憂愁的。喜悅是因為可以回娘家看看爹媽,儘儘孝心,那個年代哦,莊稼人忙得很,一年望到頭,春夏秋冬季季有活幹,不帶喘口氣。大娘很高興有人感興趣她的話題,「你們是不知道啊,李家那小子不是很出息麼,人家在城裡上學,交了個城裡姑娘做對象,聽說啊,雙方父母打過照面了,我看這事能成」阿媽在旁邊點點頭,打趣道「我看今年這紅包少不了嘍」調餡的楊家嬸嬸接過話茬,笑著說「我說啊咱褲袋又得緊一緊了」。月餅一個個都蓋好模,白白胖胖的,中間還印個紅紅的福字,惹人喜愛。
  • 春聯大全:2015恭賀喬遷新居對聯集錦
    上聯:喬遷喜天地人共喜;下聯:新居榮福祿壽全榮  6. 上聯:松茂竹苞及時而秀 下聯:蘭馨桂馥遷地為良  7. 上聯:庭樹花開鶯聲送喜 下聯:階蘭秀茁燕翼貽謀  8. 上聯:喜落成華構盈門秀色;下聯:慶喬遷新居滿屋春風  9. 上聯:喜落成華構盈門秀色;下聯:慶喬遷新居滿屋春風  10.
  • 阿媽,今晚煲咩湯啊?
    阿媽,今晚煲咩湯啊?來源:禪城法院原標題:《阿媽,今晚煲咩湯啊?》
  • 彝族老阿媽走上宣講臺講述親身經歷 傳遞習總書記「比大涼山還寬厚...
    本報記者何勤華  「總書記來到我們家,他的手是那麼溫暖,他的笑容是多麼慈祥,他對我們彝族人的關愛,比大涼山還寬厚!」4月20日,一場特殊的宣講報告會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四開鄉灑瓦洛且博村舉行,來自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的吉木子洛老阿媽走上宣講臺,深情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她家的情景,以及全家人久久難以平息的感動心情。
  • 朋友入新房喬遷新居祝福賀詞,先收藏起來以後
    4、樹移可生根,人遷即生財。遷移新居喜,只覺欠光彩。為使面增光,特請老友來。一杯清酒莫嫌寒酸,幾碟小菜莫道簡單。老友若能至,我便開心顏。喬遷之喜,請君賞臉。5、喜遷新居喜洋洋,福星高照福滿堂。客廳盛滿平安,臥室裝滿健康,廚房充滿美好,陽臺灑滿好運,就連衛生間,也是財氣逼人。恭賀喬遷新居!6、心居寒舍,不敢把酒,身處陋室,絕少言歡。棄舊迎新,喬遷之喜。
  • 喬遷新居賀詞:搬家祝福語簡訊集錦_喬遷新居賀詞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喜遷新居樂淘淘,吉星高照福滿堂。客廳平安齊到,臥室健康齊罩,廚房美好齊降,陽臺好運齊伴,連衛生間也有財氣。恭賀喬遷新居!  搬新家,好運到,入金窩,福星照,事事順,心情好,人平安,成天笑,日子美,少煩惱,體健康,樂逍遙,祝福你,幸福繞。
  • 新居入夥紅包祝福語大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新居入夥紅包祝福語大全等了一年又一年,而今終於住上了新居,這是一件多麼開心的喜事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新居入夥紅包祝福語大全
  • 2017農曆臘月初7多位村古考屯(農定團)新居落成之喜
    2、搬新家,好運到,入金窩,福星照,事事順,心情好,人平安,成天笑,日子美,少煩惱,體健康,樂逍遙,朋友情,忘不了,祝福你,幸福繞。3、祝賀你,搬新家了,願你的生活越過越好!4、滄海桑田無限詩情畫意,春風秋雨幾多古往今來;5、房子換新的了,心情也變得更好,孩子學習成績更高了,夫妻便得更恩愛,工作更加順心,6、高第鶯遷、鶯遷喬木、新居落成、喬遷誌慶7、恭喜!恭喜!搬新家啦!
  • 阿媽食事-中新網
    那天,從醫務所聽醫療報告回來,阿媽一言不發,大家沉寂拿碗筷開始吃飯,一改平常三扒兩撥,姿態緩慢。   阿媽終於開口,其實先飲泣,繼而痛哭,我們嚇窒了,半口飯菜咽下去不是,吐出來也不是。  阿媽要死啦!   趕緊將含在口中的飯菜咽進去,繼而譁譁啦啦跟隨姐弟們痛哭,記憶往事在小腦袋內不斷翻滾:阿媽打遍鄉裡無敵手之圍村茶果,年尾油角煎堆蘿蔔糕年糕炒米餅,阿爺親授三世祖酒香神仙鴨,只此一家。
  • 【廣安民族工作這五年】「幫扶彝族同胞,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8年11月6日布拖縣木爾鄉黨委副書記韓華軍到呷烏村走訪貧困戶四川新聞網消息「阿媽「阿媽是我最放心不下的人。」韓華軍說,且沙麼沙作老人老伴去世得早,她又因二級殘疾被評為貧困戶,孤單困苦。自擔任幫扶幹部以來,韓華軍三天兩頭就往老人家裡跑,幫老人打掃衛生,鋪床曬被,整理衣物,如果沒時間,他就打電話給村支書了解老人的情況,老人逢人便誇,「韓書記真是我的親人啊!」
  • 中方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貧困戶跨鎮遷新居
    中方貧困戶跨鎮遷新居華聲在線11月28日訊(通訊員 肖蓓 潘曉華 湖南日報記者 劉勇) 近日,中方縣花橋鎮白沙溪村9組的兩戶貧困戶雷厚長和雷厚祥,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支持下喜遷新居,住進了該縣瀘陽鎮的「眾力之家」安置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