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創始人總結: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常犯的錯誤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2020-12-22 199IT

這裡是12位美國公司創始人總結的,他們看到的創業者們在進行社交媒體營銷時犯的最大失誤。社交媒體營銷並不是建立一個facebook或twitter頁面就完事了,其中還有很多技巧可言。這和我們在國內利用微博微信推廣,是相通的。

布賴恩•索利斯(Brian Solis),公司: Altimeter Group

完全忽略了社交媒體,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了解其影響。他們以「我在關注其他更緊迫的優先事項」的藉口,輕描淡寫地漏掉了社交媒體營銷——或者他們將社交媒體誤解為是種幹擾,是孩子才使用的愚蠢的網絡和應用程式。創業者容易犯下的另一個錯誤是,他們關注所有最熱門的社會屬性,卻不考慮自己到底有沒有用處。不要再去談論社交媒體,高談闊論怎麼讓客戶去學習和分享,而是花時間認真考慮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和移動技術)向客戶提供價值,並且加強你的品牌承諾。

凱倫•勒蘭德(Karen Leland), 公司:Sterling Marketing Group

在不同的社交媒體網站上的品牌不一致。很多企業家在他們的網站上給人一個圖片,觀感和信息,但在他們的Twitter、Facebook和LinkedIn的簡介中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同。所有有關你和你的公司的地方,你使用的Logo、外觀和信息,呈現出一致的品牌相關性,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你在所有的社交媒體網站上都只使用一張或兩張照片;使用來自你網站的元素定製Twitter和Facebook背景;在所有網站上保持對你是誰、做什麼使用相同的關鍵詞和核心描述;確保所有的信息都是最新的和最近的。

埃裡克休(Eric Siu), 公司:EricOSiu.com

談論自己公司的活動太多。社交媒體上的你做得最多的是談話。但真正的談話是雙向的,要推動人們積極參與,傾聽彼此,而不是看你自己在震耳欲聾地推廣你的最新產品或促銷活動。如果你發現自己過分宣傳,試著在你的朋友圈裡幫助他人,並且分享不僅來自自己、也來自其他人的有用的內容。一旦你開始這樣做,你會發現你更多地「融入」了社交媒體。

詹森•法爾斯(Jason Falls),公司: CafePress

使用Vine或類似的新平臺來分享視頻等信息。但只是因為它好玩才用,而不是真的了解它。出現的每一個新平臺都是新的鐘聲或號角。在你的社交媒體上搞一些新的、令人興奮的東西,讓用戶沉浸於其所帶來的樂趣當中是很容易的,你通過設法解決一些事情,努力在你的競爭領域中成為第一名,贏得客戶的支持也是有價值的。但現在,我們搞的胡思亂想太多了。我發現最近有數百個博客發布了如何使用Vine或新的Instagram視頻為企業服務的指南,但它發布時間大多都超過了一周,甚至有幾個月了。要知道,社交媒體是個獨立的溝通渠道,它仍然只不過是與用戶交流的渠道之一。如果你仍然還需要一個很久之前發布的博客告訴你如何利用6秒的視頻與客戶溝通,你可能根本就不應該使用這個平臺。去定義你的用戶,好好想想他們在看到什麼,讀到什麼或聽到什麼時,怎樣才會說:「天啊!這很酷!」你要帶著這些問題去製作內容,怎樣發布它們只不過是進行渠道的選擇而已。新平臺應用可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藥。

伊爾絲•貝寧(IliseBenun), 公司:Marketing-Mentor.com

投入而不思考。我看到的最大的社交媒體營銷錯誤是相信每個人都必須做社交媒體,在沒有戰略、並且不知道自己的目標用戶主要集中在哪個平臺時就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投入。

吉姆約瑟夫(Jim Joseph), 公司:Cohn & Wolfe

要持續做下去,想一蹴而就就錯了。如果你要參與社交媒體,那麼你必須保持始終如一地做下去。不斷地與你的追隨者接觸、保持對話,成為社區的一員。社交媒體不是一臺「一步到位」的車輛。它是你必須持續置身於其中的,有生命的世界。

彼得沙克曼(Peter Shankman), 公司:Shankman|Honig

全面投入各種渠道,而沒有弄清楚他們的用戶實際上在哪裡。讓我們面對現實吧。現在的社會是很喜歡高調愛現的人的,但是只是根據「把雞蛋放在最光鮮的籃子裡(孤注一擲)」去採取策略,是很可能會失敗的。你需要知道你的用戶到底在哪裡。當著名的棒球教練Casey Stengel(凱西•·斯坦格爾)被問及如何贏得這麼多的比賽時,他曾經說過:「我只是在他們不在的地方採取攻擊。」社交媒體可正好與之相反。你需要知道用戶在哪,攻擊他們所在的地方。這麼做每次你將會打出一個本壘打,或至少是二壘安打。

布萊恩霍尼曼(Brian Honigman), 公司:Brianhonigman.com

試圖活躍在每一個社交媒體平臺上是一個大錯誤。和可以幫助你的那些人一起坐下來,就作為一個企業,什麼社交媒體渠道最符合你的定位和目標制定一個計劃。時間就是金錢,你使用的渠道越多,他們就需要的更多的時間來維護。觀察各個渠道,並且了解在那個網絡上什麼樣的用戶最活躍,以及他們是否匹配你的客戶群和公司的業務。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通常一個良好的開端是從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開始,因為這些社交媒體有廣泛的用戶基礎,可以幫助許多不同類型的企業達到他們的目標。

傑森·德默斯(Jayson DeMers), 公司:AudienceBloom

認為僅僅擁有一個Facebook頁面和一個Twitter帳戶就意味著他們在做社交媒體營銷。一個成功的社交媒體活動需要參與,以及與用戶對話,這並不意味著一個星期的幾次「更新」,這意味著你要積極參與討論和「人性化」你的品牌。這是建立品牌忠誠度、威信和公信力的方法。

亞當克萊因伯格(Adam Kleinberg), 公司:Traction

認為社交媒體是免費的。太多的客戶認為他們可以註冊一個Facebook和Twitter頁面而不必支付營銷費用,這是不正確的。要達到有效的社交媒體推廣,就需要戰略規劃和專用資源。如果你要半途而廢,那麼就不用麻煩了。你需要理解:你想完成什麼、你將使用什麼渠道、如何使用它們,以及誰將使用它們。如果你是一個喜歡Twitter的企業主,這當然非常棒,但如果你不是,你需要確保在你的團隊中有一些人能專門管理它,並且責任分明。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曾說過「你如果付給員工太低的薪水,那他們也不會認真工作。」

喬安娜洛德(Joanna Lord),公司: BigDoor

濫用信息透明度。作為一個小企業主,我喜歡你在社交媒體上的更新保持個性化和真實。你應該談論你過得怎麼樣,你的企業有什麼新進展,你將要做什麼。然而,有時小企業主就過頭了,當你代表一個小企業時,卻公布那些具有挑戰性的客戶,抱怨與他們互動的內容,或整體信息太個性化。別忘了,這些社交渠道同時充當著對話平臺和搜尋引擎。確保有效地使用透明度,不要走得太遠了。

DJ沃爾多(DJ Waldow),公司:Waldow Social的創始人和CEO

忘記了社交媒體的「社會性」。社交媒體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讓別人聽到你真實的聲音。如果使用得當,可以使用社交媒體「人性化」你的品牌。保持它新鮮、有趣,在上面和公眾分享好東西,不要害怕讓你的個性突出來。讓人們感覺他們是和「人」在做生意,而不是一個公司。之前的Jason Falls也同意這一點。

編譯:創業邦

 

相關焦點

  • 社交媒體40年發展史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
    天天泡在微博上和微信上的人們,往往有一種錯覺,以為這兩個產品才真正代表「社交」:一個是社交媒體,一個是社交網絡。拋卻抄襲——或者說微創新——不說,從「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發展史來看,這種認識也是極其淺薄的。1971 年,人類第一封電子郵件誕生。其緣起就是為了方便阿帕網(ARPANET)項目的科學家們互相之間分享研究成果。
  • 從社群聆聽、社交媒體分析到社交數據智能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最早看到社群聆聽和社交數據分析價值的早期採用者都是通信專家和數字營銷的先驅者。但幾乎在一夜之間,不管是在大的還是小的、傳統的還是創新的公司,該部門跨過管理孤島,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成為了主流。數字原住民的誕生使得公司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Talkwalker現在談論社交數據智能,而不是社群聆聽和社交媒體分析,這代表著什麼?
  • 解讀P&G(寶潔)的社交媒體策略【案例分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不過,相信隨著P&G的」Touch and Improve Consumer’s Lives」策略,和消費者的互動將越來越重要,而其中社交媒體提供了很多科技上的方便!因此,不難了解社交媒體對於P&G的重要性。
  • We Are Social:2016年全球網際網路、社交媒體、行動裝置普及情況...
    2016年網際網路、社交和移動媒體重要數據包括:        全球網民達到34.2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的46%;        社交媒體用戶23.1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的31%;        手機用戶達到37.9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的51%;        移動社交媒體用戶19.7億人,佔全球人口的
  • 北京大學:2015年社交網絡數據分析與應用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周靜、朱雪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營銷系、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美國網際網路媒體的市值已達10890億美元,是傳統媒體的3倍,類似的在中國,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網絡經濟核心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6月30日,
  • FB高管:我們在數據控制方面犯了錯 但不負責監管全球網際網路
    來源:騰訊科技據外媒報導,Facebook負責全球事務和溝通的副總裁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的確在控制數據使用方面犯了錯誤,並改進了對虛假新聞的監控,但不能指望它能監管全球網際網路。
  • 數據科學家新手常犯的 13 個錯誤(附工具、學習資源)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變得以數據驅動,世界變得越來越緊密,以致於看起來每個企業都需要數據科學實踐。因此,對數據科學家的需求是巨大的。甚至更好的是,業界數據科學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共識。 然而,要成為一名數據科學家並不容易。需要掌握多種技能,才能真正成為一名數據科學家。這些技能包括解決問題、結構化思考、編程和其他專業技能。
  • 路透社:2016年全球新聞、媒體、技術預測解讀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1月12日,路透社向全球發布了《2016年新聞、媒體、技術預測》報告。報告採訪了25個國家的130位電子技術、傳媒界人士,分析研判2016年傳媒業的七大趨勢。【話媒】獨家編譯了該報2016年新聞、媒體、技術預測報告,以饗讀者。
  • 避坑指南:數據科學家新手常犯的13個錯誤(附工具、學習資源連結)
    如果你不是技術出身或者數學出身,就很有可能通過書籍和視頻課程來學習,但大多數並沒有教你那些當前業界渴望從數據科學家身上尋找到的東西。 這是想要成為數據科學家的人正在努力彌合自我教育與現實世界工作之間的差距的原因之一。 在本文中,我會討論數據科學家新手常犯的錯誤(我自己也犯了其中一些),並提供了相關資源,旨在幫助你避免數據科學之旅中的這些陷阱。
  • 管理者在數據分析上常犯的9個錯誤
    你如何概念化一個現象,確定要測量什麼,並決定如何測量,將影響你收集的數據。你利用AI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如何表述你的問題,以及你是否能建立無歧義的」地面真實「。如果你的標準本身是錯誤的,那麼結果不僅是錯誤的,而且可能對你的業務有害。
  • 激發人們到社交媒體上分享的誘因有哪些?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社交環境(Social Condition)是很開放的,即使不是一對一(One on One)的聊天,你也可以在微博、微信易信的朋友圈、qq空間、豆瓣、人人、INS甚至天貓買家分享裡了解你周圍的朋友最近買了盒保險套。
  • 數據解讀:社交媒體中, 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從結果看來,人們對親密朋友和泛泛之交的差別對待大大出乎我們意料。與維持人際關係相關的規則(例如在社交網絡上公開說句簡單的「生日快樂」,參照規則 11),最常被用於泛泛之交,而這些規則對親密朋友則很少用。對此,Bryant 作了如下解釋:在我們聯繫親密朋友的眾多手段中,Facebook 之類的社交網站僅僅是其中的一種,但它可能是我們聯繫點頭之交的唯一手段。
  • 年終總結匯報常犯的6大錯誤
    本文列舉了年終總結中需要避免的6大點錯誤——脫離主線、沒有突出&量化核心指標、缺乏結構化的邏輯、明年規劃不夠體系化、不客觀的分析、沒有核心思考。在這場參與程度僅次於年會的「公司雙12活動」中,職級越大,年終匯報這件事所面臨的難度和壓力也將是指數級上升,因為大家都必須要交一份答卷出來,老闆們會在現場直接爭鋒相對的挑戰你,結果只有2個:你被KO了,或者老闆被你KO了。1. 年終總結到底有沒有用?我們常常吐槽ppt,為什麼要做沒有意義的ppt?不就是給領導看的嗎?形式主義?
  • 雅虎收購可視化社交媒體數據公司Vizify
    原標題:雅虎收購可視化社交媒體數據公司Vizify   【賽迪網訊】3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讓用戶創建可視化社交媒體數據的創業企業Vizify周三宣布,該公司已經被雅虎收購。這個收購交易的條款沒有披露。   Vizify的技術能夠讓人們根據共享的在線內容製作信息圖和視頻,創建一種網際網路簡歷。
  • Olapic:研究表明女性使用社交媒體為了羈絆感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據外媒報導,人們對社交媒體抱著愛恨交加的情感。儘管像Facebook、Twitter等這樣的平臺給人們帶來便利,但有研究表明,它們對用戶的健康可能會帶來不利影響。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人們願意在社交媒體上與網絡好友、陌生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呢?
  • 網際網路營銷效果監測數據體系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和傳統廣告媒體相比,網際網路營銷的優點之處就在於可實現對營銷效果的追蹤和評估,能夠實時地監測線上營銷活動的效果。在傳統廣告中,只有對廣告的瀏覽,不存在對廣告的點擊之類的反饋。而網絡廣告中,用戶除了對活動廣告的瀏覽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轉化為對它的點擊,進而產生類似購買的成功事件,而整個過程用戶的行為都可以利用現有的技術來實現監測。
  • 海外社交媒體的內容過濾機制對我國網際網路管理的啟示
    例如,2017年6月,圖片分享社交媒體Instagram推出自動評論過濾器。2017年12月,Twitter推出新的內容過濾規定,目的是過濾掉Twitter上的「仇恨」和「辱罵」內容,包括宣傳或頌揚暴力的訊息。  暗的則是「潛規則」,是不為人知的極為隱秘的內部過濾標準。
  • 《監控資本主義》:社交媒體背後,是誰在操縱我們的注意力
    但倘使我們去回想當下日常生活裡的點滴時刻: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餘,癱陷於沙發裡,手指遊走於手機屏幕上,沉醉於社交媒體不斷推薦給我們的海量信息與精彩內容,不知不覺間便投注了大部分的空閒時間,已然忘記最先瀏覽的內容為何。
  • 【資料】大數據和社交媒體分析
    我們還描述了如何使用大數據來監控社交媒體(例如LinkedIn、Facebook和Twitter),以實現市場增長和品牌管理。文中提到了各高校開設的一些大數據培訓班。本文提到的在教育行業的應用包括結合各種關於學生的信息來源,如一段時間內的考試記錄、行為模式和教師觀察,以提供更準確和及時的幹預。
  • 大數據造就老大哥?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
    「深度學習」指的是電腦以類似人類的方式進行學習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已經將這一領域的幾位先驅人物招至麾下,其中包括科學家兼作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歐巴馬向美國民眾保證「沒有人在監聽你們的通話」,但這些數據本身確實價值非凡。哈佛大學的教授拉坦亞·斯維尼(Latanya Sweeney)進行研究發現,如果在公共資料庫中進行交叉查驗,僅僅依靠年齡、性別和郵編信息,就能確認87%的人的身份。社交網絡和網際網路公司收集的數據也能辦到同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