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炒麵。麵條配以牛肉或者雞肉,加入蝦、醬汁、蔬菜和雞蛋。絕對是一道完美的麵食。
【環球網綜合報導】來到馬來西亞檳城的首府喬治市,可別被奢華酒店裡豐富的自助餐填飽了肚子,真正地道的美食在可在城市的街頭巷尾。咖喱羊肉、馬來炒麵、檳城炒粿條,樣樣匯集著亞洲美食精髓。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為遊客準備了一篇美食攻略,一起去體驗吧。
食客的天堂
臨街的店鋪始於20世紀之初,時下大多數都是由創始人的後代或者是親戚在認真經營管理。
檳城的美食大多是由傳統的馬來菜、中國菜、印度菜等口味混合而成,其中有的還融合了當地人的口味,總的來說分成中國和馬來兩大類烹飪方法。這些美食都可以在喬治市的小吃店品嘗到。
這個城市的建築歷史悠久、風格多樣,從古老的英國殖民者居住的豪宅到中國古典的沿街店鋪,還有伊斯蘭文化的清真寺,非常適合徒步遊覽,同時也可以網羅所有美食。
來到馬來西亞檳城第一頓飯可以嘗嘗一盤咖喱羊肉,由傳統的馬來西亞咖喱配以椰奶和特製香料,羊肉經由慢火燉製,充分吸收入味。
在這裡,一定要精挑細選最美味的食物,不然可就要後悔胃不夠大吃不下了。
檳城的特別之處
納西坎達爾餐廳由印度穆斯林經營,咖喱大受好評,幾乎24小時營業。
諾曼·穆薩,餐廳老闆兼主廚,是土生土長的檳城人。他撰寫了幾本馬來西亞食譜並且自己創辦了烹飪節目。他被認為是馬來西亞的「美食大使」,在幾個海外美食節來曾力推馬來西亞特色美食。在美國紐約和英國曼徹斯特也有他的餐廳。
穆薩說自己每隔三個月都會回國,不僅是因為想念故鄉美食,更是因為這裡的熟悉的氛圍。「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很多美食,那炒飯的聲音,味道令人難以抗拒」他豎起大拇指說「這就是你為什麼會喜愛檳城的原因。在馬來西亞的其他地方,你是體會不到的。你會覺得這裡猶如夢境一般。」
《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羅賓·伊克正在撰寫自己的第一本食譜,她認為檳城的的美食在馬來西亞範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這裡很多餐廳老闆都是世代在這裡經營,街頭美食文化已經相當成熟了;而馬來首都吉隆坡的街頭美食,因城市的建設發展,已經逐漸的消失了。
傳統的生意也在這裡飛速發展,比如廣告標盤的製作、藤條的編制、錫的鍛造、紙雕像的製作、還有焚香。這裡還有很多手藝人和工匠,正因為他們的辛勤勞作,遊客才能體驗到更加純正和地道的美食。
這裡「小販式」街頭美食文化世代綿延。檳城的食材都是本地取材,比如蝦醬和其他醬汁就是用傳統做法,經特殊製作後在桶裡發酵而成。
給初遊者的建議
檳城炒粿條也是一道非常美味的檳城招牌美食。
不管怎樣,喬治市給初遊這裡的人們出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品嘗到所有美食。
首先,如果你初到檳城或者馬拉西亞,不要去尋找那些所謂的」最佳美食」,牌子響亮並不是美味的代名詞;也不用擔心地攤上的小吃會拉肚子,這裡的食物非常衛生。
而關於咖啡廳,要學會如何在咖啡廳點餐和結帳。因為飲品需從店主那買,不同的小吃則屬於不同的商販,需要分開支付。
檳城的餐點大多都是小份的,這就意味著你可以每餐嘗試各種不同的美食且價格便宜。
三巴蝦是15、16世紀移民至此的華人帶來的美食。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一家看起來冷冷清清的店,並不意味著味道不好,也許只是剛好錯過了高峰期而已。
很多美食都是在早上出攤,在酒店醒來可以直奔街上吃早餐,這個時候的小吃更加美味。例如亞三叻沙,只會在下午兩點出現直到下午五點,它類似小吃而不是正餐。
千萬不要錯過的美食包括,炒粿條、亞三叻沙、咖喱飯、印度糕、香薄荷味烤肉(和泰國的那種發甜的味道不一樣)、滷肉。
美食之旅和烹飪課程
品嘗美食在檳城是一個了解這裡文化的一個好方法。對於一些私人定製服務需要提前至少5周預定。
找尋美食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花幾個小時步行遊覽,沿路吃遍喬治市的美食。或者報名參加安排詳盡、周密的美食之旅,行程包探訪當地的市場、街邊的小販攤、私人的餐廳或者咖啡廳,或是親身體驗傳統的醬汁或是蝦醬工廠。
想知道怎樣作出檳城最受歡迎的美食,去到喬治鎮中心的Nazlina小店,這裡提供常規課程以供烹飪愛好者學習。課程包括參觀附近的市場,約三到五小時左右。店主Nazlina也會安排為數不多的一些私人晚餐,但都必須提前預訂。該店的網站上都有詳細信息,包括日期、時間和菜單。(實習編譯:劉怡 塗曉恬 審稿:趙小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