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記者今日(11月27日)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自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通水以來,北京已有1300餘萬人喝上了南來之水,基本覆蓋中心城區、豐臺河西地區及通州、大興、門頭溝等新城。目前,北京市每年平均入京水量約1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由原來的100立方米左右提升到150立方米左右。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江水正式入京。在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前提下,北京市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一方面,北京主力水廠使用南水置換密雲水庫水,每年減少密雲水庫出庫水量3~5億立方米。另一方面,通過新建成的密雲水庫調蓄工程,向十三陵、懷柔、密雲等水庫存水,密雲水庫蓄水量屢創新高,目前蓄水24.81億立方米,增加首都水資源戰略儲備。
有充足的南水保障後,北京市大規模開展了自備井置換工程,北京中心城區城市供水安全係數由1.0提升至1.2。
此外,「南水」還可增加調蓄工程向水庫存水,增加首都水資源戰略儲備,改善生態環境。北京開創性地向密雲、懷柔、順義等地下應急水源補水,促進地下應急水源涵養。截至2020年9月底,平原區地下水埋深22.49米,較2015年底25.75米回升了3.26米,地下水水位實現連續5年回升。
今日凌晨3時58分,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調江水入京水量達到60億立方米。目前,工程調度運行平穩安全。很快北京市良鄉地區、昌平區也即將用上「南水」。
新京報記者 應悅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