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甘蔗的好時節,近日有幸吃到了本地產的甘蔗,脆甜多汁,十分可口。作為陪伴整個童年的美食,甘蔗出土節節甜,為新時期黨員幹部帶來諸多思考和感悟。
劉向曾在《晏子使楚》中寫道,「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次排除萬難的甘蔗北種讓我們看到了基層黨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的大膽嘗試以及帶來的可喜成果。創新作為萬能引擎,積極嘗試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會起到柳暗花明、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對既定事實乃至現實困境,黨員幹部要善於集思廣益、發揮群眾智慧,廣開賢路謀出路、突破框架敢作為,注重常規性業務理論的紮實學習,以學促行、以學促幹,提升決策力、果敢度,拒絕瞻前顧後、左顧右盼,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決問題抓不住關鍵,談問題說不到點上,貿然處事、莽莽撞撞。
甘蔗的甜不似其他,有自己的特點,甜度適中,吃起來清新爽口,所以「適度」才是好,把握好「尺寸」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黨員幹部要事事把握分寸、拒絕油膩、力拒「拖泥帶水」,以清清爽爽的狀態、陽光利落的形象走入群眾。在基層工作中既要堅持微笑的服務態度,又要鐵一般地堅守原則和底線,生活中既要繼承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又能在仕途上「不受曰廉,不汙曰潔」,「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玉潔冰清、心思坦然才能身正影正,一往無前。
「倒食甘蔗」入佳境的典故流傳已久。相傳東晉文人顧愷之愛吃甘蔗,每次吃甘蔗,都是先從甘蔗尾吃起,慢慢才吃到甘蔗頭,和一般人的吃法正好相反。有人問其原因,答道:「這樣吃才能漸至佳境呀!」當然這裡的「漸至佳境」,是指「越來越有味道」。這則典故告訴我們學習和工作只有學會堅持才能收穫甜美果實,當然,堅持不是一勞永逸,依靠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坐吃山空,而是針對自身短板以及新形勢、新需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理論儲備,保持機體的新陳代謝以期永葆生機和活力、時刻保持機警和敏銳,只有這樣才能在工作中遊刃有餘、漸入佳境。
「日見一重非,日進一重境」,像甘蔗在生長中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擁有新味道、新模樣,在奮鬥徵程中學會先苦後甜,不斷體味變化和向好,歷盡生活百味、基層冷暖,不斷獲得更加豐厚的人生體驗,實現社會價值,助力百姓幸福感的提升。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委組織部 賈萍萍
#選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