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報9月24日報導 省教育廳近日下發的《河北省普通中小學校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中,中小學生寫作業時間、走讀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教學班學生數額等規定引起社會各界熱議。
焦點1 高中生書面作業每天不超兩小時
新規: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年級學生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每天不超過30分鐘,四年級學生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學生不超過60分鐘,初中學生不超過90分鐘,高中學生不超過120分鐘。
提倡布置探究性、實踐性家庭作業。
熱議 按時間操作不太好把握
「每天的作業45分鐘就能完成,這樣太好了。但願老師能遵守規定。」陳新是石市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小傢伙笑呵呵地說,「我們真希望老師少留點兒作業,多給我們點兒玩的時間。」
記者了解到,目前石市大部分小學作業量不是很多,但初高中年級學生普遍反映作業多、壓力大。今年讀初二年級的王林向記者抱怨,剛上初二就已感覺到中考的壓力。「各科老師都留作業啊。別的不說,英語、語文、數學這三科留的加起來,就夠受的。何況還有物理、化學什麼的。除了硬性作業,還有複習、預習的作業,每天不會少於兩個小時。」
「有時各科老師缺少溝通,甚至擔心自己科作業少了會『吃虧』。到時學生成績不好怎麼辦?而且學生寫作業的快慢也不同,因此按時間來規定,操作性不太好把握。」一位中學英語教師透露「心聲」。這位老師建議,如果規定每天留幾個科目,一個科目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部門回應 作業按時間定最科學
「對家庭作業的限制,按時間來定是最科學的。規定最多幾個科目反而不現實。」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的上限主要是指文化科目。「如果學校留的作業是讓學生們體育運動一小時,當然更好。這不會算在其中。」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農村地區全部有國家免費提供的輔導練習冊,在作業量上能保證不超越上限。在城市裡,由於學校、家長方面的要求更多,比較而言學生作業負擔會重些。
焦點2 小學走讀生每天在校不超6小時
新規:學校應當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上課時間不早於8:00。走讀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初中不超過7小時,高中不超過8小時。寄宿生晚自習結束時間,初中不晚於21:00,高中不晚於21:40;嚴格控制早晨起床時間,確保寄宿生每天睡眠時間初中生不少於9小時,高中生不少於8小時。寄宿制小學必須保證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小時。
熱議 家長擔憂學生放學沒人管
「我覺得規定學生在校時間上限,是為了讓孩子別太累,這當然是好事。但放學太早,孩子去哪兒,是我們許多家長面臨的現實問題。」張玲在一家銀行工作,愛人是公務員。由於兩邊老人都不在身邊,兩人常為上二年級的女兒放學後怎麼辦發愁。
「我還是建議學校能解決一下我們這些雙職工家長的難題。放學後家裡沒人照看的學生,可以由學校統一組織老師管理一下。」張玲的說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家長的心聲。
對此,許多學校表示很委屈。「我們學校曾應許多家長要求,放學後安排老師對家長不能及時接走的學生進行輔導,一個月收費50元,平均一個老師每天的加班費只幾塊錢。但有的家長卻舉報我們補課,沒辦法只能停。」石市某小學一位老師說,如果在校外補課,一個小時可能會收費幾十元。
「家長眾口難調,怎麼做,也有家長反對。其實老師們也不願意費力不討好,現在我們乾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位老師坦言。
部門回應 放學後應由家長負責
「學校也有自己的權利與義務,上學由學校負責。放學後,家長就應擔負起責任,不能把一切都推給學校,畢竟這不是學校能解決的問題。」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家長上班無法照管孩子的現狀確實可以理解,但這些問題應由社會來協調解決。
「如果學校組織,就會涉及費用問題。但國家明令學校不能收取任何補課費。」該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小餐桌,還是請人代接送等,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市場化的其他方式解決。不過該負責人認為,這個市場需要進行統一的規範與管理。
焦點3 高中教學班最多56人
新規:學校應當根據國家規定和有利於教育教學及學生身心健康的原則,嚴格控制教學班學額。
小學每班不超過45人,初中每班不超過50人,高中每班不超過56人。提倡小班化教學。
熱議 學校發愁教室不夠用
昨日,記者走訪了石市幾所中小學,大部分學校班額量比規定稍高或相當。
而在包括周邊縣城的重點中學裡,班額量過大現象比較普遍。
「沒辦法,許多學生要擇校過來,教室又不夠用,只能加座位。誰也知道小班化教學效果好。」石市某重點小學的校長向記者透露,為了避免班額量過大,他曾試著把大教室改為兩間小教室。「到時無論是誰找過來,讓他看看我們教室小,沒法再多招生了,他也就說不出什麼了。」該校長苦笑著說。
部門回應 班容量是硬規定
「這次我們公布的班額量都是硬性規定。」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當然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學校確實存在教室不夠用的現象。但大部分學校只要遵照不準擇校的規定,學校資源就夠用。
「我省允許各學校對班容量的解決有個過程,但這個標準所有學校都要執行並最終實現。」該負責人最後說。
進入教育頻道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