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版手工耿」!他們把切繪、紙雕、拼貼等手藝玩出花來了

2020-12-20 騰訊網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一居生活志」

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cr.ipnot

說到手工,那麼一定要說說對手工喜愛到痴迷的霓虹金。不論是紙雕、刺繡和拼貼,日網熱門總少不了大神們炫技的身影。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那些日本手工大神們做過的超絕作品吧!

切絵

Masayo Fukuda

· 日推網紅

剪紙藝術在不同的國度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不同於中國喜歡用紅色的紙做剪紙藝術品,日本剪紙藝術多用白紙,有著專業的名詞——切り絵(Kirie)。

切繪藝術多用單張白紙為材料,切割之後,在黑色的背景中展現出圖案的全貌,最早用於宗教儀式相關的活動中。

來自日本的切繪藝術創作者Masayo Fukuda,曾憑藉著一張年度大作 「海章魚」 火遍日推。

一幅 A2 大小的生猛章魚,有著細如蕾絲一般的紋理,筆觸仿佛畫作一般細膩。

Masayo Fukuda 有著長達 25 年的切繪製作經驗,最初是小尺寸作品的製作,而這張海章魚的作品,是她大尺寸切繪作品的全新嘗試。

這只可以捧在受傷的海章魚,圖案極其複雜。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以為是用好幾層白紙疊出來的的紙雕作品,但其實整個章魚是同一張白紙雕刻出來的。

這也是日本切繪藝術最妙之處——整個作品的所有細節相連,屬於同一張白紙。

刺繡

ipnot

· INS 網紅

只用棉線就能秀出超立體的咖啡、甜品、美食...這位日本的網紅小姐姐ipnot就是一個作品寶庫吧!

這張咖啡牛奶的圖片,曾經在日網上成為#超現實刺繡#的熱門話題,只是用棉線做出來的刺繡作品,就讓人忍不住讚嘆一聲——「賽高「!

在成為熱門話題之後,網友們也去找了一下 ipnot 的其他作品,從美食系列再到人物系列,每一件作品雖然小但都超級精細。

如果把這些刺繡作品放進現實環境中,是不是可以以假亂真呢?

披薩可以拉絲,蕃茄醬的瓶子可以擠出蕃茄醬...利用視覺效果創作出來的立體刺繡作品,總能給人神奇的錯覺感。

看起來是一個圓滾滾的慄子,但其實只是一片薄薄的刺繡布貼;可以以假亂真的曲奇,有著柔軟可捏的韌度...

最近 ipnot 小姐姐還製作了許多圓章和配飾系列,那麼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木雕

Yoshihiro Suda

· 藝術家

關於自然花草的創作,或許你已經見過很多。但對於擅長打造藝術裝置的日本雕刻藝術家須田悅弘(Yoshihiro Suda)來說,他擅長的是把植物裝點的「不起眼」。

觀察須田的作品,需要細心發現——因為它們大多散落在地板縫隙 、或者牆邊這樣的小角落中。

同時還需要仔細觀察——因為這些栩栩如真的植物,其實是經過上色後的木頭雕塑。

這些作品被可以放置在不顯眼的角落裡,不經意發現的時刻,能在觀察中,找到意料之外的驚喜。

生長在富士山腳下的須田,創作靈感來自於幼時記憶裡的田野風光。

常見的玫瑰、牽牛、紫羅蘭,再到不知名的雜草,在他的手中,都能變成的木雕作品,姿態、細節鮮活逼真。

除了雕塑本身,有點強迫症的須田對展示空間也有著極高的要求。「不起眼」 也是觀賞的一部分,所以植物大多被放置在房間裡容易被忽視的角落,等待被發現的驚喜。

紙雕

Ayumi Shibata

· 微雕藝術家

白紙細膩雕刻,層疊創造出一座掌上的城市,是日本微雕藝術家柴田あゆみ(Ayumi Shibata)最喜歡做的事情。

她只運用純白色的紙,配上暖黃色的光線,來捕捉住存在於世界與自然中的神性。

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柴田基本是不會畫草稿的,而是直接在腦海裡勾畫出立體的形象,然後直接開始切割。

一張一張刻出不同的圖案,最終堆疊組合成壯麗的模型。

至於為什麼只用純白的紙,柴田認為紙雕也是帶有幾分「神性」的。在日文裡,「kami」 是紙的意思,也有精神的含義,哪怕是白色的紙,也是神聖的材料。

白色的紙就像是陽光,切割的過程為它帶來陰影的變換。所以在柴田最終完成的作品中,常用光線配合呈現效果。

她不僅會製作小巧到可以放置在手掌上的紙雕書本,也會創作出讓人能走進去的大型紙雕,來詮釋宏觀微觀的變換。

或許我們只驚嘆於紙雕的精細工藝與創作者的絕妙巧思,但每一件作品其中也蘊含著物與神性的深度思考。

拼貼

Funahara Nasa

· 日本達人

用各類不同的元素來模仿名畫,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日本達人船原七紗(Funahara Nasa)就選擇了用紙膠帶來進行名畫的模仿製作。

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作為一個紙膠帶達人,船原有著收集膠帶的小癖好。日本的紙膠帶數量多樣價格也相對便宜,這樣的創作素材觸手可得。

船原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的油畫系,運用紙膠帶來進行創作,正是她讀大學時的偶然靈感。

荷蘭畫家梵谷《向日葵》

在一次的雜誌封面設計課程中,她就使用了自己喜歡的紙膠帶來完成作業,沒想到作品竟然有著不錯的效果,這也從次開啟了紙膠帶創作的藝術生涯。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為了呈現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她堅持自己手撕膠帶來創作素材。她認為,用剪刀剪出來的膠帶會失去了 「撕」 與 「捏」 的真實質感。

挪威畫家蒙克《吶喊》

船原靠著指尖撕出的膠帶拼貼出一幅幅梵谷、莫奈...的世界名畫。

而許多被時間打磨上陰霾的作畫,也在膠帶色彩的重塑下,變得色彩鮮明,煥發出全新的生機。

紙拼貼

セツ奶奶

· 日推網紅

這位日本奶奶セツ而言,一生的成名時刻,出現在她 90 歲這年。

由孫女代為運營的推特帳號上,時常會分享出セツ奶奶的撕紙拼貼創作品。

這些作品風格細膩,層次分明,收穫了很好的反響。收到鼓勵之後,奶奶也在去年推出了一本收錄自己作品的畫冊。

其實セツ奶奶的創作生涯,是從老伴去世後開始的。一時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她,在女兒的鼓勵下,開始用報紙、鑷子、膠水記錄生活。

セツ奶奶並沒有任何藝術創作的基礎,但她對顏色十分敏感。不論是料理擺盤還是插花,都有著巧思。

奶奶也將生活中積累的配色技巧,運用到每日的撕紙創作中,將生活美學淋漓盡致的發揮。

每天早晨讀完報紙,奶奶就開始了取材工作。將有圖樣的報紙,分冷、暖色系,撕開收集,方便創作的時候使用。

最終完成的作品大小規格、內容不一,全部的素材都是用報紙碎片完成的。

明信片大小的畫作至少需要 6 小時來完成。雖然有點辛苦,但セツ奶奶卻非常樂在其中。對她來說,這是寄託人生樂趣的所在了。

微縮

Mozu

· 個人工作室

今年只有 22 歲的日本男生Mozu,已經是一家創新藝術品工作室 MOZU STUDIOS 的董事長了。

他喜歡把自己想記住的事物做成微縮景觀,生動立體的將美好的回憶還原。

讓他在日推走紅的,是一件微縮日式旅館的模型。如果不是有一旁的實物比對,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間普通的和室。

這間與插座差不多大小的房間的原型,來自於 Mozu 很喜歡的一間日式旅館。

旅館房間隱藏在推拉門之後,紙窗戶打開是富士山絕佳的風景。Mozu 旅行回來之後,就復原了這間房間。

從推拉紙門、榻榻米和各種房間擺設,再精緻到散落在桌子上的紙牌、垃圾桶裡的垃圾,哪怕是椅子上的宣傳冊都被還原再現。

當你把窗戶打開,用平板電腦或者手機切換出風景照,整個房間看上去與正常的旅館似乎毫無分別。

通過這間細節無敵的逼真旅館模型,Mozu 一舉成為日推網紅,也開辦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不過這不是他第一次製作微縮模型了,在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他就依照自己的房間,製作一個微縮的房間,極度逼真,難以分辨。

對於 Mozu 來說,製作微縮模型讓自己開心無比,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給人們帶去震撼感,令他十分滿足。

太厲害了!

相關焦點

  • 中國版的「愛迪生」——手工耿,因為「沒用」而出名
    本次的主人公就是被譽為中國版「無用愛迪生」他的發明大都奇思妙想,毫無用處,可是卻讓人大呼有趣。這次就讓主播帶你了解這個有趣的發明家「手工耿」,話不多說,小編就帶入大家進入正題吧。爆笑發明,每一件都讓人意想不到
  • 爆火一年後,手工耿依然穿著背帶褲,耍著電焊槍
    」4 年後,他用上百個螺母組裝出了一個加特林大炮,螺母拼成炮體,鋼管當作炮筒,還設計出了一個簡易的發射裝置。只要把橡皮筋套在炮筒上,轉動把手,橡皮筋就會彈射出去。耿帥成了人見人愛的「手工耿」。手工耿穿著藍色工裝背帶褲,凌亂長發、鬍子拉碴的形象,也開始深入人心。如果說之前的「手工耿」只是快手上的網紅,此刻的「手工耿」才真正出了圈。手工耿在 2018 年的一次演講上提到:「火了之後給我生活帶來了變化,收入方面提高了很多。以前一個焊工也就是五六千,六七千左右,現在我的收入除一些販賣手工,還有網絡直播方面,比以前高了很多了。」
  • 青島出了個箱包界的「手工耿」,做的包包不要太奇葩!
    說起中國手工界的鬼才 不得不提手工耿 這個「除了正事什麼都幹」的手工匠人 因發明了太多腦洞大開的 「無用良品」而走紅網絡 甚至有網友取了個搞笑的口號
  • 前有「手工耿」,後有消防「手工於」!看了這些發明,圈粉了!
    前有「手工耿」,後有消防「手工於」!看了這些發明,圈粉了! 最近「手工耿」在全網都特別火, 還是《我和我的家鄉》中 演員黃渤飾演的角色原型。
  • 我們去採訪了手工耿,他說他只是個簡單的普通人
    最初差評君知道手工耿,是別人轉來的一條微博,視頻裡只見一個帥氣的北方大漢出現在鏡頭前,擺弄著一把菜刀魔改的梳子。。。擠上摩絲,菜刀緊貼頭皮才能造就最帥氣髮際線男孩。為什麼能創作出這麼多好玩的東西?我真的太好奇了。8 月,他在杭州開了自己第一場個人展覽,叫 「 手工耿的廢物工廠 」 。
  • B站up主手工耿自製宅男快樂「神器」?吃喝玩樂樣樣都行
    #手工製作有很多人說這是浪費時間,用所有的時間來完成一件作品,時間的消耗和做工的費勁,在平常人眼裡都是無趣的,不過在手工人的手裡就回不一樣。「手工耿」本名叫耿帥,河北保定人士,被眾多網友稱之為「發明界的泥石流」,這就是手工作品後大家對他的認可,而在網絡上他也有職業,那就是網絡發明家。手工耿上過很多節目,他的作品也被眾人熟知,其實大家除了關注手工耿製作的作品,還注意到手工耿堅持不懈的意志。
  • 「手工耿」獲獎!2020菠蘿科學獎在溫州頒出
    現場還來了幾位在國內擁有高人氣獲獎者。擁有246萬粉絲的網紅「手工耿」獲得了發明獎,他曾發明不鏽鋼腦瓜崩、拳擊背包等。公眾號每篇閱讀量都超10萬的中科院物理所憑藉井蓋上的經典公式獲得了菠蘿U獎,作為國內頂尖的學術機構,中科院物理所經常做一些有趣的科普。會議還有不少有意思的細節。
  • 手工耿DIY宅男快樂器:吃喝玩樂一體遊戲機 網友呼籲量產
    12月11日,被網友們稱為「發明界的泥石流」的手工耿帶來了新發明,不過這次發明並非一無是處,反而堪稱宅男快了神器,網友呼籲量產。手工耿已小時候的街邊遊戲機為靈感,用木板做骨架搭建起遊戲機整體外觀,網購了老式遊戲機和一臺43英寸電視機,加上一對音箱和燈帶,安裝到位後,一臺「老式」的遊戲機就誕生了。
  • 紙雕燈精緻又實用 快來拿升級版教程
    紙雕燈是手工達人現在比較喜歡製作的一款作品。白天它是一個立體的紙雕作品。而到了晚上,打開開關,這件看似平常的紙雕就變身成一座檯燈。既美觀又實用,如果親手做一個送給自己在乎的人,一定是別具風格的。那紙雕燈到底怎麼做呢?首先,做準備好紙雕燈需要的材料,圖紙,刻刀,膠條,LED燈和電線,還有像框、牛油紙等。最好在相關的商店中購買大禮包,所有的材料都有。
  • 手掌上的紙動畫,原來剪紙可以這麼玩,真的腦洞大開!收藏學習
    之前小愛給大家分享過很多用紙製作的手工,如:衍紙、紙雕、剪紙、摺紙。但是今天這次分享手工卻有些特別呢~也是用紙來製作,但不是一般的紙手工,是會動的紙手工,大家肯定好奇,紙怎麼動?是不是呢,先給你來看一組。
  • 辦公室小野、手工耿、李子柒……中國網紅正在走向世界
    TOP 3:手工耿專注打造無用良品的「快手愛迪生」說起出海網紅,不得不提的是「發明界的泥石流」——手工耿。這位網紅博主的視頻內容主要是以設計製造各種腦洞大開的「無用良品」為主,從菜刀手機殼、雷神錘包、腦瓜崩到全自動倒立洗頭機、自製滅霸電風扇……自製滅霸電風扇手工耿這些神奇的發明通過快手在網際網路上迅速走紅,手工耿擁有了數百萬粉絲,登上微博視頻自媒體榜單,就在今年7月,手工耿還登上了央視的《講述》欄目。
  • 手工體驗坊 餐具床品背包,親手「玩」出一組手藝大件
    每一門課程,我們安排了3-4個課時,讓大家在完成作品的同時,輕鬆渡過這個進階的過程,不會感覺一下子太難接受,到了最後一天會對這門手藝更加順手。,有豐富的上課經驗,他們會傳授多年手藝心得經驗,隨時解答大家的疑問。
  • 國慶不出遊,一張紙陪孩子玩出千變萬化,幾張彩紙玩一整天
    陪孩子玩出千變萬化,幾張彩紙就夠玩一整天了!大人孩子都能一起玩的摺紙大全,作為親子手工太適合不過了,馬上就是國慶假期和中秋假期了,我家孩子一連放假8天,我的天啊,真不知道這8天該如何不依靠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情況下,和她和平共處……這不,阿梅用紙藝小手工來拯救你了。
  • 姑娘體驗「手工耿」的作品,卻不慎變成斑禿!
    8月23號,杭州的小馬姑娘花了120塊的去參觀「網紅」手工耿的個人展覽,體驗了一個叫做「開心撓撓椅」的機器。隨後的經歷使她找上了媒體。從照片可以看出,小馬姑娘的頭髮還是非常濃密的,然而扒開後面的頭髮卻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很大一塊斑禿。
  • 一張紙玩一天,數學、科學、手工腦力全開
    繪一幅畫?……這些都挺好,畢竟孩子都能學到一些東西,可要跟學習比起來,那就只能算是玩了。在這之前,大家可以先讓孩子玩一會兒「畫畫」,比如給雪人畫一頂帽子,一雙眼睛,或者一條圍巾……充分鼓勵孩子讓他們發揮想像。
  • 手工紙藝簡介、表現形式與紙藝術品的審美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濱城區三河湖鎮殘疾人蘭福梅:傾心傳承非遺剪紙手藝繪就紙與剪刀和...
    多年傾心研究發展非遺手藝剪紙,成為了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優秀民間藝人,濱州首批優秀民間剪紙藝人。蘭福梅的剪紙作品,繼承、保持並發揚了濱州剪紙結構嚴謹、古樸渾厚、拙中蘊靈的特點。他善於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其剪紙創作既不脫離傳統又自成一體、自創一格。
  • 「天才」手工耿終於有了自己的專利!
    手工耿,人稱「保定愛迪生」、「低配版樊少皇」、當代「發明界一股泥石流」。民間有傳說「耿哥出品,必屬廢品」。手工耿發明製造的產品以「無用」著稱,觀眾正因為這些無釐頭會心發笑。
  • 有人做設計用紙,他們用紙做設計——紙藝術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紙張誕生的初期,人們僅用它來作文作畫,隨著科技進步和工藝發展,紙的製作方式、材質效果、功能用途也越加多樣。
  • 承藝傳心:衍紙手藝 翻卷出紙張上的優雅
    臺海網10月14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導 紙藝,一直以來都有著包羅萬象的表達魅力。而衍紙手藝則被視為紙藝家族中的優雅典範,它將雕塑和繪畫藝術的載體轉換到紙張,展現出別樣的藝術氣質。今天的《承藝傳心》系列,我們就跟隨衍紙手藝人陳寶珍來了解一下這門優雅的紙張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