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20-12-16 中華會計網校

  人力資源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新興分支學科。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它作為新型的會計理論將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會計主流。在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起步較晚,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這一生產要素在企業生產和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將人力資源納入會計核算與管理的範疇,加以充分開發和利用已經十分必要。在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在實踐中也是必要的。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

  所謂人力資源會計是指對組織的人力資源成本與價值進行計量和報告的一種會計程序和方法。它是人力資源管理學與會計學相互滲透形成的新型會計理論。人力資源會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人力資源會計包括社會人力資源會計和企業人力資源會計。通常所說的人力資源會計是指企業人力資源會計,即狹義的人力資源會計。企業人力資源會計又可分為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前者主要對企業為取得、開發、保全人力資產使用價值所耗費的投資進行確認、計量、分攤和報告,後者主要是對人力資源的經濟價值進行確認、預測、計量和報告。

  二、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

  1.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增長、財富的創造將不再主要依靠物質資料的投入和消耗,作為知識載體的人力資源將成為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因素。但一個企業盈利能力的高低和經營實力的大小依靠傳統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資料是無法衡量的,迫切需要引入人力資源會計。

  2.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宏觀調控管理的需要。推行人力資源會計可以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信息,便於國家宏觀調控,組織人員的合理流動,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3.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人力資源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生產資源,通過對它的投入可以增加企業的產出。對人力資源投資收益的成本和價值進行核算,以考核其經濟效益。同時,人力資源會計將人力資源確定為資產,正確區分了投資與耗費的差別,可以使企業會計信息更加準確。

  4.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正確評估企業資產,避免國有資產流失的需要。實施人力資源會計,全面計量企業的經濟資源,有利於對企業資產的正確評估。

  5.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我國對外經濟交往的需要。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經濟貿易交往的日益增多,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價值得到了廣泛的開發和利用,但對外交往中我們也應正確計量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考核其經濟效益,爭取合理的人工成本和價值,維護我國公民的正當權益。

  6.財務會計核算原則的要求。單從會計核算原則來考慮,現行會計對人力資源的處理也有諸多不妥。把人力資源投資計入當期費用,違背了權責發生制的原則。企業在人力資源投資上的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過一個會計期間以上,屬於資本性支出,按權責發生制的原則應先予以資本化,然後在各收益期內分期攤銷,而現行會計的做法卻是將其全部費用化,作為當期費用人帳。這樣的做法在工業經濟時代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工業經濟時代一方面人力資源投資在數額上佔總投資的比重太小,人力資源的重要性難以體現;另一方面人力資源投資支出的受益期不易辨別,其受益程度更是難以計量。但在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今天,再將人力資源支出全部計人當期費用,勢必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一方面,將人力資源投資支出全部計入當期費用,勢必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另一方面,將人力資源投資支出費用化必然導致各期盈虧不實和決策失誤。同時,當企業大量裁員時,尚未攤銷的人力資源投資支出應作為人力資源流動的損失計人當期費用,但現行會計並不能反映出這種損失,不利於經營者進行正確決策。所以,從遵循會計原則的角度而言,實行人力資源會計也很有必要。由此可見,無論從滿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而言,還是從維護會計核算原則而言,人力資源會計的實施都勢在必行。

  三、我國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可行性

  知識經濟環境下,人力資源是企業一項最具活力的資產,它具有主動性、創造性、適應性、協調性等其他物質資產所不具有的特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發展,人力資源的流動性必將增大,而且各企業為其生存發展必然展開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競爭,而競爭說到底無非是人才的競爭。所以企業為留住和吸引人才,必然要增加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開支,而這些投資的效益如何也是企業必然考慮的問題。這就要求在會計上對人力資源進行核算和管理,以考核其經濟效益。通過建立並推行人力資源會計,鼓勵企業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維護和使用。

  總之,人力資源會計是人力資本理論在會計領域的深入和發展。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知識經濟的興起,科學地確認、計量和報告企業的人力資源,確立勞動者在企業中的地位,從而促使各部門有效地利用與合理開發人力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立人力資源會計可以將會計研究拓展到「人盡其才,事得其人」的領域,從而構建以人力資源為中心的以人才資本與非人才資本所有者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新會計信息體系,使之與知識經濟的特點和要求相適應,為知識經濟的發展提供無窮無盡的智力資源。

責任編輯:zoe

相關焦點

  • 淺談人力資源會計的前提條件
    那麼,人力資源會計體系的建立,到底需要具備那些前提條件呢?所謂「前提」,我國《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①在推理上可以推出另一個判斷來的判斷;②事物發生或發展的先決條件。「會計前提」,按照葛家澍教授的解釋為:「建立會計信息系統所依據的前提條件」。因而,這裡所講的人力資源會計體系建立的前提,就是指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體系所必須依據的先決條件。
  • 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可行性滯後於必要性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作者:胡正平(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針對目前部分地區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普惠不夠等問題,全國政協在今年9月開展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的配套措施」的專題調研。在筆者看來,就目前情況看,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必要性滯後於可行性。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古代即有「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的說法,現代腦科學研究和學前教育學實踐證明,教育階段越靠前,社會回報率越高,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其必要性無需考證。但是,從現實來看,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盛達資源:開展2021年度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盛達資源:開展2021年度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20:36:10&nbsp中財網 原標題:盛達資源:關於開展2021年度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 為人才「築巢」為地方「引鳳」,蘭州打造「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
    2019年在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26家,年營業收入64.05億元,具有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經濟基礎、人力資源基礎和產業基礎。人力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蘭州要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集聚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也更需要一個人力資源能量聚合裂變的載體。
  • 經濟師人力資源專業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有什麼區別?
    從這裡可以看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是第三方機構頒發的技能從業證(藍領),而經濟師人力資源證書是由人社頒發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白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以後從事的行業更具體一些,主要針對企業,更多的可以理解為一種準入門檻,即承擔此工作崗位所必須的技能證書,類似於會計的從業資格,是從事這個崗位必須的證書,沒有這個證書不可以從事這個崗位。
  • ...依據相關政策規定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充分...
    市場消息:國資委11月8日印發《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依據相關政策規定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充分研究,一企一策,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其中,央企混改操作指引指出,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可積極申請在科創板上市。通過發行證券形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採取首發上市(IPO)等方式。
  • 經濟師人力資源專業和人力資源管理師有什麼區別?
    眾所周知,在經濟師考試10大專業中,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受到了眾多考生的青睞,每年報考選擇的人數就有近10萬人左右,非常熱門。不過,有一些首次報考經濟師的新人考生不太了解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和人力資源管理師的區別。下面,233網校學霸君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 通曉諮詢 | 想做獵頭公司,從辦個人力資源許可證開始吧
    其實方法相當簡單,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辦個人力資源許可證。一.什麼是人力資源許可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由省級機關受理,是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實批准頒發的許可證之一,主要用於規範人力資源服務和人力資源職介行業。
  • 民辦學校執行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可行性
    【摘 要】我國《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自2004年8月1日發布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就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特徵與界定範圍,及其在民辦學校適用的可行性就行了簡要分析。
  • 「易子而教」的當代境遇:必要性和可行性博弈
    「易子而教」的當代境遇:必要性和可行性博弈作者:黃旭 鄒太龍
  • 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2021年度全國會計...
    各區財政局、各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根據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2021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高級資格考試考務日程安排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會考〔2020〕8號)規定,現將2021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初級、高級資格考試上海考區報名及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人力資源管理:如何在企業內建立三支柱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如何在企業內建立三支柱體系?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是由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大師戴維·尤裡奇在1997年提出的,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是通過專家中心(Center Of Expertise,簡稱COE)、人力資源業務夥伴(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簡稱HRBP)以及共享服務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簡稱SSC)三個不同的支柱,共同支撐起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 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局
    歡迎來到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局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局官網網站的主要職責:1、貫徹執行人力資源和社會法規、規章,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事業發展規劃。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的宣傳和輿情研究。2、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機構改革人員定崗和分流政策。協助有關部門組織選派援疆、援藏幹部及其內返安置工作。
  • 開題報告之可行性
    通過開題報告,開題者可以把自己對課題的認識理解程度和準備工作情況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體的研究目標、步驟、方法、措施、進度、條件等得到更明確的表達;  開題報告的可行性研究的內容需包含:投資必要性、技術可行性、財務可行性、組織可行性和風險分析的內容。  1、投資必要性。主要根據市場調查及預測的結果,以及有關的產業政策等因素,論證項目投資建設的必要性。
  • 考會計證好找工作,還是人力資源證好找工作?
    高頓君感覺,還是初級會計證更有前途一些,因為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會計幾乎是必須的,而且工作穩定,就算金融危機裁員也一般不會先裁會計,而且上升空間大。
  • 會計報表附註的必要性
    會計報表附註是為幫助理解企業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有關項目所作的解釋。它和會計報表、附表以及財務狀況說明書一起構成了企業會計報表體系。會計報表附註並無固定格式,是以文字形式對會計報表進行注釋。
  • 王松林: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管理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關鍵詞:濱江公共空間管理 立法 必要性 可行性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建設工作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紀、新階段,為延伸浦東開發開放效應,進一步增強上海城市綜合競爭力,作出的一項意義深遠的重大戰略決策。2017年,黃浦江兩岸貫通後,如何加強和規範兩岸濱江公共空間的管理,倍受社會關注。
  • 醫院人力資源外包的優勢和不足
    人力資源外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一種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其能夠降低醫院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因此,人力資源外包的管理模式越來越被醫院管理者所認可和接受。二、人力資源外包的優勢醫院通過將內部人力資源職能和工作交給專業外包公司,集中資源提升醫療技術和醫療質量,這樣能夠提高核心競爭力,有效的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 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必要性及措施探討
    建立企事業單位會計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統,不僅能夠減輕財務人員勞動負擔,而且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加強監督工作的有效性,並且利用計算機管理會計檔案系統有著處理迅速、存儲量大、查閱方便,可以隨時迅速地查到所需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針對企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實施後,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特點、職能的定位問題,著重論述了電算化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從而促進會計電算化事業的高效發展。
  • 北京年底前全面建立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 不再區分「人才」和...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年底前,各區將全面建立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市場公共服務體系整合改革圓滿收官。今後,各區的就業服務機構將不再區分為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根據市人力社保局、市編辦《關於推廣試點經驗加快建立區級人力資源市場公共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全市各區將在2017年基本完成原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公共服務機構的整合改革,新組建各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向社會提供統一規範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